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螺纹作密码组件的机械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7423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用螺纹作密码组件的机械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密码锁,尤其是一种用螺纹作密码组件的机械密码锁。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机械密码锁,一般有转动密码轮和按键式以及旋转把手式等各种密码锁,虽然已有部分
【发明内容】
涉及各种新的机械密码锁,都存在结构复杂,不易更改密码,外部输入密码器件容易损坏,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密码更改容易,有利于工厂化生产的机械密码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用螺纹作密码组件的机械密码锁,是由锁外壳和其外部的一个可以任意360度自由转动的把手组成,在锁外壳与把手之间分别有数字或符号的刻度盘以及记号标记,其特征是一根一端连接锁外把手,一端在锁内连结输入密码有关器件的中心轴,在锁外壳内有数个与中心轴同轴心组合的左旋梯形螺纹和右旋梯形螺纹组合而成的密码组件,套在中心轴上,用紧固螺母将其固定在中心轴上,组合的顺序必须是左旋梯形螺纹右旋梯形螺纹交替不分先后的组合,并且有内螺纹组合和外螺纹组合,除了螺纹的圈数不同和旋向不同,其余各项参数均相同,在左旋梯形螺纹和右旋梯形螺纹的相交处的螺纹牙底,即一个螺纹的起始端的牙底和另外一个螺纹的终端的牙底不在同一个平面而形成一个台阶状的结构,读取密码组件上的密码是密码探针和辅助密码探针工作的探针架,密码探针的一端在螺纹内紧贴牙底,另一端固定在探针架上,当密码组件正转和反转交替转动,密码探针就能在螺纹的轨迹上运动,探针架则随之活动,形成纵向的推力,当密码探针到达左旋梯形螺纹和右旋梯形螺纹的相交处,可起到自动换向的作用,此相交处所对应的锁外壳与把手之间指示的数字则是密码数,密码探针到达此相交处继续前进,则被螺纹牙顶部分顶起,选择后退,只能进入另一个螺纹轨迹内,无法回到原来的螺纹轨迹内,通过把手的转动和探针架推动的开锁机构共同完成开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不但更改密码容易,并且密码单数可以重复,开锁时必须按顺序输入密码,以下结合附图对其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04]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结构原理图。
[000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密码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0006]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码探针的结构原理图。
[0007]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码探针清零控制盘结构原理图。
[0008]图5是本实用新型密码组件与中心轴组合的结构原理图。
[000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钥匙机械锁组合使用的结构原理图。
[0010]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挂锁的结构原理图。
[0011]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结构原理图。
[0012]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结构原理图。
[0013]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结构原理图。
[0014]附图零件清单
[0015]锁外壳1,锁舌2,锁舌拨动轮3,把手4,中心轴5,第一弹簧6,拨叉7,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密码探针10,探针拨动销11,第二弹簧12,紧固螺母13,固定销14,弹性垫片15,密码组件16,探针架17,探针清零控制盘18,探针弹簧19,钥匙20,长螺栓21,锁栓22,盖板23,第一活动隔板24,第二活动隔板25,滑杆26。
[0016]【具体实施方式】一
