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操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0545发布日期:2018-11-20 22:44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张拉操作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张拉操作架。



背景技术: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生产中,张拉预应力是箱梁生产的一道关键工序。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体积十分庞大,张拉用千斤顶非常笨重,现有承载千斤顶的张拉架通常不易移动,且张拉架不具备快速简单准确移动张拉千斤顶的功能,导致转顶工序进行缓慢,直接影响着施工的便捷性与进度。

因此,预应力张拉架是预应力工程的关键工艺装备之一,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拉操作架,用于解决传统张拉架笨重不易移动、转顶工序进行缓慢、不具备快速简单准确移动张拉千斤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另一种张拉操作架,在支柱上设置拖车,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移动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拉操作架,所述张拉操作架包括主体架、操作台、行走天车、千斤顶和行走轮。

所述主体架包括底架、顶架和侧架,所述顶架包括第一横梁,所述底架包括第二横梁,所述侧架包括支柱。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相对设置,所述支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并沿所述第二横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方向设有延伸端,所述行走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端。

所述支柱包括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之间设有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和所述第二斜撑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

所述顶架上设有固定梁,所述行走天车安装在所述固定梁上,所述千斤顶固定连接在所述行走天车上;所述操作台设于所述支柱的一侧,并且所述操作台设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横梁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之间铺设有竹胶板。

进一步地,所述竹胶板的厚度为8mm至14mm。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天车与所述千斤顶通过导链连接,所述导链上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导链的一端,与所述行走天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导链的另一端,与所述千斤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采用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柱焊接;所述第一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焊接,且同时与所述顶架焊接;所述第二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柱焊接;焊接方式采用满焊,焊接高度至少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上铺设有活动木板和固定钢板,所述活动木板设于相邻的两块所述固定钢板之上,所述活动木板的厚度为 15mm至20mm。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操作台配设有一个简易梯,所述操作台上,每个所述活动木板的宽度为300mm至400mm。

进一步地,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之间设有工具箱和爬行梯,所述工具箱和所述爬行梯相邻设置,所述爬行梯采用折叠梯。所述工具箱旁边设有电控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拉操作架,所述张拉操作架包括主体架、操作台、行走天车、千斤顶、行走轮和拖车。

所述主体架包括底架、顶架和侧架,所述顶架包括第一横梁,所述底架包括第二横梁,所述侧架包括支柱。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相对设置,所述支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并沿所述第二横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方向设有延伸端,所述行走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端。

所述支柱包括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之间设有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和所述第二斜撑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

所述拖车包括挂接件、车体和车轮,所述挂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支柱;所述车体的底部安装所述车轮,便于所述拖车移动。

所述顶架上设有固定梁,所述行走天车安装在所述固定梁上,所述千斤顶固定连接在所述行走天车上;所述操作台设于所述支柱的一侧,并且所述操作台设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拉操作架,包括主体架、操作台、行走天车、千斤顶和行走轮。主体架包括底架、顶架和侧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对设置,支柱的一端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梁固定连接并设有延伸端,行走轮固定安装在延伸端,便于移动张拉操作架。支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设有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提高支柱的承载能力,结构更加可靠。顶架上设有固定梁,行走天车安装在固定梁上,千斤顶固定连接在行走天车上。操作台设于支柱的一侧,并且操作台设于第二横梁的两端。该张拉操作架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实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承载千斤顶的张拉架移动不便、移动缓慢、费时费力、效率低等缺陷,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张拉操作架,在支柱上设置拖车,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移动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的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张拉操作架;111-顶架;113-底架;115-第一支柱; 117-第二支柱;118-延伸端;119-行走轮;120-操作台;121-固定钢板; 123-活动木板;125-竹胶板;131-第一横梁;133-第二横梁;135-固定梁;137-第一斜撑;138-第二斜撑;141-行走天车;143-千斤顶; 145-导链;146-第一连接件;147-第二连接件;150-爬行梯;151-工具箱;153-电控箱;161-第一遮挡板;163-第二遮挡板;170-拖车;171-车轮;173-挂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100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 100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张拉操作架100,包括主体架、操作台120、行走天车141、千斤顶143和行走轮119。主体架包括底架113、顶架111和侧架,顶架111包括第一横梁131,底架113包括第二横梁 133,侧架包括支柱。第一横梁131和第二横梁133相对设置,支柱的一端与第一横梁131固定连接,支柱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梁133固定连接,并沿第二横梁133远离第一横梁131的方向设有延伸端118,行走轮119固定安装在延伸端118。优选地,第一横梁131和第二横梁133采用工字钢。

