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窗升降器的驱动设备,具有用于绳鼓轮的止挡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5661发布日期:2019-04-20 06:4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用于窗升降器的驱动设备,具有用于绳鼓轮的止挡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调节车辆部件、尤其窗升降器的调节装置的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这种驱动设备包括:承载元件,所述承载元件具有开口;和绳鼓轮,所述绳鼓轮借助一个部段插入到承载元件的开口中,使得该部段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开口。在承载元件的第一侧上设置有绳输出壳体,所述绳输出壳体具有将绳鼓轮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支承在承载元件的第一侧上的支承元件。

这种驱动设备尤其能够是窗升降装置的组成部分从而用于调节车窗。这种驱动设备但是也能够在车辆中用于调节其他调节元件,例如天窗等。

在这种窗升降器中,例如在门模块的组件承载件上能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导轨,在所述导轨上引导各一个与车窗玻璃耦联的携动件。携动件经由柔软的、设计成传递(仅)拉力的拉绳与驱动设备耦联,其中拉绳设置在绳鼓轮上,使得在绳鼓轮转动运动时,拉绳借助一个端部卷绕到绳鼓轮上并且借助另一端部从绳鼓轮卷开。因此,出现通过拉绳形成的绳圈的移动并且与此相应地出现携动件沿着分别相关联的导轨的运动。以通过驱动设备的驱动的方式因此能够调节车窗玻璃,例如以便释放或关闭车辆侧门的车窗开口。

这种驱动设备通常必须构成用于,为调节车窗玻璃提供足够大的转矩。驱动设备在此应能够具有小的结构空间,应简单地例如安装在相关联的承载元件、例如门模块的组件承载件上,并且应在运行中在例如车门的门模块上的噪声小的情况下具有有益的运行性能。

在从de102004044863a1中已知的用于机动车中的调节装置的驱动器中,绳鼓轮设置在驱动器壳体的支承拱顶上,其中驱动器壳体经由呈螺丝的形式的固定元件与呈组件承载件的形式的承载元件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可尤其简单地安装并且能够在运行时具有有利的运行特性。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来实现。

因此,在绳鼓轮的部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对于转动轴线径向地从部段突出的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径向地跨接在承载元件的包围承载元件的开口的边缘上的配合支撑件,使得配合支撑件阻止绳鼓轮穿过承载元件的开口的穿过运动。

绳鼓轮借助一个部段穿过承载元件的开口并且至少部分地借助所述部段伸过承载元件的开口。绳鼓轮在此借助承载绳槽的本体位于承载元件的第一侧上,并且由绳输出壳体包围,使得绳鼓轮经由绳输出壳体保持在承载元件上。

为了将绳鼓轮安装在承载元件上,将绳鼓轮连同绳输出壳体一起安置到承载元件上。通过将绳输出壳体与承载元件连接,因此得出预安装的单元,所述预安装的单元随后能够通过从承载元件的另一侧安置驱动器壳体来补充完整,而不必涉及将绳鼓轮保持在承载元件的第一侧上的位置中的特殊准备。尤其地,绳鼓轮在安置到承载元件上之后不能够滑过承载元件中的开口,使得绳鼓轮在承载元件上的安装简单地构成,并且从另一侧通过驱动器壳体的补充完整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执行。

承载元件上的配合支撑件优选通过包围承载元件的开口的支撑环形成。支撑环在此能够从例如呈在环周上包围开口的卷边的形式的环周边缘径向向内突出从而实现对于在绳鼓轮的部段上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的支撑。支撑环的直径小于包络支撑元件的圆的直径,使得支撑元件防止绳鼓轮滑过承载元件的开口。

优选地,绳鼓轮具有多个环周地在部段上彼此间隔开的支撑元件。支撑元件在此能够彼此规则分布地设置在部段上。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绳输出壳体与承载元件经由锁定连接装置形状配合地连接,并且以所述方式——至少在预安装位置中在将绳输出壳体安置到承载元件上之后、但是在通过用于容纳马达单元的驱动器壳体将驱动设备补充完整之前——保持在承载元件上。在预安装位置中,绳输出壳体因此在承载元件上紧固并且在安置到承载元件上之后不能够从承载元件脱落。经由绳输出壳体,绳鼓轮也保持在承载元件上,使得实现用于继续安装的预安装的单元。

