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彩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2171发布日期:2018-06-12 22:3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彩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水砖,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彩砖。



背景技术:

在人行道上为了防止积水,通常会设置有透水性混凝土层彩砖,地面的积水通常由该种砖两边预留缝被排出时,将积水导至地下,进行排出处理。

在我国的现有技术中,该类彩砖在实际使用时,经常会由于垃圾 随着积水流动,当积水通过彩砖周围的预留缝时,积水内附带的垃圾会使该预留缝堵塞,使其排水效率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彩砖,具有较好的排水效果,排水路径不易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彩砖,该混彩砖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设置为高透水性混凝土层,下部设置有彩砖,该彩砖靠近高透水性混凝土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凹向彩砖内部的水槽,该彩砖与水槽连接的侧面设置有排水道,排水道与水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混彩砖上部的高透水性混凝土层能使路面的地表水渗透入地下,使得大多数垃圾能被高透水性混凝土层拦截,由于整体透水,使得垃圾无法将透水孔全部遮盖,使得透水效率增大。下部设置的彩砖为地面提供支撑,使其与地下土层相对分隔,该彩砖表面设置的水槽使得落下的水按照一定的轨迹进入排水道,能有效防止排水路径被堵塞,使得排水效率加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该混彩砖整体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布置,所述水槽同时与两条直角边接触且呈直线布置,且该水槽相互平行,该水槽延伸至彩砖两侧面形成有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整体的形状使得该混彩砖可以相互拼接,其内设置的水槽呈直线布置,使得落入水槽的水能以较为迅速排出,平行的水槽使得从高透水性混凝土层落下的水较为均匀分布,使其不会因为局部落水过多导致积水,与其连接的出水口相对布置,两侧分别出水,使其中的积水能较为均匀从两端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包括位于两侧呈凸起构造的撑条,且各撑条宽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槽两侧设有撑条,且该撑条宽度相同,使得该彩砖两直角边能够任意搭接,且使其内的水槽能相互配合继续进行运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内部设置有一处顶端与撑条顶端平齐的落水凸块,该落水凸块至顶端向两侧倾斜设置构成水槽的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水槽内部设置的落水凸块,可使水槽内部产生高低差,使得在水在落入水槽时能因为势能原因,能较快向两边的出水口排去,从出水口进入排水道,使得落水不会被积累,增大了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道顶端与水槽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排水道顶端与水槽底端同一水平面,使得与其相连接的水槽内的落水直接能进入排水道,排水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道呈向彩砖内凹陷的槽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彩砖相互拼接时,能使两块彩砖的排水道直接贴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彩砖整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彩砖拼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高透水性混凝土层;2、撑条;3、水槽;4、落水凸块;5、出水口;6、排水道;7、彩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为一种混彩砖,如图1所示,该混彩砖通常用于没有重型车辆通过的人行道,该混彩砖分为上下两部分,该混彩砖上部为高透水性混凝土层1,下部为彩砖7。该混彩砖整体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其各部分的厚度相同。

如图2所示,该彩砖7内部设置有若干条水槽3,该水槽3延伸入彩砖7内部,该水槽3呈直线穿透布置,该水槽3平行于彩砖7的底边布置,该水槽3两边均为相同宽度的撑条2。该撑条2直接连接至彩砖7的直角边所在的侧面,且该撑条2末端与该彩砖7直角边所在侧面相合。

如图1、2所示,该两条撑条2之间布置有落水凸块4,该落水凸块4顶端与撑条2上表面平齐,该落水凸块4在在水槽3内部呈倾斜布置。该落水凸块4末端设置有出水口5,该出水口5正下方设置有嵌入彩砖7的排水道6,该排水道6最顶端为水槽3底面,该排水道6与彩砖7直角边相平行,且贯穿该直角边所在的侧面。其在使用时能使得水槽3内的水能充分进入排水道6内部。

如图2、3所示,两块混彩砖相互拼接后能使的排水道6及水槽3连接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两块混彩砖可相互拼接,该混彩砖的撑条2能相互对齐,该混彩砖尖端与另一块底端平齐设置使得拼接后呈平行四边形,由于撑条2宽度相同,使其在拼接后水槽3能连接成一个整体。雨水落下后,表面覆盖的高透水性混凝土层1在使得雨水落入水槽3内的落水凸块4上,让落水更快进入排水道6,从排水道6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