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调节雾霾治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4517发布日期:2019-08-17 02:2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调节雾霾治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调节雾霾治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日益恶化。在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之际,以雾霾为首的污染问题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与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能源需求、机动车保有量、各类施工项目持续增长,市区面临形势严峻的空气质量提升工作。

逆温层,是指大气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的层带。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影响,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逆温层能阻碍空气作上升运动,加剧空气污染,逆温层高度大约在10km-50km范围内,城市区域逆温层常在2000m左右。

位于盆地地形内的城市,由于山体的阻挡,雾霾集聚于盆地上空,久久不得消散。但是,盆地地形一般三面环山,无山体阻挡的一侧为进风口。在下风口的山上设置空气调节雾霾治理装置,以加强空气流动,消除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盆地地形城市容易聚集雾霾问题,提供了可以带动空气流通的装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种空气调节雾霾治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空气调节雾霾治理装置,至少包括山谷,还包括支撑架、钢化玻璃、加热架、加热装置、排风井、通风装置,所述山谷之间固定支撑架,所述山谷谷底的顶端和底端与支撑架之间形成出风口一和进风口,所述支撑架上铺设钢化玻璃,所述山谷两侧分别固定加热架,所述加热架上均设置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支撑架下方,所述山谷顶端竖直设置排风井,所述排风井内等距设置通风装置,所述排风井与支撑架一端钢化玻璃密封连接,所述排风井与出风口一连通,所述排风井顶端为出风口二。

所述出风口二高于逆温层,所述进风口底端低于逆温层底部以下,所述山谷具有自上而下的谷底,所述山谷还包括两侧的山体,所述支撑架和加热架位于山谷两侧的山体之间。

所述钢化玻璃与支撑架密封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与钢化玻璃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加热装置为伴热带。

所述支撑架下表面设置有测风仪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支撑架与山体连接处设置有栈道。

所述排风井顶端高于支撑架,所述排风井内壁面设置通风装置。

所述通风装置为风机。

一种空气调节雾霾治理方法,包括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雾霾治理装置,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风从进风口进入,通过山体与支撑架组成的人工风道,从出风口一进入排风井内,再从排风井的出风口二排出,排在逆温层以上,带动地区整体空气流动,由测风仪和温度传感器监测人工风道内的风速和温度;

第二步:第一步的风通过人工风道的速度小于10m/s时或者地区雾霾指数为重度污染时,启动排风井内的通风装置,增加人工风道内风速流动;

第三步:第二步还无法增加风速流动时,启动加热装置,风从进风口进入经过加热装置,对风进行加热,进而提高风上升速度;

第四步:风通过人工风道的速度大于10m/s时或者地区雾霾指数为轻度污染时返回第一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钢化玻璃与山谷组成人工风道,打开了通向逆温层上的开口,从而促进逆温层下的空气流通至逆温层上,带动空气流动,解决雾霾无法散去的问题。

2、通过加热装置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提高空气流通速度,提高除霾效果。

3、通过通风装置可以加快空气流动,提高空气流通速度,提高除霾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进风口主视图。

图中:1-山体;2-栈道;3-支撑架;4-钢化玻璃;5-加热架;6-加热装置;7-排风井;8-通风装置;9-出风口一;10-进风口;11-山谷;12-测风仪;13-温度传感器;14-出风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空气调节雾霾治理装置,至少包括山谷11,还包括支撑架3、钢化玻璃4、加热架5、加热装置6、排风井7、通风装置8,所述山谷11之间固定支撑架3,所述山谷11谷底的顶端和底端与支撑架3之间形成出风口一9和进风口10,所述支撑架3上铺设钢化玻璃4,所述山谷11两侧分别固定加热架5,所述加热架5上均设置加热装置6,所述加热装置6位于支撑架3下方,所述山谷11顶端竖直设置排风井7,所述排风井7内等距设置通风装置8,所述排风井7与支撑架3一端钢化玻璃4密封连接,所述排风井7与出风口一9连通,所述排风井7顶端为出风口二14。

实际使用时:由于温室效应,风从进风口10进入,通过山谷11与支撑架3和钢化玻璃4组成的人工风道,向上流动,即就是利用温差和压强差从而风可以从人工风道内向上流动,风从出风口一9排出,进入排风井7,再通过排风井7的出风口二14排出。进风一9的空气向上流动后,利用空气温差及压力差,风道进口外侧的空气进入风道,减小附近的空气密度和压强,引起更远处的空气流向进风口,及发生蝴蝶效应。在蝴蝶效应作用下,引起季风强势作用,气体水平推向山体1,促使市区形成空气水平流动的现象,解决了市区雾霾严重的现象。

