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轴轻载工业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9820阅读:1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轴轻载工业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装置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构模块化设计的六轴轻载工业机器人控制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从21世纪初开始,受技术快速发展、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生产效率要求进一步提高等因素影响,全球工业机器人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发展速度。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已从汽车及汽车周边行业扩展到电子、医疗、食品、服务等众多行业。在区域分布上,随着亚洲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各项产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增加,使得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逐渐由欧美地区转移到亚洲地区。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2010年开始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激增,但目前我国新增工业机器人中超过70%依赖国外进口。外资品牌占据了国内绝对的市场份额,像发那科、安川、ABB、库卡等外资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

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而言,可以说是既有机遇又有困难。就目前情况看来,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厂商需要面对以下问题:控制精度差,长时间使用后运行精度降低,不能有效的进行补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重构模块化设计的六轴轻载工业机器人控制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解决现有六轴工业机械手定位精度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六轴轻载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底座,于底座上设置六轴连动机构;所述六轴连动机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第五轴和第六轴,其中所述第一轴设于底座上,第二轴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轴上,所述第三轴与第二轴通过第一连杆相互连接,所述第四轴通过拐角连杆固定于第三轴上,所述第五轴和第六轴依次设于第四轴前部;

(2)设置与六轴连动机构电连接的控制箱,于控制箱内设置控制卡板;

(3)于控制卡板上设置人机交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执行模块;

(4)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内嵌入有控制算法,所述控制算法包括:

其中:L1、L2、L3、L4、L5、L6分别为第一轴至第六轴尺寸,Kp为系统比例增益,Ki为积分项系数,Kd=Kp*Td,Td为微分时间,u(t)为控制输出量;

(5)上电工作,各个模块进行初始化,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接收人工输入控制参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各个电机转速信息,各轴的旋转及摆动角度,并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由中央处理模块中所嵌入的控制算法,对各轴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然后由执行模块输出电机运行参数,数据采集模块同时采集各个电机的实时运行状态,中央处理模块通过对比预先设定的轨迹,实时做出插值调整,从而实现对六轴工业机器人的控制。

所述第一轴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于该中空圆柱体结构内部设有第一轴伺服电机。

所述第一连杆两端设有圆形通槽,且下端圆形通槽直径大于上端圆形通槽直径,所述第二轴设于下端圆形通槽内,所述第三轴设于上端圆形通槽内;第一连杆中部设有加强筋结构。

所述拐角连杆呈“7”型结构,于拐角连杆下部设有弧形拐角,所述第三轴固定于该弧形拐角内,所述弧形拐角上部中空,所述第四轴设于该中空内。

所述第二轴为旋转关节结构,其包括基座,于基座上部设有第二轴上外壳,第二轴下外壳,第二轴伺服电机和第二轴谐波减速机,其中所述第二轴下外壳与第二轴上外壳形成空腔,所述第二轴谐波减速机设于该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轴伺服电机相连接。

所述第四轴为移动关节结构,其包括第四轴上外壳,第四轴下外壳,第四轴伺服电机和第四轴谐波减速机,其中所述第四轴下外壳与第四轴上外壳形成空腔,所述第四轴伺服电机和第四轴谐波减速机设于该空腔内,且第四轴伺服电机与第四轴谐波减速机相互连接;将电机的转动用螺旋副转化为沿其自身轴线的往复移动。

所述第六轴为回转关节结构,其呈圆柱体结构,其包括第六轴上外壳,第六轴下外壳,第六轴伺服电机和第六轴谐波减速机,其中所述第六轴下外壳与第六轴上外壳形成空腔,所述第六轴伺服电机和第六轴谐波减速机设于该空腔内,且第六轴伺服电机与第六轴谐波减速机相互连接。

一种实施所述控制方法的装置,其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六轴连动机构,以及控制六轴连动机构运动的控制箱,所述六轴连动机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第五轴和第六轴,其中所述第一轴设于底座上,第二轴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轴上,所述第三轴与第二轴通过第一连杆相互连接,所述第四轴通过拐角连杆固定于第三轴上,所述第五轴和第六轴依次设于第四轴前部;所述控制箱设有控制卡板,于卡板上设有工业机器人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内嵌入有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包括:

