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易于安装和更安全枢转轴线承的机动车辆的枢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510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具有易于安装和更安全枢转轴线承的机动车辆的枢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枢转装置,其具有可相对于保持器枢转的枢转体,例如作为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的一部分,特别是内侧门把手装置,车门锁可以通过门把手装置操作,并且具有构造为枢转体的门把手,其把手部手动枢转,或者,例如,用于门或用于其他挡板(例如皮卡车的后挡板)或储藏室覆盖件的情况下,例如在商用车领域(例如行李箱盖挡板)或客车领域(例如太阳镜隔间挡板)中。

在现有技术中,枢转体通常通过回缩插入的轮轴可枢转地固定到保持器上,但是这被认为是不利的,因为安装因此而变得复杂,其可以通过参考这样的内侧门把手的示例被易于理解到。在该领域中,作为一种改进,在de102006053250a1中已经提出了一种内侧门把手,涉及通过用塑料双件注射模制形成把手、保持器和轮轴的整个组件,其中所选择的塑料被构造成在注射模制期间相对于彼此可移动的部件彼此不相连。本发明者试图以另一种方式实现枢转装置的更为简单的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枢转体的一种易于安装的和安全的轴承。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有利的发展。

特别地,通过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枢转装置实现该目的,枢转装置具有保持器和枢转体,枢转体通过铰接安装件安装在保持器上,以便绕枢转轴线枢转,其中枢转体和保持器通过铰接安装件的至少两个铰接元件之间的卡扣紧固件在铰接安装件上保持在一起,并且枢转装置具有阻挡元件,其中,在至少一个第一角度位置可以关闭或释放卡扣紧固件,或优选地,枢转体相对于保持器的角度区域和卡扣紧固件的关闭或释放在至少一个第二角度位置受到阻挡,或优选地,在第二不同的角度区域,两个铰接元件的相对运动被阻挡元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阻挡,该相对运动对于释放卡扣紧固件是必需的。

通过这种方式,枢转体可以通过枢转体在第一角度位置被引导到保持器中被容易地被安装,然后卡扣紧固件关闭。同时,在第二角度位置,装置通过卡扣紧固件来防止被无意地释放,这可能是无意中通过阻挡元件释放的。这里的第二角度位置是优选地和方便地,其是当使用者拉动枢转体并且大的枢转扭矩作用在轴承上时产生的位置,例如当枢转体(端部止挡件)完全枢转出来时的角度位置。第一角位置优选地是对应于在组装状态下的枢转体的非操作位置的角度位置,或者甚至是距离端部止挡件更远的位置,因此静止位置位于第一角度位置和端部止挡件之间。例如,可以存在弹簧,其可以在非操作位置和端部止挡件的方向上将枢转体从第一角度位置按压,因此必须通过在安装期间施加力将第一角度位置带入第一角度位置。第一角度位置优选地是安装位置。两个角度位置也可以是不重叠的角度区域。角度位置在每种情况下涉及枢转体相对于保持器围绕枢转轴线线的旋转角度。

枢转体优选由塑料构成。优选形成为单件。除了随后提及的构造之外,作为门把手,枢转体可以例如构造为(覆盖件)挡板或枢转门(例如,参见皮卡车的后挡板、行李箱盖挡板、太阳镜隔间挡板、手套隔间挡板)。枢转体优选地具有由两个止挡件限定的枢转区域。

卡扣紧固件优选地被理解为连接,其特征在于与弹性元件的配合可释放的形状配合接合。在非操作状态下,弹性元件占据与形状配合接合相对应的位置,但是是可逆形变,例如可弯曲地、弹性地变形到用于释放或安装的有利位置。

阻挡元件以形状配合方式阻挡相对运动的事实优选地被理解为,借助于其物理存在,阻挡元件阻止释放卡扣紧固件所需程度的自由相对运动,因此完全可以保持运动间隙。

一个铰接侧(例如保持器侧)优选地具有配合面,该配合面在装置的组装状态下轴向地布置在另一铰接侧(例如枢转体侧)的铰接元件的旁边。因此,另一铰接侧的铰接元件优选地轴向地布置在第一铰接侧的配合面和铰接元件的保持元件之间。配合面允许另一铰接侧的铰接元件比通过另一铰接侧(枢转体侧)的铰接元件的轴向移动来释放卡扣紧固件所需的轴向间隙更小。这提供了防止,例如,弯曲另一铰接侧的安全性,因此用于打开/关闭卡扣紧固件的所需运动基本上仅在第一铰接侧(例如保持器侧)上进行。配合面优选地以突起的形式设计。从枢转体提升到保持器以将卡扣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的一侧看,突起选地布置在比保持器侧铰接元件更靠后的后面,或者在保持器侧铰接元件之后与保持器侧铰接元件相同的高度处。通过这种方式,通过突起提供用于将枢转体引入保持器的辅助装置。优选地,第二轴承区域类似地构造。一铰接侧也可以是枢转体侧,而另一铰接侧则相应地是保持器侧。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枢转装置是用于打开车门锁的车辆的门把手装置,并且枢转体是可手动抓握的具有把手部的门把手,并且保持器可以附接到车门,使得把手部可相对于车门枢转。

