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83063发布日期:2021-12-04 10:2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突飞猛进,由于沥青路面具有平整、坚实、行车平稳、噪音小、养护方便等优点,我国主要公路及城市道路大部分都采用的为沥青路面,由于沥青路面的轻度较差,主要的承受力集中在沥青路面下部的混凝土层,常常在因为铺设在沥青路面下部的混凝土层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出现裂痕,在继续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汽车的碾压,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预定的年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基层、混凝土层、热阻式沥青层、导热杆、集热盘和钢筋网,所述路基层上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上铺设有热阻式沥青层,所述路基层中预埋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上端安装有集热盘,所述集热盘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与所述热阻式沥青层之间,所述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钢筋网。
6.优选的,所述路基层的下端设置有拱形混凝土,所述拱形混凝土的两端均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拱形混凝土上端设置有通孔。
7.优选的,所述导热杆包括穿过所述通孔的杆体,所述杆体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安装有集热盘,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杆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杆体的下端安装有散热板。
8.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设置有沉孔,所述集热盘设置在所处沉孔当中。
9.优选的,所述钢筋网由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组成,所述钢筋网中相邻钢筋等距分布。
10.优选的,所述钢筋网选用钢筋直径不能小于1cm。
11.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不能小于20cm。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路基层预埋拱形混凝土,可以避免路面两侧积水,同时利用自然风与通过拱形混凝土的积水,对预埋在混凝土层中的导热杆进行降温,从而间接降低混凝土层的温度,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层时,在混凝土层内铺设钢筋网,加强混凝土层的承载力,增强路面的使用寿命,避免混凝土层受到热胀冷缩的原理出现裂痕。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热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

路基层,2

混凝土层,3

热阻式沥青层,4

沥青补剂,5

拱形混凝土,6

格栅板,7

导热杆,701

杆体,702

连接杆,703

弹性件,704

散热板,8

集热盘,9

预设钢筋,10

钢筋网。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19.下面结合图1

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基层1、混凝土层2、热阻式沥青层3、导热杆7、集热盘8和钢筋网,所述路基层1上铺设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上铺设有热阻式沥青层3,所述路基层1中预埋有导热杆7,所述导热杆7的上端安装有集热盘8,所述集热盘8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 2与所述热阻式沥青层3之间,所述混凝土层2内设置有钢筋网10;所述路基层1的下端设置有拱形混凝土5,所述拱形混凝土5的两端均设置有格栅板6,所述拱形混凝土5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钢筋网10由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组成,所述钢筋网相中邻钢筋等距分布;所述钢筋网选用钢筋直径不能小于1cm;所述混凝土层2的厚度不能小于20cm;通过在混凝土层2内部预埋导热杆7,可以在混凝土层2内部温度过高时,将混凝土层2内部的热量传出,通过在路基层1设置拱形混凝土5,在拱形混凝土5的两端安装格栅板6,格栅板 6可在防止路基层1两侧中的杂物进入到拱形混凝土5中,避免杂物附着在导热杆7上影响装置的散热,可以避免路面两侧积水,同时利用自然风与通过拱形混凝土5的积水,对导热杆7进行降温,从而间接降低混凝土层2的温度,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层2时,在混凝土层2内铺设钢筋网10,钢筋10采用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的设置,这样的可以承受多方向的受力,加强混凝土层2的承载力,增强路面的使用寿命,避免混凝土层2受到热胀冷缩的原理出现裂痕。
20.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再次参考图3,所述导热杆7包括穿过所述通孔的杆体701,所述杆体701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702,所述连接杆702的上端安装有集热盘8,所述连接杆702与所述杆体70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03,所述杆体701的下端安装有散热板704;所述混凝土层2设置有沉孔,所述集热盘8设置在所处沉孔当中;集热盘8可以集中在混凝土层2中的热量,通过连接杆702将热量传动到杆体701上,通过杆体701下部的散热板704并将热量散出,由于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常常伴随有震动,通过在杆体701与连接杆702之间设置弹性件703,这样可以避免在震动时,集热盘8破坏热阻式沥青层3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21.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工作原理为:
22.在铺设路面时路基层1时,在路基层1中预埋拱形混凝土5,同时在拱形混凝土5的两端安装格栅板6,在混铺设凝土层2时,在凝土层2内部预埋导热杆7,在铺设热阻式沥青层3之前在导热杆7上安装集热盘8,在集热盘8可以集中在混凝土层2中的热量,通过连接杆702将热量传动到杆体701上,通过杆体701下部的散热板704并将热量集中,这样设计可以在混凝土层2内部温度过高时,将混凝土层2内部的热量传出,通过在路基层 1设置拱形混凝土5,在拱形混凝土5的两端安装格栅板6,格栅板6可在防止路基层1两侧中的杂物进入到
拱形混凝土5中,避免杂物附着在导热杆7上影响装置的散热,可以避免路面两侧积水,同时利用自然风与通过拱形混凝土5的积水,对导热杆7进行降温,从而间接降低混凝土层2的温度,由于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常常伴随有震动,通过在杆体701 与连接杆702之间设置弹性件703,这样可以避免在震动时,集热盘8破坏热阻式沥青层3 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层2时,在混凝土层2内铺设钢筋网10,钢筋10 采用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的设置,这样的可以承受多方向的受力,加强混凝土层2的承载力,增强路面的使用寿命,避免混凝土层2受到热胀冷缩的原理出现裂痕。
23.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层(1)、混凝土层(2)、热阻式沥青层(3)、导热杆(7)、集热盘(8)和钢筋网,所述路基层(1)上铺设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上铺设有热阻式沥青层(3),所述路基层(1)中预埋有导热杆(7),所述导热杆(7)的上端安装有集热盘(8),所述集热盘(8)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2)与所述热阻式沥青层(3)之间,所述混凝土层(2)内设置有钢筋网(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1)的下端设置有拱形混凝土(5),所述拱形混凝土(5)的两端均设置有格栅板(6),所述拱形混凝土(5)上端设置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7)包括穿过所述通孔的杆体(701),所述杆体(701)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702),所述连接杆(702)的上端安装有集热盘(8),所述连接杆(702)与所述杆体(70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03),所述杆体(701)的下端安装有散热板(7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设置有沉孔,所述集热盘(8)设置在所处沉孔当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10)由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组成,所述钢筋网中相邻钢筋等距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选用钢筋直径不能小于1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的厚度不能小于2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新材料的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基层、混凝土层、热阻式沥青层、导热杆、集热盘和钢筋网,所述路基层上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上铺设有热阻式沥青层,所述路基层中预埋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上端安装有集热盘,所述集热盘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与所述热阻式沥青层之间,所述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钢筋网;通过在路基层预埋拱形混凝土,可以避免路面两侧积水,同时利用自然风与通过拱形混凝土的积水,对预埋在混凝土层中的导热杆进行降温,从而间接降低混凝土层的温度,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层时,在混凝土层内铺设钢筋网,加强混凝土层的承载力,增强路面的使用寿命,避免混凝土层受到热胀冷缩的原理出现裂痕。裂痕。裂痕。


技术研发人员:聂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聂志强
技术研发日:2021.01.26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