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4773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包括底壁、侧壁、多个固定部以及多个固定件。侧壁连接并环绕底壁,以构成用以蓄水结冰的容纳空间。固定部配置在侧壁的外侧。固定件对应地连接至固定部,并适于连接或固定至地面。固定件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支撑侧壁,使侧壁立设在底壁上,且固定件适于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之后移除,使蓄水结冰装置作为溜冰场。藉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具有较为简易的操作方式,并具有重复利用性。
【专利说明】
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采用蓄水装置作为家庭式游乐器材的产品越来越多元。以家庭用后院溜冰场为例,目前常见的后院溜冰场的作法如下(但不以此为限制)。首先,人们可以将水直接喷洒在结冰地面上,直到形成冰层。然而,上述作法导致过多的水被地面吸收,或者往外流出预定形成溜冰场的区域。基于上述作法,人们也可能在地面上铺设尺寸较大的塑料垫来防止水渗透至地面,但上述作法仍无法解决水往外流出预定区域的问题。另外,人们也可能更进一步在预定区域内堆放积雪,或者设置木板或其它阻挡结构,作为垂直方向的边界,并搭配前述塑料垫,以将水储存在预定区域内直到结冰为止。然而,上述作法较为困难且费时。
[0003]此外,目前也有作法是采用家庭式泳池的概念作为蓄水结冰装置,其将家庭式泳池蓄水后放置在低温(低于32° F或者0°C)户外,使储存在蓄水结冰装置内的水自然结冰。然而,适当的溜冰场只需几吋厚的冰层(通常约2-8吋)使冰层表面贴近地面。因此,虽然家庭式泳池可蓄水结冰,但此类装置的深度过大而容易在作为溜冰场蓄水结冰时产生破坏。另夕卜,此类装置通常需采用管状框架或者刚性板件进一步支撑其侧壁,而这些支撑结构通常需要使用者自行另外采购,而非装置本身配置的构件。上述作法增加组装此类装置所需的成本与时间。据此,目前在市场上没有市售产品适于快速组装并可重复使用作为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具有较为简易的操作方式,并具有重复利用性。
[0005]本实用新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包括底壁、侧壁、多个固定部以及多个固定件。侧壁连接并环绕底壁,以构成用以蓄水结冰的容纳空间。固定部配置在侧壁的外侧。固定件对应地连接至固定部,并适于连接或固定至地面。固定件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支撑侧壁,使侧壁立设在底壁上,且固定件适于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之后移除,使蓄水结冰装置作为溜冰场。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部包括多个管套,固定在侧壁的外侧。固定件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穿入对应的管套并固定至地面,以将侧壁往外拉动而支撑侧壁。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部包括多个管套,可拆卸地配置在侧壁的外侧。固定件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穿入对应的管套并接触地面,以将侧壁往外拉动而支撑侧壁。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管套具有相对的固定侧与黏贴侧。固定侧固定于侧壁,且黏贴侧黏贴于侧壁或从侧壁上拆开,以使各固定件固定在对应的管套上或从对应的管套上拆除。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固定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而呈现 L型。各固定件以第一端穿入对应的固定部,且以第二端穿入底壁与地面之间,以限制侧壁与底壁之间的夹角并支撑侧壁,而各固定件适于从底壁与地面之间拆除。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部包括多个挂勾孔,位于侧壁的外侧,并邻近侧壁的上缘,固定件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勾合对应的挂勾孔并固定至或接触地面,以将侧壁往外拉动而支撑侧壁。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部包括由环形管套以及线材构成的多个挂勾孔。环形管套位于侧壁的外侧,并邻近侧壁的上缘,且环形管套具有多个开口。线材穿设在环形管套内,并经由开口外露,以构成挂勾孔。固定件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勾合对应的挂勾孔并固定至或接触地面,以将侧壁往外拉动而支撑侧壁。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固定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而呈现 L型,且第一端适于相对于第二端旋转。各固定件以第一端连接至对应的固定部,且以第二端穿入底壁与地面之间,以限制侧壁与底壁之间的夹角并支撑侧壁,而各固定件适于在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旋转后留在底壁与地面之间。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固定件适于反向旋转回垂直位置并呈现L 型,以在形成另一冰层时支撑侧壁。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壁、侧壁与固定部彼此连接构成本体,而本体适于折叠收纳或展开后使用。
