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3711发布日期:2020-12-29 09:5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



背景技术:

滑坡地段在我国山区大量分布,难以避免地要在滑坡地段设置桥梁结构。由于桥墩变形量有严格要求,一般只能承受竖向力,桥梁桩基及桥墩的水平承载能力较低,因此通常需要对桥墩处的滑坡进行整治,以避免滑坡推力过大,造成桥墩偏移、开裂等危险。

目前,在桥墩处整治滑坡时,通常在桥墩结构之外额外设置抗滑桩或者其他结构作为措施。如申请号20172160983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小滑坡上桥墩基础水平受力的结构”,该结构于桥墩基坑靠山侧滑坡体内间隔设置抗滑桩,抗滑桩下部穿过滑面进入稳定岩土层;于相邻抗滑桩悬臂段之间挂设挡土板;于抗滑桩的内侧壁处设置柔性土工垫,然后于柔性土工垫与承台之间填筑回填普通土。其利用抗滑桩抵抗下滑推力,利用柔性土工垫的变形缓冲作用、减少抗滑桩传递到桥墩承台上的水平作用力,进而减小桥墩的水平变形,保证桥墩及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又如申请号为201821021039.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岩堆滑坡区桥梁墩台加固结构”,在桥梁下方侧的岩堆滑坡体中设置埋式抗滑桩,埋式抗滑桩的底部插入稳定岩土体中;在桥梁上方侧的岩堆滑坡体中设置悬臂抗滑桩,悬臂抗滑桩的底部插入稳定岩土体中。其利用设置在桥梁上下两侧的埋式抗滑桩和/或悬臂抗滑桩来承担下滑力,保证桥梁基础的稳定,使桥梁基础基本不承担水平方向的下滑力。

上述防治结构虽然能够起到桥墩处滑坡防治的目的,但需要在桥墩外额外设置,投资较高且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为了降低滑坡对桥墩影响,而在桥墩附近额外设置防治结构,其投资高且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提供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仅靠自身构造即可降低滑坡对桥墩影响的目的,成本低,不需占用额外的施工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包括桥梁墩身,所述桥梁墩身的迎坡面呈流线型,所述桥梁墩身表面设有具有润滑作用的润滑层。

呈流线型的桥梁墩身侧面具有导向作用,当滑坡体沿滑面滑动时,滑坡体能够自桥梁墩身两侧通过,而不会直接将滑坡推力作用于桥梁墩身;位于滑坡体内部的桥梁墩身的周边设置有润滑层,能够将桥梁墩身与滑坡体隔离开来,减小滑坡体作用于桥梁墩身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通过自身桥墩的结构改造,缓冲直接作用于桥梁墩身的下滑力,并降低了水平推力,进而减小桥墩的水平变形,保证桥墩及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优选地,所述桥梁墩身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形状简单,施工方便;也可以为其他扁平型截面。

优选地,所述润滑层为有润滑作用的功能性物质,比如混凝土脱模剂、混凝土泵管润滑剂、石蜡等;使能够在所述桥梁墩身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与所述滑坡体隔离开,减小所述滑坡体对所述桥梁墩身的水平推力。

优选地,所述润滑层位于所述桥梁墩身距所述滑坡体高度0.5m以下的部分,保证所述润滑层具有足够的覆盖范围以隔离所述滑坡体的直接接触。

优选地,沿桥梁纵向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桥梁墩身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桥梁墩身最大宽度的3倍,避免形成土拱效应,从而使作用于所述桥梁墩身的滑坡推力降至最小。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桥梁桩基和桥梁承台,所述桥梁桩基固定在滑坡床内,所述桥梁承台固接于所述桥梁桩基顶部,所述桥梁墩身固接于所述桥梁承台顶部。桥梁桩基和桥梁承台用于将桥梁上部荷载传递至稳定地层中。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借助于流线型的桥梁墩身侧面和表面的润滑层,滑坡体能够轻易从墩身两侧通过,缓冲了直接作用于桥梁墩身的下滑力,并降低了水平推力,进而减小桥墩的水平变形,保证桥墩及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桥墩自身的结构改造,即可最大限度降低滑坡对桥墩影响的目的,投资成本低,不需占用额外的施工时间,结构简单、施工便捷。

