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析系统及其机械抓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4065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免疫分析系统及其机械抓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免疫分析系统及其机械抓手。



背景技术:

免疫分析系统以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由于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免疫分析系统中的一种)以其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免疫诊断上。

免疫分析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机械抓手将物料(如微板)从孵育位抓取后放置到洗板位进行冲洗,然后再抓取后放置到检试位,检测完成之后还需要将物料(如废板)从检试位拿离后叠放到废板位以方便统一回收。即,在转移物料的过程中,均通过机械抓手完成物料的转运。目前,机械抓手一般都是通过电机实现,电机容易存在步数上的误差,进而影响控制精度。并且,机械抓手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提高控制精度,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抓手,以提高控制精度,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免疫分析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械抓手,包括:

抓手支架;

铰接于所述抓手支架上,用于夹取物料的第一抓手夹及第二抓手夹;

设置于所述抓手支架上的旋转电磁铁装置;

与所述旋转电磁铁装置的驱动端连接的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抓手夹与所述第二抓手夹之间,所述凸轮结构上最大长度的两端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抓手夹及所述第二抓手夹相互远离的推动端;

控制所述第一抓手夹及所述第二抓手夹相互靠近的复位装置。

优选地,上述机械抓手中,所述复位装置包括拉簧;

所述拉簧连接所述第一抓手夹及所述第二抓手夹。

优选地,上述机械抓手中,所述第一抓手夹上具有第一拉簧支柱,所述第二抓手夹上具有第二拉簧支柱;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簧支柱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簧支柱连接。

优选地,上述机械抓手中,所述复位装置还包括扭簧;

所述扭簧套设于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抓手支架上;

所述扭簧的一端为固定端,其另一端为与所述第二抓手夹远离所述第一抓手夹的一侧或所述第一抓手夹远离所述第二抓手夹的一侧相抵的抵接端。

优选地,上述机械抓手中,还包括框架,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框架与所述抓手支架;

所述扭簧位于所述框架内。

优选地,上述机械抓手中,所述第一抓手夹的第一铰接柱通过第一连接柱铰接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抓手支架连接;

所述第二抓手夹的第二铰接柱通过第二连接柱铰接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抓手支架连接。

优选地,上述机械抓手中,所述框架与所述抓手支架之间设置有压簧。

优选地,上述机械抓手中,所述第一抓手夹与所述第二抓手夹中的一个抓手夹上具有弧形抓手,另一个抓手夹上具有条形抓手。

优选地,上述机械抓手中,所述凸轮结构具有凸轮部及与所述旋转电磁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部。

优选地,上述机械抓手中,所述凸轮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凸轮部与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上述机械抓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供所述旋转电磁铁装置的输出端穿过的开孔及与所述开孔连通的紧固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免疫分析系统,包括机械抓手,所述机械抓手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机械抓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抓手,采用旋转电磁铁装置控制凸轮结构的转动,进而控制第一抓手夹及第二抓手夹相互靠近及远离,避免了电机控制而产生的步数上的误差,有效提高了控制精度;并且,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免疫分析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种机械抓手。由于上述机械抓手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开盖装置的免疫分析系统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抓手夹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抓手夹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抓手夹的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抓手夹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轮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A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B-B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轮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抓手,以提高控制精度,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免疫分析系统。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抓手,包括抓手支架6、第一抓手夹8、第二抓手夹7、凸轮结构9、旋转电磁铁装置10及复位装置。第一抓手夹8及第二抓手夹7铰接于抓手支架6上,用于夹取物料;旋转电磁铁装置10设置于抓手支架6上;凸轮结构9与旋转电磁铁装置10的驱动端连接,凸轮结构9位于第一抓手夹8与第二抓手夹7之间,凸轮结构9上最大长度的两端为用于控制第一抓手夹8及第二抓手夹7相互远离的推动端;复位装置控制第一抓手夹8及第二抓手夹7相互靠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采用旋转电磁铁装置10控制凸轮结构9的转动,进而控制第一抓手夹8及第二抓手夹7相互靠近及远离,避免了电机控制而产生的步数上的误差,有效提高了控制精度;并且,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2所示,复位装置包括拉簧1;拉簧1连接第一抓手夹8及二抓手夹7。通过设置拉簧1,应用拉簧1自身的收缩恢复力带动第一抓手夹8与二抓手夹7相互靠近。

如图5-图8所示,为了方便拉簧1的安装,第一抓手夹8上具有第一拉簧支柱81,二抓手夹7上具有第二拉簧支柱71;拉簧1的一端与第一拉簧支柱8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拉簧支柱7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拉簧1的并非工作状态,拉簧1的一端与第二拉簧支柱71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一拉簧支柱81并未连接,正常工作时需要将拉簧1的另一端与第一拉簧支柱81连接。

进一步地,复位装置还包括扭簧4;扭簧4套设于支撑柱2上,支撑柱2固定于抓手支架6上;扭簧4的一端为固定端,其另一端为与第二抓手夹7远离第一抓手夹8的一侧或第一抓手夹8远离第二抓手夹7的一侧相抵的抵接端41。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扭簧4的并非工作状态,扭簧4的一端与框架5相抵,而另一端并未与第二抓手夹7相抵。正常工作时,扭簧4的抵接端41需要沿图2中逆时针方向旋转后调整到第二抓手夹7远离第一抓手夹8的一侧。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还包括框架5,支撑柱2连接框架5与抓手支架6;扭簧4位于框架5内。体内各个设置框架5,方便了扭簧4的安装,也避免了扭簧4由支撑柱2滑脱的情况。

第一抓手夹8的第一铰接柱83通过第一连接柱铰接于框架5上,第一连接柱与抓手支架6连接;第二抓手夹7的第二铰接柱73通过第二连接柱铰接于框架5上,第二连接柱与抓手支架6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方便了机械抓手的组装。

为了提高框架5与抓手支架6之间的稳定性,降低二者之间的振动,框架5与抓手支架6之间设置有压簧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压簧3套设于支撑柱2、第一连接柱及第二连接柱铰上,以避免压簧3由框架5与抓手支架6之间脱离。

为了提高机械抓手抓取物料的稳定性,第一抓手夹8与第二抓手夹7中的一个抓手夹上具有弧形抓手72,另一个抓手夹上具有条形抓手82。物料嵌入弧形抓手72内,再由条形抓手82向弧形抓手72的内弧面挤压物料,有效提高了机械抓手抓取物料的稳定性。

如图9-图12所示,凸轮结构9具有凸轮部91及与旋转电磁铁装置10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部92。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凸轮结构9与旋转电磁铁装置10连接。

进一步地,凸轮部91与连接部92之间设置有过渡部93,过渡部93的横截面积小于凸轮部91与连接部92的横截面积。通过设置过渡部93,减少了凸轮结构9的用料量,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过渡部93,凸轮部91与连接部92直接连接,如图12所示。

为了便于安装,连接部92具有供旋转电磁铁装置10的输出端穿过的开孔及与开孔连通的紧固螺栓孔921。将旋转电磁铁装置10的输出端穿过开孔,并采用紧固螺栓穿过紧固螺栓孔921,紧固螺栓伸入紧固螺栓孔921的端部与开孔内的旋转电磁铁装置10的输出端相抵,完成凸轮结构9与旋转电磁铁装置10的输出端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了一种免疫分析系统,包括机械抓手,机械抓手为如上述任一种机械抓手。由于上述机械抓手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开盖装置的免疫分析系统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