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门把手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6923发布日期:2020-08-07 20:3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辆的门把手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门把手总成,包括:可固定在机动车辆的门或门盖上的支架;可围绕转动轴枢转地支承在支架上且可手动移动的把手主体,其被设计为可从静止位置,越过中间位置移动至终端位置;以及增力装置,其被设计为,在把手主体从静止位置移动至到达中间位置的过程中,产生抵抗把手主体的移动的抵抗力。

例如,根据ep1819892b1,已知了一种开头所描述类型的门把手总成。在该已知的门把手总成中,阻力装置在手动致动的把手主体的第一致动路径的端部处起作用,其短暂地提高了致动阻力,使得在克服可察觉的压力点后或时,才致动用于电气地打开门锁的开关,并且电气地打开门锁。如果越过第一致动路径,沿着第二致动路径偏转手柄,则在紧急情况下,诸如在车辆电池没电的情况下,机械地打开门锁,其中为此需要大于电气开启所需的力的致动力。基于ep1819892b1的门把手总成的构造,对于门把手总成的正常运行,已然需要提高的把手主体致动力,以便达到或者克服压力点并且电气地打开门锁,这不利地限制了门把手总成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完成一种解决方案,其以构造上简单的方式提供一种改进的门把手总成,通过其避免上文中提起的缺点并且通过其可以实现对于操作人员而言更舒适的操控。

在开头所描述类型的机动车辆的门把手总成中,根据本发明,以如下方式实现该目的,即增力装置包括:可弹性变形且产生抵抗力的增力元件,其被固定在把手主体上;与增力元件共同作用的阻力元件,其既可线性移动又可转动地支承在把手主体上;以及与阻力元件共同作用的运动元件,其被设计为,在把手主体从静止位置移动至到达中间位置的过程中,逆着由增力元件产生的抵抗力,朝着增力元件的方向,关于把手主体的转动轴平移地移动阻力元件,并且在把手主体从终端位置移动至静止位置的过程中,关于旋转轴旋转地移动阻力元件。在此,旋转轴被确定在把手主体上,或者说阻力元件围绕被布置在把手主体上的旋转轴转动。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平移运动指的是阻力元件线性地相对于把手主体的转动轴移动,以使阻力元件线性地相对于转动轴移位的运动。此外,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旋转运动应理解为阻力元件围绕旋转轴转动的运动。

本发明的有利且适宜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得自从属权利要求。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简单的构造。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中,早在到达把手主体的中间位置前或时,就已经可以电气地打开机动车辆的门的门锁,使得操作人员不必如现有技术一样施加提高的力花费。因此,施加最小的力花费,就可以电气地打开门锁。根据本发明,只有当把手主体从静止位置移动至中间位置时,产生抵抗力的增力元件才有作用。以此方式,门把手总成的操作人员获得对于其而言可察觉的反馈,其中操作人员完全不用为了电气地打开门锁而到达中间位置。只有当需要无电流的紧急致动时,操作人员才必须到达并且越过中间位置,由此可以借助于致动把手主体,纯机械地打开门锁,其中把手主体例如经由鲍登线与门锁耦合。因为增力元件仅在把手主体从静止位置移动至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才有效,所以门把手总成的操作人员不必花费由增力装置提高的致动力来机械地紧急打开门锁,这简化了在紧急运行中,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的操作。因此,根据本发明,在把手主体从静止位置朝向终端位置方向的致动移动过程中,要施加致动力,阻力元件通过该致动力,平移地在增力元件的方向上移动。仅在到达中间位置之前,才出现这种力增加。一旦越过中间位置,并且继续将把手主体移向其终端位置,操作人员就不会再察觉任何力增加。无论是在把手主体从静止位置移动至终端位置的过程中,还是在把手主体从终端位置移动至静止位置的过程中,阻力元件都被布置在运动元件的运动路径中,使得根据本发明,运动元件努力将阻力元件挤出其运动路径。把手主体通常借助于弹簧元件,预张紧在其静止位置中,使得在操作人员施加致动力后,把手主体努力返回其静止位置。为了把手主体从终端位置到静止位置的移动,该弹簧元件的尺寸可以确定得很小,因为在把手主体返回静止位置的逆向移动中,阻力元件不像在朝向终端位置的运动中一样平移地运动,而是旋转地运动,而对此需要低得多的力。