[0017]参照图1,锁外壳1外部只有一个可以360度任意转动的把手4,与把手4 一体的是中心轴5,在把手4与所外壳1之间分别有开锁所需要的密码刻度盘和相对应的记号标记,用来指示输入密码数。在锁外壳1内的中心轴5上接近把手4的一端有第一弹簧6和锁舌拨动轮3,此轮是齿轮结构可以与锁舌2上的带齿部位啮合。在不上锁的状态下,依靠第一弹簧6的弹力靠在隔板8上,无法接触锁舌2上的带齿部位。当用拨叉7将锁舌拨动轮3与锁舌2的带齿部位啮合后,转动把手4可以在不用输入正确密码的情况下,自由的开锁和上锁。在第一弹簧6和锁舌拨动轮3之后,依次是套在中心轴5上的是密码组件16,密码组件16是一个套在中心轴5上可以拆卸的多个由左旋梯形螺杆和右旋梯形螺杆组成的。在中心轴5上的适当位置有一处锁舌拨动轮3处的直径大于密码组件16处的直径。当密码组件16套在中心轴5上后,用紧固螺母13将密码组件16固定在中心轴16上。在密码组件16的外围套有比其直径稍大的圆筒作为探针架17,在探针架17上有密码探针10,密码探针10受探针弹簧19的作用,一端则紧贴在螺纹内,密码探针10上有拨动杆11,它的作用可以使密码探针10接触和脱离密码组件16,在探针架17的外围套有第二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则靠在第一隔板8,另一端则接触在探针架17的适当位置,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探针架17在不受密码探针10的作用下,无法接触到锁舌拨动轮3。在密码组件16与紧固螺母13之间还有一个将密码探针10恢复到接触到密码组件16状态的探针清零盘18,将其套在中心轴5后用紧固螺母13将其与密码组件16紧固成为一体,中心轴5的一端则穿过第二隔板9,第二隔板9上的孔与此处5的直径为合适配套的结构,中心轴5的正常转动而不能有较大的间隙,最后用固定销14通过弹簧垫片15,将中心轴5无法从锁外壳1内拔出的结构,增加弹簧垫片15可起到增加把手4正反转动时的阻力,并且在第二隔板9与弹簧垫片5的一面,增加凹凸结构,防止凭感觉感知密码探针10的位置。根据以上描述,当把手4转动,中心轴5上的锁舌拨动轮3和密码组件16以及探针清零控制盘18随之转动,在密码组件16上有不同交替组合的左旋梯形螺纹和右旋梯形螺纹,通过把手4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使得探针架17在密码探针10的作用下向锁舌拨动轮3的方向轴向活动,最后将锁舌拨动轮3推动至接触到锁舌2的带齿部分并啮合,由把手4的转动带动锁舌2的开锁和上锁。根据以上的描述,锁舌拨动轮3与密码组件16更换位置,即密码组件16靠近把手4的位置,锁舌拨动轮3远离把手4,同样能实现开锁和上锁的目的。
[0018]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左旋梯形螺纹和右旋梯形螺纹的组合作为密码组件16,和利用密码探针10的一端在螺纹牙底按螺纹的轨迹运动。当密码探针10在起始端A点时,密码组件16正转,密码探针10从A点到B点,如果密码组件16反转,密码探针10则停留在A点无法到B点,由A点到B点后密码组件则转动一周,相当于把手4转动一周,再继续正转至C点时,密码探针10仍然在其螺纹内,因为A点、B点、C点的螺纹是同样的参数,再继续转动,当密码探针10到达D点时,即左旋梯形螺纹与右旋梯形螺纹相交处,D点的螺纹小径小于A点、B点和C点,即正常的螺纹小径。此处D点就是相对把手4所指示的密码数,如果密码组件16继续正转,由于D点到F点是一个逐渐上升的结构,密码探针10从D点到达F点时,但F点是螺纹的牙顶部分,也是螺纹的最高处,密码探针10被顶起。如果此时把手4反转,即密码组件16反转,由于D点的螺纹小径小于C点,而形成一个台阶状的结构,密码探针10无法回到C点,只能沿相反的螺纹轨迹到达E点,转至G点到Η点。如果密码探针10从G点回到D点后,由于C点和D点之间台阶状的结构,而无法从D点回到C点,根据以上描述,从Ε点到D点再到F点是一个圆滑结构,才能使密码探针10顺利的通过。由于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左旋梯形螺纹和右旋梯形螺纹相交处螺纹小径不同形成的台阶状的结构,而实现自动转换密码探针10的运动轨迹。根据以上描述,如果把密码组件16的圆周分成与把手4和锁外壳1之间刻度盘数字相同的份数,那么D点到F点的距离必须小于一个圆周份数,如果大于此数,输入密码则不准确。
[0019]参照图3,根据图2密码组件16,将密码探针10顶起到达螺纹的最高点F点时,将密码探针10顶起是利用弹簧19以及探针架17的特殊结构,被顶起后进另一个空腔内而无法回到原来的状态,必须受外力的作用下,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由于探针架17在锁外壳1内的活动空间限制,探针架17只能作轴向运动而不能转动。根据以上描述,密码探针10是一个自锁装置,但在实际应用中,密码组件16的长度较短时(即密码量少),可改为非自锁形式,被顶起后依靠第二弹簧12的弹力回到原始位置或在中间停顿,必须在输入密码前,把手4必须向首次输入密码转向的反方向多转几周后,再开始输入正确密码。
[0020]参照图4,根据图3所述的密码探针10顶起后被自锁,回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