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26107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动车或高铁舱门开闭机构无旋转调节机构,主要靠左右加减垫片实现舱门旋转的调整,保证舱门与车体头罩间隙均匀及两舱门的对中性能,并控制舱门与车体头罩的间隙均匀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此种方法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舱门的旋转调整,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调整粗糙且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能实现均匀、连续及精确的调节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并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调节精度高,易于普及推广使用。
[0004]为实现上述任务,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它包括旋转框架、轴承座A、调节机构和设置于动车车体上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两端分别经轴承座A及调节机构与旋转框架连接,该固定框架的中心设有旋转轴与旋转框架连接;该旋转框架能以旋转轴为中心向两侧转动,从而实现调整连接于旋转框架两侧的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
[000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所述固定框架上的旋转轴一端向外伸出与旋转框架上的轴承座B连接。
[0006]所述固定框架上旋转轴的中段穿过旋转框架上的轴承座B。
[0007]所述轴承座A的中心设有轴承和连接轴,该连接轴向外伸出端设有圆柱台阶。
[0008]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筒以及分别与螺筒两端连接的关节轴承。
[0009]所述螺筒两端的关节轴承分别与固定框架和旋转框架上轴承座A的连接轴连接。
[0010]所述关节轴承与连接轴上的圆柱台阶配装。
[0011]所述调节机构经螺筒的旋进或旋出可调整螺筒两端连接的关节轴承的距离。
[0012]所述关节轴承为左旋或右旋自润滑杆端球关节轴承。
[0013]所述固定框架和旋转框架均采用矩形钢管焊接而成,表面喷涂防锈层。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它包括旋转框架、轴承座A、调节机构和设置于动车车体上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两端分别经轴承座A及调节机构与旋转框架连接,该固定框架的中心设有旋转轴与旋转框架连接;该旋转框架能以旋转轴为中心向两侧转动,从而实现调整连接于旋转框架两侧的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的技术方案;它能实现均匀、连续及精确的调节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并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调节精度高,易于普及推广使用。
[0015]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0016]1、本实用新型采用球关节轴承与螺筒配装的调节方式,其安装调试简捷方便,只需1人即可实现调节,减轻了劳动强度,且调节精度高;
[0017]I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框架和旋转框架均采用矩形钢管焊接而成并对表面喷涂防锈层,其装配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0018]II1、本实用新型采用以旋转轴为固定支点,左右调节机构为活动支点,通过调整活动支点控制旋转框架的纵向角度,从而实现均匀、连续的调节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
[0019]IV、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均匀、连续及精确的调节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并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调节精度高,制作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0020]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各类动车或高铁舱门与车体头罩的间隙调节配套使用。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I位置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框架的俯视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座B的第二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固定框架,11-旋转轴,2-旋转框架,21-轴承座B,3-轴承座A,31-连接轴,311-圆柱台阶,4-调节机构,41-关节轴承,42-螺筒,1-局部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它包括旋转框架2、轴承座A3、调节机构4和设置于动车车体上的固定框架1 ;所述固定框架1的两端分别经轴承座A3及调节机构4与旋转框架2连接,该固定框架1的中心设有旋转轴11与旋转框架2连接;该旋转框架2能以旋转轴11为中心向两侧转动,从而实现调整连接于旋转框架2两侧的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
[00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4包括螺筒42以及分别与螺筒42两端连接的关节轴承41,该关节轴承41为左旋或右旋自润滑杆端球关节轴承,所述螺筒42两端的关节轴承41分别与固定框架1和旋转框架2上轴承座A3的连接轴31连接;所述调节机构4经螺筒42的旋进或旋出来调整螺筒42两端连接的关节轴承41的距离,从而实现旋转框架2以旋转轴11为中心向两侧转动。
[003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固定框架1上的旋转轴11 一端向外伸出与旋转框架2上的轴承座B21连接,该轴承座B21中心安装有轴承与旋转轴11连接,可保证旋转框架2能以旋转轴11为中心向两侧转动灵活;所述旋转轴11向外伸出端设有轴向螺孔用于安装固定防尘盖的螺钉,有效防止灰尘进入轴承内,保障轴承的运转灵活。
[003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A3的中心设有轴承和连接轴31,该连接轴31 —端插入轴承座A3的轴承孔内并可带动轴承一同运转;该连接轴31向外伸出端设有圆柱台阶311用与关节轴承41配装,该连接轴31的圆柱台阶311端设有轴向螺孔用于安装螺钉,可防止关节轴承41在工作过程中脱离安装位置。
[0034]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框架1和旋转框架2均采用矩形钢管焊接而成,表面喷涂防锈层如喷涂防锈漆或喷塑,可有效防止固定框架1和旋转框架2因生锈而损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从图5上所示旋转轴11下方的立体结构均为所述旋转框架2,动车舱门设置在图5中旋转框架2的左右两侧,舱门平面在图5中大致呈垂直纸面的方向设置,通过旋转框架2绕旋转轴11左右摆动,实现调整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
[0035]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框架1上旋转轴11的中段穿过旋转框架2上的轴承座B21,该轴承座B21中心安装有轴承与旋转轴11的中段连接,可保证旋转框架2能以旋转轴11为中心向两侧转动灵活。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框架(2)、轴承座A(3)、调节机构(4)和设置于动车车体上的固定框架(1);所述固定框架(1)的两端分别经轴承座A(3)及调节机构(4)与旋转框架(2)连接,该固定框架(1)的中心设有旋转轴(11)与旋转框架(2)连接;该旋转框架(2)能以旋转轴(11)为中心向两侧转动,从而实现调整连接于旋转框架(2)两侧的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⑴上的旋转轴(11) 一端向外伸出与旋转框架⑵上的轴承座B(2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上旋转轴(11)的中段穿过旋转框架(2)上的轴承座B(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A(3)的中心设有轴承和连接轴(31),该连接轴(31)向外伸出端设有圆柱台阶(3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螺筒(42)以及分别与螺筒(42)两端连接的关节轴承(4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筒(42)两端的关节轴承(41)分别与固定框架(1)和旋转框架(2)上轴承座A(3)的连接轴(3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轴承(41)与连接轴(31)上的圆柱台阶(311)配装。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经螺筒(42)的旋进或旋出可调整螺筒(42)两端连接的关节轴承(41)的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轴承(41)为左旋或右旋自润滑杆端球关节轴承。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和旋转框架(2)均采用矩形钢管焊接而成,表面喷涂防锈层。
【专利摘要】一种动车舱门开闭角度的调节装置,它包括旋转框架、轴承座A、调节机构和设置于动车车体上的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两端分别经轴承座A及调节机构与旋转框架连接,该固定框架的中心设有旋转轴与旋转框架连接;该旋转框架能以旋转轴为中心向两侧转动,从而实现调整连接于旋转框架两侧的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它能实现均匀、连续及精确的调节动车舱门的开闭角度,并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调节精度高,易于普及推广使用;它广泛适用于各类动车或高铁舱门与车体头罩的间隙调节配套使用。
【IPC分类】E05F11/00
【公开号】CN205036206
【申请号】CN201520721898
【发明人】王中旭, 吕文博, 姜宇飞
【申请人】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