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6350发布日期:2021-08-03 13:2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电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驱动器,尤其涉及用于车窗玻璃升降器的电驱动器。



背景技术:

使用电动玻璃升降器,汽车能通过按钮方便地升降车门窗玻璃的汽车。用于车窗玻璃升降器的电驱动器包括电枢及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蜗轮输出减速增矩的扭矩,在输出扭矩前通过缓冲件减缓电驱动器受到的冲击载荷。图3显示一种电驱动器的蜗轮80、从动件82及分别间隔于蜗轮80与从动件82之间的三个缓冲件88。然而,这种结构的零件组装工艺繁琐,技术效果仍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电驱动器,其包括:

壳体,其中设置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

电枢,其能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空间中;及

变速机构,其包括能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空间中的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所述变速机构与所述电枢传动地连接,在所述电枢枢转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输出降速增矩的枢转运动,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本体部及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与所述本体部永久性地结合在一起,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同轴地组装在一起,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本体部之间,所述缓冲部的压缩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本体部的压缩弹性模量。

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包括在轴向上互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露出于所述壳体外的部位设置有用于连接被驱动的部件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缓冲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永久性地结合在一起。

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的表面为结合面,所述缓冲部结合于所述结合面。

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具有多个辐条,所述结合面的周边设置多个相互间隔的突块,所述缓冲部在周向上夹于每个所述辐条与一个所述突块之间。

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蜗轮及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电枢同轴地配置,所述蜗轮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同轴地配置。

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蜗轮包括轮圈,所述辐条连接于所述轮圈内侧,所述缓冲部安装到所述轮圈内部。

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块上设置沿垂直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轴向的方向凹入所述突块的凹部,所述缓冲部设置嵌入所述凹部的凸部。

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周向上的各所述突块之间还设置有突柱,所述突柱从所述结合面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突出,每个所述突柱的轴向尺寸不大于所述突块的轴向尺寸的0.8倍,所述突柱嵌入所述缓冲部中。

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驱动器为用于车窗玻璃升降器的驱动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设置有用于连接被驱动的部件的多个齿。

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部与所述本体部通过注塑成型结合在一起。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缓冲部与本体部永久性地结合在一起,在组装电驱动器时,缓冲部与本体部组成单个的零件,容易组装。该结构稳定,长时间使用之后不容易失效。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显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2显示图1所示第二传动件的缓冲部与本体部的分解示意图;及

图3显示一种现有电驱动器的蜗轮、缓冲件及从动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驱动器100包括壳体3、及安装于壳体3中的电枢4和变速机构。

壳体3中设置第一空间30及第二空间32,第一空间30与第二空间32相连通。例如,如图1所示的,壳体3包括变速器本体34、电枢本体36及变速器盖体38。变速器本体34与电枢本体36组装在一起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空间30,变速器本体34与变速器盖体38组装在一起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二空间32。变速器本体34通过注塑成型而成,其中设置有安装蜗轮18及蜗杆(未图示)的结构、固定到车窗玻璃升降器(未图示)的结构等。变速器本体34的结构比较复杂,可通过注塑工艺制造而成。变速器本体34中还设置有轴31。电枢本体36呈结构较简单的筒状,可以用金属板材料通过例如拉深等冲压工艺制造而成。变速器盖体38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造,其中包括较高强度的塑料的基部(未标号)及比较柔软的橡胶的密封部(未标号),二者例如通过成型工艺一体形成。在变速器盖体38组装到变速器本体34时,密封部能良好地密封第二空间32。在封闭的壳体3中,第一空间30与第二空间32不被外部空间的灰尘污染,保持安装于其中的零部件的清洁。

电枢4能枢转地安装于第一空间30中。变速机构包括能枢转地安装于第二空间32中的第一传动件1及第二传动件2。第一传动件1及第二传动件2均能转动地安装于轴31上。变速机构与电枢4传动地连接,在电枢4枢转时,通过第一传动件1输出降速增矩的枢转运动。例如,变速机构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蜗轮18及蜗杆。蜗杆与电枢4同轴地配置。例如,蜗杆一体形成或者组装于电枢轴(未图示)上。电枢4固定于电枢轴的一端,蜗杆固定于电枢轴的另一端。蜗轮18与第一传动件1同轴地配置。例如,蜗轮18一体形成于第一传动件1上,蜗轮18包括轮圈(未标号),辐条12连接于轮圈内侧。

第二传动件2包括本体部20及缓冲部26,缓冲部26与本体部20永久性地结合在一起。缓冲部26的压缩弹性模量小于本体部20的压缩弹性模量。就是说,在受到压缩力的情况下,缓冲部26的弹性比本体部20弹性好。第一传动件1与第二传动件2同轴地组装在一起,缓冲部26位于第一传动件1与本体部20之间。缓冲部26在第一传动件1与本体部20之间传递动力,当出现冲击时,缓冲部26能缓冲第一传动件1与本体部20之间的冲压力。本体部20包括第一连接部21及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及第二连接部22在轴向上互相连接。第一连接部21露出于壳体3外,外部零件能连接到第一连接部21上。第一连接部21的露出于壳体3外的部位设置有用于连接被驱动的部件的结构。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电驱动器100为用于车窗玻璃升降器的驱动器,第一连接部21的外周设置有用于连接被驱动的部件的多个齿210。

在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缓冲部26与第二连接部22永久性地结合在一起。例如,缓冲部26与本体部20通过注塑成型结合在一起。第二连接部22的与第一连接部21相对的表面为结合面23,缓冲部26结合于结合面23。结合面23的周边设置多个相互间隔的突块24,突块24上设置沿垂直于第二传动件2的轴向的方向凹入突块24的凹部240,缓冲部26设置嵌入凹部240的凸部260。因此,缓冲部26与第二连接部22之间形成咬合,不容易在轴上向移动而脱落。在第二传动件2的周向上的各突块24之间还设置有突柱25。例如,每两个突块24之间设置有四个突柱25。突柱25从结合面23向远离第一连接部21的方向突出,但是其突出的高度小于突块24突出的高度。每个突柱25的轴向尺寸不大于突块24的轴向尺寸的0.8倍,突柱25嵌入缓冲部26中,进一步加强缓冲部26与第二连接部22之间结合。

第一传动件1具有多个辐条12。每两个辐条12之间设置一个突块24。缓冲部26在周向上夹于每个辐条12与一个突块24之间。也就是说,每个辐条12的周向两侧都靠着缓冲部26,缓冲部26的一侧靠着辐条12,另一侧靠着突块24。缓冲部26安装到轮圈内部。盖上变速器盖体38之后,第二连接部22位于变速器盖体38的内侧。第二连接部22与结合在一起的缓冲部26均位于壳体3内部。

由于缓冲部26与本体部20永久性地结合在一起,缓冲部26与本体部20组成单个的零件,而不是多个分散的小零件。在组装电驱动器100的缓冲部26与本体部20时,不需要很多的步骤来安装多个小零件,只需要将一个零件安装到位就能顺利地完成组装。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随降低了组装难度,电驱动器100容易制造。另外,缓冲部26与本体部20稳定地结合在一起,该稳定结构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不容易失效,因此产品的稳定性高。

虽然有以上说明,但是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附图标记说明

电驱动器100

第一传动件1

辐条12

蜗轮18

第二传动件2

本体部20

第一连接部21

齿210

第二连接部22

结合面23

突块24

凹部240

突柱25

缓冲部26

凸部260

壳体3

第一空间30

轴31

第二空间32

变速器本体34

电枢本体36

变速器盖体38

电枢4

蜗轮80

从动件82

缓冲件8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