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离合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1839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电机离合把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转子,转动设于外壳内;扭簧,设于外壳内并作用于转子以使转子复位;离合块,设于转子内的凹腔中并能相对转子转动,离合块的中心具有方孔,离合块的外周具有内凹的第一离合缺口,转子内约束有能径向移动的第一带动销,第一带动销的外端在第一弹簧作用下保持露出转子外周面的趋势,第一带动销的内端用以与第一离合缺口配合;第一推片,约束在外壳内并能滑移,第一推片的滑移能推动第一带动销内移以插入第一离合缺口;电机驱动结构,设于外壳内用以驱动第一推片滑移。其是一种在不开门状态下把手会空转的电机离合把手,本把手可以和普通锁体结合,实现智能锁功能,大大降低房门整个锁具的成本。
【专利说明】
电机离合把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把手,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离合把手,该电机离合把手适合与宾馆房门的智能锁配合使用。
【背景技术】
[0002]防盗门智能锁主要包括门把手、锁舌和开关控制装置,其中,门把手均可旋转,包括一个外侧门把手和一个内侧门把手,外侧门把手和内侧门把手用于控制门的开关,锁舌包括数个非自动伸缩锁舌和一个可自动伸缩的楔形锁舌,开关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驱动装置产生的扭转力矩经过传动装置后带动锁舌弹出或内缩,达到锁门或开门的目的。开关控制装置的驱动装置包括受遥控发射器控制的遥控接收器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池的正负极连接,遥控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型直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锁门接近开关的电路输入端与直流电池的正极连接,电路的输出端与遥控接收器的锁门继电器正极连接,锁门接近开关的开关分别与外侧门把手和内侧门把手的内端连接,开门接近开关的电路输入端与直流电池的正极连接,电路输出端与遥控接收器的开门继电器正极连接,开门接近开关与内侧门把手的内端连接。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410030701.X(公开号为CN103726713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双驱动智能电子把手》披露了类似的电子离合把手结构,包括设置在门体上的把手和锁芯,把手的转轴处设置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包括离合座和方轴座,驱动电机设置在离合座上,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转盘相接,转盘与螺杆相接,螺杆上套设有离合杆,方轴座位于离合座的下方,方轴座上设置有供离合杆插入的插孔,方轴的一端插装在方轴座中,方轴的另一端插入锁芯。方轴与方轴座之间设置有弹簧,该弹簧压接在方轴与方轴座之间。离合杆包括螺母、牵引弹簧、导杆以及中间连接件,牵引弹簧的一端与螺母相接,牵引弹簧的另一端通过中间连接件与导杆相接,导杆插入插孔中;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中间连接件空套在螺杆上。
[0004]传统电机带动的离合把手具有如下缺点:普通的电机离合把手只是控制把手能否被转动,把手转的动就能开门,转不动就开不了门。但是当把手转不动时,虽然开不了门了,但此时用力大到一定程度会把把手搬断,存在被暴力破坏的风险,而且这种门仅通过斜锁舌锁定,安全性较差。市场上也有把手空转的智能锁,但其离合结构及电机设置在锁结构中,这种电子锁电机及离合结构设置在智能锁内,导致带离合功能的弹子锁内部结构复杂,且价格尚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不开门状态下把手会空转的电机离合把手,本把手可以和普通锁体结合,实现智能锁功能,大大降低房门整个锁具的成本。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转子,转动设于外壳内,转子具有用以与外把手连接的方轴;扭簧,设于外壳内并作用于转子以使转子复位;离合块,设于转子内的凹腔中并能相对转子转动,离合块的中心具有方孔,离合块的外周具有内凹的第一离合缺口,所述转子内约束有能径向移动的第一带动销,第一带动销的外端在第一弹簧作用下保持露出转子外周面的趋势,第一带动销的内端用以与所述第一离合缺口配合;第一推片,约束在外壳内并能滑移,第一推片的滑移能推动所述第一带动销克服第一弹簧弹力径向内移以插入第一离合缺口;电机驱动结构,设于外壳内用以驱动第一推片滑移。
[0007]进一步的改进,上述离合块的外周具有内凹的第二离合缺口,所述转子内约束有能径向移动的第二带动销,第二带动销的外端在第二弹簧作用下保持露出转子外周面的趋势,第二带动销的内端用以与所述第二离合缺口配合;所述外壳内约束有能滑移的第二推片,第二推片的滑移能推动所述第二带动销克服第二弹簧弹力径向内移以插入第二离合缺口;所述外壳内还设有钥匙锁组件,钥匙锁组件的传动片与第二推片连接以带动第二推片滑移。设置第二离合机构起到应急作用,在电机驱动结构故障情况下,通过钥匙锁组件带动第二带动销插入第二离合缺口,使得转子转动能带动离合块旋转,开门。因为本离合把手有单独的机械开启部分,不受锁体锁芯位置影响,所以实用性更强。
