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G道岔弹性辊轮取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2000发布日期:2020-09-18 20:4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BWG道岔弹性辊轮取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岔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bwg道岔弹性辊轮取装器。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在高铁的建设过程中,dwg道岔主要通过弹性辊轮完成道岔的转换,在动作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主要为线性接触的滚动式摩擦,相比比其他种类的金属面相对摩擦阻力更小,更适合高铁运行的环境,列车通过时更加平稳,由此,bwg道岔被广泛应用于高铁中道岔的转换。

由于bwg道岔中夹柄(在本领域技术人员中一般称之为“狗头”)的弹性辊轮在工作一定时限后,会有老化磨损现象,严重影响道岔转换精度。对于弹性辊轮,弹性辊轮与夹柄之间连接较为精密,无法在铁路现场直接进行更换,必须将夹柄寄回原厂,由原厂通过专业设备将弹性辊轮更换,在寄回原厂方更换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浪费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操作方便的bwg道岔弹性辊轮取装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bwg道岔弹性辊轮取装器,用于更换夹柄上的弹性辊轮,bwg道岔弹性辊轮取装器包括底座、顶柱、固定板液压缸以及液压泵,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弹性辊轮的直径;所述顶柱至少设有两根,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顶柱底端,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顶柱的顶端;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以及与所述缸体滑动配合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弹性辊轮压入所述夹柄的压块或用于将所述弹性辊轮推出所述夹柄的推块,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通孔设置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放置所述夹柄的空间;所述液压泵驱动所述活塞杆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包括第一安装部和压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杆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压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弹性辊轮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推块包括第二安装部和推进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杆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推进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弹性辊轮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推进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压入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呈圆台状;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顶柱设有两根,两根所述顶柱平行设置,提高部件之间连接的牢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上转动连接有手柄,当转动所述手柄时,所述液压泵通过油管向所述缸体泵入油液。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套接有防滑套;使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上设有油路调节螺栓;方便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固定有支脚;提高液压泵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bwg道岔弹性辊轮取装器更换夹柄上的弹性辊轮,实现了可在铁路现场直接更换弹性辊轮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铁路现场直接更换弹性辊轮的问题,并且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通过在底座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弹性辊轮的直径,便于将弹性辊轮取出;

其二,将液压缸固定于固定板的底部,液压缸包括缸体以及与缸体滑动配合的活塞杆,活塞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压块或推块,且通过液压泵驱动活塞杆伸出,使得弹性辊轮的更换过程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其三,通过将活塞杆与通孔设置于同一轴线上,提高弹性辊轮在更换时的精度,降低损伤到弹性辊轮或夹柄的风险;

其四,通过在底座和液压缸之间设置顶柱,且至少设有两根,提高强度,保证安全性能,并且在活塞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放置夹柄的空间,使弹性辊轮更换方便,且操作简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座;11-通孔;2-顶柱;3-固定板;4-液压缸;41-缸体;42-活塞杆;5-液压泵;51-手柄;511-防滑套;52-调节螺栓;53-支脚;6-压块;61-第一安装部;611-第一凹槽;612-第一螺纹孔;62-压入部;7-推块;71-第二安装部;711-第二凹槽;712-第二螺纹孔;72-推进部;8-油管;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bwg道岔弹性辊轮取装器,用于更换夹柄上的弹性辊轮,bwg道岔弹性辊轮取装器包括底座1、顶柱2、固定板3液压缸4以及液压泵5,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的直径大于弹性辊轮的直径;顶柱2至少设有两根,底座1固定于顶柱2底端,固定板3固定于顶柱2的顶端;液压缸4固定于固定板3的底部,液压缸4包括缸体41以及与缸体41滑动配合的活塞杆42,活塞杆42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弹性辊轮压入夹柄的压块6或用于将弹性辊轮推出夹柄的推块7,活塞杆42与通孔11设置于同一轴线上,活塞杆4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放置夹柄的空间;液压泵5驱动活塞杆42伸出。

压块6包括第一安装部61和压入部62,第一安装部61上开设有与活塞杆42相适配的第一凹槽611,压入部62的直径小于弹性辊轮的直径;推块7包括第二安装部71和推进部72,第二安装部71上开设有与活塞杆42相适配的第二凹槽711,推进部72的直径小于弹性辊轮的直径;推进部72的长度大于压入部62。

具体的,第一安装部6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12,第一螺纹孔612连通第一凹槽611,第一螺纹孔612内安装有元宝螺丝(图中未示),在安装时,第一凹槽611对应活塞杆42安装,然后拧紧此元宝螺丝(图中未示),使压块6固定在活塞杆42的底端,安装方便;同理的,第二安装部7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螺纹孔712,第二螺纹孔712连通第二凹槽711,第二螺纹孔712内也安装有元宝螺丝(图中未示),在安装时,第二凹槽711对应活塞杆42安装,然后拧紧此元宝螺丝(图中未示),使推块7固定在活塞杆42的底端,安装方便;在需要拆卸压块6或推块7时,将对应的元宝螺丝(图中未示)松开即可取下。

优选的,底座1呈圆台状,提高整机的稳定性,防止在工作时发生倾倒的可能,提高安全性能。

优选的,顶柱2设有两根,两根顶柱2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更换弹性辊轮时,将夹柄放置与此间隔之间。

具体的,固定板3上开设有与顶柱2配合的安装孔,顶柱2的顶端为具有螺纹结构的阶梯轴,该阶梯轴穿过安装孔,再通过两个螺母9将固定板3锁紧,提高液压缸4工作时的稳定性。

液压泵5上转动连接有手柄51,当转动手柄51时,液压泵5通过油管8向缸体41泵入油液;手柄51上套接有防滑套511,增加摩擦,防止打滑;液压泵5上设有油路调节螺栓52;液压泵5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固定有支脚53,便于液压泵5的安放,使液压泵5更好的与安放的平台接触,更加平稳,提高液压泵5工作时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缸体41上和液压泵5上均安装有快接头,对应的,油管8的端部均设置为与快接头相适配的快接插头,便于油路的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液压泵5采用单动式液压千斤顶,在反复转动手柄51时,液压泵5内的油液通过油管8输送给液压缸4,使活塞杆42伸出,在需要活塞杆42缩回时,可旋动油路调节螺栓52,使液压泵5内部油路导通,油液回到液压泵5,使活塞杆42缩回原位。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取出弹性辊轮时,先将推块7安装在活塞杆42的底端,然后将夹柄放置于底座1上,使弹性辊轮正好与通孔11对应,推块7与弹性辊轮对应,接着转动手柄51,使液压泵5向液压缸4泵入油液,活塞杆42向下伸出,使推块7抵到弹性辊轮,继续转动手柄51,直至推块7将弹性辊轮顶出,掉落于通孔11内,从而完成弹性辊轮的拆卸;当需要安装弹性辊轮时,先将压块6安装在活塞杆42的底端,预先的将弹性辊轮对应夹柄放置,并将夹柄放置于底座1上,使弹性辊轮正好与压块6对应,接着转动手柄51,同理的,活塞杆42向下伸出,使压块6抵到弹性辊轮,继续转动手柄51,直至将弹性辊轮压入夹柄并处于正确位置,从而完成弹性辊轮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