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百叶窗闭锁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4669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百叶窗闭锁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车辆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用百叶窗闭锁定位装置,适用于防止特种车百叶窗意外受外力后开度减小或完全关闭。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特种车辆的散热器百叶窗采用气控无闭锁式气缸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在行驶过程中百叶窗受到外力或在维修保养时维修人员不小心将散热器百叶窗踩踏,会导致百叶窗开度减小或完全关闭的现象发生,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则直接影响散热器冷却风道的通畅,导致发动机水温突然升高、开锅甚至发动机被迫熄火等严重情况。为了解决车辆散热系统存在的问题,散热器百叶窗气控装置必须加装闭锁装置,确保动力系统工作可靠和车辆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百叶窗闭锁定位装置,防止百叶窗因受外力后部分或全部关闭的装置,确保动力系统工作可靠和车辆的安全性。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百叶窗闭锁定位装置,其包括: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百叶窗气缸3和管路组成。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出气口 Cl通过管路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进气口 Dl相连,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出气口 El分别与百叶窗气缸3打开侧接口 Gl和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启动端进气口Hl相连;同样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的出气口C与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进气口 D相连,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的气动端接口 E与百叶窗气缸3的关闭侧接口 G和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的启动端进气口 H相连;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进气口 BI和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的进气口 B与车内气源气口 A相连,组成回路;
[0007]通过控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接通车内气源,气源气体经车内气源气口 A—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进气口 BI—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出气口 Cl—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进气口 D1—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出气口 E1 —百叶窗气缸3打开侧接口 Gl和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气动端进气口Hl,最终气体进入百叶窗气缸3的打开侧和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气动端接口Hl,同时百叶窗气缸3关闭侧的气体经百叶窗气缸3的关闭侧接口G—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的气动端接口 E—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进气口 D—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的出气口 C—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进气口B排出,实现百叶窗的开启。反之,通过控制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接通,车内气源通过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进入百叶窗气缸3关闭侧接口 G和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气动端接口 E1,百叶窗气缸3打开侧气体经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排出,从而实现百叶窗关闭。
[0008](三)有益效果
[0009]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车用百叶窗闭锁定位装置,在原有车辆结构基础上,增加了车辆散热器百叶窗操纵的闭锁式装置,防止百叶窗意外受到外力后关闭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动力系统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该闭锁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对布置形式及操作方式不会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传统百叶窗操纵气控原理图;
[0011 ]图2集成闭锁定位装置后的百叶窗操纵气控原理图。
[0012]图中:1.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2.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3.百叶窗气缸;4.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5.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4]传统的散热器进排气百叶窗气动操纵原理:
[0015]传统特种车辆的散热器进排气百叶窗叶片开启气路如图1所示,其由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百叶窗气缸3和管路组成。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的出气口 Cl与百叶窗气缸3的打开侧进气口 Gl通过气管相连,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出气口 C与百叶窗气缸3的关闭侧接口 G通过气管相连,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进气口 B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进气口 B又与车内气源相连,组成回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接通车内气源,气源气体经A—Bl—Cl—Gl最终进入百叶窗气缸3打开侧,百叶窗气缸3关闭侧气体则经G—C—B排出,从而实现百叶窗开启。反之,通过控制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接通,实现百叶窗关闭。该管路结构在充气结束后,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复位保持常通,气缸内关闭侧的气路不能封闭,导致百叶窗叶片出现复位不能闭锁。
[0016]基于上述方案所出现的百叶窗叶片出现复位不能闭锁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的车用百叶窗闭锁定位装置,其气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包括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百叶窗气缸3和管路组成。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出气口 Cl通过管路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进气口 Dl相连,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出气口 EI分别与百叶窗气缸3打开侧接口 Gl和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启动端进气口Hl相连;同样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的出气口C与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的进气口 D相连,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的气动端接口 E与百叶窗气缸3的关闭侧接口 G和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的启动端进气口 H相连;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的进气口 BI和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的进气口 B与车内气源相连,组成回路。
[0017]通过控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接通车内气源,气源气体经A—BI—Cl—D1—E1 —F1—G1 (和Hl),最终气体进入百叶窗气缸3的打开侧和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气动端Hl,同时百叶窗气缸3关闭侧的气体经G—F—E—D—C—B排出,实现百叶窗的开启。反之,通过控制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接通,车内气源通过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进入百叶窗气缸3关闭侧接口G和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气动端接口El,百叶窗气缸3打开侧气体经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排出,从而实现百叶窗关闭。
[0018]本实施例百叶窗气动操纵闭锁原理:
[0019]百叶窗叶片开启时,百叶窗气缸3做伸展动作,叶片展开到位时,控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复位到停止充气时,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中的单向阀迅速回弹关闭,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也回位关闭,百叶窗气缸3打开侧回路形成闭锁回路,保证气缸内气体不泄露,从而实现百叶窗打开状态定位闭锁。反之同理,也可以实现百叶窗关闭状态闭锁定位。
[002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案在传统气路的基础上进行气路原理创新,结构简单,增加少许零件和管路,不改变原车的布局与操纵方式;在原气控装置中是通过操纵气控小阀箱内的两位三通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1、2接收到气瓶气体对百叶窗气缸3进行作用,从而实现百叶窗开关动作,在原气控装置中增加气缸闭锁气路,即在原百叶窗气缸上增加一套闭锁装置,也就是增加两个含单向阀的两位两通换向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5,使得在断电停止供气时,单向阀迅速回弹,从而保证气缸内气体不流失,最终实现百叶窗闭锁功能。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车用百叶窗闭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百叶窗气缸(3)和管路;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出气口(Cl)通过管路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进气口(Dl)相连,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出气口(El)分别与百叶窗气缸(3)打开侧接口(Gl)和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启动端进气口(Hl)相连;同样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的出气口(C)与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进气口(D)相连,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的气动端接口(E)与百叶窗气缸(3)的关闭侧接口(G)和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的启动端进气口(H)相连;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进气口(BI)和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的进气口(B)与车内气源气口(A)相连,组成回路; 通过控制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接通车内气源,气源气体经车内气源气口(A)—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进气口(BI)—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出气口(Cl)—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进气口(Dl)—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出气口(El)—百叶窗气缸(3)打开侧接口(Gl)和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气动端进气口(Hl),最终气体进入百叶窗气缸(3)的打开侧和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气动端接口(Hl),同时百叶窗气缸(3)关闭侧的气体经百叶窗气缸(3)的关闭侧接口(G)—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的气动端接口(E)—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进气口(D)—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的出气口(C)—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进气口(B)排出,实现百叶窗的开启;反之,通过控制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接通,车内气源通过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进入百叶窗气缸(3)关闭侧接口(G)和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气动端接口(El),百叶窗气缸(3)打开侧气体经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I)排出,从而实现百叶窗关闭。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百叶窗闭锁定位装置,其包括: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1)、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2)、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4)、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5)、百叶窗气缸(3)和管路。本发明在原有车辆结构基础上,增加了车辆散热器百叶窗操纵的闭锁式装置,防止百叶窗意外受到外力后关闭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动力系统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该闭锁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对布置形式及操作方式不会造成影响。
【IPC分类】E05F15/53, B60K11/04
【公开号】CN105507726
【申请号】CN201510939838
【发明人】李而康, 詹瞻羽, 谭斌, 王连峰, 赵品旺, 杨晓宇
【申请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