闩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4053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闩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闩锁装置(10)具有:外壳(16);杆(20),其保持在外壳(16)内,从外壳(16)内突出而处于前进位置;杆施力构件(26),其在外壳(16)内弹性压缩而对杆(20)向从外壳(16)内推出的突出方向施力;锁定机构,其具备与杆(20)一起向突出方向移动的滑动凸轮(21)、以及能够绕杆(20)的轴相对于滑动凸轮(21)相对旋转的旋转凸轮(22),通过克服杆施力构件(26)的作用力地压入杆(20),使得旋转凸轮(22)卡合于滑动凸轮(21)并旋转,从而将杆(20)锁定在外壳(16)的后退位置;引导机构,其用于在杆(20)进退时使杆(20)向绕轴方向旋转;以及卡合部(67),其在杆(20)锁定时与被结合部(69)卡合。
【专利说明】
闩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安装为能够开闭的构件保持在闭合位置的闩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用于将安装为能够开闭的构件保持在闭合位置的闩锁装置,例如,存在日本实公平5-7407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在该现有技术中,具有:筒状的壳体;套筒,其收容于该壳体内并且一部分从壳体突出而形成套筒突出部;轴,其一部分收容于壳体内,另一部分形成贯通套筒而突出的卡止头部;以及轴旋转机构,每当套筒突出部被压入壳体内时所述轴旋转机构都使轴旋转规定角度。

【发明内容】

[0003]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4]然而,在日本实公平5-7407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中,用于使构成轴旋转机构的转子(旋转凸轮)卡止于卡止槽的压缩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负载)直接作用于轴。因此,在通过旋转而与刻度盘罩的槽分离的轴的扩径头部上作用有高负载。其结果是,闩锁装置的耐久性降低。
[0005]本发明考虑到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防止因高负载造成的耐久性的降低的闩锁装置。
[000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7]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闩锁装置具有:筒形的外壳,其固定在与第一构件对置的第二构件侧;杆,其能够滑动地保持在所述外壳内,从所述外壳内突出而处于将所述第一构件推出的前进位置;杆施力构件,其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杆之间,在所述外壳内通过弹性变形而被压缩,从而对所述杆向从所述外壳内推出的突出方向施力;锁定机构,其具备与所述杆一起向所述突出方向移动的滑动凸轮、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凸轮的所述突出方向的后方且能够绕所述杆的轴相对于所述滑动凸轮相对旋转的旋转凸轮,所述锁定机构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杆之间,通过克服所述杆施力构件的作用力地压入所述杆,使得所述旋转凸轮卡合于所述滑动凸轮并旋转,从而将所述杆锁定在所述外壳的后退位置;引导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杆与所述外壳,用于在所述杆进退时使所述杆向绕轴方向旋转;以及卡合部,其设置于所述杆,通过所述杆向绕轴方向旋转而能够与所述第一构件的被结合部分离,且在所述杆锁定时与所述被结合部卡合。
[0008]在第一方式的闩锁装置中,通过设置于杆与外壳的引导机构,在杆进退时使杆向绕轴方向旋转。并且,通过杆向绕轴方向旋转,从而设置于杆的卡合部与第一构件的被结合部分尚。另外,杆施力构件在外壳内通过弹性变形而被压缩,对杆向从外壳内推出的突出方向施力,该杆施力构件位于固定在与第一构件对置的第二构件侧的筒形的外壳、与能够滑动地保持于外壳内且从外壳内突出而处于将第一构件推出的前进位置的杆之间。另外,当克服杆施力构件的作用力地将杆压入时,旋转凸轮卡合于滑动凸轮并旋转,从而通过位于外壳与杆之间的锁定机构使杆在后退位置成为锁定状态。另外,在锁定状态下,杆施力构件的作用力不会直接作用于卡合部和引导机构。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因高负载导致耐久性降低的情况。