经由在绳输出壳体的支承元件上支承的绳鼓轮,在驱动设备运行时,转矩能够作用于绳输出壳体。因此应确保,绳输出壳体在驱动设备运行时不能够相对于承载元件旋转运动。因此,在绳输出壳体和承载元件之间设置抗扭装置。

对此,例如用于将绳输出壳体的底部与承载元件连接的至少一个壳体部段抗扭地固定在承载元件上。因此,在至少一个壳体部段的底部部段或承载元件上能够设有形状配合元件,所述形状配合元件在安装的绳输出壳体中与相应另一构件(即承载元件或至少一个壳体部段的底部部段)上的形状配合开口接合。经由形状配合元件接合到形状配合开口中,因此在绳输出壳体和承载元件之间提供抗扭性。通过至少一个壳体部段径向地与转动轴线间隔开从而在绳鼓轮转动所围绕的转动轴线之外作用,能够以有益的方式接收转矩。

经由至少一个壳体部段,绳输出壳体在此轴向地支撑在承载元件上并且——通过绳输出壳体与驱动器壳体的轴向夹紧——也相对于承载元件夹紧。固定元件的夹紧力经由至少一个壳体部段支撑在承载元件上。

经由绳输出壳体的至少一个壳体部段上的底部部段,在此也能够在预安装位置中建立锁定连接。因此能够提出,在预安装位置中,每个形状配合元件锁定地保持在相关联的形状配合开口中,例如通过在形状配合元件或形状配合开口上设置锁定凸起和在相应另一构件上设置相关联的锁定凹部。通过将绳输出壳体借助其底部部段安置到承载元件上,并且通过形状配合元件与形状配合开口的接合,因此能够建立锁定的、形状配合的连接,所述连接在预安装位置中已经将绳输出壳体保持在承载元件上。

驱动设备优选地具有可通过马达单元驱动的驱动轮和在承载元件的背离第一侧的第二侧上设置的驱动器壳体,所述驱动器壳体具有另外的第二支承元件,用于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支承驱动轮。绳输出壳体因此安置到承载元件的第一侧上,并且在那里支承绳鼓轮。在承载元件的背离的第二侧上安置驱动器壳体并且在那里支承驱动轮。

在运行时,驱动轮和绳鼓轮抗扭地彼此连接并且共同转动,以便将马达单元的转矩朝向绳鼓轮传递,从而移动调节元件。在绳鼓轮和驱动轮之间的抗扭的连接在此例如能够通过形状配合元件接合到彼此中来建立,例如齿部接合,对于所述齿部接合,绳鼓轮的齿部接合到驱动轮的相关联的齿部中从而建立抗扭的连接。例如,绳鼓轮能够具有带有内齿部的齿圈,所述齿圈能够安放到驱动轮的具有外齿部的连接轮上。齿圈在此能够构成如下部段,所述部段延伸穿过承载元件的开口,并且在所述部段上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元件,使得绳鼓轮借助实现齿圈的部段通过开口朝向驱动轮延伸,并且在承载元件的与驱动器壳体相关联的第二侧上与驱动轮耦联。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绳输出壳体和驱动器壳体经由在绳输出壳体的支承元件和驱动器壳体的支承元件之间作用的固定元件彼此固定。通过承载元件的第一侧上的绳输出壳体和承载元件的另外的第二侧上的驱动壳体经由在支承元件之间作用的(唯一的)固定元件彼此固定从而在承载元件上固定,得到非常简单的安装。尤其地,为了安装,一方的绳输出壳体和另一方的驱动器壳体能够安置到承载元件上,以便随后将绳输出壳体和驱动器壳体经由固定元件、例如螺丝元件彼此连接,优选轴向彼此夹紧,使得承载元件夹入绳输出壳体和驱动器壳体之间。

