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跨式架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501发布日期:2018-08-17 20:4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架设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跨式架桥机。



背景技术:

架桥机是高铁桥梁的架设施工设备,分为运架一体机和运架分体式架桥机。其中,运架一体机即是通过同一套设备完成运梁和架桥,箱梁可以吊设在运架一体机主梁的下方运输,在架桥时将箱梁放入孔位,而且这种运梁方式还可以降低整机的高度,以使其能够通过隧道。

但运架一体机因为运梁和架梁的工况不能同时进行,故其效率极低,不适合远距离架设需求。

运架分体式架桥机是运梁车配合架桥机完成架设,其特点是运梁和架桥可以同步进行,效率高。分体式架桥机中的运梁车通常采用托举式的运梁方式,这样便于架桥机从上方吊取箱梁,但托举式的运梁车高度较高,不适用于有隧道的工况。

而若采用吊梁运输的运梁车,需要先将箱梁放置于桥面上,通过一些解决方案使运梁车的前端绕过箱梁、退场后,架桥机才能吊取箱梁;且由于运梁车的前车部分占用了一部分空间,箱梁被卸下后还是会与待架设的孔位有一段的距离,所以必须在箱梁的下方设置低高度运梁平车,待运梁车退场后,通过架桥机上吊梁小车与低高度运梁平车的配合完成架桥,并且,运梁车的轮间距需要设置得较大,以使低高度运梁平车能够穿过、支撑到箱梁的下方,这样一来,运梁车的前端的设置既要满足能够由箱梁的上方绕过,又要使低高度运梁平车驶入穿过,结构就需要很复杂、笨重,且喂梁操作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实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完成高效喂梁的运梁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跨式架桥机,包括架梁机和运梁车;所述架梁机包括导梁,所述导梁由前至后依次设有0号支腿、1号支腿和2号支腿,所述导梁上还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至少两台吊梁小车,所述主梁的前端还设有与所述吊梁小车相配合的起吊部;所述运梁车包括主梁,所述主梁的前端由前至后依次设有过渡轮组和前车,所述主梁的后端设有后车,在所述主梁上、并位于所述前车与所述后车之间设有用于吊设箱梁的吊梁装置;;所述前车可相对于所述主梁升降,所述前车提升后的高度与所述过渡轮组的高度相适应、并高于所述箱梁放置于桥面上的高度;所述导梁由所述2号支腿至尾端的长度大于所述箱梁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导梁的尾端转动连接有3号支腿,所述3号支腿可向下和向后转动。

可选的,所述3号支腿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导梁连接,所述滑动装置可沿所述导梁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3号支腿与所述滑动装置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梁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滑动装置通过第一动力装置与所述滑轨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前车包括设置在主梁两侧的左侧轮组和右侧轮组。

可选的,所述主梁的两侧均设有纵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左侧轮组和右侧轮组的内侧均设有向上延伸的滑柱,所述滑柱在第三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

可选的,所述导梁包括左侧梁、右侧梁和连接在所述左侧梁与所述右侧梁支架的中间梁,当所述前车提升时,所述滑柱的顶部插入到所述左侧梁与右侧梁之间。

可选的,所述吊梁小车包括移动小车和吊取部,所述移动小车的两侧分别通过一组驱动轮对应行走在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上,所述吊取部由所述左侧梁与所述右侧梁之间的空间穿过。

可选的,所述起吊部设置在所述过渡轮组与所述前车之间。

可选的,所述2号支腿的底部设有支撑梁,所述过渡轮的高度与所述支撑梁的高度相适应。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跨式架桥机,在将箱梁吊运至架梁机尾端处时,通过设置在主梁上的起吊部与架桥机上的吊梁小车配合,使运梁车的前端得到临时支撑,由此,前车的轮组可以向上提升至悬空,进而可将箱梁进一步向孔位吊运,箱梁就位后,前车可直接从箱梁的顶部退回,完成吊运,为箱梁的整体起吊做好准备,整个过程快速、便捷,且运梁车的前车无需设置复杂笨重的攀爬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运梁车行驶向喂梁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2是运梁车在行驶至架梁机尾部的下方时的示意图;

图3是前车提升后的示意图;

图4是运梁车继续前移至喂梁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是运梁车在退场时前车位于箱梁之上时的示意图;

图6是运梁车在退场时前车离开箱梁尾端时的示意图;

图7是运梁车在退场时前车下降至桥面的示意图;

图8是运梁车在退场后、3号支腿支撑在桥面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导梁;2、0号支腿;3、1号支腿;4、2号支腿;5、3号支腿;6、支撑梁;7、前吊梁小车;8、后吊梁小车;9、过渡轮;10、前车;11、主梁;12、后车;13、滑槽;14、滑柱;15、箱梁;16、桥墩;17、起吊部;101、左侧梁;102、右侧梁;103、中间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发明中的附图,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跨式架桥机,包括架梁机和运梁车。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架梁机包括导梁1,导梁1由前至后依次设有0号支腿2、1号支腿3、2号支腿4和3号支腿5,0号支腿2用于在架桥机过孔时使用,1号支腿3和2号支腿4分别架设在孔位的两侧桥墩16上,导梁1上还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两台吊梁小车;导梁1由2号支腿4至尾端的长度大于箱梁15的长度,3号支腿5通过滑动装置与导梁1连接,具体可在主梁1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滑轨,滑动装置通过第一动力装置与滑轨传动连接,滑动装置可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滑动,由此带动3号支腿5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3号支腿5与滑动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拆下时可使下方的运梁车通过,在安装状态下可用于支撑导梁1。

