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侧式站台高架车站复合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292发布日期:2018-10-23 15:57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侧式站台高架车站复合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站台形式分为“侧式”和“岛式”两种,其中侧式车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目前侧式高架车站仅仅根据结构受力需要,在站台板下设置“π”型梁,梁内仅仅敷设车站联系区间的少量“环网”电缆,形成所谓“电缆通道”。其尺寸或者较小不便于检修,或者没有被充分利用,没有考虑复合利用问题。

按照目前的做法,站厅层有大量的管线通过,主要是动力、照明、FAS、通信、信号、消防水管等,大大压低了车站的净高,影响了车站的空间效果,更不利于检修和维护。对于采用“无装修”环境设计(就是站厅顶部不再设置吊顶板,直接裸露结构)的车站,管线的裸露更是大大影响了车站的美观。

在目前轨道交通大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车站内部的美观性和空间效果。目前站厅层大量的管线大大影响车站内部空间的高度和美观,进而影响乘客的空间感受。而传统高架侧式车站,并没有考虑管线的整合和管道的符合利用问题。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结构需求、装修需求、管线需求、检修需求融于一体,便于检修、对站厅公共区空间高度影响更小的轨道交通侧式站台高架车站复合管道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侧式站台高架车站复合管道系统,设置在包括站厅层、轨道板、轨行区、站台层和盖梁的车站内部,所述复合管道系统包括强电层、弱电层和检修通道,所述复合管道系统的一侧墙壁与轨行区连接,所述复合管道系统的另一侧墙壁与站厅层连接,所述复合管道系统设置在站台层的下方、盖梁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管道系统内部设置有消防水管和供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站台层设置有检修人孔,人孔间距35米一处,所述检修人孔设置在复合管道系统上部,可实现管线的集中和检修空间的相对独立,所述检修人孔下部设置有检修爬梯。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管道系统一侧墙壁设置有管线散热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轨行区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管道系统一侧墙壁设置有强电侧墙开孔和弱电侧墙开孔,所述强电侧墙开孔与站厅层相连通,所述弱电侧墙开孔与站厅层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管道系统两侧底部设置有弱电开孔和强电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弱电层和强电层分别设置在复合管道系统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管道系统顶部设置有检修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弱电层和强电层分别设置有放置有电缆的悬臂式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该系统将站厅层各专业主管线综合导入到站台板下“π”型梁内空间,形成车站站厅层管线的复合管道,特别适合在站厅顶部“无装修”的情况,达到管线的“隐形”,令乘客充分体验内部空间魅力的同时还能降低车站高度,节省车站投资。

即使在“有吊顶装修”的车站,通过管线的综合,便于检修,大大减少拆除吊顶的频率,亦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轨道交通侧式站台高架车站视图;

图2为复合管道系统平面视图;

图3为复合管道系统1-1剖视图;

图4为复合管道系统2-2剖视图;

图中,1站厅层,2轨道板,3轨行区,4复合管道系统,5站台层,6盖梁,7检修照明灯,8检修人孔,9通风口,10强电侧墙开孔,11弱电侧墙开孔,12消防水管,13供水管,14弱电开孔,15强电开孔,16弱电层,17强电层,18检修爬梯,19检修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交通侧式站台高架车站复合管道系统,其设置在车站内部,所述车站包括站厅层1、轨道板2、轨行区3、站台层5和盖梁6。

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包括强电层17、弱电层16和检修通道19,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的一侧墙壁与轨行区3连接,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的另一侧墙壁与站厅层1连接。

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设置在站台层5的下方,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设置在盖梁6的上方。

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内部设置有消防水管12和供水管13。

所述站台层5设置有检修人孔8,所述检修人孔8设置在复合管道系统4上部,所述检修人孔8下部设置有检修爬梯18。

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一侧墙壁设置有通风孔9,所述通风孔9与轨行区3相连通。

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一侧墙壁设置有强电侧墙开孔10和弱电侧墙开孔11,所述强电侧墙开孔10与站厅层1相连通,所述弱电侧墙开孔11与站厅层1相连通。

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两侧底部设置有弱电开孔14和强电开孔15。

所述弱电层16和强电层17分别设置在复合管道系统4的两侧上部,将强电(动力、照明、供电、环网)、弱电(监控、通信、信号、FAS等)、给排水(上水、消防等)主管按照“电上、水下”和“强弱电分离”的原则设置管线。

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顶部设置有检修照明灯7。

所述弱电层16和强电层17分别设置有放置电缆的悬臂式支架。

所述复合管道系统4底部设置有防水层和保护层,所述盖梁6底部设置有泄水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管道系统底部设置有防水层和保护层,保护层做防滑处理,所有地板开孔设不小于250mm高翻口,极端条件(如水管爆裂)不影响站厅乘客使用,盖梁底部设置泄水孔,管道端头设置排水口。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