固定元件在此能够从支承元件中的一个结合到支承元件中的另一个中从而将支承元件彼此连接。经由支承元件,将一方的绳输出壳体和另一方的驱动器壳体彼此固定。

当在车辆中、例如在车辆侧门中根据运行安装时,绳鼓轮例如设置在湿空间中,而驱动设备的马达单元置于干空间中。在湿空间和干空间之间的分离在此能够通过承载元件、例如门模块的由塑料制成的组件承载件提供。通过在承载元件的一侧上安装绳输出壳体和在承载元件的另一侧上安装驱动器壳体和经由(唯一的)中央的固定元件的连接,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得到这种湿-干空间分离,而所述湿-干空间分离不通过从一侧到另一侧作用的固定元件损坏。

绳输出壳体的支承元件用于支承绳鼓轮并且对此例如能够构成为圆柱形的支承拱顶,所述支承拱顶从绳输出壳体的底部突出。此外,驱动器壳体的支承元件能够构成为驱动器壳体上的圆柱形的支承拱顶,所述支承元件用于在承载元件的背离绳鼓轮的一侧上支承驱动轮。经由固定元件,将支承拱顶轴向地彼此夹紧,使得由此将一侧的绳输出壳体和另一侧的驱动器壳体固定在承载元件上。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驱动器壳体能够具有至少一个相对于转动轴线径向间隔开的固定装置,例如具有成形的形状配合开口的固定套筒。经由固定装置,驱动器壳体也能够以抗扭的方式固定在承载元件上,使得可接收围绕转动轴线作用的转矩并且将其导出,并且尤其不能够引起驱动器壳体在承载元件上的转动。

为了驱动器壳体在承载元件上的抗扭性,设置在承载元件或驱动器壳体的固定装置上的形状配合元件优选地接合到在相应另一构件(即驱动器壳体的固定装置或承载元件)上形成的形状配合开口中。经由形状配合的接合,能够接收转矩并且将其导出,使得驱动器壳体以抗扭的方式固定在承载元件上。

在形状配合元件上在此能够设置有阻尼元件,所述阻尼元件在形状配合元件和形状配合接口之间形成弹性的、阻尼的衬垫。以所述方式,能够实现在运行时在驱动器壳体和承载元件之间的声学脱耦。

因此,不仅绳输出壳体、而且驱动器壳体能够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抗扭地在承载元件上紧固。所述形状配合在将绳输出壳体安置到承载元件的第一侧上时和将驱动器壳体安置到承载元件的第二侧上时自动建立,而对此不需要特殊的安装步骤并且不必安置其他的固定元件,例如呈螺丝元件的形式的固定元件。绳输出壳体和驱动器壳体相互间的(轴向)固定优选仅经由在中央在绳输出壳体的和驱动器壳体的支承元件之间作用的固定元件进行。

附图说明

本发明所基于的构思应在下文中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附图示出:

图1a示出驱动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b从另一视角示出根据图1a的分解图;

图2示出在安置到承载元件上之前的绳输出壳体的视图;

图3示出在安置到承载元件上之前的绳输出壳体的另一视图;

图4a示出在承载元件上的绳输出壳体的视图;

图4b示出根据图4a的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从斜下方示出绳输出壳体的单独的视图;

图6示出绳输出壳体的俯视图;

图7示出沿着根据图6的线a-a的横截面图;

图8示出根据图7的横截面图,其中绳输出壳体安置到承载元件上;

图9示出在绳输出壳体与驱动器壳体经由固定元件夹紧之前的沿着根据图4a的线b-b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10示出车辆的呈窗升降器的形式的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1b至9示出驱动设备1的第一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例如能够用作为用于调节例如车辆侧门的车窗玻璃的调节装置的驱动器。

示例性地在图10中示出的呈窗升降器的形式的这种调节装置例如具有一对导轨11,在所述导轨上分别可调节携动件12,所述携动件与车窗玻璃13耦联。每个携动件12经由拉绳10与驱动设备耦联,所述拉绳构成用于传递(仅)拉力,其中拉绳10构成闭合的绳圈并且对此借助其端部与驱动设备1的绳鼓轮3(例如参见图1a和1b)连接。拉绳10从驱动设备1围绕导轨11的下部端部上的转向辊110朝向携动件12并且从携动件12围绕导轨11的上部端部上的转向辊111返回驱动设备10延伸。