其中:L1、L2、L3、L4、L5、L6分别为第一轴至第六轴尺寸,Kp为系统比例增益,Ki为积分项系数,Kd=Kp*Td,Td为微分时间,u(t)为控制输出量。

所述第一轴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于该中空圆柱体结构内部设有第一轴伺服电机;所述第一连杆两端设有圆形通槽,且下端圆形通槽直径大于上端圆形通槽直径,所述第二轴设于下端圆形通槽内,所述第三轴设于上端圆形通槽内;第一连杆中部设有加强筋结构;所述拐角连杆呈“7”型结构,于拐角连杆下部设有弧形拐角,所述第三轴固定于该弧形拐角内,所述弧形拐角上部中空,所述第四轴设于该中空内。

所述第二轴为旋转关节结构,其包括基座,于基座上部设有第二轴上外壳,第二轴下外壳,第二轴伺服电机和第二轴谐波减速机,其中所述第二轴下外壳与第二轴上外壳形成空腔,所述第二轴谐波减速机设于该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轴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第四轴为移动关节结构,其包括第四轴上外壳,第四轴下外壳,第四轴伺服电机和第四轴谐波减速机,其中所述第四轴下外壳与第四轴上外壳形成空腔,所述第四轴伺服电机和第四轴谐波减速机设于该空腔内,且第四轴伺服电机与第四轴谐波减速机相互连接;将电机的转动用螺旋副转化为沿其自身轴线的往复移动;所述第六轴为回转关节结构,其呈圆柱体结构,其包括第六轴上外壳,第六轴下外壳,第六轴伺服电机和第六轴谐波减速机,其中所述第六轴下外壳与第六轴上外壳形成空腔,所述第六轴伺服电机和第六轴谐波减速机设于该空腔内,且第六轴伺服电机与第六轴谐波减速机相互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重构模块化精良的结构设计优化,使得结构紧凑简单,并保证了足够的刚性,达到5㎏的负载能力。主要零件选用了优质的铝合金材料,其关键零件都有设计开模,形成模组化设计,使得定位精度更高。在第六轴采用长方体倒圆角结构,在旋转摩擦处增加了其刚性;采用第一连杆连接第二轴和第三轴,采取开模且中间加强筋结构,既保证刚度稳定,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轴剖视图;

图3为第四轴剖视图;

图4为第六轴剖视图;

图5为拐角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机驱动电路图。

图中:1.底座 2.第一轴 3.第二轴 4.第三轴 5.第四轴

6.第五轴 7.第六轴 8.第一连接件 9.第一连杆

10.拐角连杆 11.圆形通槽 12.弧形拐角 13.基座

14.第二轴上外壳 15.第二轴下外壳

16.第二轴伺服电机 17.第二轴谐波减速机

18.第四轴上外壳 19.第四轴下外壳

20.第四轴伺服电机 21.第四轴谐波减速机

22.第六轴上外壳 23.第六轴下外壳

24.第六轴伺服电机 25.第六轴谐波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六轴轻载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底座1,于底座1上设置六轴连动机构;所述六轴连动机构包括第一轴2、第二轴3、第三轴4、第四轴5、第五轴6和第六轴7,其中所述第一轴2设于底座1上,第二轴3通过第一连接件8固定在第一轴2上,所述第三轴4与第二轴3通过第一连杆9相互连接,所述第四轴5通过拐角连杆10固定于第三轴4上,所述第五轴6和第六轴7依次设于第四轴5前部;

(2)设置与六轴连动机构电连接的控制箱,于控制箱内设置控制卡板;

(3)于控制卡板上设置人机交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执行模块;

(4)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内嵌入有控制算法,所述控制算法包括:

其中:L1、L2、L3、L4、L5、L6分别为第一轴至第六轴尺寸,Kp为系统比例增益,Ki为积分项系数,Kd=Kp*Td,Td为微分时间,u(t)为控制输出量;

(5)上电工作,各个模块进行初始化,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接收人工输入控制参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各个电机转速信息,各轴的旋转及摆动角度,并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由中央处理模块中所嵌入的控制算法,对各轴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然后由执行模块输出电机运行参数,数据采集模块同时采集各个电机的实时运行状态,中央处理模块通过对比预先设定的轨迹,实时做出插值调整,从而实现对六轴工业机器人的控制。

所述第一轴2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于该中空圆柱体结构内部设有第一轴伺服电机。

所述第一连杆9两端设有圆形通槽11,且下端圆形通槽直径大于上端圆形通槽直径,所述第二轴3设于下端圆形通槽内,所述第三轴4设于上端圆形通槽内;第一连杆9中部设有加强筋结构。