这种安全性在存在门把手装置的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因为用户会主动地拉动或按压枢转元件,因此不期望的力可以作用于卡扣紧固件,否则这些力可以释放卡扣紧固件。门把手装置特别优选地是内侧门把手装置,即在车门侧的内侧手动致动的把手装置。门把手优选地与门锁适当连接,例如通过波顿线缆或电开关。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枢转门把手来解锁门锁并打开车门。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铰接安装件具有彼此间隔开并且与枢转轴线同轴布置的两个轴承区域,其中每个轴承区域具有两个铰接元件,即分配给后者的同轴轴向元件和同轴凹槽,其中轴向元件分别在枢转装置的连接状态下与凹槽接合,其中接合形成卡扣紧固件。

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特别坚固且设计简单的构造。轴向元件也可以被认为是枢转销。凹槽优选为圆形、同轴凹槽。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同轴”涉及枢转轴线。轴向元件优选地向外指向并且彼此背离。凹槽优选地各自具有向内的开口,并且所述开口彼此相向。它们优选地延伸(即可以透过其可见)。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轴向元件与保持器或与枢转体一体地形成。

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简单制造。例如,通过注射模制制造是可能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凹槽由具有外壁的区域包围,外壁具有相对于枢转轴线倾斜的表面,其中,当枢转体和保持器通过使枢转体和保持器沿垂直于枢转轴线的方向将枢转体和保持器连接在一起时,外壁面向被分配有凹槽的轴向元件被带到凹槽中的一侧。

从而提供了简单连接。通过倾斜表面,卡扣紧固件更容易置于其打开位置上。凹槽优选地被布置成使得当枢转体和保持器通过使枢转体和保持器一起沿垂直于枢转轴线的方向连接在一起时,其与被分配有凹槽的轴向元件接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具有两个轴向元件的至少一个轴向元件的前端具有相对于枢转轴线倾斜的扁平部分,其中,当枢转体和保持器通过使枢转体和保持器一起沿着与枢转轴线垂直的方向连接在一起时,扁平部分面向所指定的凹槽被带到轴向元件的一侧。

通过这种方式,可替代地或另外地提供简单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用于释放卡扣紧固件所需的两个铰接元件的相对运动是轴向元件与每个轴承区域的凹槽之间在彼此背离的方向上的轴向相对运动。

由于闭合/打开运动(相对运动)垂直于随后打开门所需的枢转运动,因此这样提供了非常牢固的卡扣紧固件安装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铰接安装件具有第一铰接侧和第二铰接侧,并且释放卡扣紧固件所需的两个铰接元件的相对运动是沿着彼此背离的方向的轴向相对运动,并且阻挡元件布置在第一铰接侧上,并且在第一角度位置与第二铰接侧的区域相比在第二角度位置上的距离更大。

由此提供了一种特殊的阻挡实现方式,这是由于第二角度位置的距离较小,所以相对移动的移动间隙也受到限制。第一铰接侧优选为把手侧,第二铰接侧为保持器侧,反之亦然。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铰接安装件的铰接元件中,至少一个铰接元件与另一铰接元件相比具有更大的轴向弹性,并且所述铰接元件布置在第二铰接侧上。

通过这种方式,阻挡元件布置在铰接元件可以更容易地“弯曲”的铰接安装件的相对侧上。因此,阻挡元件可以特别有效地实现其功能。第二铰接侧的两个铰接元件优选地具有比在第一铰接侧上的铰接元件更大的弹性。优选地,相应的铰接元件具有轴向弹性,其通过基本垂直运行的保持元件连接到保持器的其余部分或枢转体的其余部分(取决于铰接侧),并且所述保持元件具有轴向弹性(例如通过弯曲)。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铰接侧相对于保持器固定就位。

通过这种方式,具有(都具有)更大弹性的铰接元件(所有铰接元件)被布置在保持器侧而不在枢转体侧。这优点在于:相反,枢转体可以是相对刚性的设计,其,例如,使得枢转体的涂漆或镀铬更耐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铰接侧的铰接元件在外部轴向布置或固定,并且第二铰接侧的铰接元件在内部轴向布置或固定,并且,在第二角度位置,阻挡元件

