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除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21801发布日期:2019-12-14 01:3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内除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内除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除烟方法。



背景技术:

在驾车或乘车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人吸烟。在车厢这种密闭空间内吸烟,会使得车厢内空气不好,尤其当车内烟雾浓度过高时,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影响驾驶安全,因此,需要及时地对车内除烟,以净化车内空气环境。

现有的车内除烟方法是根据烟雾浓度的高低来决定开启哪个位置的车窗,即根据吸烟的位置来决定开启的车窗的位置。当多个人抽烟时,需要开启同侧的车窗时,车内的空气会乱窜,产生共振,影响车内人员的舒适度,也会影响汽车的稳定性。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车内除烟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除烟方法,以解决利用现有的车内除烟方法开启车窗时出现的车内空气乱窜、产生共振、影响车内人员的舒适度及汽车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内除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厢内的烟雾浓度信息、车内人员的人数信息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信息;

若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则根据车内人员的人数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控制车窗的启闭。

进一步地,若车内人员为一人时,则开启主驾驶侧的车窗。

进一步地,若车内人员为两人时,判断乘客是否位于副驾驶位上,若是,则开启主驾驶侧的车窗和副驾驶侧的车窗;若否,则采用对角透气法控制车窗的启闭。

进一步地,若车内人员为两人,且乘客不在副驾驶位上时,则开启后排无人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

进一步地,若车内人员为三人时,则开启无人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

进一步地,若车内人员为四人时,则开启主驾驶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车辆的车速信息;

若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判断当前车辆的车速是否为零,若是,则开启当前车辆的所有车窗,若否,则根据车内人员的人数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控制车窗的启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车辆当前位置的天气信息,所述天气信息至少包括雨雪信号;

判断车辆当前位置是否出现雨雪,若是,则语音播报提醒车内人员不要吸烟,若否,则根据车内人员的人数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控制车窗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车窗的开启的步骤包括:

获取车厢内需要开启的各车窗位置的烟雾浓度;

根据所述车厢内需要开启的各车窗位置的烟雾浓度来调整对应的车窗玻璃的下降幅度。

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车厢内需要开启的各车窗位置的烟雾浓度来调整对应的车窗玻璃的下降幅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再次检测车厢内的烟雾浓度;

判断再次检测的车厢内烟雾浓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否,则返回执行再次检测车厢内的烟雾浓度的步骤;若是,则将各车窗恢复至调整前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车内除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厢内的烟雾浓度信息、车内人员的人数信息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信息;若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则根据车内人员的人数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控制车窗的启闭。当多个人抽烟时,根据车内人员的人数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控制车窗的启闭,能有效避免开启同侧的车窗,防止车内的空气乱窜,防止产生共振,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度,提高汽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内除烟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内除烟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内除烟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内除烟方法的流程图四;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内除烟方法的流程图五;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提供的车内除烟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提供的车内除烟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四提供的车内除烟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五提供的车内除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1-控制器;102-烟雾检测模块;103-天气检测模块;104-压力检测模块;105-车窗控制模块;106-车窗位置检测模块;107-车窗位置记忆模块;108-语音播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除烟方法,该车内除烟方法可用于四座的车辆,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厢内的烟雾浓度信息、车内人员的人数信息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信息;若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则根据车内人员的人数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控制车窗的启闭。当多个人抽烟时,根据车内人员的人数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控制车窗的启闭,能有效避免开启同侧的车窗,防止车内的空气乱窜,防止产生共振,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度,提高汽车的稳定性。

若车厢内的烟雾浓度不大于第一阈值时,则间隔一预设时间,再次获取车厢内的烟雾浓度信息、车内人员的人数信息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信息,并重新判断车厢内的烟雾浓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具体地,判断车厢内的烟雾浓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时,可通过检测车厢内各个座位处的烟雾浓度,然后将车厢内的各个座位处的烟雾浓度进行比较,以选出最高的烟雾浓度,并将最高的烟雾浓度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得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车厢内各个座位处的烟雾浓度的平均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如图2所示,若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大于第一阈值,且车内人员为一人时,即车厢内仅有驾驶员时,则开启主驾驶侧的车窗,从而快速地将烟味除去。

如图3所示,若车内人员为两人时,判断乘客是否位于副驾驶位上,若是,则开启主驾驶侧的车窗和副驾驶侧的车窗;若否,则采用对角透气法控制车窗的启闭。

具体地,若车内人员为两人,且乘客不在副驾驶位上时,则开启后排无人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这样的设置,使得风直吹到人脸上的人数减少,提高车内大多数人员的舒适性。

也就是说,当车内人员为两人时,则其中一人必为驾驶员,另一人的位置有三种情况:

1)另一人位于副驾驶位上时,则打开主驾驶侧的车窗和副驾驶侧的车窗,快速地将烟味除去;

2)另一人位于主驾驶位的正后方时,则打开主驾驶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避免出现同时开启同侧车窗的情况,防止车内的空气乱窜,防止产生共振,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度,提高汽车的稳定性;

3)另一人位于副驾驶位的正后方时,则打开副驾驶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使得车内的两人都不会有风直吹到脸上,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度。

如图4所示,若车内人员为三人时,则开启无人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也就是说,当车内人员为三人时,则车内只有一个空位,空位的位置不可能是驾驶员位,故空位的位置有三种情况:

1)空位是副驾驶位时,则开启副驾驶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

2)空位是驾驶位正后方的位置时,则开启副驾驶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

3)空位是副驾驶位正后方的位置时,则开启主驾驶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

这样的设置,使得当车内为三人时,只有一个人会有风直吹到脸上,减少了风直吹到人脸上的人数,保证了车内大多数人员的舒适性。

如图5所示,若车内人员为四人时,则开启主驾驶侧的车窗及与之对角的车窗。这样的设置,使得驾驶员处的烟雾较快散去,不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保证了驾驶安全。

