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9703956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路面工程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路面铺装层施工主要包括标准带混凝土施工、中间部位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顶面收面拉毛施工。铺装层施工工艺较为简单,但平整度要求较高。传统抹面施工工艺如下: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作业工人用木抹子进行第一次抹面,再用磨光机磨平,然后用短木抹子找平。混凝土初凝前,采用钢抹子进行二次抹面,待混凝土初凝后用塑料扫把进行表面拉毛,拉毛深度为0.70?1.10_。
[0003]此种施工工艺具有以下弊端:①在标准带施工完成后,中间部位跨度比较大,第一次抹面施工时,工人需站在混凝土里,容易引起局部凹凸不平,不易控制平整度;②混凝土初凝前,第二次抹面时,工人同样需要站在混凝土里,容易破坏第一次抹面效果;③混凝土初凝后,塑料扫把拉毛过程中,工人踩踏部位与未踩踏部位拉毛深度不易控制;④混凝土初凝时间比较长,因此施工进度缓慢,且施工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抹面过程中对尚未终凝的铺装层造成踩踏,能够高效率抹面、高质量施工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0005]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包括型钢支架结构和中部悬吊底座,型钢支架结构有主梁和两个侧骨架,两个侧骨架分别位于主梁两端下部,侧骨架为上部齐平的“A”形L型钢骨架,每个侧骨架下部均安装底板,底板底部安装滚轮,中部悬吊底座有悬拉杆、底盖板和底座,悬拉杆上端与主梁下部连接,悬拉杆下端与底盖板连接,底盖板位于底座上,底座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连接。
[0006]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主梁为桁架梁;所述的底座为网状;所述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铺装层标准带施工完成后,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在现场拼装待用,路面中间部位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滚轮位于铺装层标准带两侧边缘,底盖板位于路面中间部位上方,四名作业工人站在底盖板上,两个侧骨架外侧分别安排一名工人随时推动前进或后退,从而完成第一次抹面施工与第二次抹面施工,抹面施工完成后,安排两名工人站在所述中间悬吊底座上分别从台车两侧向中间进行拉毛处理,从而完成全部铺装层施工工序。
[0007]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设置底盖板作为操作平台,底盖板两端设置滚轮,底盖板悬在路面上方,滚轮位于路面两侧,施工人员在底盖板上进行抹面,可以避免抹面施工过程中对路面的直接接触,保护尚未终凝的抹面不被破坏,其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进度,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抹面施工的平整度,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侧骨架和底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中部悬吊底座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1主梁2侧骨架3底板4滚轮5悬拉杆6底盖板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如图1所示,包括型钢支架结构和中部悬吊底座,型钢支架结构有主梁1和两个侧骨架2,两个侧骨架2分别位于主梁1两端下部,侧骨架2为上部齐平的“A”形L型钢骨架,每个侧骨架2下部均安装底板3,底板3底部安装滚轮4,中部悬吊底座有悬拉杆5、底盖板6和底座7,悬拉杆5上端与主梁1下部连接,悬拉杆5下端与底盖板6连接,底盖板6位于底座7上,底座7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3连接。这种结构使底盖板6悬在路面上方,滚轮4位于路面两侧,施工人员在底盖板6上进行抹面,可以避免抹面施工过程中对路面的直接接触,保护尚未终凝的抹面不被破坏,其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进度,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抹面施工的平整度,保证施工质量。所述侧骨架2采用宽5cm,厚lcm的L型钢焊接而成,其高度根据施工要求确定。主梁1横截面为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方便对下部结构提供支撑,避免受力过大导致变形。底板3中部开孔,滚轮4上部嵌装在底板3的孔内,这种结构能减少底板3的用钢量及自重。