[0008]进一步优化,上述第一推片呈弧形,第一推片的内弧面用以与第一带动销配合。因第一推片呈弧形,故在转子转动一定角度也能保证第一推片的滑移能带动第二带动销内移,内部尚合结构动作更稳定。
[0009]同理,上述第二推片呈弧形,第二推片的内弧面用以与第二带动销配合。
[0010]为便于安装带动销和弹簧,上述转子内嵌设有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所述第一带动销及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护套内,所述第二带动销及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护套内。带动销和弹簧可预先安装在护套内,然后将护套整体装入转子即可,安装更方便,同时也利于简化转子结构,利于转子成型制造。
[0011]上述电机驱动结构包括电机架、电机,电机安装在电机架内,第一推片的外端具有伸入电机架内的联动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联动部之间通过传动结构相连以能带动联动部滑移。可将各部件预先安装在电机架内,然后将安装后的电机架直接组装到外壳内即可,形成模块化安装,安装更快捷方便。
[0012]作为优选,上述传动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机架内的蜗杆,蜗杆通过传动齿轮组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而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蜗杆上套设有推动弹簧,推动弹簧与蜗杆的蜗齿相匹配以使蜗杆的旋转带动推动弹簧沿蜗杆轴向移动,推动弹簧的头尾具有两个与所述联动部相连的自由端。本传动结构涉及部件少,且传动平稳,其中弹簧相当于螺纹孔的作用,蜗杆的蜗齿相当于螺纹柱的作用,根据螺纹传动原理,通过蜗杆的正反转,实现推动弹簧相对蜗杆的左右移动,最终实现带动联动部左右移动。
[0013]上述联动部上开有条形孔,所述推动弹簧的自由端伸入该条形孔内,分别与条形孔长度方向上的内孔壁配合以带动联动部滑移。本结构推动弹簧与联动部连接简单,易于组装,组装时只需将自由端插入条形孔即可。
[0014]更进一步改进,上述离合块的外周还具有内凹的第三离合缺口,所述转子内约束有能径向横移的第三带动销,第三带动销的内端在第三弹簧作用下保持露出转子内周面以插入第三离合缺口的趋势,所述第三离合缺口的一个侧壁为第一接触平面,第三离合缺口的底部与另一个侧壁形成由底部逐渐向离合块外周面方向圆滑过渡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三带动销的一个侧面为与第一接触平面配合的第二接触平面,第三带动销的底面为与第一弧面配合的第二弧面;在转子朝一个方向偏转时,通过第一接触平面和第二接触平面配合能带动离合块一起偏转,在转子朝另一个方向偏转时,通过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配合能推动第三定位销内缩,离合块不随转子偏转。
[0015]该结构保证,在第一、二带动销均为插入第一、二离合缺口内的状态下,即离合块与转子处于离的状态,也可使转子在某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还可带动离合块偏转,完成上锁,这就实现关门后,上提或下压门把手实现房门的进一步锁定,避免房门只有斜锁舌进行锁定,安全性更强;同时,第三带动销还可实现离合块辅助复位的作用,在开门结束后,转子在扭簧作用下复位,虽然离合块会在锁结构的作用下被方棒带动复位,但再结合第三带动销于第三弹簧作用下,通过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相互压紧作用,辅助使离合块复位。
[0016]上述转子内嵌设有第三护套,所述第三带动销及第三弹簧设置在第三护套内。带动销和弹簧可预先安装在护套内,然后将护套整体装入转子即可,安装更方便,同时也利于简化转子结构,利于转子成型制造。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电机离合把手通过电机驱动结构得电与否,控制第一推片左右滑移;得电,电机驱动结构带动第一推片朝靠近转子方向滑移推动第一带动销克服第一弹簧弹力径向内移以插入第一离合缺口,这时转子与离合块结合,转子的旋转能带动离合块随之旋转,实现开门;失电,第一推片朝远离转子方向滑移,第一带动销在第一弹簧弹力作用下径向外移以离开第一离合缺口,这时转子与离合块相互分离,转子的旋转不能带动带动离合块随之旋转,即转子在外力作用下空转,这样就不会因为把手动不了,而用力过大导致把手损毁,可防止恶意损坏。本把手可以和普通锁体结合,实现智能锁功能,大大降低房门整个锁具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去掉一半外壳后的立体结构不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去掉一半外壳及护套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机驱动结构与第一推片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钥匙锁组件与第二推片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离合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带动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如图1?8所不,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0028]一种电机离合把手,包括有
