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沥青养护剂高效摊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2415发布日期:2021-08-03 14:2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沥青养护剂高效摊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养护剂摊铺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持式沥青养护剂高效摊铺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养护剂是一种粘稠状类似油漆的液体,养护剂与路面老旧沥青浸润、结合、激活从而修复和还原老化的沥青,使沥青路面重新焕发生机,现阶段的沥青养护剂摊铺方式有滚刷,刮刷,喷涂的方式,其中滚刷和刮刷需要大量人工手持设备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可使养护剂充分与路面接触并促进养护剂的与老旧沥青的结合,沥青养护剂吸收效果好,但由于人员需求量大,存在成本大且效率低的问题,喷涂方式则通过喷涂机进行直接喷涂,效率高,速度快,但喷涂养护剂与老旧沥青结合力不强,养护效果差,因此对于养护剂喷涂质量要求高的路段仍采用滚刷和刮刷的方式,现阶段的刮刷设备比较原始,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刮刷质量,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刮刷设备来解决刮刷过程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沥青养护剂高效摊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养护剂刮刷设备结构简单,刮刷过程中养护剂摊铺效率低且吸收速度慢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四组刮刷单元,四组刮刷单元首位互相铰接构成一个矩形框结构,每组刮刷单元包括一个竖向的第一刮板,第一刮板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个竖向的第二刮板,每个第一刮板的外侧设有一个t形架,t形架的横杆端的左右两端各铰接有一个伸出端有复位趋势的气压伸缩杆,气压伸缩杆的自由端与对应侧的第二刮板铰接,矩形框结构内设有一个十字形的支撑架,四个第一刮板中间位置滑动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竖杆,第一竖杆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尖端朝下的顶针,第一竖杆的上端经单向轴承同轴安装有一个第二竖杆,第二竖杆上套装有可上下滑动的套筒,第二竖杆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杆,u形杆的两端滑动安装在套筒上,第二竖杆的上端同轴固定有一个卷线轮,卷线轮上固定有两根缠绕方向相反的绳索,两根绳索的自由端分别穿过对应侧u形杆侧壁后固定在套筒上,卷线轮上端设有固定在u形杆上且可使其复位的卷簧,第一竖杆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第一气压缸,第一气压缸的活塞杆上同轴固定有一个压簧,套筒的下方同轴转动安装有一个圆环,压簧的自由端固定在圆环上,左右两侧的第一气压缸下端的侧壁上经软管与对应侧气压伸缩杆连通的,每个第一气压缸的下端连通有一个只可单向从外界向第一气压缸内进气的单向阀,第一竖杆的前后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向的第二气压缸,第二气压缸的活塞杆可伸缩且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在圆环上,每个第二气压缸的底部经气管与对应侧的气压伸缩杆连通,向下移动套筒可使第一竖杆转动同时第一气压缸内气体先向气压伸缩杆挤压输送,第一气压缸完成输气后第二气压缸内气体向对应气压伸缩杆输气。

所述气压伸缩杆的伸出端上套装有拉簧,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气压伸缩杆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气压伸缩杆伸出端的端头部。

所述第一气压缸的活塞杆的上端同轴设有一个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插装有一个第一光杆,第一光杆的下端不能脱离第一盲孔,且第一光杆的上端固定在圆环上,压簧套装在第一光杆外侧。

所述第二气压缸的活塞杆包括一个活塞,活塞上端同轴固定有一个圆管,圆管内同轴滑动安装有一个第二光杆,第二光杆的下端不能脱离圆管,上端固定在圆环上。

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同轴设有一个安装槽,顶针置于安装槽内,第一竖杆的下端旋装有一个可将顶针压紧的锁紧螺钉。

所述套筒上端设有两个沿其轴向的第二盲孔,u形杆的两端插装在对应的两个第二盲孔内,套筒可沿u形杆上下滑动。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养护剂刮刷设备结构简单,刮刷过程中养护剂摊铺效率低且吸收速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矩形框结构形变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显示第一气压缸时的第一竖杆及其附属结构的主视剖面。

