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锁装置以及具备该门锁装置的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6889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门锁装置以及具备该门锁装置的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以及具备该门锁装置的门系统,为了能够凭借一个检测开关来检测当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的操作把手的开门操作,具备:噛合机构,在门关闭时能够与撞针啮合;连杆(20),能够移动到非锁定位置以及锁定位置,在所述非锁定位置,使设置于门的操作把手的开操作有效,能够解除噛合机构的噛合,在所述锁定位置使操作把手的开操作无效,不能解除噛合机构的噛合;智能杆(26),当打开连杆(20)处于非锁定位置时能够伴随操作把手的开操作工作,当打开连杆(20)处于锁定位置时,不能伴随操作把手的开操作工作;智能杆检测开关(27),能够检测智能杆(26)的工作。
【专利说明】
车辆用门锁装置以及具备该门锁装置的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检测门的开操作的功能的车辆用门锁装置以及具备该门锁装置的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具备用于将门保持为关闭状态的门锁装置以及用于使车窗玻璃进行开闭动作的车窗升降器的车辆的门系统中,为了实现无框式的门的密封条的密封性提高,或者为了防止在闭门的瞬间,室内的压力上升致使门的关闭力变大,存在如下技术:根据门被实施开操作,对车窗升降器的驱动源进行驱动控制,使车窗玻璃自动地进行规定量开工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4-82808号公报
[0006]如上所述,车窗玻璃根据开门操作自动打开规定量的工作,出于防盗性以及实用性的观点,需要在以下三个条件全部满足时方可执行。(I)门为关闭状态、(2)门锁装置的上锁解锁机构为非锁定状态、(3)设置于门的开门用的操作把手(外侧把手或者内侧把手)被实施开门操作。
[0007]但是,为了能够仅在三个条件全部满足时才执行上述工作,需要多个用于检测各要素的状态的检测开关。特别是,为了检测门锁装置的上锁解锁机构的非锁定位置以及开门操作,至少需要2个检测开关,因此存在用于控制门锁装置的结构以及车窗升降器的电动驱动源的控制电路装置的控制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8]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凭借一个检测开关便可检测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的操作把手的开门操作的车辆用门锁装置以及具备该门锁装置的门系统。
[000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I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嚙合机构,在门关闭时能与撞针啮合;上锁解锁机构,能够移动到非锁定位置以及锁定位置,在所述非锁定位置,使设置于所述门的操作把手的开操作有效,能够解除所述嚙合机构的嚙合,在所述锁定位置,使所述操作把手的开操作无效,不能解除所述嚙合机构的嚙合;智能杆,在所述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所述智能杆能够伴随所述操作把手的开操作工作,在所述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智能杆不能伴随所述操作把手的开操作工作;以及智能杆检测开关,能够检测所述智能杆的工作。
[0010]第2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I发明中,所述智能杆在所述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通过与伴随所述操作把手的开操作而工作的所述上锁解锁机构抵接而工作。
[0011]第3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第I或者第2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门开闭检测开关,能够检测门的关闭;车窗升降器,能够通过电动驱动源的动力将设置于所述门的车窗玻璃开闭;以及控制电路装置,对所述电动驱动源的驱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电路装置在所述门开闭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门的关闭时,以所述智能杆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智能杆的工作为契机,对所述电动驱动源进行规定时间的开驱动控制,另外,以所述门开闭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门的关闭为契机,对所述电动驱动源进行闭驱动控制。