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的一种设计方案中,预设了,运动元件被设计为突出于支承在支架上的基体的运动凸缘。可以根据杠杆臂的类型,设计运动凸缘,当把手主体移动时,其与阻力元件共同作用。

本发明在门把手总成的另一设计方案中预设了,运动元件可关于枢转轴枢转地支承在支架上,其中在把手主体移动时,把手主体和运动元件以反向地围绕转动轴和枢转轴转动的方式彼此移动耦合。运动元件在此被设计为质量平衡元件,其在车辆事故的情况下保证了,把手主体由于在事故中起作用的加速力不会到达可以打开门锁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对于把手主体和运动元件的反向转动运动而言,构造上尤其有益的是,把手主体具有至少一个与转动轴相连的枢转杠杆,在该枢转杠杆上设计有耦合凹槽,其中运动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耦合臂,在该耦合臂上模制有耦合凸缘,其被布置在把手主体的至少一个枢转杠杆的耦合凹槽中。

为了阻力元件与增力元件的共同作用,构造上有利的可能性在于,阻力元件包括具有支承面的功能主体,其中功能主体被至少逐段地插入到设计在把手主体上的容纳框架中,并且增力元件被布置在功能主体的支承面与设计在把手主体上的安装面之间。

为了将阻力元件布置在把手主体上,本发明在门把手总成的一种设计方案中预设了,阻力元件的功能主体具有至少一个侧向上突出于功能主体的支撑元件,其中在把手主体的静止位置中,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被布置为平放在容纳框架上,并且增力元件将支撑元件压在容纳框架上。当增力元件将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压在容纳框架上时,阻力元件的这一位置可以被视为阻力元件的初始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的另一设计方案中,预设了,把手主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面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面,第二导向面被设计为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导向面错位地平行伸长,其中在功能主体上设计有斜坡面,其被设计在功能主体的背离支承面的一侧上并且在指向支架的方向上升高。功能主体在此被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一导向面与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面之间。导向面确保了,能够线性地沿着导向面并且在导向面之间移动阻力元件的功能主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中,尤其有益的是,在把手主体从静止位置移动至中间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元件抵靠在斜坡面上并且被设计为,逆着增力元件的抵抗力,朝向增力元件的方向,关于把手主体的转动轴线性地沿着至少一个第一导向面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面移动阻力元件的功能主体。

通过运动元件,促成了阻力元件的功能主体的移动,其中关于这一点,本发明在另一设计方案中预设了,在把手主体从静止位置移动至中间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元件被设计为,关于把手主体的转动轴线性地且抵靠于其上地沿着斜坡面移动,其中在把手主体越过中间位置移动至终端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元件被布置为与斜坡面间隔,且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被布置为平放于容纳框架上。因此,在把手主体从静止位置移动至中间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元件抵靠在斜坡面上,并且将阻力元件压向增力元件的方向,其中增力元件在阻力元件的移动过程中产生抵抗力。

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的另一设计方案中,为阻力元件的旋转运动预设了,在阻力元件的功能主体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上模制有两个转动销,其至少在把手主体的静止位置中,被布置为可转动地支承在对应的轴承容纳部中,这些轴承容纳部成型在把手主体的容纳框架中,其中转动销形成旋转轴。

关于阻力元件的旋转运动,本发明预设了,在把手主体从位于中间位置与终端位置之间的位置移动到静止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元件被设计为,抵靠在功能主体上,并且迎着把手主体的转动方向,关于旋转轴在轴承容纳部中旋转地移动功能主体,其中功能主体的两个转动销被布置在对应的轴承容纳部中。