图4为本发明显示第二气压缸时的第一竖杆及其附属结构的左视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可知,本发明包括四组刮刷单元,四组刮刷单元首位互相铰接构成一个矩形框结构,每组刮刷单元包括一个竖向的第一刮板1,第一刮板1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个竖向的第二刮板2,每个第一刮板1的外侧设有一个t形架3,t形架3的横杆端的左右两端各铰接有一个伸出端有复位趋势的气压伸缩杆4,气压伸缩杆4的自由端与对应侧的第二刮板2铰接,矩形框结构内设有一个十字形的支撑架5,四个第一刮板1中间位置滑动安装在支撑架5上,支撑架5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竖杆6,第一竖杆6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尖端朝下的顶针7,第一竖杆6的上端经单向轴承同轴安装有一个第二竖杆8,第二竖杆8上套装有可上下滑动的套筒9,第二竖杆8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杆10,u形杆10的两端滑动安装在套筒9上,第二竖杆8的上端同轴固定有一个卷线轮11,卷线轮11上固定有两根缠绕方向相反的绳索12,两根绳索12的自由端分别穿过对应侧u形杆10侧壁后固定在套筒9上,卷线轮11上端设有固定在u形杆10上且可使其复位的卷簧13,第一竖杆6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第一气压缸14,第一气压缸14的活塞杆上同轴固定有一个压簧15,套筒9的下方同轴转动安装有一个圆环16,压簧15的自由端固定在圆环16上,左右两侧的第一气压缸14下端的侧壁上经软管与对应侧气压伸缩杆4连通的,每个第一气压缸14的下端连通有一个只可单向从外界向第一气压缸14内进气的单向阀17,第一竖杆6的前后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向的第二气压缸18,第二气压缸18的活塞杆可伸缩且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在圆环16上,每个第二气压缸18的底部经气管与对应侧的气压伸缩杆4连通,向下移动套筒9可使第一竖杆6转动同时第一气压缸14内气体先向气压伸缩杆4挤压输送,第一气压缸14完成输气后第二气压缸18内气体向对应气压伸缩杆4输气。

为了实现气压伸缩杆4的伸出端在不供气时伸出端能够复位,所述气压伸缩杆4的伸出端上套装有拉簧19,拉簧19的一端固定在气压伸缩杆4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气压伸缩杆4伸出端的端头部。

为了实现压簧15在压缩时不会左右弯曲变形,所述第一气压缸14的活塞杆的上端同轴设有一个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插装有一个第一光杆,第一光杆的下端不能脱离第一盲孔,且第一光杆的上端固定在圆环16上,压簧15套装在第一光杆外侧。

为了实现第二气压缸18的活塞杆可伸缩,所述第二气压缸18的活塞杆包括一个活塞,活塞上端同轴固定有一个圆管,圆管内同轴滑动安装有一个第二光杆,第二光杆的下端不能脱离圆管,上端固定在圆环16上。

