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板分切机的自动调整切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0045发布日期:2020-04-03 18:5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板分切机的自动调整切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纸板分切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纸板分切机的自动调整切料装置。



背景技术:

分切机主要用于将宽幅纸张、云母带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纸板分切机则是主要用于将未成形并且宽幅的纸板切割成窄幅并且规格不一的小块纸板。

现有纸板分切机中用于切料的机构主要由上辊轴、下辊轴和分切刀构成,分切刀是通过刀座安装在上辊轴和下辊轴上。一般情形下,分切刀是被等间距排列在上辊轴和下辊轴上并对在纸板进行批量的裁切,对于一块纸板的单机多规格裁切时,一般会调整分切刀在上辊轴和下辊轴上的位置以满足不同规格纸板的分切。

纸板分切机在工作时,每一批纸板裁切完成后,都需要根据新一批订单纸板的规格对上辊轴和下辊轴上分切刀的位置进行调整以满足订单的规格要求,但是切料机构一般位于分切机的中部,并且外部有机罩覆盖,因此,在现有的分切机中,分切刀位置通过手动调整则变得十分麻烦,不仅调整之后两把分切刀之间的距离需要反复校准确认,同时也会造成大量时间的浪费,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并且自动化实现对分切刀位置进行调整的纸板分切机的自动调整切料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纸板分切机的自动调整切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两侧设有立板,立板上连接有可转动的上辊轴和下辊轴,上辊轴和下辊轴通过传动机构相互联动,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上均设有可轴向运动的分切刀,分切刀包括设于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上的刀座,刀座上连接有切刀,所述刀座与上辊轴和下辊轴之间均设有刀座松紧调节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调整机构,调整机构通过刀座松紧调节机构使得刀座与上辊轴和下辊轴之间形成或解除紧合,并使得刀座在上辊轴和下辊轴上做轴向运动;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连接有滑台,滑台上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缸上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刀座上设有与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相对应的作用孔。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位于上辊轴和下辊轴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以及刀座上的作用孔均呈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作用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活塞杆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刀座松紧调节机构包括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上形成有轴向贯穿的键槽,键槽内设有楔形键,楔形键包括与键槽相连的主体,主体朝向键槽外端的一侧形成有楔形体,楔形体的一侧形成有挡沿,所述刀座的内圈包括与上辊轴和下辊轴的外圈相适配的第一弧段,以及与楔形体的外表面可形成紧配合的第二弧段,所述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一端相连,另一端相错开,并形成与所述挡沿相配合的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体的表面为弧形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段的半径自第二弧段与第一弧段交界处起到第二弧段与第一弧段错开处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刀座上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底部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螺钉,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楔形键相连,所述第一通孔内还设有一弹簧,弹簧使得所述螺钉具有向外侧运动的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钉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作用孔与作用孔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当调节机构给刀座松紧调节机构施加力时,刀座可以与上辊轴下辊轴之间形成或解除紧合的状态,当刀座解除紧合状态时,调节机构即可以带动刀座在上辊轴和下辊轴上进行轴向运动,从而实现对分切刀位置的调整。上述的调节过程全程通过自动化实现,无需操作人员手工操作,简化了现有的分切刀位置调节流程,加快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纸板分切机的自动调整切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纸板分切机的自动调整切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纸板分切机的自动调整切料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楔形键的结构示意图。

1-机架,11-立板,2-上辊轴,21-键槽,3-下辊轴,4-刀座松紧调节机构,5-分切刀,51-刀座,511-作用孔,512-第一弧段,513-第二弧段,514-挡部,515-第一通孔,516-第二通孔,52-切刀,6-调整机构,61-直线导轨,62-滑台,63-第一气缸,64-第二气缸,65-第三气缸,66-支撑板,7-楔形键,71-主体,72-楔形体,721-挡沿,8-弹簧,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自动调整切料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机架1,在机架1的上端两侧安装有两块立板11,立板11上安装有两根转轴,分为上辊轴2和下辊轴3,上辊轴2和下辊轴3依靠传动机构相互联动,在本实施例中为连接在上辊轴2和下辊轴3的齿轮组,并通过其他动力组件传递过来的力使得上辊轴2和下辊轴3转动。

在上辊轴2和下辊轴3上分别安装有方向相反的分切刀5,分切刀5包括固定在上辊轴2和下辊轴3上的刀座51,刀座51上连接有切刀52,刀座51通过刀座松紧调节机构4实现其固定于上辊轴2和下辊轴3上,在机架1上还设有调整机构6,调整机构6通过给刀座松紧调节机构4施加作用力,可以解除或形成刀座51与上辊轴2和下辊轴3之间的紧合状态,尤其当紧合状态解除以后,可以改变刀座51在上辊轴2和下辊轴3上的位置。

