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的沥青加热搅拌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4461阅读:1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化的沥青加热搅拌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化的沥青加热搅拌锅。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沥青加热锅大型化、机械化程度高的多用于工厂厂房中,不方便移动,在实际道路施工中工人经常采用铁皮桶加热和人工搅拌的方式。这种方式沥青不能充分搅拌并且受热不均匀,在加热过程中散发出的刺激性气味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会危害工作人员及周边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化的沥青加热搅拌锅,在搅拌锅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并在搅拌锅的底部设有加热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显示屏和按键分别用于检测和控制温度,保证沥青加热均匀,增加了加热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降低了人工参与度,保护了周围环境。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化的沥青加热搅拌锅,包括搅拌锅、支架、进料口、出料口、搅拌装置、加热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杆、控制器、显示屏和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搅拌锅的底部,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搅拌锅的上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搅拌锅的左侧下方,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旋转轴、搅拌叶片、螺钉和固定座,所述电机下方连接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从所述搅拌锅的正中心穿入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搅拌锅的底部,所述搅拌叶片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搅拌锅外侧的底部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搅拌锅的内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底部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搅拌锅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左侧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按键。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凹形槽,凹形槽和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均设有螺纹结构,且相互匹配。

优选地,所述支架可以从所述搅拌锅底部拆卸,设备需要移动时,可更换成滑轮。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上设有若干个所述显示屏和若干个所述按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锅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并在搅拌锅的底部设有加热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显示屏和按键可检测和控制温度,保证沥青加热均匀,增加了加热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降低了人工参与度,保护了周围环境,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锅;2、支架;3、进料口;4、出料口;5、搅拌装置;5-1、电机;5-2、旋转轴;5-3、搅拌叶片;5-4、螺钉;5-5、固定座;6、加热器;7、温度传感器;8、连接杆;9、控制器;10、显示屏;11、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化的沥青加热搅拌锅,包括搅拌锅1、支架2、进料口3、出料口4、搅拌装置5、加热器6、温度传感器7、连接杆8、控制器9、显示屏10和按键11,其特征在于:支架2设置在搅拌锅1的底部,进料口3设置在搅拌锅1的上方,出料口4设置在搅拌锅1的左侧下方,搅拌装置5包括电机5-1、旋转轴5-2、搅拌叶片5-3、螺钉5-4和固定座5-5,电机5-1下方连接有旋转轴5-2,旋转轴5-2从搅拌锅1的正中心穿入固定在固定座5-5上,固定座5-5固定于搅拌锅1的底部,搅拌叶片5-3通过螺钉5-4固定在旋转轴5-2上,加热器6设置在搅拌锅1外侧的底部处,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搅拌锅1的内壁上,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器9连接,控制器9底部通过连接杆8与搅拌锅1连接,控制器9的左侧与电机5-1固定连接,控制器9上设有显示屏10和按键11。

优选地,固定座5-5上设有凹形槽,凹形槽和旋转轴5-2的底端均设有螺纹结构,且相互匹配。

优选地,支架2可以从搅拌锅1底部拆卸,设备需要移动时,可更换成滑轮。

优选地,控制器9上设有若干个显示屏10和若干个按键11。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将待加热的沥青从进料口3处加入到搅拌锅1中,打开电机5-1,电机5-1带动旋转轴5-2和搅拌叶片5-3旋转,对沥青进行搅拌,打开加热器6对搅拌锅1内的沥青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7将感应的温度显示在显示屏10上,控制器9可以控制搅拌锅1内的温度,待沥青加热搅拌均匀后,从出料口4倒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锅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并在搅拌锅的底部设有加热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显示屏和按键可检测和控制温度,保证沥青加热均匀,增加了加热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降低了人工参与度,保护了周围环境,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