[0015]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中,侧壁连接并环绕底壁,以构成用以蓄水结冰的容纳空间,其中固定部配置在侧壁的外侧,而固定件对应地连接至固定部,并适于连接或固定至地面。藉此,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侧壁可通过固定件支撑而立设在底壁上,而固定件可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之后移除,使蓄水结冰装置作为溜冰场。藉此,本实用新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具有较为简易的操作方式,并具有重复利用性。
[0016]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与图4为图2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固定件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5与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7与图8为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9为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10为图9的固定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〇〇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100a、100b、100c、100d、100e: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
[0026]ll〇、ll〇b:底壁;
[0027]120、120b:侧壁;
[0028]122:侧面;[〇〇29]124:黏贴件;
[0030]130a、130b:管套;
[0031]130c、130d、130e:挂勾孔
[0032]132:环形管套
[0033]132a:开口
[0034]134:线材
[0035]140a、140b、140c、140d、140e:固定件;
[0036]142c、142d、142e:挂勾部 [〇〇37] C:角落;
[0038]El:第一端;
[0039]E2:第二端;
[0040]S:容纳空间;
[0041]S1:固定侧;
[0042]S2:黏贴侧。【具体实施方式】
[004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包括底壁110、侧壁120、多个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以及多个固定件140a、 140b。侧壁120连接并环绕底壁110,以构成用以蓄水结冰的容纳空间S。再者,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配置于侧壁120的侧面122或角落C的外侧,而固定件140a、140b对应地连接至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并适于连接或固定至地面。藉此,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 100可放置在户外的地面上,并通过容纳空间S蓄水结冰。其中,固定件140a、140b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支撑侧壁120,使侧壁120立设在底壁110上,且固定件140a、140b适于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之后移除,使蓄水结冰装置100作为溜冰场。[〇〇44]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底壁110、侧壁120与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彼此连接构成本体,而本体适于折叠收纳或展开后使用。换言之,底壁110、侧壁120与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可采用相同材质制作,例如是聚氯乙稀(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 或者其它适用的材质,并采用熔接方式一体式的连接在一起。藉此,底壁110、侧壁120与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所构成的本体可折叠收纳,也可展开后使用。较佳地,底壁110、 侧壁120与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所使用的材质可使其具有耐寒、防霉、抗紫外线与抗刮伤的功能,以增加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的耐用度。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底壁110、侧壁120与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的材质与制作方式,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0045]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底壁110为长方形,而侧壁120环绕底壁110而具有四个侧面 122,使侧壁120与底壁110所构成的容纳空间S具有四个角落C并呈现长方体。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底壁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且侧壁环绕底壁而具有一个或多个侧面,使容纳空间不具有角落而呈现圆柱体或椭圆柱体,或具有多个角落而呈现多角体,本实用新型实际上并不限制底壁与容置空间的形状,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0046]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管套130a、 130b搭配两种不同类型的固定件140a、140b。以下将以附图搭配文字说明管套130a、130b与固定件140a、140b的结构与组装方式。
