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门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9989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门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旋转门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实现门的旋转功能,通常采用的是门铰的方式将门板和框连接,门铰以外露的方式安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在安装、拆卸、维护等方面都需要将厚重的门板抬高取出,作业难度系数大,极为不方便,且在生产时必须让多只合页铰中心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生产成本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门板的自重导致合页铰严重下坠,影响门锁的使用效果,增大门框和门板的间隙,影响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隐藏的方式安装且安装方便、稳定可靠、改善门板下垂不良,提升门锁使用效果及门结构的外观和品质的旋转门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门的固定机构,包括下固定组件和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组件安装在门扇的底部,上固定组件安装在门扇上端的内部;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底座、下转轴和轴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轴承槽,轴承对应安装在轴承槽内部且下转轴同轴插入在轴承中间的轴孔内;

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顶板、上转轴和调节机构,所述顶板设置在门扇顶板的内底部,顶板和门扇顶板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轴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轴连接部和调节组件,所述上转轴的上端穿过顶板的轴孔,上转轴的下端固定在转轴连接部上,所述调节组件的控制端凸出设置在门扇顶面或者侧面上,调节组件的驱动端活动连接转轴的固定件,通过调节外露于门扇的调节组件的控制端使调节件的驱动端驱动转轴连接部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上转轴在轴孔内的上下运动。

所述轴承槽内同轴设置有向下凹陷的转轴槽,下转轴穿过轴承的轴孔嵌入转轴槽内。

所述下固定组件的底座上设置有圆弧形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同轴设置在轴承槽的外侧。

所述旋转门的固定机构还包括旋转限位板,所述旋转限位板设置有和下转轴相配合的轴孔以及向下凸出设置插入所述旋转槽的限位柱。

所述下固定件的轴承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下垫板、中间板和上盖板,所述下垫板、中间板和上盖板均呈环形结构中间板上嵌入设置有可以滚动的滚珠,滚珠凸出所述中间板的上下表面。

所述下垫板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向下凹陷的弧度与滚珠凸出中间板表面的弧度相配合。

所述调节组件的控制端设置为调节螺母,所述调节组件的驱动端设置为与调节螺母固定连接的驱动板,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顶板的下方且套在上转轴上,复位弹簧的两端连接固定板,复位弹簧上端的固定板固定在上转轴对应的位置上,顶板下方垂直设置有竖直连板,复位弹簧下端的固定板固定在竖直连板对应的位置上且位于调节螺母的上方。

所述转轴连接部设置有和竖直连板相配合的导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相互配合的下固定组件和上固定组件以轴固定的方式实现了旋转门的固定和旋转的功能,从外观结构上,本实用新型隐藏的方式安装,不会影响门结构的外观,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采用合页门铰方式安装会影响门结构外观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现有技术门扇安装和拆卸的方式,安装、拆卸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更加简单,同时能够通过改变门扇的受力点,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门扇下垂的不良现象,延长门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固定组件与门扇门框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固定组件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固定组件的轴承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固定组件安装前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固定组件安装后的侧视图;

图中,1-门扇、2-下固定组件、21-底座、22-下转轴、23-轴承、211-旋转槽、212-轴承槽、213-转轴槽、231-上盖板、232-中间板、233-下垫板、234-滚珠、235-环形凹槽、3-旋转限位板、4-上固定组件、41-顶板、42-竖直连板、43-固定板、44-调节螺母、45-驱动板、46-转轴连接部、47-复位弹簧、48-上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旋转门的固定机构,包括下固定组件2和上固定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组件安装在门扇1的底部,上固定组件4安装在门扇1上端的内部;所述下固定组件2包括底座21、下转轴22和轴承23,所述底座21上设置有轴承槽212,轴承23对应安装在轴承槽212内部且下转轴22同轴插入在轴承23中间的轴孔内;

