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梁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2431发布日期:2020-09-18 20:4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梁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梁桥结构。



背景技术:

连续梁桥是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的梁桥,属于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的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而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可以增大桥下净空,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超载能力大,安全度大,因为跨中截面的弯矩减小,使得桥跨可以增大。

现有技术的连续梁桥结构包括梁体、桥台、第一隔震支座、第二隔震支座、盖梁、立柱和桥台,桥台设置在梁体的两端,立柱位于梁体下端,盖梁固定设置在立柱上方,第一隔震支座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梁体与盖梁之间,桥台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桥台安设在安装槽内,第二隔震支座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梁体与安装槽之间。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当连续梁桥的桥长较长时,其伸缩缝也随桥长的增加而增多,伸缩缝为地震作用下梁体的纵向移位提供了空间,使得落梁风险较大,因此现有梁桥结构的纵向隔震能力亟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连续梁桥结构,提升了连续梁桥的纵向隔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连续梁桥结构,所述连续梁桥结构包括梁体、桥台、第一隔震支座、第二隔震支座、盖梁、立柱和桥台,桥台设置在梁体的两端,立柱位于梁体下端,盖梁固定设置在立柱上方,第一隔震支座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梁体与盖梁之间,桥台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桥台安设在安装槽内,第二隔震支座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梁体与安装槽之间,所述连续梁桥结构还包括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限位件和弹性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梁体预埋板、桥台预埋板、梁体限位板和桥台限位板,梁体预埋板和桥台预埋板分别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梁体和桥台上,梁体限位板包括梁体水平板和第一板,梁体水平板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在梁体预埋板上,第一板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梁体水平板的下方,桥台限位板包括桥台水平板和桥台竖直板,桥台水平板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在桥台预埋板上,桥台竖直板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桥台水平板的上方,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板靠近梁体的竖直侧壁上,第一弹簧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弹簧靠近梁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钢板,第一钢板与桥台竖直板靠近桥台的竖直侧壁抵接,弹性限位件对称设置在梁体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梁体为预制梁体,安装时将梁体悬吊在桥台上方,将梁体安装在安装槽内,将第一隔震支座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梁体与桥台之间,地震时梁体相对于桥台发生纵向移动,第一板相对于桥台竖直板发生纵向移动,梁体移动时,其一端的第一板将第一弹簧压缩,被压缩的第一弹簧的恢复力对第一板的纵向移动起到复位作用,同时桥台竖直板对第一板起到阻挡限位作用,因此使得梁体不易发生较大的纵向位移,提升了连续梁桥的纵向隔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梁体限位板还包括第二板,第二板和第一板均位于梁体水平板的同侧,第二板与第一板相互平行,第二板位于第一板靠近梁体的一侧,弹性件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二板靠近第一板的竖侧壁上,第二弹簧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弹簧靠近第一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钢板,桥台竖直板位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桥台竖直板插入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由于桥台竖直板被夹紧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因此第一板和第二板相对于桥台竖直板发生纵向移动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对第一板和第二板起到了抵紧限位作用,因此使得梁体不易发生移动,进而提升了连续梁桥的纵向隔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远离梁体水平板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相互远离,因此使得桥台竖直板便于沿竖直方向插入到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之间,进而方便使桥台竖直板插入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实现了方便对齐和安装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桥台上表面靠近梁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在梁体与桥台相对的竖直侧壁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凹槽内,梁体上表面与桥台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梁体时,将凸块搭置在凹槽内,凹槽对梁体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梁体上表面与桥台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方便车辆和行人经过,同时凹槽的竖直侧壁对梁体起到限位作用,因此进一步限制了梁体在地震时的纵向移动,达到了提升连续梁桥纵向隔震能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桥台与梁体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梁体固定板、第二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包括一体连接的水平杆和倾斜杆,水平杆沿平行于梁体长度方向设置,盖梁的水平截面为矩形,盖梁的竖直侧壁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互垂直,第二侧壁沿平行于梁体长度方向设置,倾斜杆固定连接盖梁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倾斜杆自下而上向远离盖梁的方向倾斜设置,梁体固定板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梁体下端,水平杆沿水平方向穿过梁体固定板,在水平杆上固定设置有水平挡板,第二限位弹簧套设在水平杆外周壁上,第二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梁体固定板和水平挡板抵接,第二限位件对称设置在第一侧壁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震时梁体带动梁体固定板相对于水平杆发生移动,此时盖梁一侧的第二限位弹簧被压缩,第二限位弹簧的恢复力对梁体固定板起到复位作用,因此使得梁体不易相对于盖梁发生较大的纵向移动,进而提升了连续梁桥的纵向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梁体固定板与水平挡板相对的竖直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孔,水平杆与插接孔插接配合,插接孔的竖直截面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腰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震时梁体不但会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也可能会发生竖直方向的震动,由于插接孔为竖直方向的腰形孔,因此使得水平杆能够适应梁体的移动,提升了第二限位件的适应能力,提高了连续梁桥的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第二侧壁上端固定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对梁体的横向位移起到阻挡和限位作用,因此地震时梁体不易从盖梁上脱落,进而使得连续梁桥不易发生坍塌,因此提高连续梁桥在地震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凹槽上表面铺设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为柔性材质,橡胶层能够填充凸块下表面与凹槽上表面之间的凹凸不平处,因此使得梁体不易相对于凹槽发生相对滑动,增强了连续梁桥的安装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弹性限位件的结构,实现了提升连续梁桥纵向隔震能力的功能;