[0009]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闩锁装置以第一方式的闩锁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具备:突出部,其位于所述杆的轴向的中途,且在径向上朝向外侧突出;所述滑动凸轮,其被以所述突出部为界而位于所述突出方向的后方的下侧杆部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所述旋转凸轮,其在所述滑动凸轮的所述突出方向的后方被所述下侧杆部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与所述滑动凸轮啮合,并且通过所述杆的滑动而与所述滑动凸轮分离,被施加一个方向的旋转力;滑动槽,其位于所述滑动凸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的任一方,且沿所述杆的滑动方向延伸;滑动突起,其位于所述滑动凸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的任意另一方,通过所述滑动凸轮的滑动而在所述滑动槽内相对滑动,从而阻止所述滑动凸轮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旋转;卡合突起,其从所述旋转凸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的任一方突出;锁定槽,其位于所述旋转凸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的任意另一方,且具有供所述卡合突起嵌入的锁定部,通过所述旋转凸轮与所述滑动凸轮分离而使所述旋转凸轮旋转,从而嵌入所述锁定部的所述卡合突起能够与所述锁定部分离;套筒,其在所述旋转凸轮的所述突出方向的后方,被所述下侧杆部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能够与所述旋转凸轮抵接;以及索环,其在所述套筒的所述突出方向的后方被所述下侧杆部插通,用于限制所述杆的滑动方向的移动。
[0010]在第二方式的闩锁装置中,锁定机构为由突出部、滑动凸轮、旋转凸轮、滑动槽、滑动突起、卡合突起、锁定槽、套筒以及索环构成的旋转式凸轮式锁定机构,通过杆的压入,旋转式凸轮工作而在锁定与锁定解除之间切换。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锁定与锁定解除的切换。
[0011]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闩锁装置以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的闩锁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闩锁装置具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外壳之间,且覆盖所述杆。
[0012]在第三方式的闩锁装置中,通过设置在卡合部与外壳之间的保护罩覆盖杆,因此能够防止异物向引导机构的附着。
[0013]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闩锁装置以第三方式的闩锁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闩锁装置具有滑动阻力减少构件,所述滑动阻力减少构件设置在所述杆与所述保护罩之间,用于减少所述杆与所述保护罩的滑动阻力。
[0014]在第四方式的闩锁装置中,通过设置在杆与保护罩之间的滑动阻力减少构件,减少了杆与保护罩的滑动阻力。其结果是,提高了杆相对于保护罩的旋转性能。
[0015]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闩锁装置以第一方式?第四方式的任一方式的闩锁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二构件为车身,所述第一构件为能够向开闭方向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车身的加油口盖。
[0016]在第五方式的闩锁装置中,具备第一方式?第四方式的任一方式的闩锁装置,因此在能够向开闭方向旋转地安装于车身的加油口盖处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作用效果。
[0017]发明效果
[0018]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闩锁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因此能够防止因高负载导致的耐久性的降低。
[0019]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闩锁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因此能够防止因高负载导致的耐久性的降低,并且能够可靠地实现锁定与锁定解除的切换。
[0020]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闩锁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因此能够防止异物向引导机构的附着。
[0021]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闩锁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因此能够提高杆相对于保护罩的旋转性能。
