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涉水交叉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3553发布日期:2018-07-24 23:0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涉水道路。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是每次特大暴雨产生的大背景。受中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来自东南沿海的夏季风北上缓慢,西副高与冷空气的剧烈碰撞引得大雨,常在我国南方城市一带徘徊形成大量降雨。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具有天然良好的调蓄雨水、涵养渗流功能的江河塘水系也随之“蒸发”,水系面积的大幅度减小,再加上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实则是当前诸多城市“逢雨必涝、逢雨必瘫”境况的一个缩影。

在问题不断凸显引起诸多疑问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是在认真反思和警醒。但是,在现实状况下他们想迅速解决问题确实很难,欲速则不达。

所以说我们还需采取一定的积极应对措施,尽量减少城市内涝、水淹道路、交通中断给城市带来的严重危害,避免对城市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动式涉水交叉道路,它可以快速架设在水淹的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上,组建成纵横交叉的涉水道路网络体系,又能快速拆除或移位;它自身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对地面道路的基础要求不高;该涉水道路能同时通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或行人,其使用范围很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活动式涉水交叉道路的特征是:支架设在淹水机动车道或淹水非机动车道上,在淹水交叉道路上设多口支架,支架与支架、支架与多口支架之间经连接装置连接起来;升降器设在支架或多口支架上,路板设在位于支架上的升降器中的搁置架上面,多口路板设在位于多口支架上的升降器中的搁置架上面;路板、多口支架上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人行的分隔栏,或不设专供机动车通行;涉水道路的两端经斜坡路板与地面道路衔接,斜坡路板的一端也设升降器;

所述的支架,它的纵向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承重梁之间设连接横梁,承重梁、连接横梁的材料包括型材,承重梁的两端设连接装置;

所述的多口支架,它的纵、横向各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四侧设升降器支承,承重梁的材料包括型材,承重梁的两端设连接装置;

所述的升降器,承重壳体中设螺杆,搁置架内设螺母,搁置架置于承重壳体内、拧在螺杆之中,螺杆的口型头部露在承重壳体的上面;

所述的涉水交叉道路还能直接铺设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面,或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铺设枕木,支架设在枕木上面那更安全、可靠。

路板的两侧、多口支架的四侧设升降器的支承台。

升降器中的螺杆的口型头部位于路板、多口支架的旁边。

本发明的作用是:

⑴.它可以快速架设在水淹的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上,并能组建成纵横交叉的涉水道路网络体系,又能快速拆除或移位,这样既能重复使用而降低成本,又不对原道路产生影响。

⑵.它是分段、分件现场吊装安置的,这样既能降低保管成本,又能轻松地运输、安装。

⑶.它的支架,纵向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承重梁之间设连接横梁,平时只要2根承重梁下面的路基踏实就行了,其他承重梁下面悬空都没问题。它的多口支架,纵、横向各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况且,承重梁的两端都设连接装置,支架与支架、支架与多口支架之间经连接装置又连接起来了,那样整体的抗沉降能力更强了。

⑷.该涉水交叉道路中的路板上可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隔栏,能同时通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或行人,或不设专供机动车通行,其使用范围较大。

⑸.路板、多口路板设在升降器中的搁置架上面,搁置架在螺杆带动下具有升降和锁定功能,即能根据水淹的高度来随时调节路板的离地高度,使其始终立在水淹的上面,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或行人使用。

⑹.该涉水交叉道路还能直接铺设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面,或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铺设枕木,支架、多口支架设在枕木上面那更安全、可靠,这样进一步拓展了它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活动式涉水交叉道路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活动式涉水交叉道路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活动式涉水交叉道路中多口支架的示意图。

图中:1.淹水非机动车道,2.淹水机动车道,3.多口路板,4.路板,5.支架,6.支承台,7.升降器,8.多口支架,9.螺杆,10.连接装置,11.升降器支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活动式涉水交叉道路中的支架5设在淹水机动车道2或淹水非机动车道1上,在淹水交叉道路上设多口支架8,还能直接铺设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面,或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铺设枕木,支架设在枕木上面那更安全、可靠,具体根据实地情况选择决定。

支架5与支架5、支架5与多口支架8之间经连接装置10连接起来;支架5的纵向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承重梁之间设连接横梁,承重梁、连接横梁的材料包括型材,承重梁的两端设连接装置10;多口支架8的纵、横向各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四侧设升降器支承11,承重梁的材料包括型材,承重梁的两端设连接装置10;那么,支架5、多口支架8中的承重梁之间都连接起来了,形成一个整体后其抗局部沉降能力更强。

升降器7设在支架5或多口支架8上,所述的升降器7,承重壳体中设螺杆9,搁置架内设螺母,搁置架置于承重壳体内、拧在螺杆9之中,螺杆9的口型头部露在承重壳体的上面。

路板4的两侧、多口支架8的四侧设升降器7的支承台6,路板4设在位于支架5上的升降器7中的搁置架上面,多口路板3设在位于多口支架8上的升降器7中的搁置架上面。

路板4、多口支架8上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人行的分隔栏,或不设专供机动车通行;涉水道路的两端经斜坡路板与地面道路衔接,斜坡路板的一端也设升降器。

另外,升降器7中的螺杆9的口型头部位于路板4、多口支架8的旁边,便于人们调整路板2的离地高度。

安装时,先将支架5、多口支架8吊装在淹水路面上,支架5与支架5、支架5与多口支架8之间经连接装置10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支架整体。升降器7早已安置在支架5、多口支架8的上面了。把路板4吊装在位于支架5上的升降器4中的搁置架8上,多口路板3吊装在位于多口支架8上的升降器4中的搁置架8上。通过调整升降器7中的搁置架的高度,使路板4、多口支架8都露在水淹的上面,涉水交叉道路的两端经斜坡路板(它的一端也设升降器,高度也能调整)与地面道路衔接,使车辆能上(下)该涉水道路了。按上述的逆步聚就能拆除该涉水交叉道路。

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实施例所述形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做出的进一步拓展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活动式涉水交叉道路能减少城市内涝、水淹道路、交通中断给城市带来的严重危害,避免对城市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动式涉水交叉道路,它可以快速架设在水淹的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上,组建成纵横交叉的涉水道路网络体系,又能快速拆除或移位;它自身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对地面道路的基础要求不高;该涉水道路能同时通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或行人,其使用范围很广。活动式涉水交叉道路的特征是:支架设在淹水机动车道或淹水非机动车道上,在淹水交叉道路上设多口支架,支架与支架、支架与多口支架之间经连接装置连接起来;升降器设在支架或多口支架上,路板设在位于支架上的升降器中的搁置架上面,多口路板设在位于多口支架上的升降器中的搁置架上面;路板、多口支架上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人行的分隔栏,或不设专供机动车通行;涉水道路的两端经斜坡路板与地面道路衔接,斜坡路板的一端也设升降器。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光裕
技术研发日:2018.03.04
技术公布日:2018.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