2、通过采用第二限位件的结构,实现了对梁桥的纵向移动起到限位作用的功能;

3、通过采用凹槽和凸块抵接配合的结构,实现了对梁桥的纵向移动起到阻挡作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突出盖梁结构的局部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中,1、梁体;11、凸块;2、桥台;21、安装槽;22、凹槽;3、弹性限位件;31、限位件;311、梁体预埋板;312、桥台预埋板;313、梁体限位板;3131、梁体水平板;3132、第一板;3133、第二板;314、桥台限位板;3141、桥台水平板;3142、桥台竖直板;32、弹性件;321、第一弹簧;322、第二弹簧;3211、第一钢板;3221、第二钢板;3212、第一折弯板;3222、第二折弯板;4、第二限位件;41、梁体固定板;411、插接孔;42、第二限位杆;422、水平杆;421、倾斜杆;423、水平挡板;43、第二限位弹簧;5、第一隔震支座;6、第二隔震支座;7、盖梁;71、第一侧壁;72、第二侧壁;73、挡板;8、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连续梁桥结构,所述连续梁桥结构包括梁体1、桥台2、第一隔震支座5、第二隔震支座6、盖梁7、立柱8和弹性限位件3,桥台2设置在梁体1的两端,桥台2位于梁体1下端,盖梁7固定设置在桥台2上方,第一隔震支座5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梁体1与盖梁7之间,桥台2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1,桥台2安设在安装槽21内,第二隔震支座6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梁体1与安装槽21之间,弹性限位件3设置在梁体1端部与安装槽21竖直侧壁之间。所述梁体1为预制梁体,安装梁桥时,将梁体1悬吊在桥台2上方,然后将梁体1安设在安装槽21内,将梁体1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隔震支座5和第二隔震支座6上方,安装槽21对梁体1的纵向移动起到阻挡作用,第一隔震支座5和第二隔震支座6对梁体1起到支撑作用,弹性限位件3对梁体1纵向移动起到复位和进一步阻挡作用,因此使得梁体1在地震时不易相对于桥台2发生较大的纵向移动,提升了连续梁桥纵向抗震能力。

如图1所示,在桥台2上表面靠近梁体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2,在梁体1与桥台2相对的竖直侧壁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凸块11,凸块11位于凹槽22内,梁体1上表面与桥台2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梁体1为预制梁体,安装梁体1时,安装时将梁体1悬吊在桥台2上方,将梁体1下端安装在安装槽21内,第一隔震支座5和第二隔震支座6对梁体1起到支撑作用,将凸块11搭置在凹槽22内,凹槽22对梁体1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梁体1上表面与桥台2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方便车辆和行人经过,同时凹槽22的竖直侧壁对梁体1起到限位作用,因此进一步限制了梁体1在地震时的纵向移动,达到了提升连续梁桥纵向隔震能力的效果。在凹槽22上表面铺设有橡胶层,橡胶层为柔性材质,橡胶层能够填充凸块11下表面与凹槽22上表面之间的凹凸不平处,因此使得梁体1不易相对于凹槽22发生相对滑动,增强了连续梁桥的安装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限位件3包括限位件31和弹性件32,所述限位件31包括梁体预埋板311、桥台预埋板312、梁体限位板313和桥台限位板314,梁体预埋板311和桥台预埋板312分别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梁体1和桥台2上,梁体限位板313包括梁体水平板3131、第一板3132和第二板3133,梁体水平板3131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在梁体预埋板311上,第一板3132和第二板3133均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梁体水平板3131的下方,桥台限位板314包括桥台水平板3141和桥台竖直板3142,桥台水平板3141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在桥台预埋板312上,桥台竖直板3142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桥台水平板3141的上方,所述弹性件32包括第一弹簧321和第二弹簧322,第一弹簧321和第二弹簧322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板3132和第二板3133相对的竖直侧壁上,第一弹簧321和第二弹簧32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弹簧321靠近第二弹簧32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钢板3211,第二弹簧322靠近第一弹簧32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钢板3221,桥台竖直板3142位于第一钢板3211和第二钢板3221之间,弹性限位件3对称设置在梁体1的两侧。安装梁体1时,第一钢板3211和第二钢板3221在第一弹簧321和第二弹簧322的弹力作用下抵紧,将桥台竖直板3142沿竖直方向插入到第一钢板3211和第二钢板3221之间,由于桥台竖直板3142被夹紧于第一弹簧321和第二弹簧322之间,因此第一板3132和第二板3133相对于桥台竖直板3142发生纵向移动时,第一弹簧321和第二弹簧322的弹力对第一板3132和第二板3133起到了抵紧限位作用,因此使得梁体1不易发生移动,进而提升了连续梁桥的纵向隔震能力。