[0022]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闩锁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因此在应用于能够向开闭方向旋转地安装于车身的加油口盖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因高负载导致的耐久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闩锁装置的锁定解除状态的侧剖视图。
[0024]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闩锁装置的锁定状态的侧剖视图。
[0025]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闩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6]图4是用于对闩锁装置的锁定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27]图5是不出将杆压入的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说明图。
[0028]图6是示出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说明图。
[0029]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闩锁装置的帽的侧剖视图。
[0030]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闩锁装置向车身安装的安装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方式)
[0032]接下来,参照图1?图8对本发明的闩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3]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闩锁装置10例如设置在机动车的车身中的、与作为第一构件的加油口盖12对置的作为第二构件的车身的内板14上。另外,加油口盖12通过未图示的铰链以能够向开闭方向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内板14,且通过闩锁装置1保持在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或者通过闩锁装置10向成为打开方向的突出方向(图2的箭头A方向)被推出。
[0034]如图1所示,闩锁装置10具备:外壳16、杆20、作为锁定机构的杆20的突出部64、帽
18、滑动凸轮21、旋转凸轮22、套筒120、索环122、第一弹簧25、作为杆施力构件的第二弹簧26、以及保护罩28。需要说明的是,闩锁装置10的部件不限于上述的部件。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第一弹簧25与第二弹簧26由螺旋弹簧构成,并且设定为第一弹簧25的作用力(负载)比第二弹簧26的作用力(负载)小(轻)。
[0035](外壳)
[0036]如图3所示,外壳16形成为筒形。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内板14上形成有贯通该内板14的表背面的安装孔32,外壳16固定于该安装孔32。
[0037]如图3所示,外壳16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圆筒形,且形成有底面。另外,外壳16的外径设定为内板14的安装孔32的内径以下的值。在外壳16的开口侧端部,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外侧伸出的凸缘部34,在凸缘部34的上侧形成有环状的安装部36。另外,在凸缘部34的下侧从外壳16的外周呈放射状地形成有多个可弹性变形地突出的弹性爪38,这些弹性爪38以确保了内板14的板厚的间隔的方式与凸缘部34的下表面分离。
[0038]如图2所示,当将外壳16对齐地嵌入安装孔32时,弹性爪38暂时缩回,之后,在内板14的背面侧弹性地复原,通过将内板14夹持在弹性爪38与凸缘部34的下表面之间,从而外壳16固定于安装孔32。
[0039](帽)
[0040]如图1所不,帽18安装于外壳16的开口上表面,构成外壳16的一部分。
[0041 ] 如图3所示,帽18具备:比外壳16的开口上表面大一圈的盖部40、以及从盖部40的下表面细一圈且呈圆筒形地延伸的圆筒部42。
[0042]如图7所示,在帽18的盖部40的内周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圆形的贯通孔44,在贯通孔44中插通有杆20。另外,在贯通孔44的内周部突出形成有作为引导机构的凸部45。需要说明的是,帽18的圆筒部42的外周设定为外壳16的内径以下的值,圆筒部42插入外壳16内。另外,在帽18的圆筒部42的外周中的与盖部40相邻的部位,呈放射状地形成有多个可弹性变形地突出的卡止爪46。