为了实现顶针7的安装,所述第一竖杆6的下端同轴设有一个安装槽,顶针7置于安装槽内,第一竖杆6的下端旋装有一个可将顶针7压紧的锁紧螺钉。

为了实现u形杆10与套筒9的滑动安装,所述套筒9上端设有两个沿其轴向的第二盲孔,u形杆10的两端插装在对应的两个第二盲孔内,套筒9可沿u形杆10上下滑动。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调整顶针7的伸出长度使得顶针7的下端与地面接触并起到支撑作用,此时的多个第一刮板1和第二刮板2的下端面与地面接触并可绕顶针7转动,将养护剂倒入至矩形框结构的内部,人手持套筒9向下移动,此过程中套筒9沿第二竖杆8向下移动,其中两根绳索12的自由端固定在套筒9上,套筒9下移,使得两根绳索12被拉长,此时卷线轮11带动第二竖杆8转动,同时卷簧13蓄力,第二竖杆8的转动在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实现第二竖杆8与第一竖杆6不能相对转动,此时第二竖杆8与第一竖杆6同步转动,套筒9下移时第二竖杆8的转动带动第一竖杆6和顶针7转动,第一竖杆6的转动经支撑架5带动刮刷单元转动,同时在套筒9向下移动时带动圆环16下移,初始阶段圆环16下移挤压压簧15并驱动第一气压缸14的活塞杆下移,由于压簧15弹性强度大于拉簧19弹性强度,因此压簧15在被挤压初期压缩量小使第一活塞缸内的活塞杆将第一气缸内的气体经气管挤压到对应的气压伸缩杆4内,得气压伸缩杆4伸出并使拉簧19拉伸,此过程中由于气压伸缩杆4的伸长使得原本处于同一平面状态下的第一刮板1与第二刮板2逐渐变换成u型状态,此过程中将原本成正方形的框架结构逐渐变换成条状矩形框状结构,在第一气压缸14内气体向对应气压伸缩杆4内输气时,此时由于第二活塞杆的活塞杆是伸缩杆结构,因此在套筒9下移的前半段,第二气压缸18的活塞杆收缩,第二气压缸18内气体不向对应的气压伸缩杆4内供气,当套筒9下移第一气压缸14内的活塞超过气管的排气口位置时,随着套筒9的持续下移,活塞越过气管的排气口,第一气缸内对应的气压伸缩杆4内气体可向外界排出,此时在拉簧19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压缸14对应的气压伸缩杆4在拉簧19的作用下复位,此过程中呈u形状结构的刮刷单元复位成平板状,随着套筒9的持续下移,第一活塞杆持续下移并逐渐运动至极限位置,此过程中压簧15开始被挤压并收缩让位,使得套筒9能够继续下移,随着套筒9的持续下移,第二气压缸18内的活塞杆收缩到极限位置,此时套筒9的下移使得第二气压缸18内体积被挤压并经气管输送至对应的气压伸缩杆4内,此时与第二气压缸18对应的刮刷单元由原本板状结构变换成u型板结构,在套筒9下移过程中持续拉动绳索12使得卷线轮11驱动第二竖杆8转动并在单向轴承作用下驱动第一竖杆6和支撑架5使得整个装置绕顶针77转动。

当套筒9移动时最下端位置时,开始反向向上移动套筒9,此时的第一竖杆6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保持转动,套筒9上移,在卷簧13的作用下使得卷线轮11反转并实现两根绳索12的复卷,此时在单向轴承作用下实现第二竖杆8与第一竖杆6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因此套筒9上移时不妨碍第一竖杆6的持续转动,套筒9上移带动圆环16上移,此过程中第一气压缸14内活塞杆和第二气压缸18内活塞杆均被向上移动并复位,其中第一气压缸14内气体由于已经散失需要从外界补气,因此在单向阀17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压缸14内活塞杆复位时能够实现有效复位,第二气压缸18内活塞杆的复位不存在气体散失情况正常复位即可,第二气压缸18内的活塞杆有伸缩杆构成,伸缩杆伸长至极限位置后的拉伸力使第二气压缸18内活塞杆复位,完成复位后可再次向下移动套筒9并重复驱动本组装置转动并使得相对的两组刮刷单元从板状,变换成u型板状结构从而促进养护剂在矩形框结构内的均匀分布防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四散至角落造成养护剂摊铺不均匀的问题。

本装置对比传统设备有以下好处:

1、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工人手持套筒9上下移动从而驱动第二竖杆8带动第一竖杆6的转动,此过程中使得矩形框结构能够保持持续的转动,其中单向轴承为套筒9复位提供连接关系,使得套筒9复位过程中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矩形框结构能够保持相同方向的持续转动。

2、在矩形框转动的过程中,四组刮刷单元相对的两组为一对,两对刮刷单元间隔由板状变换成u形板状,在刮刷单元都为板状结构时,矩形框结构为正方形,当其中一对刮刷单元为u形板结构时,矩形框为长条状的矩形框结构,此过程中使得矩形框内体积变化,矩形框内的养护剂液面为变化,从而促进养护剂的向下渗漏,同时两对刮刷单元的交替变化,使得在转动过程中聚集在矩形框壁附近的养护剂被推挤到中间位置,使得整个养护剂在矩形框内保持一个均匀分布的状态,避免出现周边养护剂刮刷效果好中间差的问题,使得养护剂摊铺更加均匀。

3、通过分段挤压的设计使得第一气压缸14与第二气压缸18受力存在一个先后顺序,此过程实现两组气压缸可交替实现对对应的气压伸缩杆4供气,从而实现对应的刮刷单元的交替变形,使得整个装置运动状态和顺序更加合理,整个矩形框形变过程更加顺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