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支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2035发布日期:2021-12-01 11:0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支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支腿。


背景技术:

2.在我国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大量的桥梁、高架开始建设。传统的桥梁施工工艺需要搭设大量支架,危险性高并且施工周期长,对城市周围正常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大,且城市居民对降低施工过程对生活的影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预制拼装桥梁因此独特的施工特点,对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全预制拼装桥梁的上部和下部结构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技术,具有对环境污染少、施工周期短、对交通影响小等特点。
3.全预制拼装桥梁在拼装过程需要将预制的桥梁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利用驼梁支架进行桥梁的拼装,而驼梁支架包含多个承载支撑腿,这些支撑腿在桥梁拼装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短距离移动,而吊运支撑腿的过程比较繁琐。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移动支腿,使其能依靠自身移动装置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支腿,包括:。
5.支撑腿,其竖直设置;
6.滚轮架,其设置于所述支撑腿的下部,所述滚轮架为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所述滚轮架内设圆环,所述圆环通过连杆与所述滚轮架的三个顶点固定,所述圆环套设于所述支撑腿的下部;
7.行走轮,其设置在所述滚轮架的三个顶点下方,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顶点连接处设有自动支撑结构,所述自动支撑结构在所述支撑腿承载受力时收缩所述行走轮,在所述支撑腿空载未受力时伸出所述行走轮。
8.优选的是,所述自动支撑结构包括柱套、柱芯、弹簧,所述柱套套设于所述柱芯上,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柱套顶部与所述柱芯顶部之间的空间内。
9.优选的是,所述柱套顶部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柱套通过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腿底端设有偏载鞍座。
11.优选的是,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在支撑腿的下部套设有滚轮架,滚轮架下方设有行走轮,支撑腿通过滚轮架上的行走轮实现支撑腿的短距离移动,避免了吊运移动支撑腿的繁琐过程。
14.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支撑结构在支撑腿承载受力时收缩行走轮,在支撑腿空载未受力时伸出所述行走轮。
15.3、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腿底端设有偏载鞍座,偏载鞍座能贴合倾斜的地面以适应地面不平整的情况。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支腿的侧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支腿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支撑腿,2、滚轮架,3、行走轮,4、自动支撑结构,401、柱套,402、柱芯,403、弹簧,404、封盖,5、偏载鞍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3.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支腿,包括:
25.支撑腿1,其竖直设置;
26.滚轮架2,其设置于所述支撑腿1的下部,所述滚轮架2为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所述滚轮架2内设圆环,所述圆环通过连杆与所述滚轮架2的三个顶点固定,所述圆环套设于所述支撑腿1的下部;
27.行走轮3,其设置在所述滚轮架2的三个顶点下方,所述行走轮3与所述顶点连接处设有自动支撑结构4,所述自动支撑结构4在所述支撑腿1承载受力时收缩所述行走轮3,在所述支撑腿1空载未受力时伸出所述行走轮3。
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腿1为主体承载结构;所述滚轮架2为正三角形,正三角形不易形变结构稳固;所述滚轮架2内设圆环,所述圆环方便所述滚轮架2安装在所述支撑腿1上;所述行走轮3设置在所述滚轮架2的三个顶点下方,进而移动所述支撑腿1;所述自动支撑结构4在所述支撑腿1承载时收缩所述行走轮3,在所述支撑腿1空载时伸出所述行走轮3,避免所述行走轮3因影响所述支撑腿1工作而频繁拆装。
29.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支撑结构4包括柱套401、柱芯402、弹簧403,所述柱套401套设于所述柱芯402上,所述弹簧403设置于所述柱套401顶部与所述柱芯402顶部之间的空间内;承载受力时,所述弹簧403压缩,所述柱芯402收缩入所述柱套401内;空载时,所述弹簧403伸长,所述柱芯402伸出所述柱套401。
30.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柱套401顶部设有封盖404,所述封盖404与所述柱套40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封盖404方便所述弹簧403从所述柱套401顶部取出更换,避免更换
弹簧403前先要取出所述柱芯402。
31.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腿1底端设有偏载鞍座5;所述偏载鞍座5可以贴合倾斜地面,并使所述支撑腿1保持竖直,避免所述支撑腿1倾斜受到偏载力影响。
32.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行走轮3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可以自由转向,方便移动时调整方向。
33.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其竖直设置;滚轮架,其设置于所述支撑腿的下部,所述滚轮架为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所述滚轮架内设圆环,所述圆环通过连杆与所述滚轮架的三个顶点固定,所述圆环套设于所述支撑腿的下部;行走轮,其设置在所述滚轮架的三个顶点下方,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顶点连接处设有自动支撑结构,所述自动支撑结构在所述支撑腿承载受力时收缩所述行走轮,在所述支撑腿空载未受力时伸出所述行走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支撑结构包括柱套、柱芯、弹簧,所述柱套套设于所述柱芯上,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柱套顶部与所述柱芯顶部之间的空间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套顶部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柱套通过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底端设有偏载鞍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支腿,包括:支撑腿,其竖直设置;滚轮架,其设置于所述支撑腿的下部,所述滚轮架为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所述滚轮架内设圆环,所述圆环通过连杆与所述滚轮架的三个顶点固定,所述圆环套设于所述支撑腿的下部;行走轮,其设置在所述滚轮架的三个顶点下方,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顶点连接处设有自动支撑结构,所述自动支撑结构在所述支撑腿承载受力时收缩所述行走轮,在所述支撑腿空载未受力时伸出所述行走轮。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腿通过行走轮实现短距离移动,行走轮通过自动支撑结构实现收放。可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领域。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朱慈祥 乐绍林 韩永平 高望 马小云 许鑫 杨曦 周欢 刘陶 江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1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