[0012]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当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能够伴随操作把手的开操作而工作、当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锁定位置时不能伴随操作把手的开操作而工作的智能杆以及检测智能杆的工作的智能杆检测开关,凭借一个智能杆检测开关便能够可靠地检测当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的操作把手的开门操作。
[0013]而且,通过将具有智能杆以及智能杆检测开关的门锁装置应用于具备车窗升降器的门系统中,能够凭借简单的控制使车窗玻璃伴随开门操作自动地进行规定量开工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车辆用门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0015]图2同样为门锁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3同样为从门锁装置的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0017]图4同样为从门锁装置的车外侧观察的侧视图。
[0018]图5同样为从门锁装置的车内侧观察的侧视图。
[0019]图6为处于打开位置时的嚙合单元的主视图。
[0020]图7为处于打开位置时的嚙合单元的背面图。
[0021 ]图8为处于全锁位置时的嚙合单元的主视图。
[0022]图9为处于全锁位置时的嚙合单元的背面图。
[0023]图10为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0024]图11为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锁定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0025]图12为当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被进行开门操作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0026]图13为当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锁定位置时被进行开门操作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0027]图14为用于对车窗升降器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9](门锁装置I的基本结构)
[0030]首先,在对门锁装置I的结构进行说明之前,对具备本发明的门锁装置I以及车窗升降器WR的门D进行说明。
[0031]如图1所示,门D为无框结构,前部(图1中的左侧)被具有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的门铰链DH可开闭地枢转支承于车体。在门D的内部安装有通过作为电动驱动源的马达M的动力将车窗玻璃G支承为能够沿上下方向开闭的车窗升降器WR,以及用于将门D保持为关闭状态的门锁装置I。而且,在门D的外侧面设置有在从车外打开门D时被操作的外侧把手(操作把手)0H,以及用于从车外对后述的上锁解锁机构进行锁定或非锁定操作的锁芯K,另外,在门D的室内侧设置有在将门D从车内打开时被操作的内侧把手(操作把手)IH,以及用于从车内对上锁解锁机构进行锁定或非锁定操作的锁捏手LK。此外,门铰链DH以及车窗升降器WR采用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0032]接下来,对于门锁装置I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0033]门锁装置I安装于门D内,如图2?5所示,具备用于将门D保持为关闭状态的嚙合单元2、安装于嚙合单元2的操作单元3。
[0034]嚙合单元2主要如图2、6?9所示,作为主要的要素,具备:基座(无符号),所述基座包括通过螺栓(图示略)固定于门D内的后端部的合成树脂制的主体4、封闭主体4的朝向后面侧的开口的金属制的盖板5、以及固定于主体4的前面的金属制的背板6 ;嚙合机构(无符号),收容于基座内,包括能够与固定于车体侧的撞针S啮合的闩锁7以及能够与闩锁7卡合的棘轮8;打开杆9,用于解除棘轮8与闩锁7的卡合关系。此外,图6、8为了明示嚙合机构,省略了盖板5。
[0035]主体4具有用于在后面侧收容闩锁7以及棘轮8的凹状的收容部41。
