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2484发布日期:2020-09-18 20:4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减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减震,即建筑见着技术,是在结构的某些部位(支撑、连接等)设置耗能装置,通过该装置来消耗或吸收震动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震动反应,从而避免主体结构产生破坏、倒塌等大损伤。在桥梁建设中,减震尤为重要。

现有的桥梁减震,通常利用钢架结构或者橡胶层与钢板层结合的方式,减震效果有限,依靠橡胶减震,结构不够稳定持久,难以保证减震效果,从而使得桥体不够稳固,减震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具有结构稳固、减震性能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包括顶架和底架,所述顶架与底架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的固定栓,所述顶架与底架之间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内设置有与底架连接的底座和与顶架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滑动连接底座,所述减震垫的两侧设置有减震球,所述减震垫的两侧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内设置有伸缩件,所述减震球、弹簧、伸缩件的上下两端均分别连接顶架和底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垫在顶架与底架中部进行减震,减震垫中设置立柱与底座配合的滑动结构,均衡减震垫受力和形变,辅助减震,同时减震球和弹簧在减震垫的两侧,在顶架与底架边缘进行支撑减震,利用不同结构配合,使得减震结构稳定牢固,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底腔,所述底腔内盛装有抗压液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底腔和腔内抗压液体,在立柱下压的过程中通过液体之间分子距离减少达到减震的效果,辅助减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的底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限位在底腔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直径大于立柱直径,从而增加对液体的接触面积,减少单位面积承压力,从而使得减震平稳,减震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压板上开设有连通空腔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腔以及通孔的开设,在外力较大、压板下降较多的情况下使得抗压液体通过通孔进入空腔内实现受力平衡,增加能够减震的范围,使得减震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腔的上端设有用于防液体外漏的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板保证了抗压液体始终位于底腔内,避免液体的外泄,从而使得抗压液体能够辅助减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震球设为内部中空的弹性椭球状,所述减震球上开设有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球利用内部气体与外部连通,在弹性形变时,通过气体的量的调节实现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伸缩件包括外管和内杆,所述外管和内杆分别固定连接顶架和底架,所述外管滑动套设在内杆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件通过外管与内杆的滑动连接,便于跟随顶架和底架进行支撑,同时限制弹簧的弹性形变方向,便于弹簧恢复同时防止减震结构偏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震球和弹簧均对称分布在减震垫两侧,所述减震球中心连线垂直于弹簧的中心连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球和弹簧都对称分布且连线垂直,使减震球和弹簧两种结构受力平衡,且均能够单独发挥减震效果,保持减震结构整体的稳定,使减震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栓由多个成列的圆台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列圆台构成的固定栓,使得顶架和底架固定更加牢固稳定,从而保证减震结构的稳定安装和减震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顶架和底架构成减震结构的安装基础,在顶架和底架中部设置减震垫,形成支撑和减震效果,减震垫外侧周边分布弹簧和减震球,各自均保持对称分布,利用不同减震件增加减震效果,同时不同减震件均能够独立发挥减震效果,不同减震件配合,使得结构稳定牢固同时减震效果好;

2.减震垫内设置立柱与底座的配合滑动结构,使得减震垫受力以及形变更均匀,便于减震垫恢复,同时利用底腔内的抗压液体对压板进行支撑以及辅助减震,增加减震效果;

3.在立柱上开设空腔以及与底腔连通的通孔,在外力较大、减震要求高的情况下,使得抗压液体进入空腔内,保持受力平衡,从而保证结构的牢固和稳定,增加减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减震垫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架,2、底架,3、固定栓,4、减震垫,5、弹簧,6、伸缩件,61、外管,62、内杆,7、减震球,71、气孔,8、底座,81、底腔,82、封板,9、立柱,91、压板,92、空腔,9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包括顶架1和底架2。顶架1与底架2是平行设置的矩形板,作为减震结构上下两端的支撑架构。顶架1与底架2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的固定栓3,固定栓3位于顶架1和底架2的四个边角位置。每个固定栓3均由多个成列的圆台构成,圆台半径较小的端面均朝向远离顶架1或底架2的一侧,使得顶架1和底架2在安装位置固定更加牢固和稳定。

顶架1与底架2之间连接有减震垫4,减震垫4为位于顶架1和底架2中部的弹性柱状结构,其上下两端面分别与顶架1和底架2固定连接,利用其本身由弹性材质例如橡胶制成,在顶架1与底架2之间进行减震。减震垫4的两侧设置有减震球7和弹簧5,弹簧5内设置有伸缩件6,用于限制弹簧5的伸缩方向。减震球7、弹簧5、伸缩件6的上下两端均分别连接顶架1和底架2,在减震垫4的外围周边进行减震,利用多种减震方式保证减震效果,从而避免单一减震缺陷。两个减震球7和两个弹簧5均对称分布在减震垫4两侧,且减震球7中心连线垂直于弹簧5的中心连线,使得减震球7与弹簧5均能够达到减震效果,并且保持同一减震方式的平衡设置,避免不同方式的减震结构耗损不一致导致减震结构板的不平衡。

减震球7设为内部中空、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椭球状,减震球7的上下段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在顶架1和底架2上的安装块,保证减震球7上下端固定连接顶架1和底架2同时不影响减震球7本身的弹性形变。减震球7上开设有气孔71,气孔71将减震球7中空的气腔与外部大气连通,顶架1和底架2受到外力发生震动时,减震球7通过内部气腔内气体含量调节减震球7的圆度,从而使得减震球7的高度发生弹性变化,将震动受力转变为弹性形变,达到减震的效果。伸缩件6包括外管61和内杆62,外管61和内杆62分别固定连接顶架1和底架2,外管61滑动套设在内杆62外,弹簧5罩设在伸缩件6外,利用伸缩件6限制弹簧5的伸缩方向,避免减震结构错位。

参照图2,减震垫4内设置有与底架2连接的底座8和与顶架1连接的立柱9,立柱9滑动连接底座8,在顶架1与底架2在受外力震动、减震垫4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立柱9同步沿底座8滑动,减轻减震垫4的弹性形变,同时在减震垫4内部均衡减震垫4的形变,利于减震垫4的形变恢复,减少减震垫4的不均匀受力和形变。底座8内开设有底腔81,立柱9的底端设置有压板91,压板91的直径大于立柱9的直径,压板91限制在底腔81内滑动,底腔81内盛装有抗压液体,即黏性较大的液体,例如油。利用底腔81中的油承接压板91,从而形成对立柱9进行支撑,利用压板91面积较大,减缓单位面积对抗压液体的压力,利用抗压液体分子间距变化辅助减震。立柱9内部开设有空腔92,压板91上开设有连通空腔92的通孔93,在受到外力较大时,立柱9下降高度较大,抗压液体能够通过通孔93进入空腔92内平衡受力,增加减震结构的减震性能。底腔81的上端设有用于防液体外漏的封板82,确保抗压体液不因压力外泄,保证减震效果和结构稳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顶架1与底架2利用固定栓3进行安装,减震垫4在中部利用本身材料的弹性形变减震,减震垫4内的立柱9和底座8使得减震垫4受力均匀,便于形变恢复,同时利用底腔81内的抗压液体与压板91配合,利用液体之间的分子距离辅助减震,增设空腔92增加减震效果,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在减震垫4外侧周边设置弹簧5和减震球7,利用不同减震件辅助减震,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