[0047]图3与图4为图2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固定件的局部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多管套130a,且管套130a为固定式管套。管套130a固定于侧壁120的外侧,而固定件140a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穿入对应的管套130a并固定至地面,以将侧壁120往外拉动并支撑侧壁120。详细而言,管套130a的左右两侧均熔接在侧壁 120上,而固定件140a可从管套130a的上下两端穿入对应的管套130a。其中,管套130a与固定140a件配置在侧壁120上对应于角落C之处,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其位置,其可依据需求调整。[〇〇48]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40a可采用钢钉或其它适用的构件,本实用新型不限制其种类。由于底壁110与侧壁120使用可折叠的材质制成,故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固定件140a可由上往下穿入对应的管套130a并将侧壁120往外拉动,以将侧壁120撑起而立设在底壁110上。固定件140a在穿入对应的管套130a之后可更进一步插入固定于地面。 藉此,固定件140a除了可将侧壁120撑起来而使容纳空间S展开之外,还可以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从侧壁120的外侧支撑侧壁120,以避免侧壁120在容纳空间S蓄水时产生变形或倒塌。[〇〇49]请参考图1、图2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多个管套130b,且管套130b为活动式管套。管套130b可拆卸地配置在侧壁120的外侧,而固定件140b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穿入对应的管套130b并接触地面,以将侧壁120往外拉动并支撑侧壁120。详细而言, 各管套130b具有相对的固定侧S1与黏贴侧S2。固定侧S1固定于侧壁120,且黏贴侧S2黏贴于侧壁120或从侧壁120上拆开,以使各固定件140b固定在对应的管套130b上或从对应的管套 130b上拆除。换言之,各管套130b的固定侧S1熔接在侧壁120上,而黏贴侧S2可对应黏贴在侧壁120上,例如在侧壁120的对应处配置黏贴件124,而各管套130b的黏贴侧S2可黏贴至黏贴件124上,以固定对应的固定件140b,或者黏贴侧S2可从黏贴件124上拆开,以使对应的固定件140b可从管套130b上拆除。
[0050]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各固定件140b包括相对的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使各固定件 140b据此呈现L型(如图2所示)。固定件140b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连接至对应的固定部。具体而言,各固定件140b以第一端E1穿入对应的管套130b,且以第二端E2穿入底壁 110与地面之间,以限制侧壁120与底壁110之间的夹角并支撑侧壁120。换言之,由于底壁 110与侧壁120使用可折叠的材质制成,故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固定件140b可以第一端E1穿入对应的管套130b内且以第二端E2穿入底壁110与地面之间,使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分别抵靠侧壁120与底壁110的外侧,而限制侧壁120与底壁110也呈现L型。[0051 ]更进一步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40b可由外往内以第二端E2穿入底壁110与地面之间,且第一端E1抵靠侧壁120,而后将对应的管套130b以黏贴侧S2黏贴至侧壁120而固定第一端E1,使第一端E1呈现插入管套130b的状态。或者,固定件140b可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之前先以第一端E1由下往上穿入管套130b,并使第二端E2抵靠底壁110的外侧,而后将底壁110放置在地面上,使第二端E2呈现穿入底壁110与地面之间的状态。藉此,固定件140b除了可将侧壁120撑起来而使容纳空间S展开之外,还可以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从侧壁120的外侧支撑侧壁120,以避免侧壁120在容纳空间S蓄水时产生变形或倒塌。 此外,各固定件140b适于在对应的黏贴侧S2从侧壁120上拆开后从对应的管套130b上拆除。 然而,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固定件140b的形状可依据需求调整。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固定件140b的形状,也不限制管套130b需搭配固定件140b使用(其也可搭配前述的固定件 140a或采用其它类型的固定件)。[〇〇52] 请参考图1至图4,当固定件140a、140b对应穿入管套130a、130b而使一体式的底壁 110与侧壁120展开构成容纳空间S之后,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便可开始蓄水结冰。所述蓄水结冰意指,在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的容纳空间S内蓄水,并使其在寒冷环境下结冰。固定件140a、140b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从侧壁120的外侧支撑侧壁120,使侧壁120立设在底壁110上,以避免侧壁120在容纳空间S蓄水时产生变形或倒塌。上述蓄水结冰动作可反复多次或多天,以在容纳空间S内逐渐累积成冰层。待容纳空间S所累积的冰层符合所需厚度时,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即可作为溜冰场使用,即使用者可在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内的冰层上溜冰。
