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36081发布日期:2020-04-17 22:0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滑表层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出行的需求不断上升,道路的行车舒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透水路面作为一种具有大空隙率的路面结构,具有排水、降噪、抗滑的优点,可有效降低雨天行车水漂、眩光等情况的出现,透水路面的应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常用的透水路面空隙率大,在使用几年后由于灰尘堵塞的影响,排水功能丧失。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及其施工方法,能够在保证良好排水性能的同时,防止排水空隙堵塞,提高排水耐久性。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由如下重量比的各组分组成,分别是占抗滑表层重量比86~93%的集料、占抗滑表层重量比6~10%的高粘高弹沥青、占集料重量比2~3%的矿粉和占集料质量比2~4‰的聚酯纤维。

其中,所述的高粘高弹沥青60℃动力粘度为250000-350000pa·s。

所述高粘高弹沥青由高粘改性剂和sbs改性沥青组成,所述的高粘改性剂与sbs改性沥青的重量比为1:9.5-11.5。

所述sbs改性沥青由sbs改性剂和基质沥青组成,所述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重量比为1:18-25。

进一步的,所述高粘改性剂选自tps、hva、hva-ⅱ中的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集料为玄武岩、辉绿岩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集料的级配比为,粒径为0~2.36mm的碎石占比为25~35%,粒径为2.36~4.75mm的碎石占比为65~75%。

进一步的,所述的0~2.36mm碎石的砂当量指标为70-85%。

所述抗滑表层的厚度为1.5~2.5cm,混合料总空隙率为12~16%,连通空隙率为10~15%。

所述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铺设碎石封层,碎石封层要求不透水;

(2)将加热至185~200℃的集料和矿粉、聚酯纤维按配合比添加至拌合楼的搅拌缸,拌合时间不少于10s;

(3)将加热至165~170℃的高粘高弹沥青按比例加入搅拌缸,拌合时间不少于45s,且两次拌合时间之和不少于60s,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75~185℃;

(4)运料车采用篷布覆盖,运料车料斗内部涂抹植物油隔离剂,运至现场混合料温度衰减不超过10℃;

(5)摊铺可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幅摊铺或多台联合摊铺,摊铺机受料斗和螺旋等部位喷洒无腐蚀性油水隔离剂;

(6)摊铺机摊铺前将熨平板预热至120℃以上,摊铺过程中熨平板的振动捶击等夯实装置应开启;

(7)加宽路段采用联合摊铺时,两台摊铺机行走间距为5~10m,搭接宽度为5~10cm,接缝位置应避开车道轮迹带;

(8)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3m/min,弯道及桥梁等特殊路段速度降至1~2m/min;

(9)摊铺过程中采用10~14t的双钢轮压路机紧跟慢压,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10)摊铺完成后,待路面温度下降至50℃以下,即可开放交通。

步骤(9)中,初压温度控制在150~165℃,初压为静压1~2遍;复压温度不低于135℃,复压为静压3~5遍;终压温度不低于80℃,终压为静压2~3遍。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及其施工方法,可在保证抗滑表层排水、降噪、抗滑的同时,凭借其小粒径、高连通空隙率的特点,保证抗滑表层排水功能的耐久性,克服常规排水路面空隙堵塞排水耐久性不佳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结构图;

图中:1-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2-碎石封层、3-下层路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

本技术:
作出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及其施工技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各组分重量比为,集料:超高粘改性沥青:矿粉:聚酯纤维=89:8.7:2:0.3。高粘高弹沥青由tps和sbs改性沥青组成,tps掺量为sbs改性沥青质量的9%,sbs掺量为基质沥青的5%。制得的高粘高弹沥青60℃动力粘度为267524pa·s。集料采用玄武岩,0~2.36mm碎石占比为29%,2.36~4.75mm碎石占比为71%,0~2.36mm碎石砂当量指标为73%。抗滑表层厚度为2cm,混合料总空隙率为14.4%,连通空隙率为13.9%。

在具体实施例中,混合料压实采用14t双钢轮压路机,初压为静压2遍,复压为静压4遍,终压为静压2遍。

施工完成,所得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中:1-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2-碎石封层、3-下层路面结构;对抗滑表层进行抗滑性能检测,结果显示抗滑表层摆式摩擦系数(bpn)为61,渗水系数为5638ml/min。