位于第二铰接侧的铰接元件之间,和/或

位于第二铰接侧的铰接元件的保持元件之间,其中铰接元件通过保持元件的弹性变形在保持元件上具有轴向弹性。

通过这种方式,阻挡元件可以从两个相对侧吸收铰接元件被阻挡的运动,因此在第二角度位置中特别有效地阻挡了相对运动。“之间”优选在此理解为“轴向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阻挡元件与保持器或与枢转体一体地形成。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单制造,例如通过注射模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阻挡元件是保持器或枢转体的肋部,该肋部基本上平行于枢转轴线。

在这种形式中,阻挡元件以尽可能节材的方式实现,然而以高度吸收力的方式,特别是在轴向方向上实现。

此外,还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枢转装置(例如(内侧)门把手装置)在机动车中实现该目的,其优选地被理解为为了在车辆中使用而明确地进行制造,特别是优选地将这种装置装配到车辆中。

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a-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枢转装置的特别有利的构造,

图2a-2c示出了可选铰接实现方式的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图1a至1d的部分示出的装置上的另一有利特征。

为了清楚起见,可以清楚地识别出的相同部分或重复部分有时在附图中不作标记。

图1a-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枢转装置1的特别有利的构造。图1a在顶部是垂直截面,图1a在底部是从其上所示构造的a-a截面。这同样适用于图1b。图1c仅示出了垂直截面。图1d在右上方显示了从左下角的水平截面图像沿着b-b的垂直截面,其中在此示出了枢转体10的两个不同的角度位置,右上角的垂直截面图像与枢转体10的位置(由虚线表示)有关。图1a示出了组装状态,图1b示出了在连接之前的状态,1c显示了在卡扣紧固件锁紧之前短时间内的连接过程中的状态。在图1a-c中,枢转体10处于第一角度位置,在图1d中,第二角度区域由示例的两个角度位置示出。

这些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是用于打开车门锁的车辆的枢转装置1。装置1具有旋转体10,其具有手动抓握的把手部11。把手部11通过铰接安装件31安装在枢转装置1的保持器50上,该保持器50将被安装到车门上,以便绕枢转轴线12枢转。枢转体10和保持器50通过紧固在铰接安装件31的至少两个铰接元件33.1、33.2、34.1、34.2之间的卡扣紧固件固定在铰接安装件31上,这是在图1a和图1d中的情况。枢转装置1具有阻挡元件40。相对于图1a-c的保持器50,枢转体10的第一角度位置可以关闭或释放卡扣紧固件。在第二角度位置处阻挡了卡扣紧固件的闭合或释放,如图1d所示,通过两个铰接元件33.1、33.2、34.1、34.2的相对运动被阻挡元件40以形状配合的方式阻挡,该相对运动对于释放卡扣紧固件是必需的。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每一种情况下的两个角度区域,在其中存在和不存在阻挡。在图1d中,相对运动在所示的两个角度位置及其之间被阻挡。铰接安装件31具有彼此间隔开并且与枢转轴线12同轴布置的两个轴承区域31.1、31.2,其中每个轴承区域31.1、31.2具有两个铰接元件33.1、34.1、33.2、34.2,即同轴向元件33.1、33.2和分配给后者的同轴凹槽34.1、34.2。轴向元件33.1、33.2分别与枢转装置1的连接状态下的凹槽34.1、34.2接合,其中接合形成卡扣紧固件。轴向元件33.1、33.2与保持器50一体地形成。两个凹槽34.1、34.2各自被具有相对于枢转轴线12倾斜的具有表面的外壁36.1、36.2的区域围绕。当通过使枢转体10和保持器50一起沿着与枢转轴线12垂直的方向而将枢转体10和保持器50连接在一起时,外壁36.1、36.2在每种情况下都面向被分配有凹槽34.1,34.2的轴向元件33.1、33.2被带到凹槽34.1、34.2中的那一侧,参见图1b。两个轴向元件33.1、33.2的相应前端具有相对于枢转轴线12倾斜的扁平部分37.1、37.2,其中,当通过使枢转体10和保持器50一起沿着与枢转轴线12垂直的方向而将枢转体10和保持器50连接在一起时,扁平部分37.1、37.2面向指定凹槽34.1、34.2被带到轴向元件33.1、33.2中的那一侧,参见图1b。在释放卡扣紧固件所需的每种情况下,两个铰接元件33.1、33.2、34.1、34.2的相对运动是轴向元件33.1、33.2和每个轴承区域31.1、31.2的凹槽34.1、34.2之间在彼此背离方向上的轴向相对运动。铰接安装件31具有第一铰接侧32.1和第二铰接侧32.2。阻挡元件40布置在第一铰接侧32.1上,并且在第一角度位置处与第二铰接侧32.2的区域相比在第二角度位置的距离更大。在铰接安装件31的铰接元件33.1、33.2、34.1、34.2中,与其它铰接元件34.1、34.2相比,两个铰接元件33.1、33.2具有更大的轴向弹性。所述铰接元件33.1、33.2设置在第二铰接侧32.2上。第二铰接侧32.2相对于保持器50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第一铰接侧32.1的铰接元件34.1、34.2在外侧轴向固定,第二铰接侧32.2的铰接元件33.1,33.2在内侧轴向固定。在第二角度位置,如图1d所示,阻挡元件40位于第二铰接侧32.2的铰接元件33.1、33.2之间,并且,可以说,位于第二铰接侧32.2的铰接元件33.1、33.2的保持元件35.1、35.2之间。铰接元件33.1、33.2通过保持元件35.1、35.2的弹性形变在保持元件35.1、35.2上具有轴向弹性。阻挡元件40与枢转体10一体地形成。阻挡元件40是枢转体10的肋部,该肋部基本上平行于枢转轴线12。所述枢转装置1优选地是用于打开车门锁的车辆的门把手装置,并且枢转体10是具有可手动抓握的具有把手部11的门把手,并且保持器50可以附接到车门,因此,把手部11可相对于车门枢转。