如图1和2所示,上述的调整机构6具体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直线导轨61,直线导轨61的滑台62上连接有第一气缸63,第一气缸63通过其活塞杆可以驱动与活塞杆相连的支撑板66,在支撑板6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位于上辊轴2和下辊轴3上的刀座51侧面形成有一对作用孔511,当刀座51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作用孔511与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的活塞杆相对设置,即当第一气缸63驱动支撑板66运动时,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的活塞杆恰好能伸入到各自的作用孔511内。当滑台62在直线导轨61上改变位置时,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的活塞杆通过作用在刀座51的作用孔511侧面将刀座51沿着上辊轴2和下辊轴3做轴线运动。

进一步的,调整机构6位于上辊轴2和下辊轴3的上下两侧,上辊轴2上方设置一调整机构6,下辊轴3下方设置一调整机构6,各自作用于各自辊轴上的刀座51,另外由于纸板是从两把分切刀5的中间进入的,因此设置于上辊轴2和下辊轴3的上下两侧从空间布局上来说更加合理。

进一步的,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的活塞杆,以及刀座51上的作用孔511均呈竖直设置,例如,当上辊轴2上的刀座51朝向其对应的调整机构6时,刀座51的作用孔511基本上呈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包括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的活塞杆也是呈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其避免了当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在支撑板66的带动下下降时,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的活塞杆与作用孔511的侧壁之间发生干涉。

进一步的,作用孔5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活塞杆的直径,方便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的活塞杆伸入到作用孔511当中。

如图2-4所示,刀座松紧调节机构4包括了上辊轴2和下辊轴3上形成的轴向贯穿的键槽21,在键槽21内设有楔形键7,该楔形键7包括限定在键槽21内的主体71,以及由主体71延伸形成的楔形体72,楔形体72位于刀座51的内圈与辊轴的外圈之间,在楔形体72的一侧形成有挡沿721,相对的,刀座51的内圈由两段圆弧组成,与上辊轴2和下辊轴3的外圈直径大致一致的第一弧段512,以及与楔形体72的表面大致一致的第二弧段513,第一弧段512和第二弧段513形成一个完整的圈,两个弧段的交界处相互错开形成挡部514,在刀座51与辊轴处于紧合的状态时,第二气缸64和第三气缸65的活塞杆在第一气缸63的作用下均被送入至刀座51的作用孔511,此时,第二气缸64的活塞杆发力,给与刀座51逆时针转动趋势时,刀座51在该力的驱动下,会发生微动,使得刀座51上的第二弧段513沿着楔形体72较薄的一侧轻微运动,解除了刀座51与上辊轴2之间的紧合状态,紧接着随着滑台62相对直线导轨61的运动,就可以改变刀座51在上辊轴2上的位置,当刀座51到达相应位置时,第三气缸65的活塞杆发力,给与刀座51顺时针转动的趋势,刀座51的第二弧段513又朝向楔形体72较厚的一侧运动,实现了刀座51与上辊轴2之间的紧合。同理的,下辊轴3上刀座51位置改变的原理与上辊轴2上的刀座51类似。

其中,楔形体72上的挡沿721和刀座51上的挡部514的相互卡位可以避免刀座51的过度转动,避免下一次刀座51解除紧合时需要施加过大的力。

进一步的,如图5和6所示,为适应刀座51内圈第一弧段512和第二弧段513的形状,楔形体72的表面被设计成弧形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段513的半径自第二弧段513与第一弧段512交界处起到第二弧段513与第一弧段512错开处逐渐增大。

如图4所示,在刀座5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15和第二通孔516,第二通孔516的孔径比第一通孔515的孔径要小,并且第一通孔515和第二通孔516都对准辊轴与刀座51之间的楔形键7,在第一通孔515内设有螺钉9,螺钉9穿过第二通孔516与楔形键7相连,其中螺钉9与第一通孔515以及第二通孔516无实质接触,并且在第一通孔515内还设有弹簧8,弹簧8具有使得螺钉9弹出的趋势,这样一来螺钉9具有将楔形键7拉住的趋势,使得楔形键7靠在刀座51上紧紧贴住,一方面该结构保障了,刀座51在相对辊轴运动时,能够同时将楔形键7带动过来,另一方面使得楔形键7、刀座51以及辊轴之间的紧合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第二通孔516的孔径大于所述螺钉9的直径,由于刀座51需要相对辊轴微动,因此为避免微动导致螺钉9与第二通孔516之间相互干涉,特意将第二通孔516的孔径设置的略大,避免两者相互接触到。

进一步的,所述作用孔511与作用孔51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