实施例2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各组分重量比为,集料:超高粘改性沥青:矿粉:聚酯纤维=88.5:9.0:2.3:0.2。高粘高弹沥青由hva和sbs改性沥青组成,hva掺量为sbs改性沥青质量的9.3%,sbs掺量为基质沥青的5.4%。制得的高粘高弹沥青60℃动力粘度为284561pa·s。集料采用玄武岩,0~2.36mm碎石占比为31%,2.36~4.75mm碎石占比为69%,0~2.36mm碎石砂当量指标为76%。抗滑表层厚度为2cm,混合料总空隙率为13.2%,连通空隙率为12.7%。

在具体实施例中,混合料压实采用14t双钢轮压路机,初压为静压2遍,复压为静压4遍,终压为静压2遍。

施工完成后,对抗滑表层进行抗滑性能检测,结果显示抗滑表层摆式摩擦系数(bpn)为59,渗水系数为5253ml/min。

实施例3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各组分重量比为,集料:超高粘改性沥青:矿粉:聚酯纤维=90:7.5:2.2:0.3。高粘高弹沥青由hva-ⅱ和sbs改性沥青组成,hva-ⅱ掺量为sbs改性沥青质量的8.8%,sbs掺量为基质沥青的5.2%。制得的高粘高弹沥青60℃动力粘度为275144pa·s。集料采用玄武岩,0~2.36mm碎石占比为27%,2.36~4.75mm碎石占比为73%,0~2.36mm碎石砂当量指标为71%。抗滑表层厚度为2cm,混合料总空隙率为15.4%,连通空隙率为14.8%。

在具体实施例中,混合料压实采用14t双钢轮压路机,初压为静压2遍,复压为静压4遍,终压为静压2遍。

施工完成后,对抗滑表层进行抗滑性能检测,结果显示抗滑表层摆式摩擦系数(bpn)为63,渗水系数为5671ml/min。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各组分组成,分别是占抗滑表层重量比86~93%的集料、占抗滑表层重量比6~9%的高粘高弹沥青、占集料重量比2~3%的矿粉和占集料质量比2~4‰的聚酯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粘高弹沥青60℃动力粘度为250000-350000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粘高弹沥青由高粘改性剂和sbs改性沥青组成,所述的高粘改性剂与sbs改性沥青的重量比为1:9.5-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sbs改性沥青由sbs改性剂和基质沥青组成,所述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重量比为1:18-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粘改性剂选自tps、hva、hva-ⅱ中的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为玄武岩、辉绿岩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集料的级配比为,粒径为0~2.36mm的碎石占比为25~35%,粒径为2.36~4.75mm的碎石占比为65~7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0~2.36mm碎石的砂当量指标为70-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表层的厚度为1.5~2.5cm,混合料总空隙率为12~16%,连通空隙率为10~15%。

9.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铺设碎石封层,碎石封层要求不透水;

(2)将加热至185~200℃的集料和矿粉、聚酯纤维按配合比添加至拌合楼的搅拌缸,拌合时间不少于10s;

(3)将加热至165~170℃的高粘高弹沥青按比例加入搅拌缸,拌合时间不少于45s,且两次拌合时间之和不少于60s,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75~185℃;

(4)运料车采用篷布覆盖,运料车料斗内部涂抹植物油隔离剂,运至现场混合料温度衰减不超过10℃;

(5)摊铺可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幅摊铺或多台联合摊铺,摊铺机受料斗和螺旋等部位喷洒无腐蚀性油水隔离剂;

(6)摊铺机摊铺前将熨平板预热至120℃以上,摊铺过程中熨平板的振动捶击等夯实装置应开启;

(7)加宽路段采用联合摊铺时,两台摊铺机行走间距为5~10m,搭接宽度为5~10cm,接缝位置应避开车道轮迹带;

(8)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3m/min,弯道及桥梁等特殊路段速度降至1~2m/min;

(9)摊铺过程中采用10~14t的双钢轮压路机紧跟慢压,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10)摊铺完成后,待路面温度下降至50℃以下,即可开放交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初压温度控制在150~165℃,初压为静压1~2遍;复压温度不低于135℃,复压为静压3~5遍;终压温度不低于80℃,终压为静压2~3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粘沥青多孔抗滑表层,由如下重量比的各组分组成,分别是占抗滑表层重量比为86~93%的集料、占抗滑表层重量比为6~9%的高粘高弹沥青、占集料重量比为2~3%的矿粉和占集料质量比2~4‰的聚酯纤维。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抗滑表层的施工方法,施工碾压时均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本发明形成的抗滑表层具有优良的抗滑、排水及降噪性能。同时,混合料总空隙率为12~16%,连通空隙率为10~15%,可在具备优良排水性能的同时,有效防止混合料空隙被堵塞,具有良好的排水耐久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明;钟昆志;马涛;徐光霁;胡建英;张伟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1.25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