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0729发布日期:2022-01-26 15:1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路面交通线路相互交错,地上交通无法完全满足需求,需要架设各种桥梁实现火车或汽车等车辆的纵横穿越。框架桥与拱桥、桁架桥等桥型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整体性好,制造成本低和易于施工的特点,框架桥截面为框架箱形结构,桥顶面承载车辆行走,框架桥底面有铺装,另一方向的车辆在底面穿行。
3.框架桥通常为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首先进行基础开挖铺设地坪,然后在地坪之上进行箱体的预制:底板模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的支护加固,浇筑箱体底板;墙身的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护,进行墙身的浇筑;最后进行顶板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护,进行顶板的浇筑。在箱体的预制过程中,通常需要在箱体内部搭建满堂支架,箱体的外侧面搭建外侧模板支架。墙身浇筑时,外侧壁模板固定在外侧模板支架上,内侧壁模板固定在箱体内的满堂支架上,为了保持内外模板之间间距的高度一致,通常在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穿通锚接拉杆,将内外侧模板之间间距锚固,最终浇筑出来的墙身厚度才能精确平整,混凝土最终将拉杆包裹凝固成为一体。但是这种拉杆锚栓内外侧模板也存在以下缺点:1、安装锚栓拉杆的工作费工费时,耗费大量人力成本;2、拉杆的大量使用,提高了整体项目的建筑材料成本;3、拉杆有时会保留在混凝土中,在这种情况下,拉杆头在最终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露出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影响了框架桥表面的平整度,降低了建筑的美观程度,严重时还需要手工将拉杆头切除,又要耗费一定的人工成本;时间久后拉杆头锈蚀,影响建筑结构中的钢筋,进而影响建筑安全;4,如拉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抽出,则在混凝土结构中留下孔洞,对建筑的渗水防水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移动台车可在框架桥腔内带着内模板和顶模板行走移动,有效支撑墙身混凝土浇筑的重量,替代传统框架桥施工中需要拉杆将内模板与外模板连接锚定的施工方法,施工装置具有操作快捷方便,定位效果好的优点。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框架桥的墙身外侧设置外模支架,外模支架与外模板固定连接;墙身内侧为可移动的台车,台车支架与内模板固定连接;台车支架底部设置,台车支架底部还设置若干可调螺杆;台车支架顶部还与顶模板固定连接。可调螺杆的丝杆部分与支架底梁螺纹连接,通过扭转螺杆抬升整个台车支架。
7.所述台车支架主体为横梁、纵梁和斜撑梁构成的桁架结构,底部支架为下大上小的梯形稳定结构。桁架结构刚度高,为模板的水平方向提供稳定的支撑,从而实现了免拉杆
浇筑的效果。
8.所述台车支架的下部可与预埋螺栓b通过接头b连接,接头b的另一端与丝杆连接,丝杆穿过斜梁和反扣背肋,端部用螺母铆紧。预埋螺栓b与底板中钢筋固定焊接并预埋在混凝土中,接头b通过其内螺纹与预埋螺栓、丝杆连接;反扣背肋为背靠背固定在一起的槽钢,两根槽钢中间的缝隙穿过丝杆,通过丝杆端部的螺母拧紧后,压紧反扣背肋与斜梁紧贴。
9.所述外模支架下部与预埋螺栓a通过接头a连接,接头a的另一端与外连杆连接,外连杆穿过竖梁,端部用螺母和垫片铆紧。接头a为锥形接头,预埋螺栓a的端部处于外墙平面以内,不露出混凝土。
10.所述可调螺杆下方对应位置布置角铁或垫梁。角铁和垫梁分别为扭转螺杆提供底部支撑平面,以免支撑面打滑不平整。
11.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12.(1)在底板的钢筋上预埋预埋螺栓a和预埋螺栓b,浇注底板混凝土;
13.(2)当底板混凝土硬化后,安装外模支架,并将外模支架与预埋螺栓a固定连接,在外模支架上安装外模板;
14.(3)在底板上组装台车,并在底板上预定位置固定角铁或垫梁,将台车移动至与外模支架相应的位置,调整可调螺杆,将台车支架抬升到位,然后将台车支架与预埋螺栓a固定连接,在台车支架上安装内模板;
15.(4)在内模和外模之间灌注混凝土,形成墙身;
16.(5)当墙身硬化后,在外模支架的顶部和台车支架的顶部继续加装顶模板,与满堂支架顶部的顶模板连接后,进行顶板的混凝土浇筑;
17.(6)当顶板混凝土硬化后,解除外模支架与预埋螺栓a的连接,以及台车支架与预埋螺栓b的连接,移动外模支架和台车至下一段施工节段,重复步骤(3)-(5),直至完成所有框架桥的施工。