为了安装,枢转体10从图1b所示的位置与保持器50被带到一起,并且在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一角度区域中,其中保持元件35.1、35.2特别地相对于彼此弹性变形,参见图1c,直到铰接元件最终互相啮合并快速回到非操作位置。如果枢转体10然后枢转到第二角度位置或第二角度区域中,则阻挡元件40阻挡保持元件35.1、35.2或阻挡元件33.1、33.2相对于彼此的可能的弯曲,因此卡扣紧固件接合甚至不能被无意地释放,例如通过可能的倾斜。

第二铰接侧32.2的铰接元件33.1、33.2是这里的轴向元件,并且第一铰接侧32.1的铰接元件34.1、34.2是这里的凹槽。轴向元件33.1、33.2优选地向外指向并且彼此背离。凹槽34.1、34.2优选地各自具有向内的开口,并且所述开口彼此相向。此外,所述开口在这里是延伸的。

图2a-2c详细示出了铰接元件类型到铰接侧的可选铰接实现方式或分配和取向的示例。在图2a中,轴向元件布置在枢转体10上,并且凹槽布置在保持器50上,其中轴向元件彼此相对(在其前端)。与图2a相反,如图2b所示,轴向元件彼此背离。在图2c中,提供如图1a-d中的实施方式中的分配,但是轴向元件在这里彼此相对。此外,进一步的变化也是可能的,例如在一个铰接侧(例如在保持器侧)上的轴向元件和凹槽,在另一个铰接侧具有精确相对的凹槽和轴向元件的布置。

图3示出了根据图1a至1d通过细节示出的装置上的另一有利特征。保持器侧铰接侧(保持器侧)具有配合面51,其在装置1的组装状态下轴向布置在枢转体侧铰接侧(枢转体侧)的铰接元件34.1旁边。因此,枢转体侧的铰接元件34.1轴向地布置在配合面51和保持器侧的铰接元件33.1的保持元件35.1之间。配合面51允许枢转体侧的铰接元件34.1的轴向间隙小于通过枢转体侧的铰接元件34.1的轴向运动释放卡扣紧固件所需的轴向间隙。这提供了防止例如弯曲枢转体侧的安全性,因此用于打开/关闭卡扣紧固件的所需的运动基本上仅在保持器侧进行。此外,配合面51以突起的形式设计。突起优选地布置在保持器侧铰接元件33.1的后面,从枢转体10被带到保持器50的一侧观察,以便将卡扣紧固件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通过突起提供用于将枢转体10引入保持器50的辅助装置。优选地,第二轴承区域31.2类似地构造。

利用本发明,易于安装的枢转体具有简单的装置,此外,被牢固地保持在其轴承中。这通过与阻挡元件组合的卡扣紧固件机构来实现,其中阻挡元件允许卡扣机构可以连接在一起的安装位置,除此之外,机械地阻止卡扣机构的打开。

参考标号列表

1枢转装置

10枢转体

11手柄部

12枢转轴线

31铰接轴承

31.1第一轴承区域

31.2第二轴承区域

32.1第一铰接侧

32.2第二铰链侧

33.1同轴轴向元件

33.2同轴轴向元件

34.1同轴凹槽

34.2同轴凹槽

35.1保持元件

35.2保持元件

36.1外壁

36.2外壁

37.1扁平部分

37.2扁平部分

40阻挡元件

50保持器

51配合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