侧骨架2为上部齐平的“A”形,上部齐平方便与主梁1连接,这种结构稳定,不易变形,能够为主梁1和底板3提供支撑,上部齐平的“A”形结构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最大化的减轻自重,“A”形中上部通过横杆与主梁1连接,接触面积大,方便与主梁1连接,“A”形中两侧的斜杆下端均向外倾斜,这种结构能稳固的支撑主梁1,并避免变形,“A”形中中部的横杆能够起到支撑两侧斜杆的作用,防止两侧斜杆变形,这种结构比梯形结构更加稳定。所述悬拉杆5由Φ 20的钢筋焊接而成,所述悬拉杆5的数量根据具体施工荷载确定。所述侧骨架2与主梁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00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1为桁架梁。用于承受中部悬吊底座和主梁1的自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附加荷载,其下弦杆、腹杆采用宽5cm,厚lcm的L型钢,上弦杆采用钢管,全梁焊接而成。主梁1的跨度根据抹面施工路面的宽度而定。主梁1部分受力集中的部位需要进行加固,加固结构采用厚lcm钢板与锚栓紧固。
[0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7为网状。网状的底座7由两根横向钢筋及中间按照一定间距排列的若干纵向短钢筋焊接而成,横向短钢筋数量根据所述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长度及荷载要求共同确定。
[0013]所述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铺装层标准带施工完成后,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在现场拼装待用,路面中间部位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滚轮4位于铺装层标准带两侧边缘,底盖板6位于路面中间部位上方,四名作业工人站在底盖板6上,两个侧骨架2外侧分别安排一名工人随时推动前进或后退,从而完成第一次抹面施工与第二次抹面施工,抹面施工完成后,安排两名工人站在所述中间悬吊底座上分别从台车两侧向中间进行拉毛处理,从而完成全部铺装层施工工序。这种施工方法可以避免抹面施工过程中对路面的直接接触,保护尚未终凝的抹面不被破坏,其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进度,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抹面施工的平整度,保证施工质量。
[001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主权项】
1.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支架结构和中部悬吊底座,型钢支架结构有主梁(1)和两个侧骨架(2),两个侧骨架(2)分别位于主梁(1)两端下部,侧骨架(2)为上部齐平的“A”形L型钢骨架,每个侧骨架(2)下部均安装底板(3),底板(3)底部安装滚轮(4),中部悬吊底座有悬拉杆(5)、底盖板(6)和底座(7),悬拉杆(5)上端与主梁(1)下部连接,悬拉杆(5)下端与底盖板(6)连接,底盖板(6)位于底座(7)上,底座(7)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1)为桁架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7)为网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铺装层标准带施工完成后,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在现场拼装待用,路面中间部位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滚轮(4)位于铺装层标准带两侧边缘,底盖板(6)位于路面中间部位上方,四名作业工人站在底盖板(6)上,两个侧骨架(2)外侧分别安排一名工人随时推动前进或后退,从而完成第一次抹面施工与第二次抹面施工,抹面施工完成后,安排两名工人站在所述中间悬吊底座上分别从台车两侧向中间进行拉毛处理,从而完成全部铺装层施工工序。
【专利摘要】可移动式混凝土路面抹面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型钢支架结构和中部悬吊底座,型钢支架结构有主梁和两个侧骨架,两个侧骨架分别位于主梁两端下部,侧骨架为上部齐平的“A”形L型钢骨架,每个侧骨架下部均安装底板,底板底部安装滚轮,中部悬吊底座有悬拉杆、底盖板和底座,悬拉杆上端与主梁下部连接,悬拉杆下端与底盖板连接,底盖板位于底座上,底座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连接。本发明设置底盖板作为操作平台,施工人员在底盖板上进行抹面,可以避免抹面施工过程中对路面的直接接触,保护尚未终凝的抹面不被破坏,其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进度,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抹面施工的平整度,保证施工质量。
【IPC分类】E01C19/44
【公开号】CN105463971
【申请号】CN201510985883
【发明人】杨世锋, 师文明, 李占先, 李树忱, 李清民, 闫相宇, 赵世森, 孙锦茂
【申请人】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