其中,控制车窗的开启的步骤包括获取车厢内需要开启的各车窗位置的烟雾浓度;根据所述车厢内需要开启的各车窗位置的烟雾浓度来调整对应的车窗玻璃的下降幅度。

具体地,可通过获取各个车窗位置的烟雾浓度,然后筛选出最高的烟雾浓度,并得到该最高烟雾浓度处于哪个烟雾浓度等级,再根据烟雾浓度等级来调整对应的车窗玻璃的下降幅度。也就是说,根据最高的烟雾浓度来调整需要开启的车窗玻璃的下降幅度,即所有需要开启的车窗玻璃的下降幅度相同。

进一步地,可将烟雾浓度分为六个等级,零级为最低浓度级别,五级为最高浓度级别,烟雾浓度为零级时,不开启车窗;烟雾浓度为一至五级时,根据烟雾浓度等级来调整对应的车窗玻璃的下降幅度。例如,烟雾浓度为一级时,打开车窗的五分之一;烟雾浓度为五级时,将车窗全部打开。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车内各个车窗位置的烟雾浓度的平均值处于的烟雾浓度等级来调整对应的车窗玻璃的下降幅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各个车窗位置的烟雾浓度处于的烟雾浓度等级,分别调整对应的车窗玻璃的下降幅度。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除烟方法,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在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大于第一阈值之后,记忆当前四个车窗的位置;并在根据车内人员的人数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控制车窗的启闭之后,再次检测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并判断再次检测的车厢内烟雾浓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否,则返回执行再次检测车厢内的烟雾浓度的步骤,若是,则将各车窗恢复至调整前的位置。这样的设置,使得在车厢内的烟雾浓度下降后,能够及时地将车窗恢复至调整前的位置。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除烟方法,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还包括:在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大于第一阈值之后,在记忆当前四个车窗的位置之前,获取车辆当前位置的天气信息,所述天气信息至少包括雨雪信号,并判断车辆当前位置是否出现雨雪,若是,则语音播报提醒车内人员不要吸烟,若否,则记忆当前四个车窗的位置,并根据车内人员的人数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控制车窗的启闭。这样的设置,充分考虑了车辆当前位置的天气信息,不会在下雨或下雪时,开启车窗,避免了雨雪进入车厢内,保证了车内的整洁性,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性。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除烟方法,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还包括:在车辆当前位置未出现雨雪之后,在记忆当前四个车窗的位置之前,获取当前车辆的车速信息,并判断当前车辆的车速是否为零,若是,则开启当前车辆的所有车窗,若否,则记忆当前四个车窗的位置,并根据车内人员的人数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控制车窗的启闭。这样的设置,充分考虑了车速对车窗启闭的影响。当车速为零时,可以将所有的车窗打开,以快速除烟。由于车速为零,不会出现车内空气乱窜、产生共振的情况,因此,将所有的车窗打开可以加快除烟的速度。

进一步地,在所有的车窗开启的情况下,也可以每间隔一预设时间检测一次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并判断再次检测车厢内的烟雾浓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

实施例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内除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车内除烟系统包括控制器101、烟雾检测模块102、天气检测模块103、压力检测模块104、车窗控制模块105、车窗位置检测模块106、车窗位置记忆模块107和语音播报模块108。控制器1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9中以一个控制器101为例。车内除烟系统中的控制器101、烟雾检测模块102、天气检测模块103、压力检测模块104、车窗控制模块105、车窗位置检测模块106、车窗位置记忆模块107和语音播报模块108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01用于控制其他模块,可采用车载专用单片机。

烟雾检测模块102用于检测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包括多个mq-2烟雾检测传感器。具体地,mq-2烟雾检测传感器的数量为四个,分设于车内的四个座椅的上方。可根据四个位置的mq-2烟雾检测传感器检测的烟雾浓度来判断哪个位置有人抽烟。

天气检测模块103用于获取车辆当前位置的天气信息,天气信息至少包括雨雪信号。天气检测模块103包括rls_mqb雨量传感器,将rls_mqb雨量传感器安装于前挡风玻璃上方,能够检测室外是否下雨或下雪。

压力检测模块104用于获取车内人员的人数信息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信息。压力检测模块104包括多个hx711称重传感器。具体地,hx711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四个,分设于车内的四个座椅的下方。根据四个hx711称重传感器检测的信息来获取车内人员的人数信息和车内人员的乘坐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的压力检测模块104也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压力传感器,比如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陶瓷压力传感器等,本实施例不限定传感器的类型。

车窗控制模块105用于控制车窗的启闭,可采用ulq2003驱动步进电机控制车窗启闭。

车窗位置检测模块106用于检测四个车窗调节前的位置,可采用姆龙e6b2-cwz6c旋转编码器检测车窗调节前的位置。具体地,姆龙e6b2-cwz6c旋转编码器的数量为四个,姆龙e6b2-cwz6c旋转编码器与车窗一一对应设置。车窗位置检测模块106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距离检测传感器,比如激光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等,本实施例不限定传感器的类型。

车窗位置记忆模块107用于记忆车窗的位置,具体地,可采用eeprom记忆各车窗调节前的位置。车窗位置检测模块106将四个车窗调节前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01,再由控制器101将该信息存储至车窗位置记忆模块107中。

语音播报模块108用于在车辆当前位置出现雨雪时,语音播报提醒车内人员不要吸烟。本实施例中语音播报模块108可以通过led发光二极管、蜂鸣器等提醒乘客,本实施例不限定提醒乘客的形式。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