[0043]如图3所示,在外壳16的安装部36形成有使该安装部36的内外贯通的多个卡止孔48,帽18的卡止爪46嵌入外壳16的卡止孔48。
[0044]因此,当将帽18的圆筒部42对齐地嵌入外壳16的开口上表面时,卡止爪46暂时缩回,之后,弹性地嵌入卡止孔48,从而将帽18固定于外壳16。
[0045]如图7所示,在帽18的圆筒部42的内周面形成有凹陷设置的滑动槽50。滑动槽50将滑动凸轮21保持为能够滑动。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槽50形成有多个,上端部被堵塞,下端部开放。在滑动槽50的下侧,形成有凹陷设置于圆筒部42的内周面的锁定槽52,锁定槽52将旋转凸轮22锁定为无法旋转。另外,锁定槽52形成在相邻的滑动槽50的间隔内,沿圆筒部42的内周面的周向形成为锯齿状。
[0046]如图4?图6所示,锁定槽52具备:第一斜面部52A,其以一个滑动槽50为基准,从滑动槽50朝向旋转凸轮22的旋转方向(图4?图6中,箭头B方向)的前方且朝向上方(杆的突出方向)向上倾斜;锁定部52B,其位于第一斜面部52A的倾斜上端部,S卩,旋转凸轮22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供后述的旋转凸轮22的卡合突起56嵌入;垂直部52C,其从锁定部52B朝向下方峭立地设置;以及第二斜面部52D,其从垂直部52C的下端部朝向上方向上倾斜,倾斜上端部面临位于旋转凸轮22的旋转方向的前方的另一个滑动槽50。
[0047]另外,第一斜面部54的倾斜下端部,S卩,旋转凸轮22的旋转方向的后方面临一个滑动槽5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斜面部52A与第二斜面部52D的倾斜角度一致。
[0048](杆)
[0049]如图1所示,杆20能够滑动地保持于外壳16内,从外壳16内突出而处于前进位置,将图2所示的加油口盖12推出。
[0050]如图3所示,杆20形成为圆柱棒状,具备:突出部64,其位于轴向的中间部,沿径向向外侧呈圆形板状地突出;上侧杆部66,其位于突出部64的上侧,从外壳16内突出而用于将加油口盖12推出;以及下侧杆部68,其位于突出部64的下侧,将第二弹簧26插通。需要说明的是,杆20的突出部64与帽18的盖部40中的贯通孔44的下方周边部抵接,从而阻止杆20向顶起方向的移动。
[0051]在突出部64的位于杆20的突出方向的后方的下方侧,配置有被下侧杆部68插通的滑动凸轮21。在滑动凸轮21的下表面,形成有与后述的旋转凸轮22的可动侧凸轮部82啮合的固定侧凸轮72。固定侧凸轮72沿着滑动凸轮21的下表面的圆周方向连续地形成,且形成为钝角波齿状。另外,在滑动凸轮21的外周呈放射状地形成有多个突出的滑动突起74。
[0052]通过滑动凸轮21的滑动突起74嵌入帽18的滑动槽50,并沿着滑动槽50升降,从而滑动凸轮21被保持为能够在帽18内滑动且无法旋转。
[0053]如图3所示,在杆20的上侧杆部66的成为前端部的上端形成有卡合部67。另外,在杆20的上侧杆部66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形成有作为引导机构的螺旋状的引导槽75。通过该引导槽75与帽18的作为引导机构的凸部45滑动,从而在杆20进退时,杆20向绕轴方向旋转。
[0054]如图2所示,杆20的卡合部67形成为沿与杆2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棒状。因此,通过在杆20进退时杆20向绕轴方向旋转,从而卡合部67向绕轴方向旋转,由此与安装于加油口盖12的背面的作为被结合部的承挡件69的卡合孔69A卡合或者解除卡合。需要说明的是,卡合孔69A呈形成于承挡件主体69B的上壁部的长孔。
[0055]如图8所示,承挡件69的承挡件主体69B形成为帽形状,覆盖保护罩28的上部。另外,从承挡件主体69B的上壁部向上方延伸配置有卡合部69C,通过使卡合部69C与加油口盖12的安装孔13卡合,能够将承挡件69安装于加油口盖12。
[0056]因此,在杆20处于锁定状态时,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杆20的卡合部67与承挡件69的卡合孔69A卡合,从而将加油口盖12保持在闭合状态。
[0057]如图3所示,在杆20的上侧杆部66的上端附近,形成有安装保护罩28的环状的环状槽76。另外,在杆20的下侧杆部68的下端部形成有变细的细径部80,以供后述的索环122的缩径部122B嵌入。
[0058]需要说明的是,杆20的细径部80的高度设定为比索环122的缩径部122B的上下方向的壁厚大。因此,在缩径部122B嵌入细径部80的状态下,在细径部80的高度方向上产生间隙。其结果是,索环122的缩径部122B能够上下升降与杆20的细径部80的间隙相应的量。另一方面,杆20能够相对于索环122上下升降与所述间隙相应的量。
[0059]另外,间隙的量根据后述的旋转凸轮22的升降量而设定,该旋转凸轮22在旋转凸轮22的可动侧凸轮部82与滑动凸轮21的固定侧凸轮72啮合的第一高度位置和可动侧凸轮部82从固定侧凸轮72分离的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升降。
[0060](套筒)