所述拐角连杆10呈“7”型结构,于拐角连杆10下部设有弧形拐角12,所述第三轴4固定于该弧形拐角12内,所述弧形拐角12上部中空,所述第四轴5设于该中空内。

所述第二轴3为旋转关节结构,其包括基座13,于基座13上部设有第二轴上外壳14,第二轴下外壳15,第二轴伺服电机16和第二轴谐波减速机17,其中所述第二轴下外壳15与第二轴上外壳14形成空腔,所述第二轴谐波减速机17设于该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轴伺服电机16相连接。

所述第四轴5为移动关节结构,其包括第四轴上外壳18,第四轴下外壳19,第四轴伺服电机20和第四轴谐波减速机21,其中所述第四轴下外壳19与第四轴上外壳18形成空腔,所述第四轴伺服电机20和第四轴谐波减速机21设于该空腔内,且第四轴伺服电机20与第四轴谐波减速机21相互连接;将电机的转动用螺旋副转化为沿其自身轴线的往复移动。

所述第六轴7为回转关节结构,其呈圆柱体结构,其包括第六轴上外壳22,第六轴下外壳23,第六轴伺服电机24和第六轴谐波减速机25,其中所述第六轴下外壳23与第六轴上外壳22形成空腔,所述第六轴伺服电机23和第六轴谐波减速机24设于该空腔内,且第六轴伺服电机24与第六轴谐波减速机25相互连接。

一种实施所述控制方法的装置,其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六轴连动机构,以及控制六轴连动机构运动的控制箱,所述六轴连动机构包括第一轴2、第二轴3、第三轴4、第四轴5、第五轴6和第六轴7,其中所述第一轴2设于底座1上,第二轴3通过第一连接件8固定在第一轴2上,所述第三轴4与第二轴3通过第一连杆9相互连接,所述第四轴5通过拐角连杆10固定于第三轴4上,所述第五轴6和第六轴7依次设于第四轴5前部;所述控制箱设有控制卡板,于卡板上设有工业机器人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内嵌入有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包括:

其中:L1、L2、L3、L4、L5、L6分别为第一轴至第六轴尺寸,Kp为系统比例增益,Ki为积分项系数,Kd=Kp*Td,Td为微分时间,u(t)为控制输出量。

所述第一轴2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于该中空圆柱体结构内部设有第一轴伺服电机;所述第一连杆9两端设有圆形通槽11,且下端圆形通槽直径大于上端圆形通槽直径,所述第二轴3设于下端圆形通槽内,所述第三轴4设于上端圆形通槽内;第一连杆9中部设有加强筋结构;所述拐角连杆10呈“7”型结构,于拐角连杆10下部设有弧形拐角12,所述第三轴4固定于该弧形拐角12内,所述弧形拐角12上部中空,所述第四轴5设于该中空内。

所述第二轴3为旋转关节结构,其包括基座13,于基座13上部设有第二轴上外壳14,第二轴下外壳15,第二轴伺服电机16和第二轴谐波减速机17,其中所述第二轴下外壳15与第二轴上外壳14形成空腔,所述第二轴谐波减速机17设于该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轴伺服电机16相连接。所述第四轴5为移动关节结构,其包括第四轴上外壳18,第四轴下外壳19,第四轴伺服电机20和第四轴谐波减速机21,其中所述第四轴下外壳19与第四轴上外壳18形成空腔,所述第四轴伺服电机20和第四轴谐波减速机21设于该空腔内,且第四轴伺服电机20与第四轴谐波减速机21相互连接;将电机的转动用螺旋副转化为沿其自身轴线的往复移动。所述第六轴7为回转关节结构,其呈圆柱体结构,其包括第六轴上外壳22,第六轴下外壳23,第六轴伺服电机24和第六轴谐波减速机25,其中所述第六轴下外壳23与第六轴上外壳22形成空腔,所述第六轴伺服电机23和第六轴谐波减速机24设于该空腔内,且第六轴伺服电机24与第六轴谐波减速机25相互连接。

参见图7,于伺服电机处设有电机驱动电路,该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与驱动芯片连接的二极管D2~D9,电阻R7和电阻R8,电容C13和电容C14,两个非门和两个插件M1和M2。该电机驱动芯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伺服电机的行走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方法步骤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