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隧道前的缓冲吸能墙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665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公路桥梁隧道前的缓冲吸能墙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墙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公路桥梁隧道前的缓冲吸能墙面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层中的作为底下通道的建筑物,主要有供车辆通行,人们过往的作用。本发明人发现,现有即将行驶至隧道内的行驶车辆如果不慎发生刹车失灵或出现故障时,现有公路隧道入口位置处并无相应的减速及停放区域,导致行驶至隧道入口处的故障车辆只能行驶入隧道,易可能导致较大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公路桥梁隧道前的缓冲吸能墙面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公路桥梁隧道前的缓冲吸能墙面结构,以解决现有公路隧道入口位置处并无相应的减速及停放区域,导致行驶至隧道入口处的故障车辆只能行驶入隧道,易可能导致较大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路桥梁隧道前的缓冲吸能墙面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公路桥梁隧道前的缓冲吸能墙面结构,包括主墙体、隧道入口、公路地面、混凝土挡板、侧墙体、橡胶缓冲吸能垫块、实心减速钢板、碎石块填充层、弹簧、水、缓冲带区域、刺钉带层和凹凸面层;所述主墙体的左端部位内开设有隧道入口,且主墙体的右端部位为缓冲带区域;所述缓冲带区域的左端靠近隧道入口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一块所述混凝土挡板;所述缓冲带区域的右端为侧墙体,且侧墙体的左端面内嵌固定安装有一块所述实心减速钢板;所述实心减速钢板的左端面至混凝土挡板的右端面之间的公路地面顶部填充有碎石块填充层;所述缓冲带区域内的主墙体端面的前方通过四组所述弹簧连接有一组所述橡胶缓冲吸能垫块;所述橡胶缓冲吸能垫块采用中空结构,且橡胶缓冲吸能垫块的中空腔内填充有水。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带区域的宽度与隧道入口的宽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块填充层的顶端采用倾斜结构,且碎石块填充层的倾斜高处位于缓冲带区域内的主墙体端面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实心减速钢板的左端采用倾斜结构,且实心减速钢板的倾斜高处位于缓冲带区域内的主墙体端面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实心减速钢板的左端面分为刺钉带层和凹凸面层该两处与实心减速钢板为一体式结构设计的区域;所述凹凸面层位于实心减速钢板左端面的前侧端,所述刺钉带层位于实心减速钢板左端面的后侧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公路隧道入口处扩建出一处缓冲带区域,且缓冲带区域内填充有碎石块填充层,并且其顶端采用倾斜结构,利于行驶中出现刹车失灵的车辆可转向超缓冲带区域行驶,通过碎石块填充层阻力减速,便于使车辆停止,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车辆因为惯性的因素而进行前进冲撞而导致车毁人亡的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侧墙体的左端面内嵌固定安装有一块实心减速钢板,且实心减速钢板的左端面分为刺钉带层和凹凸面层该两处与实心减速钢板为一体式结构设计的区域,并且凹凸面层位于实心减速钢板左端面的前侧端,刺钉带层位于实心减速钢板左端面的后侧端,当车辆装载的货物过重汽车驾驶员感觉碎石块填充层所能起到的减速效果较低时,驾驶员可将车身的右端面紧贴至实心减速钢板的左端面,一般小型车辆经由凹凸面层的阻力摩擦和碎石块填充层的阻力减速,可保证车辆在未行驶到缓冲带区域的主墙体位置处便可停止;一般大型车辆在经由凹凸面层的阻力摩擦后其车身将会接触至刺钉带层,通过刺钉带层的钩挂的硬性减速及碎石块填充层的阻力减速,可最大限度的减速大型车辆所产生的惯性冲击,以降低大型车辆因惯性冲击而发生车毁人亡事故发生的几率,并且缓冲带区域内的主墙体端面的前方通过四组弹簧连接有一组橡胶缓冲吸能垫块,且橡胶缓冲吸能垫块采用中空结构,并且橡胶缓冲吸能垫块的中空腔内填充有水,最后通过该橡胶缓冲吸能垫块及内部水的填充,以避免车辆与主墙体的硬性撞击,以最大程度的保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墙体,2-隧道入口,3-公路地面,4-混凝土挡板,5-侧墙体,6-橡胶缓冲吸能垫块,7-实心减速钢板,8-碎石块填充层,9-弹簧,10-水,101-缓冲带区域,701-刺钉带层,702-凹凸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公路桥梁隧道前的缓冲吸能墙面结构,包括主墙体1、隧道入口2、公路地面3、混凝土挡板4、侧墙体5、橡胶缓冲吸能垫块6、实心减速钢板7、碎石块填充层8、弹簧9、水10、缓冲带区域101、刺钉带层701和凹凸面层702;所述主墙体1的左端部位内开设有隧道入口2,且主墙体1的右端部位为缓冲带区域101;所述缓冲带区域101的左端靠近隧道入口2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一块所述混凝土挡板4;所述缓冲带区域101的右端为侧墙体5,且侧墙体5的左端面内嵌固定安装有一块所述实心减速钢板7;所述实心减速钢板7的左端面至混凝土挡板4的右端面之间的公路地面3顶部填充有碎石块填充层8;所述缓冲带区域101内的主墙体1端面的前方通过四组所述弹簧9连接有一组所述橡胶缓冲吸能垫块6;所述橡胶缓冲吸能垫块6采用中空结构,且橡胶缓冲吸能垫块6的中空腔内填充有水10。

