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706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结合于棘轮起子的前盖用以导接内推杆推送的起子头,包括:一驱动接管具有相对棘轮起子前盖的一结合端以及贯穿结合端至前端的一内孔,且在结合端的相反端具有一多边孔段且在各边内壁分别设有内凸导面,该内孔在内壁设有对应该多边孔段其中相对两边的二珠孔;二钢珠套组于该二珠孔;一弹性束结环片束结于相对二珠孔的驱动接管外壁使二钢珠沿径向弹性顶入内孔;其中,借二钢珠对起子头形成偏摆调整以对准多边孔段的角位,并借多边孔段的各边的内凸导面导引起子头顺利被推送至多边孔段的前端提供使用。
【专利说明】
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棘轮起子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顺畅导引起子头,达到更方便操作使用的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的创新改良。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现代的很多产品,如家电用品、家饰,甚至到大型工业产品中,都是大量使用螺丝的穿锁而固定组装成型,故起子工具对于一般使用者以及维修市场来说,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市面上一般起子手工具为了方便更换起子头,大都会在起子头与起子工具的驱动端部采分离的设计,以使不同款式的起子头可与起子工具驱动端部结合,而提供不同螺丝的拆装驱动作业使用,故该领域中多有对起子替换结构的设计与改良。
[0003]如中国台湾公告第1314891号的「自动转轮式起子工具」新型专利,其结构如其图5至图9所示,该起子本体设有容纳部,该容纳部于前端设有相通的套管,该套管的外环面上装设有棘轮座(如其图5、图7标号221),且前端内孔为多角孔段(如其图5、图7标号222),而与起子本体容纳部相通的后端则为圆孔段(如其图5、图7标号223),其中,该套管后端的圆孔段设有对应多角孔段平面位置的导引装置,该导引装置于套管管体开设未完全贯穿圆孔段的槽孔,于该槽孔中置入一滚珠(如其图5、图7标号225),再以一弹性环圈(如其图5标号226)限位滚珠,使得滚珠可弹性凸伸入圆孔段,且对应多角孔段的平面位置。
[0004]然而,如其图7所示,因为该套管的外环面上具有棘轮座(如其图5、图7标号221),可知该套管为可转动的型态,进而使得套管前端多角孔段的角位随时变动,且变动的角度不一定,因此起子头在被推入圆孔段的前端多角孔段时不一定能刚好对准角位,而虽然该套管在圆孔段所设滚珠具有对起子头进行角位调整作用;但是,因为该滚珠仅以单点接触的方式单边抵顶起子头,使得导正的作用无法形成双边对称性导引,所以在起子头的角位导正动作上无法十分顺遂,而导致角位调整上的些许偏差,并造成起子头无法顺利进入套管的多角孔段,甚至使起子头卡住无法推出,而造成操作使用上的不顺畅,是为现有起子工具在结构设计上与使用上的缺点之一。
[0005]再者,在其套管用以导接起子头的圆孔段(如其图5、图7标号223)内壁与前端的多角孔段(如其图5、图7标号222)之间会形成一阶缘;而且,因为直角阶缘由多角孔段所形成于圆孔段内壁的数个直角阶状结构,在缺乏倒圆角结构的导引设计之下更容易与六角形断面的起子头形成卡阻,而造成在推出起子头操作上的不顺畅会进一步的加剧,是为现有起子工具在结构设计上与使用上的缺点之二。
[0006]所以,目前市面上现有起子工具在结构设计上与使用上的缺点在于:
[0007]1、使用单一滚珠形成单边抵顶起子头的导正操作无法形成双边对称性导引,而导致角位调整上些许的偏差并使起子头无法顺利推出,造成操作使用上的不顺畅。
[0008]2、因为在圆孔段内壁与多角孔段所形成数个直角阶缘的结构,而在缺乏倒圆角的结构导引之下更容易与六角形断面的起子头形成卡阻,而造成在推出起子头操作上的不顺畅会进一步加剧。
[0009]所以,如何针对上述市面上现有起子工具在结构设计上与使用上的缺点,而导致角位调整上些许的偏差并使起子头无法顺利推出,造成操作使用上的不顺畅等缺点而进行改良的创作,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透过在一驱动接管的结合端所设具有弹性顶抵的二钢珠,能以双边对称性导引起子头形成无偏差角位调整而顺利进入多边孔段,有效提高起子工具操作使用上的顺畅度,具较佳使用性达成;透过在驱动接管的多边孔段各边内壁所设内凸导面,有效排除起子头进入多边孔段的阻力,而加速导引起子头能被推至前端,达到操作顺畅性的进一步提升。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包括:
[0013]—驱动接管,其具有相对棘轮起子前盖的一结合端,该驱动接管设有贯穿结合端至前端的一内孔以及位于相反端的一驱动端,该驱动接管内部设有位于结合端的一大径内孔及位于驱动端的一多边孔段且互相连通,该多边孔段的各边内壁分别设有内凸导面,该大径内孔在内壁设有相对二珠孔,该二珠孔在大径内孔的位置对应该多边孔段其中相对两边的角位。
[0014]二钢珠,其塞组于该二珠孔。
[0015]—弹性束结环片,其束结于对应二珠孔的驱动接管外壁用以限位二钢珠,且该弹性束结环片迫使二钢珠在二珠孔内沿径向弹性顶入内孔。
[0016]该驱动接管在对应二珠孔的外管壁凹设有略大于该弹性束结环片的一环槽,该环槽提供弹性束结环片套组限位。
[0017]该驱动接管在结合端与环槽之间的外管壁设有多边形套结段,该多边形套结段套结一驱动转向控制棘轮。
[0018]该多边孔段的各边夹角为倒圆角且与各边内壁的内凸导面共构成梅花状孔结构。
[0019]该二珠孔设为具有小径端的二阶段内径,且使小径端位于大径内孔的内壁。
[0020]该弹性束结环片具有对应该二钢珠的二限位孔。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在一驱动接管的结合端所设具有弹性顶抵的二钢珠,能以双边对称性导引起子头形成无偏差角位调整而顺利进入多边孔段,有效提高起子工具操作使用上的顺畅度,具较佳使用性达成;透过在驱动接管的多边孔段各边内壁所设内凸导面,有效排除起子头进入多边孔段的阻力,而加速导引起子头能被推至前端,达到操作顺畅性的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接管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接管结合于棘轮起子的前盖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V-V线段剖面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接管导引推送的起子头至前端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7为图6所示VI1-VII线段剖面示意图。
[0030]图中标号说明:
[0031]10棘轮起子101内推杆
[0032]102起子头103前盖
[0033]104驱动转向控制棘轮105拨件
[0034]I驱动接管11结合端
[0035]12大径内孔121多边孔段
[0036]122内凸导面123珠孔
[0037]123d小径端13环槽
[0038]14多边形套结段15驱动端
[0039]2钢珠3弹性束结环片
[0040]3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1]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结合于棘轮起子10的前盖103,用以导接该棘轮起子10内推杆101推送的起子头102,包括:
[0042]一驱动接管I,其具有相对棘轮起子10前盖103的一结合端11以及位于相反端的一驱动端15,该驱动接管I内部设有位于结合端11的一大径内孔12及位于驱动端15的一多边孔段121且互相连通,该多边孔段121的各边内壁分别设有内凸导面122,该大径内孔12在内壁设有相对二珠孔123,该二珠孔123在大径内孔12的位置对应该多边孔段121其中相对两边的角位。
[0043]二钢珠2,其塞组于该二珠孔123。
[0044]—弹性束结环片3,其束结于对应二珠孔123的驱动接管I外壁用以限位二钢珠2,且该弹性束结环片3迫使二钢珠2在二珠孔123内沿径向弹性顶入大径内孔12。
[0045]前述为本实用新型主实施例的主要技术特征。
[0046]在图1至图4中,本实用新型该驱动接管I在对应二珠孔123的外管壁凹设有略大于该弹性束结环片3的一环槽13,该环槽13提供弹性束结环片3套组限位。其次,该驱动接管I在结合端11与环槽13之间的外管壁设有多边形套结段14,该多边形套结段14套结一驱动转向控制棘轮104。再者,该多边孔段121的各边夹角为倒圆角且与各边内壁的内凸导面122共构成梅花状孔结构。而且,该二珠孔123设为具有小径端123d的二阶段内径,且使小径端123d位于大径内孔12的内壁。另外,该弹性束结环片3具有对应该二钢珠2的二限位孔31。