[0061]如图3所示,套筒120具备套筒主体120A以及凸缘部120B,索环122具备索环主体122A、缩径部122B、以及狭缝122C。
[0062]如图1所示,套筒120被杆20的下侧杆部68插通,位于旋转凸轮22与第二弹簧26之间,索环122被杆20的下侧杆部68插通,位于套筒120的下侧。
[0063]如图3所示,套筒120的套筒主体120A与索环122的索环主体122A形成为筒形,被下侧杆部68插通。另外,套筒120的凸缘部120B位于与旋转凸轮22抵接的套筒主体120A的上端部,如图1所示,在径向上向外侧和内侧双方伸出。
[0064]如图1所示,索环122的缩径部122B位于上端部的相反侧的索环主体122A的下端部,在径向上向内侧突出。
[0065]另外,狭缝122C将索环主体122A的下端部切割成多个,狭缝122C在索环主体122A的径向上形成有二对,从索环主体122A的下侧的端面起朝向上方形成至中途。
[0066]如图1所示,第一弹簧25位于索环122与套筒120之间,在索环122的索环主体122A与套筒120的凸缘部120B的内周部之间被压缩,从而对套筒120和索环122向彼此分离的方向施力。
[0067](杆施力构件)
[0068]如图1所示,第二弹簧26位于外壳16与套筒120之间,在套筒120的凸缘部120B的外周部与外壳16的底部之间被压缩,从而经由旋转凸轮22、滑动凸轮21对杆20向从外壳16内推出的突出方向施力。
[0069](锁定机构)
[0070]如图3所示,锁定机构采用具备滑动凸轮21与旋转凸轮22的旋转凸轮式机构,位于外壳16与杆20之间,克服第二弹簧26的作用力将杆20锁定在外壳16的后退位置。另外,旋转凸轮22被杆20的下侧杆部68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另外,旋转凸轮22具有可动侧凸轮部82,该可动侧凸轮部82与滑动凸轮21的固定侧凸轮72啮合,并且通过杆20的滑动而与滑动凸轮21的固定侧凸轮72分离,被施加一个方向的旋转力。
[0071]旋转凸轮22形成为面包圈形,具备:中心孔86,其在中心上下贯通且供杆20的下侧杆部68插通;以及可动侧凸轮部82,其形成于上表面,与滑动凸轮21的固定侧凸轮72啮合,并且通过杆20的滑动而与滑动凸轮21的固定侧凸轮7 2分离,被施加一个方向的旋转力。可动侧凸轮部82形成为与滑动凸轮21的固定侧凸轮72互补的形状,沿旋转凸轮22的上表面的圆周方向连续且呈钝角波齿状地形成。另外,在旋转凸轮22的外周呈放射状地形成有多个卡合突起56。
[0072]如图4?图6所示,旋转凸轮22的卡合突起56形成为上表面具有斜面的平面梯形形状,并嵌入帽18的锁定槽52的锁定部52B。另外,旋转凸轮22的卡合突起56的梯形形状的斜面与锁定槽52的第一斜面部52A和第二斜面部52D的倾斜角度一致。
[0073]旋转凸轮22的卡合突起56的左右方向的横向宽度设定为帽18的滑动槽50的左右的槽宽度以下的值,能够在滑动槽50中滑动。
[0074](保护卓)
[0075]如图3所示,保护罩28覆盖从外壳16突出的上侧杆部66且能够伸缩,设置在杆20的卡合部67与外壳16之间。保护罩28形成为上表面和下表面开口的中空的蛇腹状。如图1所示,在保护罩28的开口下表面的内周面,形成有在径向上朝向内侧呈环状地突出的环状凹部96,环状凹部96嵌入外壳16的凸缘部34。
[0076]另一方面,在保护罩28的开口上表面的内周面,形成有在径向上朝向内侧呈环状地突出的环状凹凸97。另外,保护罩28的环状凹凸97夹着设置于保护罩28的作为滑动阻力减少构件的筒状的套环100与设置于杆20的作为滑动阻力减少构件的筒状的密封件102,而嵌入杆20的环状槽76,以使杆20在杆20进退时相对于保护罩28向绕轴方向顺畅地旋转。
[0077]因此,通过设置在杆20的卡合部67与外壳16之间的保护罩28覆盖杆20的上侧杆部66,因此能够防止异物向引导槽75与凸部45的附着。另外,通过设置在杆20与保护罩28之间的套环100和密封件102,减少了杆20与保护罩28的滑动阻力。
[0078](作用、效果)
[0079]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闩锁装置1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80]如图2所示,闩锁装置10在组装状态下,将外壳16对齐地嵌入内板14的安装孔32,从而固定于内板14。另外,在加油口盖12闭合的状态下,闩锁装置10锁定在杆20缩短了的锁定状态。
[0081 ]另外,当按压闭合状态的加油口盖12时,闩锁装置1的杆20被压入外壳16内,从而锁定状态解除。其结果是,通过第二弹簧26的压缩复原力,使得杆20从外壳16内突出,将加油口盖12顶开,并且解除杆20的卡合部67与承挡件69的卡合孔69A的卡合。因此,能够容易用手打开被顶开了的加油口盖12。
[0082]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杆20缩短的锁定状态下,如图6所示,旋转凸轮22的卡合突起56与帽18的锁定槽52卡合,嵌入锁定部52B。若在该状态下将杆20压入外壳16内,则受到杆20的突出部64的按压,使得旋转凸轮22与滑动凸轮21—起下降。因此,如图5所示,旋转凸轮22的卡合突起56与帽18的锁定部52B分离。此时,滑动凸轮21的固定侧凸轮72与旋转凸轮22的可动侧凸轮部82的啮合解除,旋转凸轮22向箭头B的方向旋转。接下来,当按压杆20的力消失时,旋转凸轮22通过第二弹簧26的压缩复原力而被顶起。此时,旋转凸轮22的卡合突起56与帽18的第二斜面部52D抵接。因此,卡合突起56—边与第二斜面部52D滑动接触一边上升,如图4所示,从第二斜面部52D的斜面上端部嵌入滑动槽50。
