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2023发布日期:2018-08-14 20:20阅读:16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而人行道是指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现有技术中的人行道渗水性能差,且一单遇到强降雨天气,就会造成积水,不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1278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其包括岩棉路基,岩棉路基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高于岩棉路基的透水砖;岩棉路基内设置有排水管和支撑装置,排水管的上表面设置有渗水孔;支撑装置包括靠近岩棉路基两侧的支撑架以及连接支撑架的横梁。上述技术方案披露的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有效地提高了渗水的能力,不仅能优化人们的出行,还能在降雨天气有效储水、排水,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和城市的泄洪能力,有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

但是,当水流较大时,仅通过透水砖与凹槽之间的缝隙不足以将水流排出,从而影响造成路面积水,影响行人的出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具有能够对进行有效地排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包括岩棉地基和设置在所述岩棉地基内的排水管,所述岩棉地基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透水砖,所述凹槽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岩棉地基内设有与出水口相互连通的储水腔,所述岩棉地基位于所述储水腔下方设有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的渗水孔,所述储水腔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储水腔上设有盖合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储水腔上设有驱动所述盖板上下滑移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路面积水过多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盖板打开,使得路面上的排水面积增大,从而使得路面积水能够及时地排出,避免了由于路面积水过多,使得行人在行走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储水腔底部固定设置的定位栓,所述定位栓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套筒对盖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当路面积水过多时,通过转动第一套筒使得盖板向上滑移,从而盖板与开口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使得水流能够通过缝隙流向储水腔中,且通过第一套筒与固定栓之间的螺纹配合,避免了盖板滑移,造成开口上方敞开,导致行人摔倒。

优选的,所述定位栓有两个,且位于所述盖板长度方向其中一端端部,所述盖板另外一侧端部设有若干竖直设置且与所述定位栓等厂的固定栓,所述盖板上设有套设在固定栓上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固定栓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过程中,为了保证盖板始终沿着竖直方向进行滑移,通过固定栓与第二套筒之间的配合使得滑移时固定在盖板上的两个定位栓与若干固定栓形成整体的面,从而使得滑移时始终与水平面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上端凸出所述盖板设置,且凸出部分呈多边形设置,其高度不超过10 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滑移时,通过第一套筒凸出盖板部分进行滑移,且通过凸出部分呈多边形设置,使得滑移过程更加方便,通过对凸出部分高度的限定,当盖板与路面齐平时,第一套筒凸出部分不会抬高,从而避免绊倒行人。

优选的,所述储水腔底部设有固定设置在渗水孔上方的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进入到储水腔中时,由于盖板与开口之间缝隙过大,会带入较多的杂质,通过在储水腔底部加设固定设置的滤网,使得在水流通过储水腔进入到渗水孔中时通过滤网进行过滤,避免由于杂质过多造成渗水孔的堵塞。

优选的,所述滤网宽度方向截面呈“U”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通过凹槽流入到滤网内时,通过截面呈“U”形设置的滤网,使得雨水进入到滤网上会通过“U”形两侧壁使得雨水中的泥沙杂质集中在滤网中间位置,可以防止水流在通过滤网进行过滤时,通过滤网与储水腔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渗水孔内,从而保证了水流的清澈。

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部倾斜设置,且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凹槽倾斜位置的最低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通过透水砖与凹槽之间的缝隙时,为了对水流进行引导,通过将凹槽底部倾斜设置,使得水流能够通过倾斜面流入到储水腔中,从而避免了水流堆积在透水砖与凹槽之间,在行人通过时溅到行人身上。

优选的,所述储水腔位于凹槽的出水口处设有指向储水腔的延伸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水流引导过程中,通过延伸板对雨水进行引导和阻隔,避免雨水通过凹槽后直接与滤网边缘接触,从而导致雨水进入到滤网与储水腔之间的缝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滑移设置盖板及盖板下的储水腔,当路面积水过多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盖板打开,使得路面上的排水面积增大,从而使得路面积水能够及时地排出,避免了由于路面积水过多,使得行人在行走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通过滤网的设置,当水流进入到储水腔中时,通过在储水腔底部加设固定设置的滤网,对水流进行过滤,避免由于杂质过多造成渗水孔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岩棉地基;11、凹槽;111、出水口;112、延伸板;12、排水管;121、渗水孔;2、透水砖;3、储水腔;31、滤网;32、开口;33、盖板;332、第一套筒;333、定位栓;334、固定栓;335、第二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岩棉地基1,岩棉地基1上设有容纳透水砖2的凹槽11,凹槽11一侧设有储水腔3,凹槽11底部倾斜设置,其低的一侧位于储水腔3一侧且设有与储水腔3相互联通设置的出水口111,储水腔3上位于出水口111下方设有与凹槽11底部倾斜角度一致的延伸板112,岩棉地基1上位于储水腔3的下方设有渗水孔121,岩棉地基1下方还设有与渗水孔121相通的排水管12,储水腔3上端开口32设置,开口32设有盖合开口32的盖板33,盖板33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储水腔3内设有驱动盖板33滑移的驱动装置。当雨水过大,路面积水较多时,通过向上滑移盖板33,使得盖板33与开口32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从而使得水流能够通过缝隙向储水腔3张流动,从而使得水流能够快速的排出。

为了对盖板33进行滑移,如图2和图3所示,盖板33上转动设有第一套筒332,储水腔3内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套筒332螺纹连接的定位栓333,且定位栓333与第一套筒332设置在盖板33长度方向其中一端端部的两侧,在进行盖板33位置的调节时,通过转动第一套筒332,使得第一套筒332相对与定位栓333向上滑移,从而带动盖板33位置的滑移使盖板33与开口32之间产生缝隙,从而有效地进行排水。

在进行滑移过程中,需要保证盖板33始终与水平面平行,如图3所示,盖板33上远离第一套筒332一端下方固定设有若干第二套筒335,储水腔3内固定设有与第二套筒335相配且滑移设置的固定栓334,固定栓334与定位栓333等长设置,通过第二套筒335与固定栓33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通过三点确定一个水平面保证了在滑移过程中,盖板33始终与水平面平行。

为了对第一套筒332进行转动调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套筒332上端凸出盖板33设置,且凸出端呈多边形,凸出端高度不超过10 mm。这样,在对盖板33的滑移过程中,通过第一套筒332凸出盖板33的部分对第一套筒332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更加方便,且通过对其高度的限定,避免了凸出部分太多造成行人的绊倒。

当水流通过盖板33与开口32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储水腔3中时,会带有许多杂质造成渗水孔121的堵塞,为了保证渗水孔121的通畅,如图2和图3所示,在储水腔3底部位于渗水孔121的上方设有滤网31,通过滤网31对雨水进行过滤部,且本实施例中,滤网31宽度方向的截面呈“U”形设置,这样,可以增加过滤的面积,避免由于滤网31表面的堵塞,造成水流不能及时地排出。

工作原理:

雨水量较少时,通过透水砖2与凹槽11之间的缝隙将雨水排入到储水腔3中,当雨水过大时,通过转动第一套筒332使盖板33向上滑移,从而使得盖板33与开口32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雨水通过缝隙流入到储水腔3中,并通过滤网31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堵塞渗水孔12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