[0036]闩锁7收容于主体4的收容部41,被朝向前后方向的锁定轴10枢转支承于主体4与盖板5之间。主要如图6、8所示,在闩锁7的外周下部设置有可供棘轮8卡合的全锁卡合部71以及半锁卡合部72。
[0037]另外,闩锁7伴随门D的闭动作从打开位置(图6所示的位置)起克服图示略的弹簧的作用力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经过半锁位置后向全锁位置(图8所示的位置)转动。在门D进行开动作时,闩锁7反向转动。打开位置同未与撞针S啮合的门D的开状态对应。半锁位置同与撞针S略微啮合的门D的半门状态对应。全锁位置同与撞针S完全啮合的门D的全闭状态对应。
[0038]棘轮8处于闩锁7的下方,被收容于主体4的收容部41,被朝向前后方向的棘轮轴11枢转支承于主体4与盖板5之间。棘轮8被弹簧12向卡合方向(图6、8中顺时针方向,且为与闩锁7的全锁卡合部71、半锁卡合部72卡合的方向)施力,伴随闩锁7的转动,棘轮8通过与闩锁7的全锁卡合部71卡合而将门D保持为全闭状态,另外棘轮8通过与半锁卡合部72卡合而将门D保持为半门状态。
[0039]打开杆9被枢转支承于主体4的前面,与棘轮8同轴且能够与棘轮8—体转动。打开杆9在向车内侧(图7、9中的左侧)延伸的端部设置有被解除部91。
[0040]主要如图3?5所示,操作单元3具备固定于主体4的合成树脂制的外壳15、收容于外壳15内的操作机构(无符号)。操作机构作为主要的要素,构成为包括马达16、通过马达16的旋转能够正反转的蜗轮17、能够向使开门操作有效的非锁定位置以及使之无效的锁定位置移动的锁定杆18、与锁捏手LK连结的捏手杆19、能够同锁定杆18—起向非锁定位置以及锁定位置移动的打开连杆20、与内侧把手IH连结的内侧杆21、与锁芯K连结的键杆22、与外侧把手OH连结的外侧杆23。锁定杆18、捏手杆19以及打开连杆20构成本实施例的上锁解锁机构。
[0041]此外,图3?5为了明示操作单元3的内部结构,而省略了被固定为覆盖主体4的前面的合成树脂制的外壳15的一部分。
[0042 ]蜗轮17被朝向车内外方向的轴171枢转支承。如果马达16旋转,则该蜗轮17克服弹簧24的作用力从中立位置(图4、5所示的位置)起正反转,如果马达16的旋转停止,则蜗轮17通过弹簧24的作用力从旋转的位置返回中立位置。
[0043]捏手杆19被朝向车内外方向的轴191枢转支承于外壳15。该捏手杆19基于锁捏手LK的手动操作,向图5所示的非锁定位置以及从非锁定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的锁定位置转动。
[0044]键杆22被朝向车内外方向的轴221枢转支承。该键杆22基于锁芯K的手动操作,从中立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向非锁定方向以及锁定方向转动。
[0045]锁定杆18被朝向车内外方向的轴181枢转支承于外壳15内。该锁定杆18通过基于锁芯K的操作的键杆22的转动、基于锁捏手LK的操作的捏手杆19的转动、以及基于马达16的旋转的蜗轮17的转动,能够向非锁定位置(图4、5、10所示的位置)以及锁定位置(图11所示的位置)转动。锁定杆18的非锁定位置是使外侧把手OH以及内侧把手IH的开操作有效的位置,锁定杆18的锁定位置是从非锁定位置沿图10中逆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使外侧把手OH以及内侧把手IH的开操作无效的位置。锁定杆18通过支承于外壳15的弹簧25的作用力被分别弹性保持于非锁定位置以及锁定位置。
[0046]外侧杆23被前后方向的轴231枢转支承于主体4的下侧。该外侧杆23根据外侧把手OH的开操作,进行使设置于车内侧的端部的连结部232克服图示略的弹簧的作用力向上方移动的释放工作。
[0047]设置于打开连杆20的下部的连结孔202以能够沿前后方向转动规定角度的方式连结于外侧杆23的连结部232,并且打开连杆20的上部以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连结于锁定杆18。打开连杆20与锁定杆18的动作联动,以连结部232为中心主要向图10所示的非锁定位置以及从该非锁定位置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的图11所示的锁定位置转动,并且伴随外侧杆23的释放工作,进行向上方移动的释放工作。在打开连杆20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当处于非锁定位置时能够从下方抵接于打开杆9的被解除部91的解除部201。
[0048]内侧杆21被朝向车内外方向的轴211枢转支承。该内侧杆21基于内侧把手IH的开操作,以轴211为中心沿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进行释放工作,并将该释放工作经由外侧杆23向打开连杆20传递。
[0049]当门D处于全闭状态,如图10所示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如果外侧杆23基于外侧把手OH或者内侧把手IH的开操作进行释放工作,则打开连杆20如图12所示,从非锁定位置向上方进行释放工作。当打开连杆20进行释放工作的情况下,解除部201从下方与打开杆9的被解除部91抵接,打开杆9向释放方向转动。由此,解除棘轮8与闩锁7的全锁卡合部71的卡合,可进行门D的打开。
