桥梁的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2752阅读:184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的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桥的主桥塔柱采用钢混组合塔,也就是将钢塔固定于混凝土底座,其中钢塔部分采取工厂分段制作、现场安装组拼的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是将混凝土直接浇筑到钢塔段底部,钢结构节段直接安装至混凝土地基上进行调整。由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要求不一,施工偏差造成结合部错位,只能进行外部调整,其存在调整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钢塔安装时较难调整的缺陷,提供一种桥梁的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桥梁的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内支撑架的下部埋设于桥塔的混凝土段顶端;步骤2、在内支撑架的外部固定若干限位块;在混凝土段顶端设置若干三向千斤顶;步骤3、通过限位块定位后,将钢塔安放于内支撑架上,并使三向千斤顶的顶部抵接于钢塔的底部;步骤4、调节三向千斤顶,对钢塔进行位置调节;步骤5、在钢塔和内支撑架之间焊接若干内限位支撑部件;步骤6、拆除限位块和三向千斤顶;将后浇段木模板固定于混凝土段顶端和钢塔之间,完成钢塔底部的混凝土浇筑。较佳地,步骤1中,将内支撑架的下部埋设于桥塔的混凝土段顶端包括以下步骤:在对混凝土段的钢筋进行绑扎时,将内支撑架的下部埋设于混凝土段内;然后进行混凝土段顶端的混凝土浇筑。较佳地,步骤2中,限位块共有八个,八个限位块均以焊接方式固定于内支撑架。较佳地,步骤2中,在混凝土段顶端设置四个三向千斤顶。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有效解决钢混结合段连接粗糙、错位等外观问题;通过三向千斤顶实现对钢塔的六个自由度的调整,调整精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整难的问题;本方法对钢塔的内部空间占用相对较小,可以在混凝土浇筑期间稳固钢塔,并实现钢塔与混凝土塔的线形平顺过渡。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步骤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步骤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步骤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步骤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步骤5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步骤6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一种桥梁的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如图1所示,将内支撑架10的下部埋设于桥塔的混凝土段20顶端。在对混凝土段的钢筋(图上未显示)进行绑扎时,将内支撑架的下部埋设于混凝土段内;然后进行混凝土段顶端的混凝土浇筑。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结构自身特点传递荷载;用材更省,经济性突出;实施简单便捷;对结构外观影响小,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内支撑架采用型钢制作,在此就不再赘述。步骤2、如图2所示,在内支撑架10的外部固定八个限位块30;即每个面固定两个限位块,因视角关系,图1中仅显示位于该剖面的两个限位块。直接在预埋好的内支撑架上焊接限位块,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结构标高,降低后期钢混节段的标高调整幅度和难度。然后,在混凝土段20顶端设置四个三向千斤顶50。因视角关系,图上仅显示两个三向千斤顶。在钢塔就位前安装三向千斤顶,方便快捷,更容易做到准确快速定位。步骤3、如图3所示,通过限位块30定位后,将钢塔40安放于内支撑架10上,并使三向千斤顶50的顶部抵接于钢塔40的底部。直接将钢塔放在内支撑架上,可实现吊具的快速解除,并且安全可靠。步骤4、如图4所示,调节三向千斤顶50,对钢塔40进行位置调节。三向千斤顶可进行六个自由度的调节,该六个自由度包括前、后、左、右、上、下六个自由度。通过三向千斤顶的调节,完成钢混结合段的快速精确就位。步骤5、如图5所示,在钢塔40和内支撑架10之间焊接若干内限位支撑部件60。通过内限位支撑部件对钢塔和内支撑架进行固定,安全可靠,且不会影响钢塔外观质量。内限位支撑部件可以为两层分布,每层为十二个(图上未全部显示)。步骤6、如图6所示,拆除限位块30和三向千斤顶50。拆除限位块,可直接切割,快捷方便,用时较短。三向千斤顶泄压后即可以收回,方便快捷。然后,将后浇段木模板70固定于混凝土段20顶端和钢塔40之间,完成钢塔底部的混凝土浇筑,这样,混凝土将内限位支撑部件、内支撑架和钢塔底部包裹于内,形成钢混段。木模板便于调节,可以实现钢塔和混凝土段之间的平顺过渡,线形流畅。本发明的方法有效解决钢混结合段连接粗糙、错位等外观问题;通过三向千斤顶实现对钢塔的六个自由度的调整,调整精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整难的问题;本方法对钢塔的内部空间占用相对较小,可以在混凝土浇筑期间稳固钢塔,并实现钢塔与混凝土塔的线形平顺过渡。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