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控制路障带

文档序号:29429696发布日期:2022-03-26 16:1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控制路障带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障带,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控制路障带。


背景技术:

2.当前单位或小区大门均设置了道路汽车抬杆,抬杆控制使用电机驱动,当前抬杆、电机容易损坏,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其安装、维护、更换、使用成本较高,由于抬杆主要作用是用于做汽车拦阻标志,故抬杆未必需要做成杆式结构,电机是仅是为了驱动阻拦标志的运动,亦可采用其他动力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磁控制路障带。
4.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控制路障带,包括运动模块和控制模块;
5.所述运动模块包含立杆、电磁线圈、磁性滑块、同心轮、内圈传动带、外圈传动带、带夹、路障带,所述立杆安装于道路两侧,电磁线圈对称固定于两侧立杆上,根据处理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改变电流大小、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形成的磁场大小、方向;磁性滑块位于两侧电磁线圈内部,固定于环绕小滑轮的内圈传动带的垂直部分,在电磁线圈磁场的作用下可作往返运动;同心轮分两对对称固定于立杆顶端和底端,同心轮由大轮、小轮和轴组成,用于支撑内、外圈传动带的运动,内圈传动带带动小轮运动,大小轮同轴转动;内圈传动带环绕于同一立杆顶、底部同心轮对应的小轮上,垂直部分穿过电磁线圈与磁性滑块固定连接,保持和磁性滑块的同步运动;外圈传动带环绕于同一立杆顶、底部同心轮对应的大轮上,大小轮同轴转动带动外圈传动带运动;带夹对称固定于外圈传动带的垂直部分,与外圈传动带同步上下运动;路障带是带状路障标志,用对称的带夹夹住,与带夹同步上下运动;
6.所述控制模块包含处理单元、控制盘、遥控器、探测摄像头、显示器、扬声器;处理单元安装于立杆上,接收并处理控制盘信号、遥控器信号、探测摄像头信息,向显示器、扬声器发出信息;探测摄像头、扬声器附着安装在立杆侧,面向访客车辆;控制盘和显示器安装于门房控制室内。
7.进一步地,所述立杆的高度为90~120cm。
8.进一步地,所述磁性滑块是永磁铁。
9.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选用arm的stm32单片机。
10.进一步地,所述路障带的长度为300~750cm。
11.进一步地,所述大轮的直径为15~25cm,所述小轮的直径为5~10cm。
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道路汽车抬杆相比,使用轻质路障带避免了硬质落杆的伤人伤车;路障带可从带夹中抽离避免直接冲撞损坏设施,安全性大幅度提高;电机易被强制停止运行烧毁,电磁控制避免了设施的损坏、且速度可调,具备安装、维护、使用成本较低,同时更换便捷,路障带还可悬挂广告条幅,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6.如图1所示,其中,1-立杆、2-同心轮、3-磁性滑块、4-电磁线圈、5-路障带、6
‑ꢀ
带夹、7-扬声器、8-探测摄像头、9-处理单元、10-显示器、11-控制盘、12-遥控器、13
‑ꢀ
大轮、14-小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控制路障带,包括运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的运动模块包含立杆、电磁线圈、磁性滑块、同心轮、内圈传动带、外圈传动带、带夹、路障带八个部分,用于实现一种电磁控制路障带的上下运动;其中立杆安装于道路两侧,高度为1米左右;电磁线圈对称固定于两侧立杆上,根据处理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改变电流大小、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形成的磁场大小、方向;磁性滑块是永磁铁,位于两侧电磁线圈内部,固定于环绕小滑轮的内圈传动带的垂直部分,在电磁线圈磁场的作用下可作往返运动;同心轮分两对对称固定于立杆顶端和底端,由大轮、小轮和轴组成,是大、小轮同轴的圆盘,用于支撑内、外圈传动带的运动,内圈传动带带动小轮运动,大小轮同轴转动;内圈传动带环绕于同一立杆顶、底部同心轮对应的小轮上,垂直部分穿过电磁线圈与磁性滑块固定连接,保持和磁性滑块的同步运动;外圈传动带环绕于同一立杆顶、底部同心轮对应的大轮上,大小轮同轴转动带动外圈传动带运动;带夹对称固定于外圈传动带的垂直部分,与外圈传动带同步上下运动;路障带是带状路障标志,用对称的带夹夹住,与带夹同步上下运动。
17.如图2所示,所述的控制模块包含处理单元、控制盘、遥控器、探测摄像头、显示器、喇叭六个部分,负责采集通行信息并控制运动模块实现一种电磁控制路障带的上下运动;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控制盘信号、遥控器信号、探测摄像头信息,向显示器、喇叭发出显示、声音信息,向电磁线圈发出指令控制磁性滑块的往返运动和运动速度;控制盘用于发出升、降带指令;遥控器用于远程无线发出升、降带指令;探测摄像头与处理单元相连并接受其指令,探测是否有车辆经过、扫描车牌号,探测信息传输至处理单元;显示器用于显示通行信息;喇叭用于接受处理单元指令,发出特定警示信息。