[0050]另外,当门D处于全闭状态,如图11所示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即使打开连杆20通过外侧杆23的释放工作进行释放工作,但如图13所示,解除部201相对于打开杆9的被解除部91进行无效移动。因此,即使在打开连杆20进行释放工作的情况下,也无法使打开杆9向释放方向转动,因此无法开门。
[0051](本发明的主要部分)
[0052]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
[0053]闩锁7主要如图6、8所示,在上部外周具有向径方向鼓起的凸轮部73以及与该凸轮部73相连的小径部74。
[0054]凸轮部73呈以锁定轴10为中心沿周方向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圆弧状,并且呈相比小径部74沿径方向大幅鼓起的形状。
[0055]在主体4中的前面侧设置有随着闩锁7的转动而转动的检测杆30、根据检测杆30的转动位置而导通或断开的门开闭检测开关31。
[0056]检测杆30的长边方向(车内外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被朝向前后方向的轴301枢转支承于主体4的前面上部,并且检测杆30被图示略的弹簧朝图7、9中的顺时针方向施力。在检测杆30的朝向车外侧的一端部(图7、9中的右端部)设置有检测部302,该检测部302贯通在主体4的上部设置的上下方向的长孔42并向主体4的收容部41侧突出,并且能够沿闩锁7的凸轮部73以及小径部74相对滑动。另外,同样,在检测部302的隔着轴301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图7、9中的左端部)设置有用于使门开闭检测开关31工作的向前方鼓起的凸轮面303。
[0057]检测杆30的检测部302在闩锁7处于全锁位置时,如图8所示与闩锁7的小径部74抵接,另外在闩锁7处于全锁位置以外的半锁位置以及打开位置时,如图6所示与凸轮部73抵接。由此,如果闩锁7从全锁位置向打开位置转动,则检测部302从闩锁7的小径部74向凸轮部73相对移动,因此检测杆30从图9所示的锁定检测位置起,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图7所示的非锁定检测位置转动。另外,在闩锁7从打开位置向全锁位置移动时,检测杆30从非锁定检测位置向锁定检测位置转动。
[0058]门开闭检测开关31被配置为处于主体4的上部且与检测杆30的凸轮面303对置。门开闭检测开关31在检测杆30向锁定检测位置转动的情况下,从凸轮面303离开从而断开,另夕卜,在检测杆30向非锁定检测位置转动的情况下,与凸轮面303接触从而成为导通状态。
[0059]包括马达16以及门开闭检测开关31的各种开关被布线于在主体4的上部设置的联接器32。联接器32上连接有图示略的外部连接器,由此将车载的蓄电池的电力向马达16供给,或者将包括门开闭检测开关31的各种开关的检测信号向车载的控制电路装置100发送。另外,门开闭检测开关31被保持于将图5所示的布线33嵌入成型的树脂板34。由此,能够容易进行门开闭检测开关31的布线。
[0060]在操作单元3进一步设置智能杆26以及检测智能杆26的工作的智能杆检测开关27。
[0061]智能杆26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地支承于主体4的前面侧,并且通过收容于内部的螺旋弹簧28的作用力向下方被施力,一直停止在图7、9?11以及图13所示的非工作位置。另夕卜,在智能杆26的上端部形成有能够与智能杆检测开关27接触的倾斜部262。
[0062]在上锁解锁机构处于图10所示的非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如果打开连杆20向上方进行释放工作,则如图12所示,在打开连杆20的上端部形成的工作部203相对于智能杆26的下端部261从下方抵接,由此智能杆26克服螺旋弹簧28的作用力向上方移动。另外,在上锁解锁机构处于图11所示的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即使打开连杆20进行释放工作,如图13所示,打开连杆20中的工作部203也不与智能杆26的下端部261抵接,因此智能杆26将停止在非工作位置不动。因此,智能杆26仅在打开连杆20从非锁定位置进行释放工作时,向上方移动。对于上述以外的动作例如打开连杆20从锁定位置向上方移动时以及打开杆9伴随门D的开闭动作而转动时的动作,由于完全没有关联性,所以智能杆26在非工作位置不动。
[0063]智能杆检测开关27与门开闭检测开关31相同被树脂板34支承,当智能杆26从非工作位置向上方移动时,智能杆检测开关27通过与智能杆26的倾斜部262接触来检测智能杆26的工作。即,智能杆检测开关27仅在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外侧把手OH或者内侧把手IH被实施开门操作时,将开门操作检测信号向控制电路装置100发送。