在运行中,驱动设备1的马达单元驱动绳鼓轮3,使得拉绳10借助一个端部卷绕到绳鼓轮3上并且借助另一端部从绳鼓轮3卷开。由此,通过拉绳10形成的绳圈在不改变自由延伸的绳长度的情况下移动,这引起,携动件12在导轨11上同向地运动,从而车窗玻璃13沿着导轨11调节。

窗升降器在根据图10的实施例中设置在门模块的组件承载件4上。组件承载件4例如能够固定在车门的门内板上,并且为预安装的单元,所述预安装的单元能够以预安装成具有设置在组件承载件4上的窗升降器的方式安装在车门上。

根据图1a、1b至9的实施例的驱动设备1设置在例如通过组件承载件实现的承载元件4的面部段40上,并且具有在承载元件4的第一侧上设置的绳输出壳体2和在承载元件4的背离第一侧的第二侧上设置的驱动器壳体7。绳输出壳体2用于,将绳鼓轮3支承在承载元件4上,而驱动器壳体7此外包围驱动轮6,所述驱动轮能够经由马达单元8驱动,并且与绳鼓轮3连接,使得通过转动驱动轮6能够驱动绳鼓轮3。

在承载元件4的第一侧上的绳鼓轮3在适当地例如设置在车辆的车门上时设置在车门的湿空间中。驱动器壳体7与此相对地处于车门的干空间中。在湿空间和干空间之间的分离通过承载元件4建立,并且相应地,在驱动轮6和绳鼓轮3之间的接口对湿气密封地密封,使得没有湿气从湿空间能够进入到干空间中。

绳输出壳体2具有底部20、在中央从底部20伸出的呈支承拱顶形式的圆柱形的支承元件22和相对于支承元件22径向地间隔开的呈平行于圆柱形的支承元件22延伸的壳体连接片的形式的壳体部段21。在支承元件22上可转动地支承有绳鼓轮3并且绳鼓轮在此由绳输出壳体2包围,使得绳鼓轮3保持在承载元件4上。

绳鼓轮3具有本体30和在所述本体30的环周侧面上具有成形到本体30中的用于容纳拉绳10的绳槽300。借助齿圈31,绳鼓轮3插入到承载元件4的开口41中,并且与驱动轮6抗扭地连接,使得驱动轮6的转动运动引起绳鼓轮3的转动运动。

驱动器壳体7在中间设置密封元件5的条件下安置到承载元件4的另外的第二侧上并且具有壳体罐70,所述壳体罐具有在中央在其中构成的呈圆柱形的支承拱顶的形式的支承元件72,所述支承元件穿过驱动轮6的开口62并且将驱动轮6以所述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罐70上连接有蜗杆壳体74,在所述蜗杆壳体中置入驱动蜗杆81,所述驱动蜗杆抗扭地与马达单元8的电动机80的驱动轴800连接,并且经由蜗杆齿部与驱动轮6的本体60的外齿部600处于齿部接合。驱动轴800经由轴承82在其背离电动机80的端部上支承在蜗杆壳体74中。电动机80在此置入驱动器壳体7的马达罐73中,所述马达罐经由壳体盖75向外封闭。

驱动器壳体7此外具有电子装置壳体76,在所述电子装置壳体中装入电路板760连同在其上设置的控制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壳体76向外经由壳体板761封闭,该壳体板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用于电连接电路板760的电子装置的插接连接器762。

驱动轮6以从本体60轴向突出的方式具有连接轮61,所述连接轮具有在其上成形的外齿部610,所述连接轮与绳鼓轮3的齿圈31接合,使得齿圈31的内齿部310(例如参见图1b)与连接轮61的外齿部610处于齿部接合。以所述方式,驱动轮6和绳鼓轮3抗扭地彼此连接,使得绳鼓轮3通过驱动轮6的驱动可在承载元件4上转动。

为了安装驱动设备1,绳输出壳体2在一侧安置到承载元件4上并且驱动器壳体7在另一侧安置到承载元件4上。在承载元件4上的固定那么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呈螺丝元件的形式的固定元件9插入到在驱动器壳体7的下侧的接合开口721中,使得固定元件9延伸穿过驱动器壳体7的支承元件72中的开口720(参见图9)并且在中央接合到绳输出壳体2的支承元件22之内的开口221中。经由固定元件9,绳输出壳体2和驱动器壳体7轴向地在支承元件22、72上彼此夹紧,并且由此固定在承载元件4上。