最后,对于引导旋转运动而言,有利的是,功能主体具有两个导向臂,其被模制且成角地设计在相对侧上;并且把手主体具有两个在把手主体的致动方向上延伸的导向凹槽,其中在把手主体从位于中间位置与终端位置之间的位置移动至静止位置的过程中,两个导向臂被布置为位于把手主体的导向凹槽中且在其中导向。

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框架的情况下,上文中提及的和下文中还要阐述的特征不仅能够以分别给出的组合使用,还可以在其它组合中或单独使用。仅由权利要求定义本发明的框架。

本发明的主题的其它细节、特征和优点得自下文中参考附图做出的说明,其中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意性的优选实施方案。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包括多个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的机动车辆的侧视图;

图2a示出了机动车辆的一扇门,其包括支承在支架上的把手主体,其中该把手主体被布置在静止位置中;

图2b示出了机动车辆的一扇门,其包括支承在支架上的把手主体,其中该把手主体被布置在终端位置中;

图3示出了门的示意图,其包括被布置在其上的门把手总成和门锁;

图4示出了不包括支架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的正视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门把手总成的后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的立体零件图,其中省略了支架;

图7示出了门把手总成的把手主体的立体视图;

图8示出了把手主体和与把手主体共同作用的运动元件的放大细节视图;

图9示出了把手主体和运动元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把手主体的另一立体细节视图,其包括支承于其上的阻力元件,而增力装置按压于该阻力元件上;

图11示出了增力元件的立体视图;

图12示出了位于静止位置的把手主体以及支承于把手主体上的阻力元件的立体截面图;

图13示出了根据图12的图示的侧视图;

图14示出了把手主体和阻力元件的立体截面图,其中阻力元件线性地运动;

图15示出了图14的侧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图14的图示的细节视图;

图17示出了把手主体和阻力元件的立体截面图,其中阻力元件旋转地运动;

图18示出了图17的侧视图;

图19示出了把手主体和阻力元件的另一立体截面图,其中阻力元件旋转地运动;

图20示出了图19的细节视图;

图21示出了阻力元件的立体视图;

图22示出了根据图21的阻力元件的侧视图;

图23示出了运动元件的立体图;

图24示出了根据图23的运动元件的剖视图;

图25示出了在把手主体从静止位置朝向中间位置的方向移动时,运动元件和阻力元件的侧向剖视图;

图26示出了在把手主体从终端位置朝向静止位置的方向移动时,运动元件和阻力元件的侧向剖视图;

图27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在静止位置中;

图28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另一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在静止位置中;

图29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在静止位置与中间位置之间的位置中;

图30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另一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在图29所示的位置中;

图31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在中间位置中;

图32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另一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在图31所示的位置中;

图33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在终端位置中;

图34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另一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在图33所示的位置中;

图35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为从终端位置朝向中间位置的方向移动;

图36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另一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在图35所示的位置中;

图37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为从中间位置朝向终端位置的方向移动;并且

图38示出了不带支架的门把手总成的另一侧向剖视图,其中把手主体被布置在图37所示的位置中。

在图1中示例性显示了轿车形式的车辆或者说机动车辆1,其在示例中具有四个门2(其中两个在图1中可见),可以通过门把手总成3并且特别地借助于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的把手部件4a(见例如图2b)打开这些门。参见图1至图3,通过相应的门锁5锁闭门2,并且可以从外部通过相应地致动把手主体4或者说把手部件4a打开这些门。把手主体4具有可从后方抓取的把手部件4a,可以对其进行致动,以便打开门锁5,其中在附图中显示的实施方案中,致动指的是操作人员施加在把手主体4上或者说把手部件4a上的拉力。为了打开门2,在正常运行下,随即将把手主体4偏转至一定程度,由此致动开关,该开关又激活机电锁定系统6(见图3),借助于其,随即可以电气地打开门锁5。在将把手主体4偏转至一定程度,以电气地打开门锁5的过程中,把手主体4从静止位置,朝向终端位置的方向移动。在此,早在到达中间位置之前,在中间位置中,或者在越过中间位置后但未到达终端位置前,就已经可以实现电气开启。