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移动的台车支撑固定内模板,有效支撑墙身混凝土浇筑的重量,替代了传统框架桥施工中使用拉杆将外模板与内模板连接的施工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改善了框架桥外观效果。
20.2、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无需外接动力,均可通过手动完成设备的运作。
21.3、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可以保持支架整体稳固,不移位,不变形,具有较好的结构刚度。
22.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ⅰ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1中ⅱ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1中ⅲ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1中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的序号和部件名称为:1、主筋;2、标高定位装置;21、扁担梁;22、连接块;23、垫板;24、吊筋;25、连接器;251、锥形锚具;26、挂板;3、中心定位装置;31、钢圈;32、钢管;33、螺帽;34、定位杆;341、中心标记;35、加强筋;4、钢护筒。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
30.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框架桥的墙身12外侧设置外模支架2,外模支架2与外模板21固定连接;墙身12内侧为可移动的台车,台车支架3与内模板33固定连接;台车支架3底部设置34,台车支架3底部还设置若干可调螺杆35;台车支架3顶部还与顶模板固定连接;
31.所述台车支架3主体为横梁、纵梁和斜撑梁构成的桁架结构,底部支架为下大上小的梯形稳定结构;
32.所述台车支架3的下部可与预埋螺栓b31通过接头b32连接,接头b32的另一端与丝杆38连接,丝杆38穿过斜梁和反扣背肋37,端部用螺母铆紧;
33.所述外模支架2下部与预埋螺栓a23通过接头a24连接,接头a24的另一端与外连杆25连接,外连杆25穿过竖梁,端部用螺母和垫片铆紧;
34.所述可调螺杆35下方对应位置布置角铁36或垫梁39。


技术特征:
1.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桥的墙身(12)外侧设置外模支架(2),外模支架(2)与外模板(21)固定连接;墙身(12)内侧为可移动的台车,台车支架(3)与内模板(33)固定连接;台车支架(3)底部设置(34),台车支架(3)底部还设置若干可调螺杆(35);台车支架(3)顶部还与顶模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支架(3)主体为横梁、纵梁和斜撑梁构成的桁架结构,底部支架为下大上小的梯形稳定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支架(3)的下部可与预埋螺栓b(31)通过接头b(32)连接,接头b(32)的另一端与丝杆(38)连接,丝杆(38)穿过斜梁和反扣背肋(37),端部用螺母铆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支架(2)下部与预埋螺栓a(23)通过接头a(24)连接,接头a(24)的另一端与外连杆(25)连接,外连杆(25)穿过竖梁,端部用螺母和垫片铆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螺杆(35)下方对应位置布置角铁(36)或垫梁(39)。

技术总结
框架桥免拉杆移动台车施工装置,框架桥的墙身外侧设置外模支架,外模支架与外模板固定连接;墙身内侧为可移动的台车,台车支架与内模板固定连接;台车支架底部设置,台车支架底部还设置若干可调螺杆;台车支架顶部还与顶模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移动台车可在框架桥腔内带着内模板和顶模板行走移动,替代传统框架桥施工中需要拉杆将内模板与外模板连接锚定的施工方法,施工装置具有操作快捷方便,定位效果好的优点。效果好的优点。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饶坤荣 韦权 李育林 袁静 柯利英 蒋昌盛 何磊祖 何石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航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