3、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两个桥梁墩身之间的距离大于桥梁墩身最大宽度的3倍,避免形成土拱效应,从而使作用于桥梁墩身的滑坡推力降至最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的立面图。

图2是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标:1-桥梁墩身;2-桥梁承台;3-桥梁桩基;4-润滑层;5-滑坡体;6-滑面;7-滑坡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如图1-2,包括桥梁桩基3、桥梁承台2及桥梁墩身1,桥梁桩基3固定在滑坡床7内,桥梁承台2固接于桥梁桩基3顶部,桥梁墩身1固接于桥梁承台2顶部,桥梁墩身1位于滑坡体5内,桥梁墩身1的迎坡面呈流线型,桥梁墩身1表面设有润滑层4。

具体地,如图2,桥梁墩身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形状简单,施工方便;也可以为其他扁平型截面。

润滑层4为有润滑作用的功能性物质,比如混凝土脱模剂、混凝土泵管润滑剂、石蜡等;使能够在桥梁墩身1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与滑坡体5隔离开,减小滑坡体5对桥梁墩身1的水平推力。

润滑层4位于桥梁墩身1距滑坡体5高度0.5m以下的部分,保证润滑层4具有足够的覆盖范围以隔离滑坡体5的直接接触。

沿桥梁纵向方向(如图1、2所示),相邻两个桥梁墩身1之间的距离大于桥梁墩身1最大宽度的3倍,避免形成土拱效应,使作用于桥梁墩身1的滑坡推力降至最小。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宽度”是以沿桥梁的横向方向(如图2所示)为基准。

呈流线型的桥梁墩身1侧面具有导向作用,当滑坡体5沿滑面6滑动时,滑坡体5能够沿着滑坡体5滑动方向自桥梁墩身1两侧通过,而不会直接将滑坡推力作用于桥梁墩身1;位于滑坡体5内部的桥梁墩身1的周边设置有润滑层4,能够将桥梁墩身1与滑坡体5隔离开来,减小滑坡体5作用于桥梁墩身1的摩擦力。桥梁桩基3和桥梁承台2用于将桥梁上部荷载传递至稳定地层中。本实施例通过自身桥墩的结构改造,缓冲直接作用于桥梁墩身1的下滑力,并降低了水平推力,进而减小桥墩的水平变形,保证桥墩及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墩身(1),所述桥梁墩身(1)的迎坡面呈流线型,所述桥梁墩身(1)表面设有具有润滑作用的润滑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墩身(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层(4)为混凝土脱模剂、混凝土泵管润滑剂或石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层(4)位于所述桥梁墩身(1)距滑坡体(5)高度0.5m以下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其特征在于,沿桥梁纵向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桥梁墩身(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桥梁墩身(1)最大宽度的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梁桩基(3)和桥梁承台(2),所述桥梁桩基(3)固定在滑坡床(7)内,所述桥梁承台(2)固接于所述桥梁桩基(3)顶部,所述桥梁墩身(1)固接于所述桥梁承台(2)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过滑坡地段的桥墩构造,包括桥梁墩身,桥梁墩身的迎坡面呈流线型,桥梁墩身表面设有润滑层。本实用新型中的桥梁墩身呈流线型,具有导向作用,使滑坡体能够自桥梁墩身两侧通过,而不会直接将滑坡推力作用于桥梁墩身;润滑层能够将桥梁墩身与滑坡体隔离开来,减小滑坡体作用于桥梁墩身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通过自身桥墩的结构改造,保证桥墩及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卿;刘菀茹;周波;王智猛;张建文;周文洋;杨昉;张理;付正道;沈均;陈劲;刘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2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