从图2a中可见,把手主体4的把手部件4a在外侧上被布置在机动车辆1的门2上,其中操作人员可从后方抓取把手部件4a。图2a在此示出了一种位置,其中把手主体4被布置在静止位置中。为了将把手主体4耦合至门2,预设了框架状设计的支架7,其仅在图2b和图3中示意性用虚线标出,因为其在内侧上被布置在门2上并且由此在图1至图3中被门2遮住。支架7经由已知的紧固件,在内侧上被固定的门2上并且支承把手主体4,该把手主体包括在外侧上布置在门2上的把手部件4a。换言之,已知地,支架7有利于安置和支承把手主体4,并且借助于未详细显示的螺栓连接,固定在门2的门内侧上。在此,出于节约材料的原因,支架7主要由框架结构形成,该框架结构具有不同的容纳和存储空间,以便除了把手主体4外,还能容纳例如锁定气缸,其中把手主体被支承在支架7上,以打开机动车辆1的对应门2。在图2b中,把手部件4a越过中间位置,偏转至终端位置。在终端位置中,可以机械地打开门2,这通过将门锁5和把手主体4机械地彼此有效连接的鲍登线系统8(见例如图1和图3)实现。仅在无电流的紧急运行中有必要进行机械开启,因为在正常运行中,最晚在把手主体4到达中间位置之前或者说在到达中间位置时或者说在越过中间位置后不久并且在到达终端位置之前,电气地打开门锁5。

在图4中以立体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3,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弃了支架7和把手部件4a的显示。把手主体4具有两个枢转杠杆9,其被布置为彼此相隔一段距离并且在其上可拆卸地固定有把手部件4a。把手主体4的两个枢转杠杆9被设计为成角的并且被设计为l形。把手主体4连同其两个枢转杠杆9以可围绕转动轴10枢转的方式支承在支架7上,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手动拉动把手部件4a,使把手主体4围绕转动轴10偏转,并且能够使把手主体4从静止位置,越过中间位置,移动至终端位置。此外,在支架7上还可转动地支承有质量平衡元件11,其至少有助于或者避免了,把手主体4由于起作用的加速力发生偏移并且意外地打开门锁5,其中加速力在事故情况下作用在机动车辆1上。质量平衡元件11经由枢转轴12,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架7上,而枢转轴由侧向凸出的枢轴14(在图4中仅能看到两个枢轴14中的一个)形成并且平行于转动轴10伸长,其中质量平衡元件11具有平衡块15,其被布置在把手主体4的两个枢转杠杆9之间。

在图5中,以后视图,示出了根据图4的门把手总成3,相反,图6示出了门把手总成3的立体零件图。应当注意的是,对于图5至图3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3,为了清楚起见,放弃了支架7和把手部件4a的显示。如图5和图6中可见,门把手总成3具有固定在把手主体4上的增力元件16和与增力元件16共同作用的阻力元件17,该阻力元件被可移动地支承在把手主体4上。运动元件18与阻力元件17共同作用,在所显示的实施方案中,运动元件是质量平衡元件11,运动元件18从而经由枢转轴12,可枢转地支承在支架7上。替代地,运动元件18也可以被设计在支架7上。为了运动元件18与阻力元件17的共同作用,运动元件18具有运动凸缘19,其被设计为在运动元件18的方向上突出于平衡块15,其中平衡块15同时代表用于运动元件18的基体20。增力元件16、阻力元件17和运动元件18共同形成增力装置21,其被设计为,使得在把手主体4从静止位置移动至到达中间位置的过程中,产生抵抗把手主体4的移动的抵抗力,相反,在把手主体4在终端位置方向上超出中间位置的移动过程中以及在把手主体4从位于终端位置与中间位置之间的位置移动向静止位置方向的过程中,增力元件16不产生任何抵抗力。