所述上固定组件4包括顶板41、上转轴48和调节机构,所述顶板41设置在门扇顶板的内底部,顶板41和门扇顶板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轴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轴连接部46和调节组件,所述上转轴48的上端穿过顶板41的轴孔,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47,所述复位弹簧47设置在顶板41的下方且套在上转轴48上,复位弹簧47的两端紧固连接固定板43,复位弹簧47上端的固定板43固定安装在上转轴48上部且复位弹簧47处于自然状态下刚好与顶板41底面接触,顶板41下方垂直设置有竖直连板42,复位弹簧47下端的固定板43固定在竖直连板42对应的位置上,上转轴48的下端固定在转轴连接部46上,所述调节组件的本体上部通过销轴旋转固定在门扇1顶面或者侧面上并设置有能带动本体以销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凸出的控制端,调节组件本体下部的驱动端与上转轴下端的转轴连接部46活动配合,通过调节外露于门扇1的调节组件的控制端使调节件的驱动端驱动转轴连接部46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上转轴48在轴孔内的上下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门扇1的底部设置有和下转轴22相对应的轴孔,安装时将门扇1底部的轴孔对应套在下固定组件2的下转轴22上,同时通过调节外露于门扇1的调节组件的控制端使调节件的驱动端驱动转轴连接部46向下运动从而使对应的上转轴48向下运动至上转轴48的顶部不高于门扇1的顶部,将门扇1初步放置到位后再次反向调节调节组件的控制端使上转轴48向上运动以凸出门扇1的顶部并嵌入墙体内部,完成安装,安装方便且固定机构隐藏于门扇1或者墙体结构内部不会影响门的外观,从机械受力上分析,传统的采用合页铰方式的将门扇1固定,因门扇1自重而下垂力远大于本实施例中采用转轴从门扇1顶部和底部的受力,从而有效改善了门扇1下垂的不良现象,延长门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轴承槽212内同轴设置有向下凹陷的转轴槽213,下转轴22穿过轴承23的轴孔嵌入转轴槽213内,可以有效增强对下转轴22的定位效果,从而增强下转动的受力能力,进一步改善门扇1下垂不良。

优选地,所述下固定组件2的底座21上设置有圆弧形的旋转槽211,所述旋转槽211同轴设置在轴承槽212的外侧,可在门扇1的底部相应的位置设置可插入旋转槽211的圆柱,门扇1在旋转槽211形成的角度内旋转,实现了对门扇1旋转的限位作用。

优选地,所述旋转门的固定机构还包括在门扇1底部设置的旋转限位板3,所述旋转限位板3设置有和下转轴22相配合的轴孔以及向下凸出设置插入旋转槽211的限位柱,具体使用时,将旋转限位板3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在常规结构的门扇1上,通过限位柱和旋转槽211的配合作用使门扇1在一定的角度内旋转,而旋转限位板3的设计,从而使门扇1的加工工艺在不改变的情况也可以具备旋转限位的功能,门扇1的加工工艺不会因此增加难度,对于整体的工艺来讲具有降低工艺难点,提高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优选地,下固定件的轴承23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下垫板233、中间板232和上盖板231,所述下垫板233、中间板232和上盖板231均呈环形结构,中间板232上嵌入设置有可以滚动的滚珠234,滚珠234凸出所述中间板232的上下表面,轴承23内部涂覆润滑油通过中间板232上滚珠234的滑动作用,在转动门扇1的过程中起到降低摩擦力的作用,旋转更加顺滑且静音效果好,同时上盖板231能够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

优选地,所述下垫板233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35,可有效配合中间板232凸出滚珠234的表面的弧度,使中间板232平稳地安装在下垫板233上方,进一步增强门旋转的顺滑度。

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的控制端设置为调节螺母44,所述调节组件的驱动端设置为与调节螺母44固定连接的驱动板45;调节组件的驱动端位于转轴连接部46的上方,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母44,与调节螺母44固定连接的驱动板45随之旋转,驱动板45的外端顶住转轴连接部46,转轴连接部46带动上转轴48向下运动,由于竖直连板42固定在顶板41下方,复位弹簧47下端的固定板43固定在竖直连板42对应的位置上,因此复位弹簧47下端的固定板43固定不动,复位弹簧47上端的固定板43固定在上转轴48对应的位置上,复位弹簧47上端随着上转轴48向下运动,从而使复位弹簧47处于压缩状态,上转轴48向下运动至旋转轴的底部不凸出门扇1的顶部时,可以将门扇1推进到门扇1安装的位置,反方向旋转调节螺母44,上转轴48在复位弹簧47的力的作用下相上运动插入墙体,完成门扇1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转轴连接部46设置有和竖直连板42相配合的导槽,在安装或者拆卸过程中,竖直连板42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使转轴连接部46带动上转轴48沿着竖直连板42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