通过在导梁1的尾段处设置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3号支腿5,使导梁1的尾端得到了支撑,从而可直接利用长出箱梁15的导梁1尾端整体起吊箱梁15,无需在箱梁15的下方垫设低高度运梁平车,简化了结构;喂梁过程无需吊梁小车与低高度运梁平车的配合,效率提高;另外,3号支腿5通过前后移动还可以尽量靠近桥墩16的位置,以免使桥面产生较大的应力,提高安全性。

另外,3号支腿5还可以与滑动装置转动连接,3号支腿5可向下和向后转动,具体在滑动装置上设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用于驱动3号支腿5转动。通过在导梁1的尾段处设置可向后和向下翻转的3号支腿5,运梁车运送箱梁15时展开以使其通过,在起吊箱梁15时,对导梁1的尾端形成支撑,从而可直接利用长出箱梁15的导梁1尾端整体起吊箱梁15,无需在箱梁15的下方垫设低高度运梁平车,简化了结构;喂梁过程无需吊梁小车与低高度运梁平车的配合,效率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梁1包括左侧梁101、右侧梁102和连接在左侧梁101与右侧梁102支架的中间梁103,以此围成一个长方形框架结构,左侧梁101与右侧梁102之间形成中空区域。

运梁车包括主梁11,主梁11的前端由前至后依次设有过渡轮9组和前车10,2号支腿4的底部设有支撑梁6,过渡轮9的高度与支撑梁6的高度相适应,以使过渡轮能够从支撑梁6上方通过,主梁11的后端设有后车12,在主梁11上、并位于前车10与后车12之间设有用于吊设箱梁15的吊梁装置;前车10可相对于主梁11升降,前车10提升后的高度与过渡轮9组的高度相适应、并高于箱梁15放置于桥面上的高度;导梁1由2号支腿4至尾端的长度大于箱梁15的长度,主梁11的前端还设有与吊梁小车相配合的起吊部17,起吊部17可设置在过渡轮组与前车10之间。

由此,在将箱梁15吊运至架梁机尾端处时,通过后吊梁小车8与起吊部17的吊接配合,使运梁车的前端得到临时支撑,由此,前车10的轮组可以向上提升至悬空,进而可将箱梁15进一步向孔位吊运,箱梁15就位后,前车10可直接从箱梁15的顶部退回,完成吊运,为箱梁15的整体起吊做好准备,整个过程快速、便捷,且运梁车的前车10无需设置复杂笨重的攀爬结构。

其中,前车10包括设置在主梁11两侧的左侧轮组和右侧轮组,主梁11的两侧均设有纵向延伸的滑槽13,滑槽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滑槽13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左侧轮组和右侧轮组的内侧均设有向上延伸的滑柱14,滑柱14的数量为与滑槽13的数量相对应,滑柱14在第三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沿滑槽13上下滑动,由此带动左侧轮组和右侧轮组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导梁1包括左侧梁101、右侧梁102和连接在左侧梁101与右侧梁102支架的中间梁103,当前车10提升时,滑柱14的顶部插入到左侧梁101与右侧梁102之间,由此不必要在架梁机和运梁车之间设置额外的间隙以容纳该滑柱14,降低了整机高度;吊梁小车包括移动小车和吊取部,移动小车的两侧分别通过一组驱动轮对应行走在左侧梁101和右侧梁102上,吊取部由左侧梁101与右侧梁102之间的空间穿过,用于向下探入吊取箱梁15。

前车10和后车12的均通过液压转向机构与每个车轮连接;前车10和后车12的中部均设有油缸支腿,油缸支腿用于在起吊箱梁15后撑起前车10和后车12,以使前车10和后车12上的车轮旋转复位,具体的,在起吊箱梁15时,前车10和后车12的车轮均转向90°,运梁车横向移动到箱梁15的上方,运梁车吊起箱梁15、处于载重状态,此时,油缸支腿向下伸出,支撑起运梁车,减小车轮压力,通过液压转向结构使每个车轮复位旋转90°,从而减小了车轮在起吊箱梁15时所产生的磨损。

主梁11可通过转向架与后车12连接,以使主梁11可以相对于后车12摆动,方便过弯。

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可实现的一种运架分作式架桥方法为:通过运梁车与架桥机的配合实现架桥作业,包括以下步骤:

S1、架桥机尾端可转动的3号支腿5向后转动展开,由运梁车将箱梁15运送到架桥机尾端的下方;

S2、运梁车前车10向上提升,通过架梁机上的吊梁小车吊起运梁车的前端;

S3、通过所述吊梁小车与运梁车后车12的配合,将运梁车整机前移,使待架箱梁15完全位于架梁机尾端的下方;

S4、解除运梁车与箱梁15之间的连接,将箱梁15放置于已架设桥梁上;

S5、通过所述吊梁小车与运梁车后车12的配合,将运梁车整机后移,直至运梁车前车10处于待架箱梁15的前端的上方;

S6、通过运梁车前车10与后车12的配合,使运梁车整机后移,直至前车10离开待架箱梁15的尾端,利用运梁车前车10前方设置的过渡轮9与箱梁15的尾端形成支撑;

S7、将前车10下放至桥面,运梁车离场;

S8、3号支腿5向下转动至支撑于桥面;

S9、利用两台吊梁小车整体起吊待架箱梁15,进行架梁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通过架梁机上的后吊梁小车8吊起运梁车的前端;由此在步骤S6中进行的同时,后吊梁小车8在吊运主梁11向后移动的同时,前吊梁小车7与箱梁15的前端吊接,节省了施工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4前,首先在箱梁15的下方垫设垫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8前,首先将3号支腿5的位置沿架桥机的长度方向进行调整,以使3号支腿5靠近桥墩16附近的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