在图7至图9中示出了关于把手主体4和运动元件18的耦合的细节。因为运动元件18与把手主体4移动耦合,使得把手主体4和运动元件18在把手主体4的移动过程中反向转动。如果把手主体4例如由于操作人员的致动而逆时针地围绕转动轴10偏转,那么运动元件18由于移动耦合而顺时针地围绕枢转轴12转动。因此,在把手主体4的移动过程中,把手主体4和运动元件18围绕转动轴10和枢转轴12反向转动地彼此移动耦合。为了该目的,在把手主体4的两个枢转杠杆9上分别设计有耦合凹槽22(见例如图7),其中替代地,唯一的耦合凹槽可能也足以将把手主体4与运动元件18耦合。在运动元件18上,模制有两个侧向凸起的耦合凸缘23,其平行于枢转轴12延伸(见例如图6),其中分别有相应的耦合凸缘23凸出于相应的耦合臂24,该耦合臂从运动元件18的枢转轴12处开始延伸,使得相应的耦合凸缘23被布置成距枢转轴12一定距离。耦合凸缘23被对应地布置在分别配属于其的耦合凹槽22内。图8示出了放大的细节视图,而图9示出了侧向剖视图,其中根据两个附图可以看出耦合凸缘23是如何布置在耦合凹槽22内的。对应于替代的设计方案,在一个耦合凹槽的情况下,一个耦合凸缘也足以实现把手主体4与运动元件18之间的移动耦合。

在图10中示出了把手主体4、增力元件16和阻力元件17的放大细节视图,相反,图11示出了增力元件16的立体图。增力元件16被设计为可弹性变形的且成角的,并且具有紧固面25,该紧固面例如经由螺栓连接,被固定在设计在把手主体4上的安装面26上。成角地伸长的弹簧臂27从增力元件16的紧固面25开始,朝向阻力元件17的方向延伸,该弹簧臂在端部侧具有倒棱28(见图11)。至少在把手主体4的静止位置中,增力元件16的倒棱28平放于设计在阻力元件17上支承面29上,如例如图10所示。因此,增力元件16被布置在阻力元件17的支承面29与设计在把手主体4的安装面26之间,其中支承面29被设计在阻力元件17的用于多种功能的功能主体30上。