[0083]如图4所示,当卡合突起56嵌入滑动槽50时,卡合突起56能够沿滑动槽50上升。因此,通过第二弹簧26的压缩复原力,经由索环122将杆20的突出部64顶起,从而杆20从外壳16突出而伸长。
[0084]另一方面,当用手将打开的加油口盖12闭合时,伸长的闩锁装置10的杆20克服第二弹簧26的作用力,朝向外壳16压入,旋转凸轮22的卡合突起56沿滑动槽50下降。
[0085]接下来,杆20克服第二弹簧26的作用力,朝向外壳16进一步压入,旋转凸轮22的卡合突起56沿滑动槽50下降,当卡合突起56从滑动槽50的开口下端脱出时,能够进行旋转凸轮22的旋转。因此,由于固定侧凸轮72与可动侧凸轮部82的啮合的解除,旋转凸轮22向图5的箭头B的方向旋转,从滑动槽50的下侧朝向锁定槽52的第一斜面部52A移动。
[0086]接下来,当按压杆20的力消失时,旋转凸轮22通过第一弹簧25与第二弹簧26的压缩复原力而被顶起。此时,卡合突起56与第一斜面部52A抵接。因此,卡合突起56—边与第一斜面部52A滑动接触一边上升,如图6所示,嵌入锁定部52B,再次恢复至锁定状态。
[0087]另外,通过设置于杆20的引导槽75、设置于帽18的凸部45,在杆20进退时杆20向绕轴方向旋转。并且,在锁定状态下,设置于杆20的前端部的卡合部67与安装于加油口盖12的背面的作为被结合部的承挡件69的卡合孔69A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卡合,将加油口盖12保持在闭合状态。
[0088]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闩锁装置10中,第二弹簧26在外壳16内与套筒120之间弹性压缩,经由套筒120对杆20向突出方向施力。另外,在图10所示的锁定状态下,第二弹簧26的作用力(高负载)不会直接作用于杆20的卡合部67、引导槽75以及帽18的凸部45。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因高负载导致闩锁装置10的耐久性降低的情况。
[008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为上述结构的旋转式凸轮式锁定机构,通过杆20的压入,旋转式凸轮工作而在锁定和锁定解除之间切换。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锁定与锁定解除的切换。
[009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在卡合部67与外壳16之间的保护罩28来覆盖杆20的上侧杆部66,因此能够防止异物向引导槽75、凸部45的附着。
[009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在杆20与保护罩28之间的套环100和密封件102,减少了杆20与保护罩28的滑动阻力。其结果是,提高了杆20相对于保护罩28的旋转性能。
[0092](其他实施方式)
[0093]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其他各种实施方式实施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杆施力构件、锁定机构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
[0094]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形成于杆20的上端的卡合部67与安装于加油口盖12的背面的作为被结合部的承挡件69的卡合孔69A卡合的结构,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而采用将被结合部的卡合孔形成在加油口盖12的背面的结构。另外,被结合部不限于卡合孔,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0095]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外壳16的帽18上设置有作为引导机构的凸部45,在杆20上形成有作为引导机构的螺旋状的引导槽75,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而采用在帽18上形成有作为引导机构的引导槽75,在杆20上设置有作为引导机构的凸部45的结构。另外,弓丨导机构不限于凸部45和螺旋状的引导槽75,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0096]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滑动阻力减少构件,使用了筒状的套环100和筒状的密封件102,但滑动阻力减少构件不限于筒状的套环100和筒状的密封件10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0097]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闩锁装置10安装在与作为第一构件的加油口盖12对置的作为第二构件的车身的内板14,但本发明的闩锁装置也可以安装在与加油口盖以外的其他第一构件对置的、车身的内板以外的其他第二构件。