[0053]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在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的容纳空间S蓄水结冰之后,固定件140a、140b可从对应的管套130a、130b上移除,以避免使用者在溜冰时受到固定件 140a、140b伤害。详细而言,固定件140a、140b系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支撑侧壁120。 待容纳空间S蓄水结冰之后,底壁110与侧壁120的相对位置大致上已固定,故即使将固定件 140a、140b从对应的管套130a、130b移除,也不致使侧壁120产生变形或倒塌。其中,由于固定件140a由上往下穿入固定式的管套130a后插入地面,故固定件140a只要由上往下拔出地面,即可从管套130a上移除。相对地,由于固定件140b的第一端E1被管套130b固定,且第二端E2穿入底壁110与地面之间而被底壁110与上方冰层压住,故此时可将活动式的管套130b 从黏贴侧S2拆开,即可由内往外将L型的固定件140b从底壁110与地面之间移出。藉此,本实施例的固定件140a、140b具有简易的组装与拆卸方式。[〇〇54]此外,待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不需使用时,只要将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 100内的冰层移除(例如等其融化后将水抽出或倒出),即可将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拆卸后折叠收纳。待后续需再次使用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时,可将底壁110、侧壁120与管套130a、130b所构成的本体展开后使用,并将固定件140a、140b配置于管套130a、130b,以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支撑侧壁120,使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的容纳空间S可再次蓄水结冰,而后作为溜冰场使用。待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不需使用时,便可再次以上述方式拆卸后折叠收纳。藉此,本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具有较为简易的操作方式,并具有重复利用性。
[0055]图5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除了上述的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与固定件140a、140b混合使用之外,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也可使用单一类型的固定部与固定件。[〇〇56]请先参考图5,在图5的实施例中,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a与前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的主要差异在于,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l〇〇a只采用一种固定部(例如是管套130a)与一种固定件140a。固定式的管套130a与固定件140a配置在侧壁120的角落C,而侧面122未配置管套130a、130b。管套130a固定在侧壁120的外侧上对应于角落C之处,而固定件140a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穿入对应的管套130a,以将侧壁120往外拉动并固定至地面,进而支撑侧壁120。有关管套130a与固定件140a的结构特征可参考前述说明,在此不多加赘述。[〇〇57] 此外,由于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a只有通过固定件140a支撑角落C,而侧壁 120的侧面122未配置管套130a、130b,故积雪或其它材料可沿着侧面122的外侧配置,以提供侧壁120必要的支撑力直至蓄水结冰城固体冰层之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另夕卜,虽然本实施例是以长方形的底壁11〇(构成呈现立方体的容纳空间S)搭配四个管套130a 与固定件140a的组合为例,但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底壁110与容纳空间S的形状以及管套130a与固定件140a的数量与位置可依据需求调整。举例而言,在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采用圆形的底部而与侧壁构成圆柱形的容纳空间S的实施方式中,其也可采用单一种类的管套130a作为固定部搭配单一种类的固定件140a使用,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
[0058]再者,请参考图6,在图6的实施例中,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b与前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〇〇与l〇〇a的主要差异在于,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b只采用一种固定部(例如是管套130b)与一种固定件140b,且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b所采用的底壁11 Ob 为圆形,以使侧壁120b环绕底壁110b所构成的容纳空间S呈现圆柱体。具体而言,侧壁120b 配置并环绕圆形底壁ll〇b而具有一个侧面122,使侧壁120a与底壁110a所构成的容纳空间S 呈现圆柱体而不具有类似前述的角落C。然而,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底壁也可为椭圆形或多角形,使容纳空间呈现椭圆柱体或多角体,本实用新型实际上并不限制底壁与容置空间的形状,其可依据需求调整。[〇〇59]再者,活动式的管套130b等间距地排列在侧壁120b的外侧,但其数量与位置可依据需求调整。藉此,管套130b可拆卸地配置在侧壁120b的外侧,而固定件140b穿入对应的管套130b并接触地面。