在绳输出壳体2的支承元件22的开口221之内,能够成形用于容纳固定元件9的螺纹。可考虑的并且可能的但是还有,固定元件9自攻地拧入到开口221中。

为了安装,将绳输出壳体2安置到承载元件4的第一侧上,使得绳输出壳体2包围绳鼓轮3并且保持在承载元件4上,如这在图2至4a、4b中示出的。绳输出壳体2在此借助其与支承元件22径向间隔开的壳体部段21经由底部部段210与贴靠环45贴靠,所述贴靠环环周地包围承载元件4中的开口41。在贴靠环45上构成有呈接片状的销的形式的轴向突出的形状配合元件42,所述形状配合元件在将绳输出壳体2安置到承载元件4上时与壳体部段21的底部部段210上的形状配合开口212(参见图4b)接合,并且以所述方式实现在绳输出壳体2和承载元件4之间的围绕通过支承元件22限定的转动轴线d的抗转动性。

接片状的形状配合元件42能够在其侧向棱边上——沿着围绕支承元件的环周方向观察——(以小的角度)倾斜延伸,使得在将底部部段210插到形状配合元件42上时,壳体部段21沿着环周方向无间隙地固定在形状配合元件42上。

在形状配合元件42的内侧实现锁定凹部420(例如参见图1a),在安置绳输出壳体2时,壳体部段21上的呈向外突出的锁定凸起的形式的锁定元件211接合到所述锁定凹部中,如这例如从图6至8的概览中可见。经由所述锁定连接,在预安装位置中,将绳输出壳体2连同包含在其中的绳鼓轮3保持在承载元件4上,即使驱动器壳体7还未经由固定元件9与绳输出壳体2夹紧时也如此。锁定连接因此简化安装并且防止绳输出壳体2在驱动器壳体7还未安装时脱落。

绳鼓轮3在预安装位置中经由齿圈31的上部边缘上的径向突出的支撑元件32(例如参见图1a)与承载元件4的开口41之内的支撑环46形成支撑(例如参见图8),使得绳鼓轮3在预安装位置中不能够滑过开口41并且经由绳输出壳体2保持在承载元件4上。

支撑元件32尤其用于在预安装位置中紧固绳鼓轮3在承载元件4上的位置。在完全安装驱动设备1之后,绳鼓轮3经由齿圈31与驱动轮6连接,并且轴向地固定在绳输出壳体2和驱动器壳体7之间。

在壳体部段21的内侧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并且径向向内突出的紧固元件23,所述紧固元件朝向本体30的外侧面上的绳槽300并且优选地在运行中沿着所述外侧面滑动。经由所述紧固元件23确保,容纳在绳槽300中的拉绳10不从绳槽300中跳出。

驱动器壳体7安置在承载元件4的另外的第二侧上,使得马达罐73位于面部段40的成型部44中,并且蜗杆壳体74位于面部段40的连接于其的成型部440中(参见图1a、1b和2)。在安置驱动器壳体7时,呈接合套筒形式的具有在其中成形的形状配合开口710的形式的固定装置71与在下侧从承载元件4突出的呈销的形式的形状配合元件43接合。通过固定装置71的形状配合开口710同样如承载元件4上的销的形式的形状配合元件43那样径向地与通过驱动器壳体7的支承元件72实现的转动轴线d间隔开,通过所述形状配合的接合,驱动器壳体抗扭地固定在承载元件4上,使得提供用于驱动器壳体的抗扭性。

在承载元件4的形状配合元件43上设置有在密封元件5的密封环50上的接合部段51,使得在中间设置接合部段51的条件下进行形状配合元件43与固定装置71上的形状配合开口710的形状配合的接合。这用于声学脱耦。

在密封元件5上构成有弯曲部段52,所述弯曲部段位于用于容纳蜗杆壳体74的成型部440的区域中。弯曲部段52形成在蜗杆壳体74和承载元件4之间的衬垫,使得由此实现驱动器壳体7与承载元件4的声学脱耦。