[0098]需要说明的是,以参考的方式将2014年I月1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03481号所公开的整体援弓I于本说明书中。
[0099]对于本说明书记载的全部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与具体且单独记载有作为参照而引入各个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的情况相同程度地作为参照而引入本说明书中。
【主权项】
1.一种闩锁装置,具有: 筒形的外壳,其固定在与第一构件对置的第二构件侧; 杆,其能够滑动地保持在所述外壳内,从所述外壳内突出而处于将所述第一构件推出的前进位置; 杆施力构件,其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杆之间,在所述外壳内通过弹性变形而被压缩,从而对所述杆向从所述外壳内推出的突出方向施力; 锁定机构,其具备与所述杆一起向所述突出方向移动的滑动凸轮、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凸轮的所述突出方向的后方且能够绕所述杆的轴相对于所述滑动凸轮相对旋转的旋转凸轮,所述锁定机构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杆之间,通过克服所述杆施力构件的作用力地压入所述杆,使得所述旋转凸轮卡合于所述滑动凸轮并旋转,从而将所述杆锁定在所述外壳的后退位置; 引导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杆与所述外壳,用于在所述杆进退时使所述杆向绕轴方向旋转;以及 卡合部,其设置于所述杆,通过所述杆向绕轴方向旋转而能够与所述第一构件的被结合部分离,且在所述杆锁定时与所述被结合部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具备: 突出部,其位于所述杆的轴向的中途,且在径向上朝向外侧突出; 所述滑动凸轮,其被以所述突出部为界而位于所述突出方向的后方的下侧杆部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 所述旋转凸轮,其在所述滑动凸轮的所述突出方向的后方被所述下侧杆部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与所述滑动凸轮啮合,并且通过所述杆的滑动而与所述滑动凸轮分离,被施加一个方向的旋转力; 滑动槽,其位于所述滑动凸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的任一方,且沿所述杆的滑动方向延伸; 滑动突起,其位于所述滑动凸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的任意另一方,通过所述滑动凸轮的滑动而在所述滑动槽内相对滑动,从而阻止所述滑动凸轮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旋转; 卡合突起,其从所述旋转凸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的任一方突出; 锁定槽,其位于所述旋转凸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的任意另一方,且具有供所述卡合突起嵌入的锁定部,通过所述旋转凸轮与所述滑动凸轮分离而使所述旋转凸轮旋转,从而嵌入所述锁定部的所述卡合突起能够与所述锁定部分离; 套筒,其在所述旋转凸轮的所述突出方向的后方,被所述下侧杆部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能够与所述旋转凸轮抵接;以及 索环,其在所述套筒的所述突出方向的后方被所述下侧杆部插通,用于限制所述杆的滑动方向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 所述R锁装置具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外壳之间,且覆盖所述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 所述闩锁装置具有滑动阻力减少构件,所述滑动阻力减少构件设置在所述杆与所述保护罩之间,用于减少所述杆与所述保护罩的滑动阻力。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构件为车身,所述第一构件为能够向开闭方向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车身的加油口盖。
【文档编号】E05C19/02GK105899745SQ201580004132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发明人】渡边靖广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