[0047]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接管结合于棘轮起子的前盖的组合剖面示意图,配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该驱动接管I以结合端11结合于棘轮起子10前盖103内侧时,以设于结合端11与环槽13之间的多边形套结段14与前盖103内侧的一驱动转向控制棘轮104套结,该驱动转向控制棘轮104配合棘轮起子10所设拨件105用以进行向驱动转向的方向切控设定;并且,借由所组设于大径内孔12两侧的二钢珠2,该二钢珠2能对应该棘轮起子10内推杆101推送的起子头102形成双边对称性偏摆导引,如图5所示。
[0048]如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V-V线段剖面示意图,配合图4所示,该驱动接管I以结合端11套结驱动转向控制棘轮104进行驱动转向的方向切控设定,而使前端的多边孔段121与结合端导入的起子头102有角位差异时,则借由大径内孔12两侧所设二钢珠2的角位对应于该多边孔段121其中相对两边的设计,能以双边对称性偏摆导引,以使该起子头102形成无偏差角位调整而能顺畅移动至多边孔段121,有效提高棘轮起子10操作使用上的顺畅度。
[0049]如其图6、图7所示,即本实用新型透过在驱动接管I大径内孔12多边孔段121各边内壁所设内凸导面122形成进一步的角位导引,有效排除起子头102进入多边孔段121的阻力而加速导引顺畅移动至驱动接管I前端。
[005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于棘轮起子10的一驱动接管I,以相对在驱动接管I的结合端所设具有弹性沿径向弹性顶入内孔的二钢珠2,以及设在多边孔段各边内壁的内凸导面,能确实突破目前棘轮起子10在使用上操作上不顺畅的困扰与缺点,而能达到以下的优占.V.
[0051]1、以二钢珠2的双边对称性导引该起子头102形成双边对称性偏摆导引调整,使起子头102能顺畅移动至多边孔段121以提高棘轮起子10操作使用上的顺畅度,具较佳使用性达成双边对称性偏摆导引。
[0052]2、以多边孔段121各边内凸导面122进一步排除起子头102进入多边孔段121的阻力,而加速导引至驱动接管I前端,达到操作顺畅性的进一步提升。
[005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驱动接管,其具有相对棘轮起子前盖的一结合端以及位于相反端的一驱动端,该驱动接管内部设有位于结合端的一大径内孔及位于驱动端的一多边孔段且互相连通,该多边孔段的各边内壁分别设有内凸导面,该大径内孔在内壁设有相对二珠孔,该二珠孔在大径内孔的位置对应该多边孔段其中相对两边的角位; 二钢珠,其塞组于该二珠孔; 一弹性束结环片,其束结于对应二珠孔的驱动接管外壁用以限位二钢珠,且该弹性束结环片迫使二钢珠在二珠孔内沿径向弹性顶入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接管在对应二珠孔的外管壁凹设有大于该弹性束结环片的一环槽,该环槽提供弹性束结环片套组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接管在结合端与环槽之间的外管壁设有多边形套结段,该多边形套结段.套结一驱动转向控制棘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孔段的各边夹角为倒圆角且与各边内壁的内凸导面共构成梅花状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珠孔设为具有小径端的二阶段内径,且使小径端位于大径内孔的内壁。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棘轮起子驱动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束结环片具有对应该二钢珠的二限位孔。
【文档编号】B25B23/00GK205552383SQ201521135062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发明人】陈怡蓁
【申请人】陈怡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