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2045发布日期:2020-04-14 21:0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数量大大增加,车辆的增多带来了交通压力的增加,交通部门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修建了大量的立交桥、隧道、涵洞、铁路桥等交通设施。在夜间行车时,由于视觉的昏暗,以及夜间行车驾驶员容易疲劳,常规标志难以起到警示作用,容易发生走错路线或者碰撞,同时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性能较差。因此需要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以保证人们的安全行驶。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739175u)公开的一种单向公路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通过设置的频闪警示灯与扩音器进行提醒,但是对于快速行驶的车辆来说,对于其提示音无法准确听清,使得提示效果降低;另外,对于冬季时隧道口积雪,减速效果差,导致车辆无法保持安全车速进入隧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包括防撞安装板、弧形顶板、底板和太阳能光伏板;所述防撞安装板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隧道口的两侧,弧形顶板为弧形结构,安装在隧道口的顶部,在弧形顶板的正面上覆盖有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板电性连接在蓄电池上,通过太阳光发电,降低装置对市电的依赖,降低能耗;在防撞安装板朝向隧道外侧的侧壁上嵌入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为led显示屏,通过显示屏能够直接显示车辆车速,提醒驾驶员及时降低车速,安全进入隧道;所述显示屏通过连接线以及控制器连接有雷达测速仪,雷达测速仪安装在隧道外侧,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距离,雷达测速仪安装在路边,监测经常车辆的车速,及时在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底板位于防撞安装板的下方,且两个防撞安装板分别位于底板的两端;底板为空心结构,由钢板加工而成,埋设与地面下,其上表面与地表面平齐,在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有向上凸起的热风罩,两个热风罩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水平的热风吹风口,在热风罩与底板之间通过开设的若干个连通孔连通,将底板内的热空气通过连通孔送出,再通过热风吹风口水平吹出,对底板表面进行加温,提高表面温度,使落在其上的雪快速融化,避免底板上方的水结冰。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安装板由两块相互垂直的铁板构成,形成直角结构,通过两铁板扣在隧道口的墙角上,再利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内连通有风管,风管的另外一端连通热风机,通过热风机向底板内部送入热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提高刹车时的摩擦力,避免雨雪天气减速打滑。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顶板上均匀安装有多个频闪警示灯,并且从弧形顶板的左端部排布到右端部,在夜晚能偶清楚显示隧道口的大小以及高度,便于驾驶人员发现隧道口,提高夜晚的辨识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显示屏以及雷达测速仪,将进入隧道前的车速清楚的显示出来,便于直接提醒驾驶员车速,通过显示屏提示,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在隧道口的地面上铺设能够加热的底板,在寒冷天气下路面不会结冰,避免进入隧道时减速造成打滑,使车辆安全驶入隧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中防撞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撞安装板,2-弧形顶板,3-底板,4-太阳能光伏板,5-显示屏,6-频闪警示灯,7-热风机,8-风管,9-连接线,10-雷达测速仪,11-热风罩,12-热风吹风口,13-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包括防撞安装板1、弧形顶板2、底板3和太阳能光伏板4;所述防撞安装板1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隧道口的两侧,弧形顶板2为弧形结构,安装在隧道口的顶部,在弧形顶板2的正面上覆盖有太阳能光伏板4,太阳能光伏板4电性连接在蓄电池上,通过太阳光发电,降低装置对市电的依赖,降低能耗。

所述防撞安装板1由两块相互垂直的铁板构成,形成直角结构,通过两铁板扣在隧道口的墙角上,再利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上,在防撞安装板1朝向隧道外侧的侧壁上嵌入安装有显示屏5,显示屏5为led显示屏,通过显示屏5能够直接显示车辆车速,提醒驾驶员及时降低车速,安全进入隧道;所述显示屏5通过连接线9以及控制器连接有雷达测速仪10,雷达测速仪10安装在隧道外侧,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距离,雷达测速仪10安装在路边,监测经常车辆的车速,及时在显示屏5上显示。

所述底板3位于防撞安装板1的下方,且两个防撞安装板1分别位于底板3的两端;底板3为空心结构,由钢板加工而成,埋设与地面下,其上表面与地表面平齐,在底板3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有向上凸起的热风罩11,两个热风罩11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水平的热风吹风口12,在热风罩11与底板3之间通过开设的若干个连通孔13连通,将底板3内的热空气通过连通孔13送出,再通过热风吹风口12水平吹出,对底板3表面进行加温,提高表面温度,使落在其上的雪快速融化,避免底板3上方的水结冰;所述底板3内连通有风管8,风管8的另外一端连通热风机7,通过热风机7向底板3内部送入热空气。在底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提高刹车时的摩擦力,避免雨雪天气减速打滑。

装置安装后,在车辆经过雷达测速仪10时能够直接测量车速并且将车速在显示屏5上显示,便于提醒驾驶员车速,提示驾驶员降低车速;底板3铺设在隧道口处,在下雪天气时,底板3的温度较高,使落在其上的雪花快速融化成水,不会在底板3上结冰,车辆在隧道口刹车时能够保证足够的摩擦力进行减速,保证进入隧道的安全性,使车辆以安全的速度通过隧道。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弧形顶板2上均匀安装有多个频闪警示灯6,并且从弧形顶板2的左端部排布到右端部,在夜晚能偶清楚显示隧道口的大小以及高度,便于驾驶人员发现隧道口,提高夜晚的辨识度。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包括防撞安装板(1)、弧形顶板(2)、底板(3)和太阳能光伏板(4);所述防撞安装板(1)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隧道口的两侧,弧形顶板(2)为弧形结构,安装在隧道口的顶部,在弧形顶板(2)的正面上覆盖有太阳能光伏板(4),其特征在于,在防撞安装板(1)朝向隧道外侧的侧壁上嵌入安装有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通过连接线(9)以及控制器连接有雷达测速仪(10);所述底板(3)位于防撞安装板(1)的下方,且两个防撞安装板(1)分别位于底板(3)的两端;底板(3)为空心结构,埋设与地面下,其上表面与地表面平齐,在底板(3)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有向上凸起的热风罩(11),两个热风罩(11)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水平的热风吹风口(12),在热风罩(11)与底板(3)之间通过开设的若干个连通孔(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安装板(1)由两块相互垂直的铁板构成,形成直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内连通有风管(8),风管(8)的另外一端连通热风机(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板(2)上均匀安装有多个频闪警示灯(6),并且从弧形顶板(2)的左端部排布到右端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单向公路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包括防撞安装板、弧形顶板、底板和太阳能光伏板;在弧形顶板的正面上覆盖有太阳能光伏板,在防撞安装板朝向隧道外侧的侧壁上嵌入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过连接线以及控制器连接有雷达测速仪;底板为空心结构,埋设与地面下,其上表面与地表面平齐,在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有向上凸起的热风罩。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显示屏以及雷达测速仪,将进入隧道前的车速清楚的显示出来,通过显示屏提示,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在隧道口的地面上铺设能够加热的底板,在寒冷天气下路面不会结冰,避免进入隧道时减速造成打滑,使车辆安全驶入隧道内。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兵;任康;郑重;杜丽蕊;李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方兵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