下文中描述的图12至图26示出了构造上的细节,阻力元件17的功能主体30通过这些细节,可平移且旋转移动地支承在把手主体4上,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在图12和图13中不考虑显示增力元件16。至少在把手主体4的静止位置中,即在门把手总成3的未致动状态下,阻力元件17的功能主体30被至少逐段地插入到适应于功能主体30的外周长的容纳框架31中,而该容纳框架被设计在把手主体4上(见例如图12和图13)。在阻力元件17的功能主体30的相对侧面上,分别有突出的支撑元件32(见例如图21)。功能主体30的支撑元件32侧向地从功能主体30处开始延伸并且平行于转动轴10延伸,其中至少在把手主体4的静止位置中,枢轴状设计的支撑元件32被布置为平放于把手主体4的容纳框架31上。当功能主体30的支撑元件32被布置为平放于把手主体4的容纳框架31上时,阻力元件17被布置在把手主体4上的初始位置中。在把手主体4的静止位置中,增力元件16将功能主体30的支撑元件32压到容纳框架31上,如例如图10中所示。支撑元件32例如在图21中可见,其中根据该图示,还可看到转动销33,其被模制在功能主体30的相对侧上并且被设计为位于相应的支撑元件32与功能主体30之间。在把手主体4中成型有对应于转动销33的轴承容纳部34。更确切地说,轴承容纳部34被设计在把手主体4的容纳框架31中,并且至少在把手主体4的静止位置中,可转动地支承阻力元件17的转动销33。至少在把手主体4的静止位置中,增力元件16将转动销33压入到所属的轴承容纳部34中,这同样具有下列特征,即阻力元件17被布置在其初始位置中。如例如图21中可见,功能主体30具有两个模制在功能主体30的相对侧上且成角地设计的导向臂35。阻力元件17的导向臂35包围把手主体4的容纳框架31,其中导向臂35的平行于转动轴10伸长的部段具有相应的支撑元件32和相应的转动销33。另外,在把手主体4上还设计有第一导向面36和第二导向面37,其中相对于第一导向面36,平行错位地布置第二导向面37。第一导向面36和第二导向面37在增力元件16的方向上,或者说在安装面26的方向上伸长,其中第一导向面36被设计为容纳框架31的内侧(见例如图27和图29),而第二导向面37在把手主体4上居中地布置和设计在把手主体4的两个枢转杠杆9之间。第一导向面36和第二导向面37在此被布置为彼此相隔,使得阻力元件17可在第一导向面36和第二导向面37之间移动。最后,在阻力元件17的功能主体30上设计有斜坡面38,其被设计在功能主体30的背离支承面29的一侧上并且在指向支架7的方向上升高,如例如图22中所示。在图12和图13中,功能主体30的支撑元件32被布置在容纳框架31上并且转动销33被布置在把手主体4的轴承容纳部34中,而图14至图16示出了功能主体30的一种位置,在该位置中,功能主体30线性地从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位置中移出,并且被布置在平移位置中,在该平移位置中,支撑元件32和转动销33被布置为距容纳框架31一段距离。因此,功能主体30相对于把手主体4,关于把手主体4的转动轴10平移移动地,被布置在其平移位置中,其中通过第一导向面36和第二导向面37引导功能主体30的所属的侧面,由第一导向面36和第二导向面37引导阻力元件17的平移运动,并且逆着由增力元件16产生的抵抗力39实现该平移运动(见例如图16)。此外,图17至图20示出了多个图示,其中阻力元件17从功能主体30的支撑元件32平放于支撑框架31上的位置开始旋转地运动。在此,在把手主体4的轴承容纳部34中,围绕转动销33,实现阻力元件17的转动运动,使得转动销33定义用于阻力元件17的旋转轴40(见例如图20)。如图17和图18中可见,在把手主体4中设计有两个导向凹槽41(见例如图17和图18),在阻力元件17转动时,导向臂35的自由端可以移动进入导向凹槽中,并且在功能主体30占据图17至图20中的旋转位置时,导向臂35的自由端被布置在导向凹槽中。因此,在阻力元件17的转动运动中,导向凹槽41引导导向臂35的自由端的移动。在此,导向凹槽41朝向把手主体4的致动方向42延伸,其中致动方向42(见例如图29)被定义为把手主体4或者说其枢转杠杆9在从静止位置朝终端位置方向移动时的移动方向。

运动元件18负责阻力元件17的平移和旋转运动,该运动元件包括与阻力元件17的功能主体30共同作用的运动凸缘19,如下文中会详细说明的。在把手主体4从静止位置朝向终端位置的方向移动时并且在把手主体4从位于中间位置与终端位置之间的位置朝向静止位置移动时,阻力元件17的功能主体30被布置在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的运动路径中,使得运动元件18努力将阻力元件17的功能主体30挤出运动路径。图23和图24再次示出了运动元件18的构造细节,即枢转轴12、运动凸缘19和用于与把手主体4移动耦合的耦合凸缘23。在图25和图26中,还示出了两个位置,其指明了运动元件18与阻力元件17的共同作用。图25在此示出了一种位置,其中把手主体4从静止位置朝向中间位置的方向移动,使得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抵靠在阻力元件17的斜坡面38,并且将阻力元件17线性地或者说平移地挤压向增力元件16的方向。因此,当把手主体4从其静止位置移动到其中间位置时,运动元件18将阻力元件17从其初始位置挤入到平移位置中。与此相反,图26示出了一种位置,其中把手主体4从终端位置朝向静止位置的方向移动,其中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在此也抵靠在功能主体30上并且围绕旋转轴40,转动或者说旋转地移动功能主体30。因此,当把手主体4从位于终端位置与中间位置之间的位置朝向其静止位置的方向移动时,运动元件18将阻力元件17从其初始位置挤入到其旋转位置中。