有关活动式管套130b与L型固定件140b的结构与组装方式可参考前述内容,在此不多加赘述。然而,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采用圆形底壁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不限于使用管套130b与固定件140b的组合,其也可采用前述管套130a与固定件140a 的组合,或者是同时采用管套130a、130b与固定件140a、140b搭配使用,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各种形状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所采用的管套与固定件的类型,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0060]图7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除了上述的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与固定件140a、140b之外,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也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固定部与固定件。
[0061]请先参考图7,在本实施例中,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c包括底壁110、侧壁120、 多个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与挂勾孔130c)以及多个固定件140a与140c。有关底壁110、侧壁 120与容纳空间S的描述可参考前述内容,在此不多加赘述。此外,本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c也可采用前述的固定式管套130a搭配前述的固定件140a配置在侧壁120的四个角落C作为补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〇〇6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c与图1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的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c所采用的固定件140c包括多个挂勾部142c,且固定部包括多个挂勾孔130c。所述挂勾孔130c位于侧壁120的外侧, 并邻近侧壁120的上缘。藉此,固定件140c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以挂勾部142c勾合对应的挂勾孔130C并固定至或接触地面,以将侧壁120往外拉动而支撑侧壁120。然而,所述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c也可采用单一种类的固定部(如挂勾孔130c)搭配单一种类的固定件140c使用,或者采用多种固定部(例如前述的固定式管套130a、活动式管套130b或挂勾孔130c)搭配多种固定件(例如前述的固定件140a至140c),且底壁110与侧壁120的形状也可依据需求调整,本实用新型不此为限制。藉此,本实施例的固定件140c具有简易的组装与拆卸方式。[〇〇63]类似地,请参考图8,在本实施例中,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d包括底壁110、侧壁120、多个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与由环形管套132以及线材134所构成的挂勾孔130d)以及多个固定件140a与140d。有关底壁110、侧壁120与容纳空间S的描述可参考前述内容,在此不多加赘述。此外,本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l〇〇d也可采用前述的固定式管套 130a搭配前述的固定件140a配置在侧壁120的四个角落C作为补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〇〇64]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d与图1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的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l〇〇d所采用的固定件140d包括多个挂勾部142d,其大致上类似于图7的固定件140c,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固定件140d的形状。再者,固定部包括由环形管套132以及线材134构成的多个挂勾孔130d。详细而言,环形管套132位于侧壁120的外侧,并邻近侧壁120的上缘,且环形管套132具有多个开口 132a。 线材134穿设在环形管套132内,并经由开口 132外露,以构成挂勾孔130d。换言之,环形管套 132环绕并连接侧壁120的上缘,而线材134穿设于环形管套132并构成环形,且线材134的局部透过环形管套132的开口 132外露,线材134与环形管套132的开口 132构成挂勾孔130d。 [〇〇65]藉此,固定件140d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以挂勾部142d勾合对应的挂勾孔 130d并固定至接触地面,例如是以挂勾部142d穿入线材134与对应的开口 132之间并将线材 134往外拉动,以将侧壁120往外拉动而支撑侧壁120。然而,所述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 100d也可采用单一种类的固定部(如挂勾孔130d)搭配单一种类的固定件140d使用,或者采用多种固定部(例如前述的固定式管套130a、活动式管套130b或挂勾孔130c、130d)搭配多种固定件(例如前述的固定件140a、140b、140c或140d),且底壁110与侧壁120的形状也可依据需求调整,本实用新型不此为限制。藉此,本实施例的固定件140d具有简易的组装与拆卸方式。
