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路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4153发布日期:2020-08-11 21:4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路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交通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射路标。



背景技术:

反射路标是道路夜间行车的重要安全设施,夜晚开车大灯照射到反光路标时,路标油漆中的反光材料(有序排列的微玻璃球)将光线反射进入驾驶者视角,容易辨识,而且效果特别明显,是黑夜高速行车安全的一项重要安全设施。

在一些事故多发路段,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隧道和桥面上,多采用闪烁指示灯用于提高驾驶员警觉性,提高道路行车安全,但是,现有的隧道闪烁路标一般都是通过电源和电光源,控制其间歇性启停实现,而桥面的闪烁路标也是这种原理,只不过电源采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这些措施都需要外接电源,哪怕是太阳能电源也存在成本高、维护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反射路标,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对路标的设计,使反射路标有一定概率对反射光进行间歇性反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反射路标,其特征在于,本反射路标包括安装座和对称分布在安装座上的两个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外壳、反射板和位于反射板和外壳之间的振动片,所述反射板的外侧面粘附有反光玻璃珠,所述振动片由相间分布的若干个透光区一和遮光区一组成,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若干个透光区二和遮光区二,所述透光区二和遮光区二相间分布在外壳上,所述振动片与外壳的内壁面之间通过若干弹簧柱相连,所述外壳与安装座一体成型。

反射路标通过护栏的立柱安装在道路两侧,特别是安装在桥面时,桥体的振动幅度是相对较大的,振动片通过若干弹簧柱悬浮于壳体内,在振动的作用下,外壳、反射板和机座均迅速反馈振动,而振动片因与之连接弹簧柱的作用而延迟反馈立柱的振动,且振动频率与外壳不同,致使入射光和由反射板折返的反射光只有在同时通过透光区一、透光区二才能够继续延长,从而使本反射路标能够对反射光进行时而能反射、时而不能够反射的处理,反馈到驾驶员这边,反射路标呈“闪烁”状,以对驾驶员提供警示效果;反光玻璃珠是现有技术中常用于现有反射路标的材料,是玻璃砂质料经高温融熔后而构成的一种细微的玻璃圆珠,在此不予赘述。

还可以将本装置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地面或其它物件进行相连,使整个反射路标产生摇摆的概率进一步提高,风吹、下雨等均可对其造成晃动,柔性连接方式包括弹簧片、弹簧杆、悬吊安装等。

透光区一和透光区二即具有透光性能的区域,而遮光区一和遮光区二则是涂抹遮光材料的不可透光区域。

在上述的一种反射路标中,所述外壳包括闪烁部和位于闪烁部外围的反射部,所述透光区二和遮光区二位于闪烁部上,光照能够透过所述反射部照射在反射板上。

为了不影响反射路标正常的指示作用,在外壳的闪烁区外围设置环形的、可透光的反射部,该区域能够正常反射。

在上述的一种反射路标中,两个反射单元对称分布在安装座上,其中一个反射单元的反射板与另一反射单元的反射板之间呈80~140°倾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反射路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3是壳体的平面集示意图。

图4是反射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射单元;2、外壳;21、透光区一;22、遮光区一;23、反射部;24、闪烁部;3、反射板;4、振动片;41、透光区二;42、遮光区二;43、弹簧柱;5、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反射路标包括安装座5和对称分布在安装座5上的两个反射单元1,反射单元1包括外壳2、反射板3和位于反射板3和外壳2之间的振动片4,反射板3的外侧面粘附有反光玻璃珠,振动片4由相间分布的若干个透光区一21和遮光区一22组成,外壳2上设置有若干个透光区二41和遮光区二42,透光区二41和遮光区二42相间分布在外壳2上,振动片4与外壳2的内壁面之间通过若干弹簧柱43相连,外壳2与安装座5一体成型。

反射路标通过护栏的立柱安装在道路两侧,特别是安装在桥面时,桥体的振动幅度是相对较大的,振动片4通过若干弹簧柱43悬浮于壳体内,在振动的作用下,外壳2、反射板3和机座均迅速反馈振动,而振动片4因与之连接弹簧柱43的作用而延迟反馈立柱的振动,且振动频率与外壳2不同,致使入射光和由反射板3折返的反射光只有在同时通过透光区一21、透光区二41才能够继续延长,从而使本反射路标能够对反射光进行时而能反射、时而不能够反射的处理,反馈到驾驶员这边,反射路标呈“闪烁”状,以对驾驶员提供警示效果;反光玻璃珠是现有技术中常用于现有反射路标的材料,是玻璃砂质料经高温融熔后而构成的一种细微的玻璃圆珠,在此不予赘述。

透光区一21和透光区二41即具有透光性能的区域,而遮光区一22和遮光区二42则是涂抹遮光材料的不可透光区域。

外壳2包括闪烁部24和位于闪烁部24外围的反射部23,透光区二41和遮光区二42位于闪烁部24上,光照能够透过反射部23照射在反射板3上。为了不影响反射路标正常的指示作用,在外壳2的闪烁区外围设置环形的、可透光的反射部23,该区域能够正常反射。

两个反射单元1对称分布在安装座5上,其中一个反射单元1的反射板3与另一反射单元1的反射板3之间呈80~140°倾角。

振动片与壳体的闪烁部平行,而闪烁部与水平面之间呈倾角,弹簧柱在振动平稳状态下与振动片处于同一平面内,使得振动片产生微小振动时即可形成振动片和壳体之间的较大错位,从而降低了“闪烁”触发的最低振动幅度,使本反射路标更加灵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射路标,其特征在于,本反射路标包括安装座(5)和对称分布在安装座(5)上的两个反射单元(1),所述反射单元(1)包括外壳(2)、反射板(3)和位于反射板(3)和外壳(2)之间的振动片(4),所述反射板(3)的外侧面粘附有反光玻璃珠,所述振动片(4)由相间分布的若干个透光区一(21)和遮光区一(22)组成,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若干个透光区二(41)和遮光区二(42),所述透光区二(41)和遮光区二(42)相间分布在外壳(2)上,所述振动片(4)与外壳(2)的内壁面之间通过若干弹簧柱(43)相连,所述外壳(2)与安装座(5)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反射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包括闪烁部(24)和位于闪烁部(24)外围的反射部(23),所述透光区二(41)和遮光区二(42)位于闪烁部(24)上,光照能够透过所述反射部(23)照射在反射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反射路标,其特征在于,两个反射单元(1)对称分布在安装座(5)上,其中一个反射单元(1)的反射板(3)与另一反射单元(1)的反射板(3)之间呈80~140°倾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路标,属于交通设施技术领域。本反射路标包括安装座和对称分布在安装座上的两个反射单元,反射单元包括外壳、反射板和位于反射板和外壳之间的振动片,反射板的外侧面粘附有反光玻璃珠,振动片由相间分布的若干个透光区一和遮光区一组成,外壳上设置有若干个透光区二和遮光区二,透光区二和遮光区二相间分布在外壳上,振动片与外壳的内壁面之间通过若干弹簧柱相连,外壳与安装座一体成型。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行驶的安全性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