参见图27至图39,现在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3的作用方式。图27、图29、图31、图33、图35和图37在此分别示出了截面图,其中剖面在中心穿过门把手总成3伸长。与此相反,图28、图30、图32、图34、图36和图38分别示出了截面图,其中剖面在两个导向臂35中的一个前短暂地伸长。

在图27和图28中,把手主体4被布置在其静止位置中,在该静止位置中,把手主体4未被致动;并且阻力元件17被布置在初始位置中,在该初始位置中,功能主体30的支撑元件32平放在把手主体4的容纳框架31上,并且功能主体30的转动销33被支承地布置在把手主体4的轴承容纳部34中。

为了现在引入门开启过程,由操作人员通过拉动其把手部件4a,致动把手主体4。在该拉动致动过程中,把手主体4逆时针地(见图29中的箭头43)围绕转动轴10偏转,其中由于把手主体4与运动元件18的移动耦合,运动元件18顺时针地(见图29中的箭头44),即与把手主体4反向地围绕枢转轴12转动。在把手主体4从静止位置朝向中间位置方向移动时,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抵靠在功能主体30的斜坡面38上,如根据图29可见。阻力元件17始终被布置在其初始位置中。

如果操作人员随后继续拉动把手主体4的把手部件4a,则把手主体4继续逆时针地围绕转动轴10偏转,其中由于移动耦合,运动元件18继续顺时针地围绕枢转轴12枢转。在图31和图32中,把手主体4进入其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中,通过以已知的方式和方法,在该位置中触发向锁定系统6发送信号以电气地打开门2的按键或者传感器,在门把手总成3正常运动中实现门2的电气开启。在此,逆着抵抗力39地,实现由操作人员进行的把手主体4朝致动方向42的拉动致动,其中抵抗力由增力元件16施加在阻力元件17上。因为在把手主体4朝向图31中所示的中间位置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将阻力元件17压向增力元件16的方向并且沿着第一导向面36和第二导向面37,平移地移动阻力元件17。由于阻力元件17的平移运动,阻力元件17压缩增力元件16,该增力元件在此产生在平移运动的相反方向上起作用的抵抗力39。通过为了阻力元件17的平移运动而施加的力,门把手总成3的操作人员可以察觉到使把手主体4偏转的力的增加。在到达图31和图32中所示的中间位置前,如上文中已经提及的,在门把手总成3的正常运行下,电气地打开门2,使得除非意外或者说在用力过大时,操作人员才将把手主体4移动到中间位置中或者移动越过中间位置。在把手主体4的中间位置中,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到达斜坡面38的最高处。

总之,根据图29至图32得出,在把手主体4从静止位置移动至中间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元件18抵靠在斜坡面38上并且被设计为,逆着增力元件16的抵抗力39,朝向增力元件16的方向,关于把手主体4的转动轴10线性地或者说平移地沿着第一导向面36和第二导向面37移动阻力元件17的功能主体30。因此,在把手主体4从静止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元件18被设计为,使得其运动凸缘19沿着斜坡面38移动,并且在此关于把手主体4的转动轴10线性地或者说平移地朝向增力元件16的方向移动阻力元件17,阻力元件17从而压缩增力元件16。在把手主体4的图31和图32中所示的中间位置中,阻力元件17占据平移位置。在阻力元件17的平移位置中,功能主体30的转动销33被布置为距轴承容纳部34一定距离,并且功能主体30的支撑元件32被布置为距容纳框架31一定距离,其中功能主体30被布置为,在容纳框架31内相对于其初始位置平移地移位,如已经在图14和图16中所示。

也可以在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沿着斜坡面38移动的过程中,或者替代地在越过中间位置后,实现门的电气开启,其中在功能主体30平移运动时,门把手总成3的操作人员感知到由增力元件16可察觉地提高的阻力,与此相反,在越过中间位置时,由操作人员花费的用于偏转把手主体4的力可察觉地减小,并且该越过过程可能伴随有噪声,该噪声告知操作人员,其已经到达或者说越过用于电气地打开门2的致动点。

