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的轨下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9230发布日期:2019-11-08 23:4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的轨下垫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的轨下垫板。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相比,避免了道砟飞溅,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 好,维修工作少,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

在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无砟轨道结构中,轨下垫板位于钢轨与轨枕之间,用于均匀承载、绝缘和减振降噪等。早期的轨下垫板垂直刚度约为40-70kN/mm,振动和噪声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在轨下垫板的实际应用中,长期承载于列车动态的作用力,其弹性易衰减。而此时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即为更换轨下垫板。为了改善并长久有效地维持良好的减振效果,同时考虑轨道结构全寿命周期经济成本,针对降低轨下垫板刚度、提高轨下垫板弹性和使用寿命的研究大量可见。

采用经济有效的方法优化轨下垫板的几何特征,降低刚度提高回弹性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减振降噪效率,还可以延长轨下垫板的使用寿命,降低轨道系统全寿命期内局部大修次数,压缩维修成本,减少安全隐患,提高经济效益。市场需要一种新颖且优良的轨下垫板设计,来提高轨下垫板的耐久性能和减振降噪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的轨下垫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和减振降噪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的轨下垫板,包括呈长方形的板体,所述的板体下表面的左右两边沿处均具有垂直于其下表面并朝下凸出的底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吸收振动能量的吸能主体,所述的吸能主体包括内吸能区及围绕内吸能区的外吸能区;所述的内吸能区设有若干方阵排列的内吸能凸起,各所述的内吸能凸起均由一上底面、一下底面及将上底面与下底面相连的八个侧面构成,所述的内吸能凸起的上底面呈圆形,所述的内吸能凸起的下底面呈正八边形并贴合于板体的上表面,所述的内吸能凸起的下底面的面积大于上底面的面积,所述的内吸能凸起的八个侧面的形状相同且依次相连呈首尾相连的环状;所述的外吸能区依次排列有若干外吸能凸起,各所述的外吸能凸起的各个侧面的面积均小于各内吸能凸起的各个侧面的面积。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板体位于内吸能区与外吸能区的衔接处设有若干过渡吸能凸起,各所述的过渡吸能凸起位于内吸能区的各个侧面的面积与内吸能凸起的各个侧面的面积均相同,各所述的过渡吸能凸起位于外吸能区的各个侧面的面积与外吸能凸起的各个侧面的面积均相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板体的下表面设有与各内吸能凸起的位置一一对应的若干内吸能凹槽,所述的板体的下表面设有与各过渡吸能凸起位于内吸能区的部分一一对应的过渡吸能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列车经过轨下垫板上方时,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被吸能主体吸附,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降低了列车行驶产生的噪声,同时在减振的作用下,使列车运行较为稳定。

2、吸能主体包括内吸能区及围绕内吸能区的外吸能区,通过内吸能区和外吸能区的相互作用,使得吸能主体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内吸能区设有内吸能凸起,外吸能区设有外吸能凸起,且各外吸能凸起的各个侧面的面积均小于各内吸能凸起的各个侧面的面积。由此使吸能主体具有两种不同的静刚度。列车行驶时,列车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内吸能区,内吸能区产生第一静刚度;列车扩散开的两侧压力会作用于外吸能区,外吸能区产生第二静刚度,通过两种静刚度,对列车起到一个较好的缓冲效果,不仅保证了列车的平稳运行,更是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

3、板体位于内吸能区与外吸能区的衔接处设有若干过渡吸能凸起,通过各过渡吸能凸起,使内吸能凸起与外吸能凸起之间的间隙不会过大,避免吸能主体出现局部受力过大、易疲劳损坏的情况。通过,更是通过内吸能凸起、外吸能凸起及过渡吸能凸起三者的衔接,使吸能主体的结构更加稳定,进而让整个吸能主体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能。

4、各内吸能凸起均由圆形的上底面、正八边形的下底面及将上底面与下底面相连的八个侧面构成,圆形的上底面保证了在列车压力下的均匀受力,正八边形的下底面保证了支撑受力的强度,八个侧面将上底面与下底面相连,保证整个内吸能凸起的结构稳定性,使内吸能凸起不易疲劳,避免断裂发生。同时,内吸能凸起的下底面的面积大于上底面的面积,这就使得在列车的压力作用下,越向下压缩吸能凸起需要的压力就越大,对行驶经过的列车起到一个较好的缓冲效果,保证了列车行驶的平稳性。

5、内吸能凹槽的及过渡吸能凹槽的设置,降低了整个板体的重量,提高板体的适应性。同时,各过渡吸能凹槽仅设于各过渡吸能凸起位于内吸能区的部分,故各过渡吸能凸起位于外吸能区的部分不设有过渡吸能凹槽,这就保证了板体外围的结构强度,使得整个板体的稳定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中:1、板体;2、底边;3、内吸能区;30、内吸能凸起;4、外吸能区;40、外吸能凸起;50、过渡吸能凸起;6、内吸能凹槽;7、过渡吸能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的轨下垫板,包括呈长方形的板体1,板体1下表面的左右两边沿处均具有垂直于其下表面并朝下凸出的底边2,板体1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吸收振动能量的吸能主体,吸能主体包括内吸能区3及围绕内吸能区3的外吸能区4。

内吸能区3设有若干方阵排列的内吸能凸起30,各内吸能凸起30均由一上底面、一下底面及将上底面与下底面相连的八个侧面构成,内吸能凸起30的上底面呈圆形,内吸能凸起30的下底面呈正八边形并贴合于板体1的上表面,内吸能凸起30的下底面的面积大于上底面的面积,内吸能凸起30的八个侧面的形状相同且依次相连呈首尾相连的环状;相邻的内吸能凸起30均不接触,存在间隙。

外吸能区4依次排列有若干外吸能凸起40,各外吸能凸起40的各个侧面的面积均小于各内吸能凸起30的各个侧面的面积。

另外,板体1位于内吸能区3与外吸能区4的衔接处设有若干过渡吸能凸起50,各过渡吸能凸起50位于内吸能区3的各个侧面的面积与内吸能凸起30的各个侧面的面积均相同,各过渡吸能凸起50位于外吸能区4的各个侧面的面积与外吸能凸起40的各个侧面的面积均相同。过渡吸能凸起50的设置,使吸能主体的结构更加稳定,进而让整个吸能主体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能。

另外,板体1的下表面设有与各内吸能凸起30的位置一一对应的内吸能凹槽6,板体1的下表面设有与各过渡吸能凸起50位于内吸能区3的部分一一对应的过渡吸能凹槽7,故各过渡吸能凸起50位于外吸能区4的部分未设有过渡吸能凹槽7。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