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式开窗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75941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式开窗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窗器领域,尤指一种气动式开窗器。
【背景技术】
[0002]用于打开和关闭窗户的机器称作为“开窗机”或“开窗器”,为国内外建筑行业的高新产品。在现在的建筑行业中,对于窗户安装位置较高或较远且单靠人力触及不到,或者由于窗户太重而不便手动开启或关闭,以及其他特殊场合特殊要求下的窗户,技术人员通常会选择安装电动开窗器来实现这些场合下窗户的打开和关闭。电动开窗器的自动化程度高,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但是,电动开窗器消耗电能,不节能环保,且需要使用较多的分控制箱,并且由于电动开窗器是电动开启和关闭,所以不具备在系统断电的紧急情况下还能正常工作的防失效保护功能,无法满足消防排烟窗的要求。
[0003]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研发出了气动开窗器,现有气动开窗器均采用活塞杆式,通过进气管路的换置来推动活塞来回运动,将推杆推出和收回来实现窗户的开启和关闭。如图1所示的气动开窗器包括第一安装部1100(如图1中所示的左侧安装孔)、第二安装部1200(如图1中所示的右侧安装孔),还包括与第二安装部1200连接的壳体2100以及安装在壳体2100内的活塞2200,所述活塞2200连接有一推杆2300,推杆2300的的外端部(如图1中所示的推杆的左侧端部)与第一安装部1100连接,壳体2100的一端部(如图1所不的壳体的右侧端部)设有第一盖体2140,壳体2100的另一端部(如图1所不的壳体的左侧端部)设有第二盖体2150,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盖体2140内设有彼此隔离的且各有一进气口的第一腔体2141和二腔体2142,所述第二盖体2150内设有第三腔体2151,所述第二腔体2142和所述第三腔体2151通过铜管C接通,第一腔体2141与壳体2100内部接通,第三腔体2151与壳体2100内部接通。在使用这种气动开窗器时,将第一安装部1100安装在窗扇上,将第二安装部1200安装在墙壁上的窗框上,需要开启窗户时,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第一腔体2141后再进入所述壳体2100内推动活塞2200,活塞2200推动推杆2300,推杆2300伸出,从而打开窗户,当需要关闭窗户时,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第二腔体2142后经过铜管C进入到第三腔体2151内,经过第三腔体2151进入到所述壳体2100内推动活塞2200,活塞2200拉动推杆2300收回,从而关闭窗户。
[0004]这种形式的气动开窗器可以实现在特殊的场合下窗户的开启和关闭,且不需要电动控制,节能环保,在系统断电的紧急情况下还能正常工作,可以满足消防排烟窗的要求。但是,这种形式的气动开窗器中需要设置铜管C来连接第一盖体2140内的第二腔体2142和第二盖体2150内的第三腔体2151,这样才能将第二腔体2142内的气体运输到第三腔体2151内,从而实现窗户的关闭。而设置在壳体2100外的铜管C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都易造成损坏,从而导致气动开窗器不能将打开的窗户关闭起来,且铜管的设置还增加了开窗器的制作成本,影响整个装置的美观性。另一方面,根据这种形式的气动开窗器的安装方式,在安装时,只能将其装在窗户的侧边,因此每扇窗户需要安装两个开窗器,即在窗户的两侧各装一个。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较窄的窗户或者较轻的窗户只需一个开窗器就可以满足开窗器打开和关闭窗户时所需的推力,如果装两个开窗器的话会增加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05]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气动开窗器,其结构简单,可以避免在壳体外部设置铜管,从而有效避免由于铜管损坏而导致的气动开窗器的失效,且制作成本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开窗器,其结构简单,可以避免在壳体外部设置铜管,从而有效避免由于铜管损坏而导致的气动开窗器的失效,且制作成本降低。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气动开窗器,包括安装部和伸缩机构;
[0008]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将所述气动开窗器连接在窗扇上,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将所述气动开窗器连接在窗框上;
[0009]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壳体、活塞、推杆,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气体通路和第二气体通路,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一气体通路推动所述活塞和推杆,从而打开/关闭窗户,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二气体通路推动所述活塞和推杆,从而关闭/打开窗户;
[0010]所述壳体包括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层壳体上,且所述外层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内层壳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所述活塞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内层壳体内,所述推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推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
[0011]所述外层壳体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盖体内设有第三腔体;
[0012]所述第一腔体具有一进气口,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内层壳体内部空间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气体通路,压缩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一腔体且经过所述第一气体通路推动所述活塞将所述推杆推出/收回,从而打开/关闭窗户;
[0013]所述第二腔体具有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通过所述环形空间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内层壳体内部空间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气体通路,压缩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二腔体经所述第二气体通路推动所述活塞将所述推杆收回/推出。
[0014]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开窗器将壳体设为包括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的双层壳体,且外层壳体的内表面和内层壳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通过此环形空间将第一盖体内的第二腔体和第二盖体内的第三腔体连通起来,形成了第二气体通路,这样就省去了现有技术中二者之间的连接铜管,从而有效避免了因铜管受损而导致的气动开窗器受损失效,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降低,气动开窗器的外观也更为美观。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体设置在所述外层壳体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盖体设置在所述外层壳体的第二端部;
[0016]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所述第一盖体上;
[0017]所述第一气体通路为关闭窗户的气体通路,所述第二气体通路为打开窗户的气体通路。
[0018]本实用新型将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第一盖体设置在所述外层壳体的第一端部处,且将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上,在使用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二安装部安装在窗户的底部中间部位的窗框上,且只需安装一个这种形式的气动开窗器就可以实现窗户的打开和关闭。通过减少开窗器的使用个数,有效降低了开窗器的投入成本。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安装轴。
[0020]在安装时,通过安装轴和抱箍或者安装轴和其他形式的保持架的配合将气动开窗器固定在窗框上。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体处设有一气管接驳轴,所述气管接驳轴内设有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和所述第一腔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管和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气口接通。
[0022]将第一气体通路和第二气体通路的进气口设置在一侧,则气动开窗器与压缩空气机的连接管路位于同一侧,这使气动开窗器的安装更为方便,外观也更为美观。
[0023]优选地,所述气管接驳轴与所述安装轴为一体件。
[0024]优选地,所述气动开窗器还包括一感温泡。
[0025]感温泡自带热动装置和二氧化碳气瓶,当遇到火灾,室内温度达到一定的值时,感温泡的热动装置会自动刺穿二氧化碳气瓶口,压缩的二氧化碳气体急速流入气动开窗器的气体通路内进行紧急开窗排烟散热。
[002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避免了在气动开窗器壳体外部设置铜管,有效提高了气动开窗器的安全性能,并且将第二安装部设置在外层壳体的第一端部处,改变了气动开窗器的安装方式,使其在实际应用中仅用一个这种形式的开窗器就可以完成窗户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动开窗器的结构不意图;
[0029]图2是图1中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开窗器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图3中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推出方向A,收回方向B,铜管C ;
[0034]第一安装部1100,第二安装部1200,安装轴1210 ;
[0035]壳体2100,内层壳体2110,外层壳体2120,环形空间2130,第一盖体2140,第一腔体2141,第二腔体2142,第二盖体2150,第三腔体2151,活塞2200,推杆2300,气管接驳轴2400,第一气管2410,第二气管24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