当人工风道的速度小于10m/s时或者地区雾霾指数为重度污染时,启动排风井7内的通风装置,增加人工风道内风速流动。

当风速还没有提升起来的时候启动加热装置6,空气从进风口10进入经过加热装置,对空气进行加热,进而提高空气上升速度,形成速度较大的风。

为了更好的除霾效果,支撑架3与山谷11谷底距离要在30m以上,增大进风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2,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出风口二14高于逆温层,所述进风口10底端低于逆温层底部以下,所述山谷11具有自上而下的谷底,所述山谷11还包括两侧的山体1,所述支撑架3和加热架5位于山谷11两侧的山体1之间。

实际使用时:选择依山而建可以节省资源投入,同时非常多的人口居住地都是盆地地形,空气流动性不好。出风口二14高于逆温层和进风口10低于逆温层是达到逆温层下部空气可以进入逆温层上部,达到空气置换效果,从而带动空气流动,达到雾霾除尘效果。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2:所述钢化玻璃4与支撑架3密封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3与钢化玻璃4形成密封结构。

实际使用时:山谷11与钢化玻璃构成人工风道,空气从人工风道流动,支撑架3可以支撑钢化玻璃4,阳光透过钢化玻璃4可以为风进行加热,加速风的流动,同时密封结构可以防止风从支撑架3与钢化玻璃4缝隙排出,从而防止影响除霾效果。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2:所述加热装置6为伴热带。

实际使用时:伴热带容易架设,方便施工。

在架设加热架5的时候,可以间隔架设,可以达到更好的加热空气效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所述支撑架3下表面设置有测风仪12和温度传感器13。

实际使用时:通过测风仪12和温度传感器13可以监测风的流速和温度,从而决定是否开启加热装置6和通风装置8。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2,所述支撑架3与山体1连接处设置有栈道2。

实际使用时:栈道2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检修。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所述排风井7顶端的出风口14高于支撑架3,所述排风井7内壁面设置通风装置8。

所述通风装置8为风机。

实际使用时:通过排风井7内的通风装置8可以增加空气流动,排风井7的顶端要高于逆温层,高度越高除霾效果越好,在山体1高度无法没有达到逆温层的时候,通过增加排风井7的高度,从而使出风口二14高于逆温层,达到除霾效果。

风机采用的是工业风机,风机采用的使直径在2m以上的风机。

实施例9:

参照图1~2,一种空气调节雾霾治理方法,包括所述的一种空气调节雾霾治理装置,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空气从进风口10进入,通过山谷11和山谷11两侧的山体1与支撑架3组成的人工风道,从出风口一9进入排风井7内,再从排风井7的出风口二14排出,排在逆温层以上,带动地区整体空气流动,由测风仪12和温度传感器13监测人工风道内的风速和温度;

第二步:第一步的空气通过人工风道的速度小于10m/s时或者地区雾霾指数为重度污染时,启动排风井7内的通风装置8,增加人工风道内风速流动;

第三步:第二步还无法增加风速流动时,启动加热装置6,风从进风口10进入经过加热装置,对风进行加热,进而提高风上升速度;

第四步:风通过人工风道的速度大于10m/s时或者地区雾霾指数为轻度污染时返回第一步。

实际使用时:由于温室效应,阳光照射钢化玻璃4,使人工风道内空气加热,顺着山谷11地势向上沿着钢化玻璃4流动,从而带动进风口10外部空气流进进风口10,空气从进风口10进入,通过山体1与支撑架3组成的人工风道,从出风口一9进入排风井7内,再从排风井7的出风口二14排出,排在逆温层以上,形成空气置换,进风口带动地区整体空气流动,利用空气温差及压力差,风道进口外侧的空气进入风道,减小附近的空气密度和压强,引起更远处的空气流向进风口,及发生蝴蝶效应。在蝴蝶效应作用下,引起季风强势作用,气体水平推向山体1,促使市区形成空气水平流动的现象,解决了市区雾霾严重的现象,由测风仪12和温度传感器13监测人工风道内的风速和温度。

当空气通过人工风道的速度小于10m/s时或者地区雾霾指数为重度污染时,启动排风井7内的通风装置8,增加人工风道内风速流动。

风通过人工风道的速度大于10m/s时或者地区雾霾指数为轻度污染时停止加热装置6和通风装置8的运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