[0064]控制电路装置100如图14所示,通过接收从门开闭检测开关31发送来的闩锁7的全锁位置检测信号,换言之门D关闭时的关闭信号以及智能杆检测开关27的开门操作检测信号,对车窗升降器WR的马达M进行规定时间的开驱动控制,以便使图1中处于实线所示的全闭位置的车窗玻璃G向双点划线所示的半开位置移动。另外,控制电路装置100在检测到门开闭检测开关31从非锁定检测状态变化为锁定检测状态,门D关闭的情况下,在与车窗玻璃G从打开规定量的位置移动到全闭位置的时间相当的规定时间,对马达M进行闭驱动控制。
[0065]如上所述,伴随门D的开操作,对车窗升降器WR的马达M进行开驱动,使车窗玻璃G进行规定量开动作,从而防止在门D关闭的瞬间,室内的压力上升致使门D的关闭力变大,能够较轻地关闭门D。
[0066]另外,车窗玻璃G的规定量开动作是根据一个智能杆检测开关27的检测信号执行的。智能杆检测开关27仅在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检测伴随开门操作工作的智能杆26的工作。因此,无需复杂的动作条件,就能够使控制电路装置100的控制变得简单。
[0067]另外,智能杆26仅在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且被实施开门操作时工作,不随着除此以外的动作例如门D的开闭动作而工作。因此,智能杆检测开关27仅发送与动作条件相关的信号,不发送与动作条件无关的错误信号。由此,控制电路装置100能够基于智能杆检测开关27的检测信号,可靠地对车窗升降器WR的马达M进行驱动控制。
[0068]附图标记说明
[0069]I门锁装置,2嚙合单元,3操作单元,4主体,5盖板,6背板,7闩锁(B歯合机构),8棘轮(嚙合机构),9打开杆,10锁定轴,11棘轮轴,12弹簧,15外壳,16马达,17蜗轮,18锁定杆(上锁解锁机构),19捏手杆(上锁解锁机构),20打开连杆(上锁解锁机构),21内侧杆,22键杆,23外侧杆,24弹簧,25弹簧,26智能杆,27智能杆检测开关,28螺旋弹簧,30检测杆,31门开闭检测开关,32联接器,33布线,34树脂板,41收容部,42长孔,71全锁卡合部,72半锁卡合部,73凸轮部,74小径部,91被解除部,100控制电路装置,171轴,181轴,191轴,201解除部,202连结孔,203工作部,211轴,221轴,231轴,232连结部,261下端部,262倾斜部,301轴,302检测部,303凸轮面,D门,DH门铰链,IH内侧把手(操作把手),G车窗玻璃,K锁芯,LK锁捏手,OH外侧把手(操作把手),WR车窗升降器,M马达(电动驱动源)。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嚙合机构,在门关闭时能与撞针啮合; 上锁解锁机构,能够移动到非锁定位置以及锁定位置,在所述非锁定位置,使设置于所述门的操作把手的开操作有效,能够解除所述嚙合机构的嚙合,在所述锁定位置,使所述操作把手的开操作无效,不能解除所述嚙合机构的嚙合; 智能杆,在所述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所述智能杆能够伴随所述操作把手的开操作工作,在所述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智能杆不能伴随所述操作把手的开操作工作;以及 智能杆检测开关,能够检测所述智能杆的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杆在所述上锁解锁机构处于非锁定位置时,通过与伴随所述操作把手的开操作而工作的所述上锁解锁机构抵接而工作。3.一种车辆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门系统具备: 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 门开闭检测开关,能够检测门的关闭; 车窗升降器,能够通过电动驱动源的动力将设置于所述门的车窗玻璃开闭;以及 控制电路装置,对所述电动驱动源的驱动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电路装置在所述门开闭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门的关闭时,以所述智能杆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智能杆的工作为契机,对所述电动驱动源进行规定时间的开驱动控制,另夕卜,以所述门开闭检测开关检测到所述门的关闭为契机,对所述电动驱动源进行闭驱动控制。
【文档编号】E05F15/665GK105917062SQ201480073466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发明人】榎本大亮
【申请人】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