在图33和图34中,把手主体4现在最大程度地由操作人员致动并且被布置在其终端位置中。在此,在把手主体4穿过中间位置后,阻力元件17现在再次被布置在其初始位置中。在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经过功能主体30的斜坡面38后,增力元件16由于其弹性而将阻力元件17从平移位置(见图31和图32)按压回其初始位置(见图33和图34),使得支撑元件32现在再次平放于把手主体4的容纳框架31上,并且功能主体30的转动销33再次被布置在把手主体4的轴承容纳部34中。在把手主体4越过中间位置移动至终端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元件18被布置为与斜坡面38间隔。

因此,在把手主体4从静止位置移动至终端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移动经过阻力元件17的功能主体30,并且至少暂时地朝向增力元件16的方向平移地移动被布置在运动元件18的运动路径中的阻力元件17,如图27至图34中所示。

如图35和图36中可见,在把手主体4从终端位置朝向中间位置的方向移动时,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朝向功能主体30移动,并且抵靠在功能主体30上。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在此抵靠在功能主体30的邻接斜坡面38的侧面45上。当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由于把手主体4返回其静止位置的移动而作用于功能主体30并且挤压该功能主体时,功能主体30(由于其在轴承容纳部34中支承转动销33)现在具有围绕定义旋转轴40的转动销33转动的运动自由度。图35和图36在此示出了一种位置,在该位置中,功能主体30已经被布置为逆时针地围绕轴承容纳部34中的旋转轴40转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把手主体4顺时针44地围绕转动轴10转动,而与把手主体4移动耦合的运动元件18逆时针43地围绕枢转轴12转动。如已经针对图17至图20描述的,在把手主体4从终端位置移动至静止位置的过程中,两个导向臂35被布置为至少暂时地位于把手主体4的导向凹槽41中并且在其中进行导向,其中运动元件18抵靠在功能主体30上,并且逆着把手主体4的转动方向,在轴承容纳部34中围绕旋转轴40旋转地移动功能主体30,其中功能主体的两个转动销33被布置在对应的轴承容纳部34中。在图35和图36中,阻力元件17占据旋转位置,在该旋转位置中,阻力元件17以从初始位置开始围绕旋转轴40转动的方式布置在轴承容纳部34中。

由此,在把手主体4从终端位置移动回静止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元件18的运动凸缘19移动经过阻力元件17的功能主体30,并且至少暂时地围绕旋转轴40转动被布置在运动元件18的运动路径中的阻力元件17并且将其转动离开运动元件18的运动路径,其中功能主体30的转动方向与把手主体4的转动方向相反。

综上所述,在上文中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总成3,其特征在于增力装置21,其在致动把手主体4的过程中可察觉地提高针对操作人员的致动阻力。增力装置21包括:可弹性变形且产生抵抗力39的增力元件16,其被固定在把手主体4上;与增力元件16共同作用的阻力元件17,其既可线性移动又可转动地支承在把手主体4上;以及与阻力元件17共同作用的运动元件18,其被设计为,在把手主体4从静止位置移动至到达中间位置的过程中,逆着由增力元件16产生的抵抗力39,朝着增力元件16的方向,关于把手主体4的转动轴10平移地移动阻力元件17,并且在把手主体4从终端位置移动至静止位置的过程中,关于旋转轴40旋转地移动阻力元件。

所描述的发明自然不应局限于所描述和所显示的实施方案。特别地,本发明可应用于所有类型的门把手总成,并且特别地不被局限于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枢转轴的拉手。它还适合于带有倾斜枢转轴的可折叠把手和拉转把手。因此,可以看出,可以对附图中显示的实施方案进行多种修改,而不会因此而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其中这些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应于预期的应用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包括说明书中所包含的和/或附图中所显示的所有内容,包括偏离于具体实施方案,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