[0029]外壳I,外壳I由底板和盖子组合而成。
[0030]转子2,转动设于外壳I内,转子2具有用以与外把手连接的方轴21,方轴21穿出外壳I便与外把手连接。
[0031]扭簧4,设于外壳I内并作用于转子2以使转子2复位。
[0032]离合块3,设于转子2内的凹腔中并能相对转子2转动,离合块3的中心具有方孔31,离合块3的外周具有内凹的第一离合缺口 5a,转子2内约束有能径向移动的第一带动销6a,第一带动销6a的外端在第一弹簧7a作用下保持露出转子2外周面的趋势,第一带动销6a的内端用以与所述第一离合缺口 5a配合;离合块3的外周具有内凹的第二离合缺口 5b,转子2内约束有能径向移动的第二带动销6b,第二带动销6b的外端在第二弹簧7b作用下保持露出转子2外周面的趋势,第二带动销6b的内端用以与所述第二离合缺口 5b配合。
[0033]第一推片8a,约束在外壳I内并能滑移,第一推片8a的滑移能推动第一带动销6a克服第一弹簧7a弹力径向内移以插入第一离合缺口 5a,第一推片8a呈弧形,第一推片8a的内弧面用以与第一带动销6a配合。外壳I内约束有能滑移的第二推片Sb,第二推片Sb的滑移能推动所述第二带动销6b克服第二弹簧7b弹力径向内移以插入第二离合缺口 5b,第二推片Sb呈弧形,第二推片Sb的内弧面用以与第二带动销6b配合。外壳I内还设有钥匙锁组件9,钥匙锁组件9的传动片91与第二推片Sb连接以带动第二推片Sb滑移。转子2内嵌设有第一护套1a和第二护套10b,第一带动销6a及第一弹簧7a设置在第一护套1a内,第二带动销6b及第二弹簧7b设置在第二护套1b内。
[0034]电机驱动结构,设于外壳I内用以驱动第一推片8a滑移。
[0035]电机驱动结构包括电机架11、电机12,电机12安装在电机架11内,第一推片8a的外端具有伸入电机架11内的联动部81,电机12的输出轴与所述联动部81之间通过传动结构相连以能带动联动部81滑移。传动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机架11内的蜗杆13,蜗杆13通过传动齿轮组14与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而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蜗杆13上套设有推动弹簧15,推动弹簧15与蜗杆13的蜗齿131相匹配以使蜗杆13的旋转带动推动弹簧15沿蜗杆13轴向移动,推动弹簧15的头尾具有两个与联动部81相连的自由端151。联动部81上开有条形孔811,所述推动弹簧15的自由端151伸入该条形孔811内,分别与条形孔811长度方向上的内孔壁配合以带动联动部81滑移。
[0036]离合块3的外周还具有内凹的第三离合缺口5c,转子2内约束有能径向横移的第三带动销6c,第三带动销6c的内端在第三弹簧7c作用下保持露出转子2内周面以插入第三离合缺口 5c的趋势,第三离合缺口 5c的一个侧壁为第一接触平面51,第三离合缺口 5c的底部与另一个侧壁形成由底部逐渐向离合块3外周面方向圆滑过渡的第一弧面52,所述第三带动销6c的一个侧面为与第一接触平面51配合的第二接触平面61,第三带动销6c的底面为与第一弧面52配合的第二弧面62;在转子2朝一个方向偏转时,在转子2朝另一个方向偏转时,通过第一弧面52和第二弧面62配合能推动第三定位销6c内缩,离合块3不随转子偏转。转子2内嵌设有第三护套10c,第三带动销6c及第三弹簧7c设置在第三护套1c内。
[0037]本电机离合把手可接一线刷卡线路,当刷卡正确时,电机12工作,转子2和离合块3结合,便可下压外把手带动转子旋转打开锁体,否则外把手只能带动转子2空转
[0038]本电子离合把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0039]复位状态:转子2在扭簧4的作用下处于复位状态,离合块3会内把手上的扭簧作用下也处于复位状态,同时第一带动销6a、第二带动销6b和第三定位销6c分别对准第一离合缺口 5a、第二离合缺口 5b和第三离合缺口 5c,第一带动销6a、第二带动销6b均没有插入第一离合缺口 5a和第二离合缺口 5b,转子2和离合块3处于离的状态,第三定位销6c则在第三弹簧7c作用下位于第三离合缺口 5c内,转动转子,一般外把手下压操作,通过第一弧面52和第二弧面62配合能推动第三定位销6c内缩,离合块3不随转子偏转,与转子2相连的外把手空转,防止恶意损坏。
[0040]上锁过程:一般上提外把手,转子2在通过第一接触平面51和第二接触平面61配合能带动尚合块3—起偏转,还可带动尚合块3偏转,完成上锁。
[0041]解锁过程:可通过刷卡或其它方式,让电机12得电,刷卡一次一般得电时间可以设定6秒,在该6秒期间内,电机12带动蜗杆13旋转,根据螺纹传动原理,通过蜗杆13的旋转实现推动弹簧15相对蜗杆13的轴向移动,推动弹簧15带动第一推片8a朝靠近转子2方向移动,第一推片8a推动第一带动销6a克服第一弹簧7a弹力径向内移以插入第一离合缺口 5a,因离合块3和转子2结合,转动外把手带动转子2及离合块3—起朝解锁方向旋转,实现解锁;设定时间结束后,电机带动蜗杆反向旋转,同理带动第一推片8a复位,第一带动销6a在第一弹簧7a作用下复位离开第一离合缺口 5a,因离合块3和转子2处于分离状态,外把手及转子2在扭簧4作用下复位,各部件均处于复位状态。
