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4088发布日期:2018-07-13 10:5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密封圈安装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液压领域中,广泛使用硬质密封圈,该类密封圈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的优良特性,但是硬质密封圈安装难度较大,传统的安装方法是将硬质密封圈放入沸腾液体中加热,待其变软后将密封圈装入密封槽。

生产现场寻找加热硬质密封的工具较难,同时密封加热后冷却较快,需反复加热直至安装完成,从而导致长时间的停线,影响设备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旨在解决如何可以有效、可靠地完成硬质密封的安装,并能保证不损坏密封圈,而且实现操作简便快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所述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包括一个用于安装硬质密封圈并进行硬质密封圈扩充的外圆锥体,及一个用于将扩充的硬质密封圈收缩的内圆锥体,所述外圆锥体包括梯形外圆锥体,连接所述梯形外圆锥体一端的第一圆环,连接所述梯形外圆锥体另一端的第二圆环,所述内圆锥体包括将内部做成圆锥形的第一圆筒,及连接所述第一圆筒一端的第二圆筒。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为聚四氟乙烯制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圆锥体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内圆锥体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硬质密封安装工具简单可靠、制造方便、制作成本低,避免了硬质密封加热难,需反复加热的问题,密封安装尺寸易控制,避免了因密封安装问题造成的长时间等待和停机,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有效、可靠地完成硬质密封的安装,并能保证不损坏密封圈,而且实现操作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外圆锥体2-内圆锥体3-硬质密封圈4-梯形外圆锥体5-第一圆环6-第二圆环7-第一圆筒8-第二圆筒9-工件。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所述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包括一个用于安装硬质密封圈3并进行硬质密封圈3扩充的外圆锥体1,及一个用于将扩充的硬质密封圈3收缩的内圆锥体2,所述外圆锥体1包括梯形外圆锥体4,连接所述梯形外圆锥体4一端的第一圆环5,连接所述梯形外圆锥体4另一端的第二圆环6,所述内圆锥体2包括将内部做成圆锥形的第一圆筒7,及连接所述第一圆筒7一端的第二圆筒8。在使用硬质密封圈3安装工具时,将硬质密封圈3套设在外圆锥体1上,可以将硬质密封圈3均匀拉伸至合适尺寸,在将硬质密封圈3安装在所需要的工件9密封圈安装槽上,则实现了可以快速的将硬质密封圈3进行安装,将硬质密封圈3进行安装完成之后,由于硬质密封圈3在安装之前被扩充,所以需要再将硬质密封圈3进行收缩,此时便使用内圆锥体2套设在工件9的表面上进行下压,由于内圆锥体2的圆锥形的第一圆筒7将硬质密封圈3压入工件密封圈安装槽内,由于圆锥形的第一圆筒7的内面是逐渐缩小,所以可以将硬质密封圈3进行压紧收缩至合适尺寸,进而实现操作简便快捷。

所述硬质密封圈3安装工具为聚四氟乙烯制作。采用聚四氟乙烯制作可以保证硬质密封圈3安装工具的表面光滑,并且不损伤硬质密封圈。

所述外圆锥体1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内圆锥体2为一体注塑成型。

该硬质密封圈3安装工具在发动机工厂加工车间使用了十个月左右,未出现因硬质密封圈3安装导致的长时间停机问题,解决了原来硬质密封圈3安装难、需反复加热安装的问题。以每次安装约需要停线四个小时计算,减少产量损失约一千台。

该硬质密封圈3安装工具彻底解决了硬质密封圈3安装难、需反复加热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硬质密封圈3安装的效率,降低了生产线的整线停线率。

该硬质密封圈3安装工具简单可靠、制造方便、制作成本低,避免了硬质密封圈3加热难,需反复加热的问题,硬质密封圈3安装尺寸易控制,避免了因硬质密封圈3安装问题造成的长时间等待和停机,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有效、可靠地完成硬质密封圈3的安装,并能保证不损坏硬质密封圈3,而且实现操作简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密封圈安装工具领域,提供了一种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所述硬质密封圈安装工具包括一个用于安装硬质密封圈并进行硬质密封圈扩充的外圆锥体,及一个用于将扩充的硬质密封圈收缩的内圆锥体,所述外圆锥体包括梯形外圆锥体,连接所述梯形外圆锥体一端的第一圆环,连接所述梯形外圆锥体另一端的第二圆环,所述内圆锥体包括将内部做成圆锥形的第一圆筒,及连接所述第一圆筒一端的第二圆筒。解决如何可以有效、可靠地完成硬质密封的安装,并能保证不损坏密封圈,而且实现操作简便快捷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辉;吕启菊;杨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31
技术公布日:2018.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