18.在使用时,包含如下步骤:
19.第一步:汽车经过时,探测摄像头采集汽车车牌号信息,传送给处理单元;
20.第二步:处理单元通过数据库比对车辆信息,若数据库内存在车辆信息则处理单元发出自动发出放行指令后转向第五步,若数据库内无该车辆信息则转向第三步;
21.第三步:处理单元发出信息给显示器和喇叭,显示器显示车辆信息,喇叭告知游客来访;
22.第四步:处理单元接受遥控器或控制盘人工发出的降带指令,向电磁线圈发出正向电流指令;
23.第五步:两侧的电磁线圈接收到处理单元的指令后接通正向电流,磁性滑块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内圈传动带带动同心轮转动,两侧带夹随同外圈传动带下降,路障带同步下降,完成降带动作允许车辆通行;
24.第六步:处理单元接受探测摄像头探测的通过信息后,发出升带指令;
25.第七步:两侧的电磁线圈接收到处理单元的指令后接通反向电流,磁性滑块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内圈传动带带动同心轮转动,两侧带夹随同外圈传动带上升,路障带同步上升,完成升带动作后恢复禁止通行状态。
26.若在升降带过程中需改变升降速度:在运行过程中,旋转控制盘的调节旋钮,改变电磁线圈的电流,调节磁性滑块的运动速度,从而改变路障带的升降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控制路障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运动模块包含立杆、电磁线圈、磁性滑块、同心轮、内圈传动带、外圈传动带、带夹、路障带,所述立杆安装于道路两侧,电磁线圈对称固定于两侧立杆上,根据处理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改变电流大小、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形成的磁场大小、方向;磁性滑块位于两侧电磁线圈内部,固定于环绕小滑轮的内圈传动带的垂直部分,在电磁线圈磁场的作用下可作往返运动;同心轮分两对对称固定于立杆顶端和底端,同心轮由大轮、小轮和轴组成,用于支撑内、外圈传动带的运动,内圈传动带带动小轮运动,大小轮同轴转动;内圈传动带环绕于同一立杆顶、底部同心轮对应的小轮上,垂直部分穿过电磁线圈与磁性滑块固定连接,保持和磁性滑块的同步运动;外圈传动带环绕于同一立杆顶、底部同心轮对应的大轮上,大小轮同轴转动带动外圈传动带运动;带夹对称固定于外圈传动带的垂直部分,与外圈传动带同步上下运动;路障带是带状路障标志,用对称的带夹夹住,与带夹同步上下运动;所述控制模块包含处理单元、控制盘、遥控器、探测摄像头、显示器、扬声器;处理单元安装于立杆上,接收并处理控制盘信号、遥控器信号、探测摄像头信息,向显示器、扬声器发出信息;探测摄像头、扬声器附着安装在立杆侧,面向访客车辆;控制盘和显示器安装于门房控制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路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的高度为90~1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路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滑块是永磁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路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选用arm的stm32单片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路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障带的长度为300~75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路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轮的直径为15~25cm,所述小轮的直径为5~1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控制路障带,包括运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运动模块包含立杆、电磁线圈、磁性滑块、同心轮、内圈传动带、外圈传动带、带夹、路障带,所述控制模块包含处理单元、控制盘、遥控器、探测摄像头、显示器、扬声器;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道路汽车抬杆相比,使用轻质路障带避免了硬质落杆的伤人伤车;路障带可从带夹中抽离避免直接冲撞损坏设施,安全性大幅度提高;电机易被强制停止运行烧毁,电磁控制避免了设施的损坏、且速度可调,具备安装、维护、使用成本较低,同时更换便捷,路障带还可悬挂广告条幅,增加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曹丰慧 万庆 丁海霞 叶青 吴昊 吴笑雯 张云 时嘉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22
技术公布日:2022/3/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9月14日 13:01
    牛牛牛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