如果驱动器壳体7在中间设置密封元件5的条件下安置到承载元件4上,那么驱动器壳体7经由固定元件9与绳输出壳体2夹紧,使得由此绳输出壳体2和驱动器壳体7彼此固定并且固定在承载元件4上。如在图9中示出的,固定元件9插入到驱动器壳体7的支承元件72之内的接合开口721中,使得固定元件9借助杆90穿过支承元件72的顶部上的开口720,并且结合到绳输出壳体2的支承元件22的开口221中。固定元件9的顶部91在此位于开口720的背离支承元件22的一侧上,使得通过将固定元件9拧入到支承元件22之内的开口221中将绳输出壳体2相对于驱动器壳体7夹紧。

绳输出壳体2如例如从图2和6中可见的那样在其底部20上在背离承载元件4的一侧上具有结构元件200、201,所述结构元件呈加强肋的形式,所述结构元件径向地朝向通过支承元件22实现的转动轴线d延伸或环周地围绕转动轴线d延伸并且加强底部20。在径向延伸的结构元件200中在此在结构元件200上实现用于削弱材料的局部留空部202,所述留空部沿着围绕转动轴线d的环设置并且实现用于底部20的弹性变形的期望变形线。

如果固定元件9从驱动器壳体7侧拧入到支承元件22中,那么底部20可至少轻微地变形,使得能够补偿制造决定的公差并且绳输出壳体2经由壳体部段21上的底部部段210无间隙地固定在承载元件4上。

在背离底部20的端部上,支承元件22此外具有呈定心锥的形式的锥形部段220(参见图8和9),所述锥形部段在绳输出壳体2相对于驱动器壳体7夹紧时与驱动器壳体7的支承元件72上的互补成形的定心接合部接合,并且以此方式设定绳输出壳体2的支承元件22相对于驱动器壳体7的支承元件72的定心位置。不仅支承元件22的端部上的锥形部段220、而且支承元件72的顶部上的定心接合部722都锥形成形,并且在此彼此互补,使得在接合时,绳输出壳体2的支承元件22以定心的方式相对于驱动器壳体7的支承元件72定向。

绳输出壳体2的支承元件22和驱动器壳体7的支承元件72在此实现用于一方面的绳鼓轮3和另一方面的驱动轮6的共同的转动轴线d,使得绳鼓轮3和驱动轮6在运行时彼此同轴地并且一起共同地转动。

本发明所基于的构思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原则上也能够以完全不同类型的方式实现。

所述类型的驱动设备尤其不局限于使用在窗升降器上,而是也能够用于调节其他调节元件,例如车辆中的天窗等。

驱动设备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尤其利用(唯一的)轴向夹紧的固定元件安装。得出在少量安装步骤中的安装,所述安装在将绳输出壳体和驱动器壳体在承载元件上可靠固定时能够是简单的和有利的。

附图标记列表:

1驱动设备

10绳

11导轨

110、111转向装置

12携动件

13车窗玻璃

2绳输出壳体

20底部

200、201结构元件(加强肋)

202留空部(材料薄弱部)

21壳体部段

210底部部段

211锁定元件

212形状配合开口(狭缝开口)

22支承元件(支承拱顶)

220定心锥

221开口

23紧固元件

3绳鼓轮

30本体

300绳槽

31齿圈

310齿部

32支撑元件

4承载元件(组件承载件)

40面部段

41开口

42形状配合元件

420锁定凹部

43形状配合元件

44成型部

440成型部

45贴靠环

46配合支撑件(支撑环)

5密封元件

50密封环

51接合部段

52弯曲部段

6驱动轮

60本体

600外齿部

61连接轮

610齿部

62开口

7驱动器壳体

70壳体罐

71固定装置(接合套筒)

710形状配合开口

72支承元件(支承拱顶)

720开口

721接合开口

722定心接合部

73马达罐

74蜗杆壳体

75壳体盖

76电子装置壳体

760电路板

761壳体板

762插接连接器

8马达单元

80电动机

800驱动轴

81驱动蜗杆

82轴承

9固定元件

90杆

91顶部

d转动轴线

x1,x2,x3间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