[0066]图9为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 的固定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9与图10,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的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130b与挂勾孔130c、130d)与固定件140a至140d之外,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e 也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固定部与固定件。其中,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l〇〇e包括底壁110、侧壁120、多个固定部(包括管套130a与挂勾孔130e)以及多个固定件140a与140e。有关底壁 110、侧壁120与容纳空间S的描述可参考前述内容,在此不多加赘述。此外,本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l〇〇e也可采用前述的固定式管套130a搭配前述的固定件140a配置在侧壁120的四个角落C作为补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
[0067]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e与图1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的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l〇〇e所采用的固定部包括多个挂勾孔130e,位于侧壁120的外侧,并邻近侧壁120的上缘。藉此,固定件140e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勾合对应的挂勾孔130e并固定至接触地面,以在垂直方向将侧壁120往外拉动而支撑侧壁120。[〇〇68]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各固定件140e包括相对的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而呈现L型 (如图10所示),且第一端E1适于相对于第二端E2旋转。换言之,固定件140e为活动式的L型支架,其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透过枢轴彼此枢设在一起,使第一端E1可依据需求相对于第二端E2旋转。此外,固定件140e包括多个挂勾部142e,位在对应的第一端E1,并对应于挂勾孔130e。藉此,各固定件140e以第一端E1的挂勾部142e连接至对应的固定部,例如是勾合对应的挂勾孔130e,且以第二端E2穿入底壁110与地面之间,以限制侧壁120与底壁11之间的夹角并支撑侧壁120。[〇〇69]更进一步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40e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时可由外往内以第二端E2穿入底壁110与地面之间,并以第一端E1的挂勾部142e勾合对应的挂勾孔 130e而固定第一端E1。或者,固定件140e可在容纳空间S用以蓄水结冰之前先以第一端E1的挂勾部142e勾合对应的挂勾孔130e,并使第二端E2抵靠底壁110的外侧,而后将底壁110放置在地面上,使第二端E2呈现穿入底壁110与地面之间的状态。藉此,固定件140e的第一端 E1与第二端E2分别抵靠侧壁120与底壁110的外侧,而限制侧壁120与底壁110也呈现L型。
[007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100e的容纳空间S蓄水结冰之后, 各固定件140e适于留在底壁110与地面之间。详细而言,在蓄水结冰之后,第一端E1的挂勾部142e可从对应的挂勾孔130e上拆除。在此之后,由于固定件140b不须再支撑侧壁120,故第一端E1可相对于第二端E2往下旋转,而第二端E2可在第一端E1相对于第二端E2旋转后留在底壁110与地面之间。[0071 ]更进一步地说,由于固定件140e的第一端E1以挂勾部142e勾合对应的挂勾孔 130e,故挂勾部142e须先从挂勾孔130e上移除。藉此,本实施例的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可采用硬性材质制作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但挂勾部142e可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以通过施力而从挂勾孔130e上拆除,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固定件140e的材质。在挂勾部142e从挂勾孔 130e上拆除之后,由于第二端E2穿入底壁110与地面之间而被底壁110与上方冰层压住,使得第二端E2难以移出底壁110与地面之间,故第二端E2较佳地是留在底壁110与地面之间。 另一方面,基于防止使用者受伤的目的,由于固定件140b不须再支撑侧壁120,故第一端E1 可相对于第二端E2往下旋转至邻近地面。然而,L型固定件140e的第二端E2也可由内往外从底壁110与地面之间移出,且从底壁110与地面之间移出第二端E2的动作不受限于第一端E1 是否相对于第二端E2旋转。即使第一端E1未相对于第二端E2旋转,第二端E2仍可在挂勾部 142e从挂勾孔130e上移除之后由内往外从底壁110与地面之间移出。藉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固定件140e留在底壁110与地面之间或者从底壁110与地面之间移出,其可依据需求选择。[〇〇72]另外,由于第二端E2可留在底壁110与地面之间,故当容纳空间S需进进一步蓄水结冰构成另一冰层时,各固定件140e适于反向旋转回垂直位置并呈现L型,以在容纳空间S 用于形成另一冰层时支撑侧壁120。换言之,第一端E1可重新相对于第二端E2往上旋转,而挂勾部142e重新勾合挂勾孔130e。在蓄水结冰形成另一冰层之后,第一端E1的挂勾部142e 可从挂勾孔130e上移除,且第一端El再次相对于第二端E2往下移动至安全位置。此外,本实施例的挂勾孔130e也可搭配固定式的L型固定件(S卩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无法相对旋转者),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藉此,本实施例的固定件140e具有简易的组装与拆卸方式。
