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路机凸块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880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路机凸块轮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路机凸块轮结构,属于压路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凸块轮压路机作为压路机系列产品的补充,常用于路基或基坑回填土底层压实,特别是含水量大、粒度大小不等的黏性土基结块、爆破岩石填方压实效果更好。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压路机凸块轮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由凸块1、轮体2组成。凸块1焊接在轮体2的外圆表面,凸块1焊接位置的布置方式为:轮体2上共150个凸块1,分10行焊接,行间距217毫米,每行15个凸块1,沿圆周均匀分布,相邻两凸块1之间夹角24度,圆周直线距离321.8毫米,依次各行起始凸块1与前一行起始凸块1在顺时针方向相差10度,圆周弧线错位距离135毫米。凸块1的结构如图3-图5所示,凸块1的径向压实切入角度为29.4度,两侧面夹角9.5度,凸块高度110毫米,总长248毫米,总宽133毫米。

此结构的凸块轮,在轮体2上面需要焊接150个凸块1,凸块1布置过密,压实阻力较大,影响压实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焊接方便、压实效率高的压路机凸块轮结构,解决了现有压路机凸块轮结构上的凸块布置过密,压实阻力较大,影响压实效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压路机凸块轮结构,由凸块和轮体组成,凸块焊接在轮体的外圆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的径向压实切入角度为30.0°~30.8°,凸块1的轮体外圆上焊接有1O行凸块,行间距217mm,每行凸块数量为12~15个,每行的凸块沿轮体的外圆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凸块的径向压实切入角度为30.2°~30.6°。

优选地,所述的凸块的每行凸块数量为12~14个。

优选地,所述的凸块的轮体的圆周直线距离321~401mm。

优选地,所述的凸块的轮体上各行的起始凸块与前一行的起始凸块在顺时针方向相差10°,圆周弧线错位距离135mm。

本实用新型将凸块径向压实切入角度进行优化,增大了单个凸块压实面积及压实效率,同时重新设计凸块在轮体上的分布结构,在保证压实面积及密实度的前提下,降低凸块数量,从而降低了凸块制作及焊接成本。由于凸块分布间隙加大,降低了压路机凸块轮压实工作的阻力,降低了发动机的工作油耗,减少了尾气排放。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原压路机凸块轮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原凸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实用新型的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图6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路机凸块轮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压路机凸块轮结构,其是对原凸块结构进行改进,改变凸块1的径向压实切入角度,由原来的29.4°改为30.4°,总长由248mm改为254mm,其他参数如两侧面夹角9.5度,凸块高度110mm,总宽133mm等不变。如图6-图8所示。如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凸块1和轮体2组成,凸块1焊接在轮体2的外圆表面。轮体2外圆上的凸块1分10行焊接,行间距217,每行凸块1数量为12个,因此焊接后凸块1数量为120个,每行凸块1沿沿轮体2的外圆圆周均匀分布,相邻两凸块1之间夹角为360/凸块1数量,即为30°,轮体2的圆周直线距离401mm,依次各行起始凸块1与前一行起始凸块1在顺时针方向相差10°,圆周弧线错位距离135mm。

本实用新型将凸块1数量由150改为120个,凸块1制作及焊接成本下降了2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凸块1的径向压实切入角度,由原来的29.4°改为30.0°,每行凸块1数量为15个,相邻两凸块1之间夹角为360/凸块1数量,即为24度,因此焊接后凸块1数量为150个,凸块1的轮体2的圆周直线距离321mm。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每行凸块1数量为14个,因此焊接后凸块1数量为140个。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凸块1的径向压实切入角度,由原来的29.4°改为30.8°。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凸块1的径向压实切入角度,由原来的29.4°改为30.2°

其他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凸块1的径向压实切入角度,由原来的29.4°改为30.6°。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