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化交通组织的T型交叉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6506发布日期:2018-11-17 01:00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化交通组织的T型交叉道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化交通组织的t型交叉道路,具体为城市道路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各大城市对旧城改造及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也不断的扩大,通过强化交通管理,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交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城市的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交通需求远大于供给,导致城市路网负荷过大,城市交通日趋拥挤,道路交叉口经常出现车辆排队的现象,高峰期更是拥挤不堪。道路交通的拥挤不仅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和噪音,而且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控制方式主要有自由行驶、次路停车让行、全向停车让行、环形交叉口和信号控制等,由于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有限,并且占地面积大,适合于设置在城市外围进出口道路和交通较小的路口,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化交通组织的t型交叉道路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交通组织的t型交叉道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化交通组织的t型交叉道路,包括主干道以及与主干道一侧相连接的支路,所述主干道与支路组成t型道路,且主干道至少包括双向四车道,所述支路至少包括双向两车道,所述主干道的中间处沿轴向位置布置有中央分隔带,所述中央分隔带上设置最少两个转弯区,在两个所述转弯区之间设置行人驻足区,所述行人驻足区与两个纵向设置在主干道上的行人区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弯区沿中央分隔带轴向分布为左右两个,位于左侧的所述转弯区为转向区,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弯区为掉转区。

优选的,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弯区的转弯半径为20-30m,位于左侧的所述转弯区的转弯半径为15-20m。

优选的,所述转弯区与支路的距离大于80m。

优选的,所述中央分隔带的宽度大于2m。

优选的,所述主干道和支路采用沥青和玻璃纤维格栅铺成。

优选的,所述转弯区的断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交通流量的信号灯。

优选的,所述行人驻足区与中央分隔带的宽度相同并保持同轴向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主干道上设置行人驻足区,合理安排行人二次过街,并在路段上设置人行横道线,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增加t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延误,充分发挥交叉路口的交通功能,同时减少车辆的时间和空间消耗,缓解路网压力,增加路网容量,使城市道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交通组织优化流程图。

图中:1主干道、2支路、3行人区、4行人驻足区、5中央分隔带、6转弯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简化交通组织的t型交叉道路,包括主干道1以及与主干道1一侧相连接的支路2,所述主干道1与支路2组成t型道路,且主干道1至少包括双向四车道,所述支路2至少包括双向两车道,所述主干道1的中间处沿轴向位置布置有中央分隔带5,所述中央分隔带5上设置最少两个转弯区6,在两个所述转弯区6之间设置行人驻足区4,所述行人驻足区4与两个纵向设置在主干道1上的行人区3连接。

其中,所述转弯区6沿中央分隔带5轴向分布为左右两个,位于左侧的所述转弯区6为转向区,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弯区6为掉转区,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弯区6的转弯半径为20-30m,位于左侧的所述转弯区6的转弯半径为15-20m,所述转弯区6与支路2的距离大于80m,所述中央分隔带5的宽度大于2m,所述主干道1和支路2采用沥青和玻璃纤维格栅铺成,所述转弯区6的断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交通流量的信号灯,所述行人驻足区4与中央分隔带5的宽度相同并保持同轴向分布。

工作原理:在主干道1上设置最少四组双向车道,而支路2设置为最少双向两车道,车辆在行驶时,主干道1的双向车道上的车辆通过转向区实现两个行驶方向的转弯,支路2上行驶的车辆则通过掉转区并入主干道1或直接与直行的车辆汇合,同时设置行人驻足区4,合理安排行人二次过街,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增加t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延误,充分发挥交叉路口的交通功能,同时减少车辆的时间和空间消耗,缓解路网压力,增加路网容量,使城市道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请参阅图2,利用交叉口几何条件和交叉口交通条件对交叉口的现状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选取和vissim仿真,得出评价机构,并同时根据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交通的便捷度对交叉口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设计优化目标,以信号配时、交通工程措施为信号交叉口组织优化手段,通过计算机仿真模型计算优化指标,利用交叉口进出口设计、平高峰信号优化、车道设计、人行道设计以及无障碍设计,选取交叉口的排队延误、排队长度、通过车辆总量、旅行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交叉口高峰时段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采用的公式计算交叉口信控延误时间,其中d1为交叉口每车的平均信控延误,qa为主干道1进口a的高峰15min交通流率,当满足优化目标后,则结束优化,否则,重新进行交叉口详细分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道路交通技术领域的一种简化交通组织的T型交叉道路,包括主干道以及与主干道一侧相连接的支路,所述主干道与支路组成T型道路,且主干道至少包括双向四车道,所述支路至少包括双向两车道,所述主干道的中间处沿轴向位置布置有中央分隔带,所述中央分隔带上设置最少两个转弯区,在两个所述转弯区之间设置行人驻足区,所述行人驻足区与两个纵向设置在主干道上的行人区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增加T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延误,充分发挥交叉路口的交通功能,同时减少车辆的时间和空间消耗,缓解路网压力,增加路网容量,使城市道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霄;陆涛;吕立亚;赵顗;汤文蕴;姜晓红;王羽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25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