其中,所述缓冲带区域101的宽度与隧道入口2的宽度相一致,利于故障车辆的行驶进入至缓冲带区域101内。

其中,所述碎石块填充层8的顶端采用倾斜结构,且碎石块填充层8的倾斜高处位于缓冲带区域101内的主墙体1端面位置处,利于起到阻力减速的作用。

其中,所述实心减速钢板7的左端采用倾斜结构,且实心减速钢板7的倾斜高处位于缓冲带区域101内的主墙体1端面位置处。

其中,所述实心减速钢板7的左端面分为刺钉带层701和凹凸面层702该两处与实心减速钢板7为一体式结构设计的区域;所述凹凸面层702位于实心减速钢板7左端面的前侧端,所述刺钉带层701位于实心减速钢板7左端面的后侧端,当车辆装载的货物过重汽车驾驶员感觉碎石块填充层8所能起到的减速效果较低时,驾驶员可将车身的右端面紧贴至实心减速钢板7的左端面,一般小型车辆经由凹凸面层702的阻力摩擦和碎石块填充层8的阻力减速,可保证车辆在未行驶到缓冲带区域101的主墙体1位置处便可停止;一般大型车辆在经由凹凸面层702的阻力摩擦后其车身将会接触至刺钉带层701,通过刺钉带层701的钩挂的硬性减速及碎石块填充层8的阻力减速,可最大限度的减速大型车辆所产生的惯性冲击,以降低大型车辆因惯性冲击而发生车毁人亡事故发生的几率。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当驾驶员驾驶汽车行驶至公路隧道前方道路区域,如果车辆不慎出现刹车失灵时,且公路周围并无避险车道时,驾驶员可转向将车辆行驶至缓冲带区域101区,当为小型车辆且并无装载较重的货物时,通过顶端为倾斜结构的碎石块填充层8的阻力减速,可使该小型车辆行驶至碎石块填充层8一半区域时便可停止,如果小型车辆内装载较重货物时,为了防止因为惯性而导致意外车毁人亡的事故的发生,驾驶员可将车身紧贴在实心减速钢板7的左端面上,通过凹凸面层702摩擦减速和碎石块填充层8阻力减速,可使该小型车辆行驶至碎石块填充层8三分之二区域时便可停止;当为大型车辆时,驾驶员为了保证其自身的生命安全,其车身最好在行驶在碎石块填充层8时便紧贴在实心减速钢板7的左端面上,首先通过凹凸面层702摩擦减速及碎石块填充层8阻力减速减缓车辆的速度,并通过后续的刺钉带层701的钩挂的硬性减速及碎石块填充层8的阻力减速,可最大限度的减速大型车辆所产生的惯性冲击,以降低大型车辆因惯性冲击而发生车毁人亡事故发生的几率,并且缓冲带区域101内的主墙体1端面的前方通过四组弹簧9连接有一组橡胶缓冲吸能垫块6,且橡胶缓冲吸能垫块6采用中空结构,并且橡胶缓冲吸能垫块6的中空腔内填充有水10,最后通过该橡胶缓冲吸能垫块6及内部水10的填充,以避免车辆与主墙体1的硬性撞击,以最大程度的保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