[0073]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中,侧壁连接并环绕底壁,以构成用以蓄水结冰的容纳空间,其中固定部配置在侧壁的外侧,而固定件对应地连接至固定部,并适于连接或固定至地面。其中,底壁、侧壁与管套所构成的本体可折叠收纳或展开后使用。藉此,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侧壁可通过固定件支撑而立设在底壁上,以避免侧壁产生变形或倒塌。在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之后,蓄水结冰装置作为溜冰场。此时,侧壁与底壁之间的相对位置大致上已固定,故可将固定件移除,以避免使用者在溜冰时受到固定件伤害。待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不需使用时,即可将容纳空间内的冰层移除后折叠收纳,而后续也可依据需求再次展开后使用。藉此,本实用新型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具有较为简易的操作方式,并具有重复利用性。
[007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侧壁,连接并环绕所述底壁,以构成用以蓄水结冰的容纳空间;多个固定部,配置在所述侧壁的外侧;以及多个固定件,对应地连接至所述多个固定部,并适于连接或固定至地面,所述多个固定 件在所述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支撑所述侧壁,使所述侧壁立设在所述底壁上,且所述 多个固定件适于在所述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之后移除,使所述蓄水结冰装置作为溜冰 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固定部包括多 个管套,固定在所述侧壁的外侧,所述多个固定件在所述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穿入对 应的所述多个管套并固定至地面,以将所述侧壁往外拉动而支撑所述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固定部包括多 个管套,可拆卸地配置在所述侧壁的外侧,所述多个固定件在所述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 时穿入对应的所述多个管套并接触地面,以将所述侧壁往外拉动而支撑所述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管套具有相对的 固定侧与粘贴侧,所述固定侧固定于所述侧壁,且所述粘贴侧粘贴于所述侧壁或从所述侧 壁上拆开,以使各所述固定件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管套上或从对应的所述管套上拆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件包括相对 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而呈现L型,各所述固定件以所述第一端连接至对应的所述固定部,且以 所述第二端穿入所述底壁与地面之间,以限制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并支撑所述 侧壁,而各所述固定件适于从所述底壁与地面之间拆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固定部包括多 个挂勾孔,位于所述侧壁的外侧,并邻近所述侧壁的上缘,所述多个固定件在所述容纳空间 用以蓄水结冰时勾合对应的所述多个挂勾孔并固定至或接触地面,以将所述侧壁往外拉动 而支撑所述侧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固定部包括由 环形管套以及线材构成的多个挂勾孔,所述环形管套位于所述侧壁的外侧,并邻近所述侧 壁的上缘,且所述环形管套具有多个开口,所述线材穿设在所述环形管套内,并经由所述多 个开口外露,以构成所述多个挂勾孔,所述多个固定件在所述容纳空间用以蓄水结冰时勾 合对应的所述多个挂勾孔并固定至或接触地面,以将所述侧壁往外拉动而支撑所述侧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件包括相对 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而呈现L型,且所述第一端适于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旋转,各所述固定件以 所述第一端连接至对应的所述固定部,且以所述第二端穿入所述底壁与地面之间,以限制 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夹角并支撑所述侧壁,而各所述固定件适于在所述第一端相对 于所述第二端旋转后留在所述底壁与地面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件适于反向 旋转回垂直位置并呈现L型,以在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形成另一冰层时支撑所述侧壁。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冰场用蓄水结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与 所述多个固定部彼此连接构成本体,而所述本体适于折叠收纳或展开后使用。
【文档编号】E01C13/10GK205636420SQ201620370624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7日
【发明人】陈源镇, 汤玛斯·麦可·普连特
【申请人】嘉翰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瑞福运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