[0042]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外壳(I); 转子(2),转动设于外壳(I)内,转子(2)具有用以与外把手连接的方轴(21); 扭簧(4),设于外壳(I)内并作用于转子(2)以使转子(2)复位; 离合块(3),设于转子(2)内的凹腔中并能相对转子(2)转动,离合块(3)的中心具有方孔(31),离合块(3)的外周具有内凹的第一离合缺口(5a),所述转子(2)内约束有能径向移动的第一带动销(6a),第一带动销(6a)的外端在第一弹簧(7a)作用下保持露出转子(2)夕卜周面的趋势,第一带动销(6a)的内端用以与所述第一离合缺口(5a)配合; 第一推片(8a),约束在外壳(I)内并能滑移,第一推片(Sa)的滑移能推动所述第一带动销(6a)克服第一弹簧(7a)弹力径向内移以插入第一离合缺口(5a); 电机驱动结构,设于外壳(I)内用以驱动第一推片(8a)滑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块(3)的外周具有内凹的第二离合缺口(5b),所述转子(2)内约束有能径向移动的第二带动销(6b),第二带动销(6b)的外端在第二弹簧(7b)作用下保持露出转子(2)外周面的趋势,第二带动销(6b)的内端用以与所述第二离合缺口(5b)配合;所述外壳(I)内约束有能滑移的第二推片(Sb),第二推片(Sb)的滑移能推动所述第二带动销(6b)克服第二弹簧(7b)弹力径向内移以插入第二离合缺口(5b);所述外壳(I)内还设有钥匙锁组件(9),钥匙锁组件(9)的传动片(91)与第二推片(Sb)连接以带动第二推片(Sb)滑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片(Sa)呈弧形,第一推片(Sa)的内弧面用以与第一带动销(6a)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片(Sb)呈弧形,第二推片(Sb)的内弧面用以与第二带动销(6b)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内嵌设有第一护套(1a)和第二护套(10b),所述第一带动销(6a)及第一弹簧(7a)设置在第一护套(1a)内,所述第二带动销(6b)及第二弹簧(7b)设置在第二护套(1b)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结构包括电机架(11)、电机(12),电机(12)安装在电机架(11)内,第一推片(8a)的外端具有伸入电机架(11)内的联动部(81),电机(12)的输出轴与所述联动部(81)之间通过传动结构相连以能带动联动部(81)滑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机架(11)内的蜗杆(13),蜗杆(13)通过传动齿轮组(14)与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而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蜗杆(13)上套设有推动弹簧(15),推动弹簧(15)与蜗杆(13)的蜗齿(131)相匹配以使蜗杆(13)的旋转带动推动弹簧(15)沿蜗杆(13)轴向移动,推动弹簧(15)的头尾具有两个与所述联动部(81)相连的自由端(15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81)上开有条形孔(811),所述推动弹簧(15)的自由端(151)伸入该条形孔(811)内,分别与条形孔(811)长度方向上的内孔壁配合以带动联动部(81)滑移。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块(3)的外周还具有内凹的第三离合缺口(5c),所述转子(2)内约束有能径向横移的第三带动销(6c),第三带动销(6c)的内端在第三弹簧(7c)作用下保持露出转子(2)内周面以插入第三离合缺口(5c)的趋势,所述第三离合缺口(5c)的一个侧壁为第一接触平面(51),第三离合缺口(5c)的底部与另一个侧壁形成由底部逐渐向离合块(3)外周面方向圆滑过渡的第一弧面(52),所述第三带动销(6c)的一个侧面为与第一接触平面(51)配合的第二接触平面(61),第三带动销(6c)的底面为与第一弧面(52)配合的第二弧面(62);在转子(2)朝一个方向偏转时,通过第一接触平面(51)和第二接触平面(61)配合能带动离合块(3)—起偏转,在转子(2)朝另一个方向偏转时,通过第一弧面(52)和第二弧面(62)配合能推动第三定位销(6c)内缩,离合块(3)不随转子偏转。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离合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内嵌设有第三护套(10c),所述第三带动销(6c)及第三弹簧(7c)设置在第三护套(1c)内。
【文档编号】E05B47/06GK106088837SQ201610429271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发明人】田明, 曹忠伟
【申请人】宁波永发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