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039发布日期:2019-10-15 17:57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行道防护栏,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



背景技术:

人行道护栏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市政设施,起到了隔绝行人与车辆的作用,使其各行其道,保证了交通的安全,通常多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街道中,尤其是在一些车多人多的大型十字路口,道路两边都会通过人行道防护栏进行隔离,然后在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斑马线处设置缺口,从而便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但是行人和非机动车违章情况较为普遍,通常都是行人和非机动车不按照交通信号灯行驶,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同时还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目前的人行道防护栏不具有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作用,且目前的护栏功能比较单一,只有隔离空间的作用,无法满足目前道路交通运行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能够对道路红绿灯路口的斑马线上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引导通行,避免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灯通过,同时也能够防止行人翻越人行道护栏,从而造成道路交通隐患,同时也能够避免非机动车和行人随意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增加道路拥堵,还不会影响机动车在道路上的正常行驶,便于推广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包括并排设置在道路地面斑马线一端两侧上的两根护栏支柱、设置在两根护栏支柱之间的多根护栏立柱、设置在两根护栏支柱之间的多根护栏栏杆、设置在两根护栏支柱上的驱动箱体,以及设置在护栏支柱上的控制器,所述两根护栏支柱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栏杆滑槽,所述多根护栏立柱呈竖直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在道路地面上,所述护栏立柱呈倒U型,所述多根护栏栏杆呈水平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呈并列设置,所述护栏栏杆穿设于多根并列设置的护栏立柱的空隙内,且其两端分别伸入到相邻的栏杆滑槽内,所述多根护栏栏杆位于同一栏杆滑槽内的一端通过连接绳进行连接,所述驱动箱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卷轮,所述连接绳的上端穿过驱动箱体的底部卷设于卷轮上,所述两根护栏支柱之间的道路地面上开设有栏杆放置槽,所述栏杆放置槽开设于护栏栏杆的正下方,所述栏杆滑槽内的上部设置有限位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和限位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通过在道路地面斑马线一端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护栏支柱,同时在两根护栏支柱之间的多根护栏立柱、并在两根护栏支柱之间的多根护栏栏杆,这样能够通过将护栏立柱的另外一侧与现有的人行道防护栏进行固定连接,而在斑马线之间的道路地面上设置具有拦截作用的护栏立柱和护栏栏杆,这样能够起到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拦截,避免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而行,能够起到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作用,通过将多根护栏立柱竖直并列的设置在两根护栏支柱之间,同时将多根护栏栏杆穿设与多根护栏立柱内,同时将多根护栏栏杆呈水平上下并列设置在两根护栏支柱之间,这样能够起到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拦截作用,通过将多根护栏栏杆位于同一栏杆滑槽内的一端通过连接绳进行连接,同时将连接绳的上端连接在驱动箱体内的卷轮上,这样能够通过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将连接绳卷起或者方向,从而能够将护栏栏杆提起或者放下,从而起到对人行道防护栏的拦截和放行作用,通过在道路地面上开设有栏杆放置槽,这样能够在将护栏栏杆放下时,将其放入到栏杆放置槽内,不会影响道路斑马线的通行,通过在栏杆滑槽内的上部设置有限位传感器,这样能够对栏杆提起的高度进行限定,已达到限制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作用,同时通过将设置有控制器,并将驱动电机和限位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能够通过控制器内进行拦截和放行的时间设定,将拦截和放行的时间设定的与红绿灯的通行和禁止通行的时间相一致,从而可以实现在红灯禁止通行时,护栏栏杆提起,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起到拦截作用,在绿灯可以通行时,护栏栏杆放下,允许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起到放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灯通过,引发交通事故,增加道路拥堵。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不高于护栏立柱倒U型的内半环形的顶点至道路地面的距离,这样能够保证护栏栏杆提起的高度不超过护栏立柱的高度,从而避免护栏栏杆向上提起时对护栏立柱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栏杆放置槽的深度不小于多根护栏栏杆的高度之和,这样便于将护栏立柱放下时,使其收入到栏杆放置槽内,从而不会影响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

作为优选,所述多根护栏立柱中相邻的两根护栏立柱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1m,这样便于在护栏栏杆放下之后,能够便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

作为优选,所述护栏栏杆的数量为3-5根,这样便于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拦截,同时也避免行人从护栏空隙中穿过行走。

作为优选,所述护栏支柱的上部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护栏立柱的顶端上设置有报警灯,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以及报警灯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能够监测是否有行人翻越护栏栏杆,从而进行报警提示,避免引起道路交通事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道路地面斑马线一端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护栏支柱,同时在两根护栏支柱之间的多根护栏立柱、并在两根护栏支柱之间的多根护栏栏杆,其中护栏栏杆能够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驱动电机的作用进行提起或方向的行为,从而能够对道路红绿灯路口的斑马线上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引导通行,避免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灯通过,同时也能够防止行人翻越人行道护栏,从而造成道路交通隐患,同时也能够避免非机动车和行人随意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增加道路拥堵,还不会影响机动车在道路上的正常行驶,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的护栏支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的护栏立柱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护栏支柱,2为护栏立柱,3为护栏栏杆,4为控制器,5为栏杆滑槽,6为连接绳,7为驱动箱体,8为驱动电机,9为卷轮,10为栏杆放置槽,11为限位传感器,12为红外线感应器,13为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包括并排设置在道路地面斑马线一端两侧上的两根护栏支柱1、设置在两根护栏支柱1之间的多根护栏立柱2、设置在两根护栏支柱1之间的多根护栏栏杆3、设置在两根护栏支柱1上的驱动箱体7,以及设置在护栏支柱1上的控制器4,所述两根护栏支柱1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栏杆滑槽5,所述多根护栏立柱2呈竖直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在道路地面上,所述护栏立柱2呈倒U型,所述多根护栏栏杆3呈水平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呈并列设置,所述护栏栏杆3穿设于多根并列设置的护栏立柱2的空隙内,且其两端分别伸入到相邻的栏杆滑槽5内,所述多根护栏栏杆3位于同一栏杆滑槽5内的一端通过连接绳6进行连接,所述驱动箱体7内设置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卷轮9,所述连接绳6的上端穿过驱动箱体7的底部卷设于卷轮9上,所述两根护栏支柱1之间的道路地面上开设有栏杆放置槽10,所述栏杆放置槽10开设于护栏栏杆3的正下方,所述栏杆滑槽5内的上部设置有限位传感器11,所述驱动电机8和限位传感器11分别与控制器4电连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新型人行道防护栏中,所述限位传感器11的安装高度不高于护栏立柱2倒U型的内半环形的顶点至道路地面的距离。所述栏杆放置槽10的深度不小于多根护栏栏杆3的高度之和。所述多根护栏立柱2中相邻的两根护栏立柱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1m,这里设计为0.7m。所述护栏栏杆3的数量为3-5根,这里设计为4根。所述护栏支柱1的上部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12,所述护栏立柱2的顶端上设置有报警灯13,所述红外线感应器12以及报警灯13分别与控制器4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