为了使得桥台竖直板3142方便插入到第一钢板3211和第二钢板3221之间,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钢板3211和第二钢板3221远离梁体水平板3131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折弯板3212和第二折弯板3222。如图3所示,第一折弯板3212和第二折弯板322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设置,由于第一折弯板3212和第二折弯板3222相互远离,因此使得桥台竖直板3142便于沿竖直方向插入到第一折弯板3212和第二折弯板3222之间,进而方便使桥台竖直板3142插入到第一钢板3211和第二钢板3221之间,实现了方便对齐安装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续梁桥的隔震能力,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桥台2与梁体1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件4,第二限位件4对梁桥相对于盖梁7的移动起到复位作用。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限位件4包括梁体固定板41、第二限位弹簧43和第二限位杆42,第二限位杆42包括一体连接的水平杆422和倾斜杆421,水平杆422沿平行于梁体1长度方向设置,如图5所示,盖梁7的水平截面为矩形,盖梁7的竖直侧壁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7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壁72,第一侧壁71和第二侧壁72相互垂直,第二侧壁72沿平行于梁体1长度方向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倾斜杆421固定连接盖梁7靠近第一侧壁71的一侧,倾斜杆421自下而上向远离盖梁7的方向倾斜设置,梁体固定板41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梁体1下端,水平杆422沿水平方向穿过梁体固定板41,在水平杆422上固定设置有水平挡板423,第二限位弹簧43套设在水平杆422外周壁上,第二限位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梁体固定板41和水平挡板423抵接,第二限位件4对称设置在第一侧壁71的两侧。地震时梁体1带动梁体固定板41相对于水平杆422发生移动,此时盖梁7一侧的第二限位弹簧43被压缩,第二限位弹簧43的恢复力对梁体固定板41起到复位作用,因此使得梁体1不易相对于盖梁7发生较大的纵向移动,进而提升了连续梁桥的纵向抗震能力。

地震时梁体1不但会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也可能会发生竖直方向的震动,为了使水平杆422能够适应梁体1的移动,本实用新型在在梁体固定板41与水平挡板423相对的竖直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孔411。如图5所示,水平杆422与插接孔411插接配合,插接孔411的竖直截面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腰形孔。由于插接孔411为竖直方向的腰形孔,因此使得梁体固定板41能够相对于水平杆422发生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提升了第二限位件4的适应能力,提高了连续梁桥的抗震能力。在第二侧壁72上端固定设置有挡板73,挡板73对梁体1的横向位移起到阻挡和限位作用,因此地震时梁体1不易从盖梁7上脱落,进而使得连续梁桥不易发生坍塌,因此提高连续梁桥在地震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安装梁体1时,第一钢板3211和第二钢板3221在第一弹簧321和第二弹簧322的弹力作用下抵紧,将桥台竖直板3142沿竖直方向插入到第一钢板3211和第二钢板3221之间,由于桥台竖直板3142被夹紧于第一弹簧321和第二弹簧322之间,因此第一板3132和第二板3133相对于桥台竖直板3142发生纵向移动时,第一弹簧321和第二弹簧322的弹力对第一板3132和第二板3133起到了抵紧限位作用,因此使得梁体1不易发生移动;同时,地震时梁体1带动梁体固定板41相对于水平杆422发生移动,此时盖梁7一侧的第二限位弹簧43被压缩,第二限位弹簧43的恢复力对梁体固定板41起到复位作用,因此使得梁体1不易相对于盖梁7发生较大的纵向移动,因此使得连续梁桥的纵向抗震能力得到提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