支柱包括第一支柱115和第二支柱117,第一支柱115和第二支柱117相对设置,第一支柱115和第二支柱117之间设有第一斜撑 137和第二斜撑138,第一斜撑137和第二斜撑138之间的夹角为30 度至60度。优选地,第一斜撑137和第二斜撑138之间的夹角为45 度。第一支柱115、第二支柱117、第一斜撑137和第二斜撑138均采用70X70的角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撑137的一端与第一支柱115焊接;第一斜撑137的另一端与第二斜撑138的一端焊接,且同时与顶架111焊接;第二斜撑138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柱117焊接;焊接方式采用满焊,焊接高度至少为5mm。且在侧架的同一侧,第一斜撑137和第二斜撑138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一个第一斜撑137和一个第二斜撑138 为一个斜撑组,同一侧的两个斜撑组呈上下对称设置。这样使得主体架的结构更加可靠,承载能力更强。

侧架上铺设有第一遮挡板161和第二遮挡板163,第一遮挡板161 相对第二遮挡板163靠近底架113,第一遮挡板161采用厚度为2mm 的铁皮制成,第二遮挡板163采用厚度为5mm的钢板制成。

顶架111上设有固定梁135,行走天车141安装在固定梁135上,千斤顶143固定连接在行走天车141上;操作台120设于支柱的一侧,并且操作台120设于第二横梁133的两端。即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台 120的数量有两个。

第一横梁1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横梁131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横梁131之间铺设有竹胶板125。可选地,竹胶板125的厚度为 8mm至14mm。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竹胶板125的厚度为10mm。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请参照图3。行走天车141与千斤顶143通过导链145连接,导链145上设有第一连接件146和第二连接件147,第一连接件146设于导链145的一端,与行走天车141 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147设于导链145的另一端,与千斤顶143 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146和第二连接件147均采用挂钩。当然,并不仅限于此,第一连接件146和第二连接件147也可以是卡爪、卡扣等其他连接件。

操作台120上铺设有活动木板123和固定钢板121,活动木板123 设于相邻的两块固定钢板121之上,活动木板123的厚度为15mm至 20mm。优选地,活动木板123的厚度为18mm。

每个操作台120配设有一个简易梯,便于工人在不同高度作业、或对张拉操作架100进行维修、检查、保养等。操作台120上,每个活动木板123的宽度为300mm至400mm。优选地,活动木板123的宽度为350mm。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100的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

顶架111和底架113之间设有工具箱151和爬行梯150,工具箱 151和爬行梯150相邻设置,爬行梯150采用折叠梯。工具箱151旁边设有电控箱153。将工具箱151和电控箱153邻近设置,便于使用工具时,特别是使用电动工具时,供电比较方便,电线的布置等也更加简洁、容易。

当然,并不仅限于此,爬行梯150也可以采用固定梯,比如采用直径为12mm的钢筋焊接而成。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5。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张拉操作架100,张拉操作架100包括主体架、操作台120、行走天车141、千斤顶143、行走轮119和拖车170。

主体架包括底架113、顶架111和侧架,顶架111包括第一横梁131,底架113包括第二横梁133,侧架包括支柱。第一横梁131和第二横梁133相对设置,支柱的一端与第一横梁131固定连接,支柱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梁133固定连接,并沿第二横梁133远离第一横梁 131的方向设有延伸端118,行走轮119固定安装在延伸端118。

支柱包括第一支柱115和第二支柱117,第一支柱115和第二支柱117相对设置,第一支柱115和第二支柱117之间设有第一斜撑 137和第二斜撑138,第一斜撑137和第二斜撑138之间的夹角为30 度至60度。

拖车170包括挂接件173、车体和车轮171,挂接件173固定连接在车体的一端,用于连接支柱;车体的底部安装车轮171,便于拖车170移动。挂接件173可以是挂钩或卡环等连接件。

顶架111上设有固定梁135,行走天车141安装在固定梁135上,千斤顶143固定连接在行走天车141上;操作台120设于支柱的一侧,并且操作台120设于第二横梁133的两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100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操作架100,包括主体架、操作台120、行走天车141、千斤顶143和行走轮119。主体架包括底架113、顶架111和侧架。第一横梁131和第二横梁133相对设置,支柱的一端与第一横梁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梁133固定连接并设有延伸端118,行走轮119固定安装在延伸端118,便于移动张拉操作架 100。支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柱115和第二支柱117,第一支柱115和第二支柱117之间设有第一斜撑137和第二斜撑138,第一斜撑137和第二斜撑138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提高支柱的承载能力,结构更加可靠。顶架111上设有固定梁135,行走天车141安装在固定梁135上,千斤顶143固定连接在行走天车141上。操作台 120设于支柱的一侧,并且操作台120设于第二横梁133的两端。此外,在支柱上设置拖车170,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移动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该张拉操作架100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实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承载千斤顶143的张拉架移动不便、移动缓慢、费时费力、效率低等缺陷,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