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1821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包括背门锁的锁体、棘爪和棘轮,棘爪的下端铰接在锁体上,棘轮的中部铰接在锁体上,在棘爪上设置有卡齿,棘轮上设有齿口,防锁止摇臂的中部铰接在锁体上,在锁体防锁止摇臂之间设有防锁止摇臂弹簧,在防锁止摇臂的左端设置有左卡口,棘爪的中下部设置有与左卡口相配合的第一卡凸,防锁止摇臂的右端设置有右卡口,棘轮的边缘设置有与右卡口相配合的第二卡凸。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汽车背门锁打开后无其他相关的操作情况下,汽车背门锁无法锁闭,有效地防止汽车背门或者引擎盖在雪压等意外情况下二次上锁,为使用者避免了额外的麻烦。
【专利说明】
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背门锁是用于汽车引擎盖或行李箱盖的锁,为了方便汽车背门或行李箱盖开启,现有技术多采用电动触点开关开启背门,省去传统的机械外开手柄以及外锁止机构。然而现有电开锁的方式如果开启操作不及时或由于雪压等原因,背门可能二次上锁,给使用者带来额外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包括背门锁的锁体、棘爪和棘轮,所述棘爪的下端铰接在锁体上,所述棘轮的中部铰接在锁体上,在所述棘爪的右边沿设置有卡齿,棘轮上设有与该卡齿相配合的单向齿口,在所述棘爪与棘轮之间防锁止摇臂,该防锁止摇臂的中部铰接在所述锁体上,且通过锁体设置有能驱动该防锁止摇臂逆时针转动的防锁止摇臂弹簧,在所述防锁止摇臂的左端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左下方的左卡口,所述棘爪的中下部设置有与左卡口相配合的第一卡凸,所述防锁止摇臂的右端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右上方的右卡口,所述棘轮的边缘设置有与右卡口相配合的第二卡凸。
[000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利用棘轮和棘爪的技术特点来构成一个针对汽车背门锁的限制机构,具体办法是棘爪受到外力而转动到某个位置,棘爪在该位置时可以通过其他传动机构造成汽车背门锁无法锁闭,而棘爪又同时受到棘轮的作用而保持在使得汽车背门锁无法锁闭的状态。在棘爪和棘轮之间加上防锁止摇臂后,在背门锁闭合状态时,棘轮因被固定而不可转动,棘爪上的卡齿与棘轮上的齿口啮合;在背门锁开启过程中,棘轮变成可转动状态,棘爪在外力的驱动下转动,直到棘爪上的第一卡凸与防锁止摇臂上的左卡口卡合固定,此时棘爪上的卡齿与棘轮上的齿口呈脱离状态,棘轮转动到棘轮上的第二卡凸与防锁止摇臂上的右卡口接触;棘轮继续转动,通过第二卡凸压迫防锁止摇臂上的右卡口,使得防锁止摇臂的左端撬动,进而棘爪上的第一卡凸的位置相对防锁止摇臂恢复到原来位置,此时汽车背门锁处于开启状态,无法锁闭。
[0006]优选地,所述防锁止摇臂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在锁体上,在销轴上套装防锁止摇臂弹簧,该防锁止摇臂弹簧为扭簧,防锁止摇臂弹簧的一个支脚与锁体抵接,锁止摇臂弹簧的另一个支脚搭接在防锁止摇臂上。采用销轴实现了防锁止摇臂在锁体上的铰接,同时销轴适宜安装扭簧,采用扭簧作为防锁止摇臂弹簧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好等优点。
[0007]优选地,在所述防锁止摇臂的左下边沿设置有一个“L”形的凹槽,该凹槽的边沿与所述左卡口的边沿连接为一体,且该凹槽的边沿平滑。“L”形的凹槽作为所述第一卡凸在汽车背门锁开启和锁闭状态下与防锁止摇臂接触的位置。在汽车背门锁开启和锁闭的往复过程中,所述第一卡凸在防锁止摇臂上的左卡口和凹槽之间来回滑动,第一卡凸滑动是否顺畅决定了棘轮棘爪的传动效果是否良好,所以凹槽的边沿要平滑。
[0008]优选地,所述棘轮上设置有一个U型弯槽。该U型弯槽与汽车背门锁的锁销配合,锁销插入到U型弯槽内时,该棘轮无法转动。
[0009]优选地,所述左卡口为直角,所述右卡口为120-150°的钝角。左卡口采用直角能与第--^凸卡接更加牢固,右卡口采用该范围内的钝角既能满足第二卡凸与右卡口稳定地搭接,又能满足第二卡凸在右卡口上平缓地滑动。
[00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棘轮、棘爪和防锁止摇臂构成一个限定机构,在汽车背门锁打开后无其他相关的操作情况下,汽车背门锁无法锁闭,有效地防止汽车背门或者引擎盖在雪压等意外情况下二次上锁,为使用者避免了额外的麻烦。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启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防锁止摇臂与锁体的具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到图4所示的一种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包括背门锁的锁体4、棘爪
1、防锁止摇臂2和棘轮3。棘爪I的下端铰接在锁体4上,棘轮3的中部铰接在锁体4上,在棘爪I的右边沿设置有卡齿lb,棘轮3上设有与该卡齿Ib相配合的单向齿口 3c。
[0017]如图1到图4所示,在棘爪I与棘轮3之间设置防锁止摇臂2,该防锁止摇臂2的中部铰接在锁体4上,且通过锁体4设置有能驱动该防锁止摇臂2逆时针转动的防锁止摇臂弹簧2d。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防锁止摇臂2的中部通过销轴5铰接在锁体4上,在销轴5上套装防锁止摇臂弹簧2d,该防锁止摇臂弹簧2d为扭簧,防锁止摇臂弹簧2d的一个支脚与锁体4抵接,防锁止摇臂弹簧2d的另一个支脚搭接在防锁止摇臂2上。
[0018]如图1到图4所示,在防锁止摇臂2的左端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左下方的左卡口2a,该左卡口 2a优选为直角。棘爪I的中下部设置有与左卡口 2a相配合的第一卡凸Ia,在防锁止摇臂2的左下边沿设置有一个“L”形的凹槽2c,该凹槽2c的边沿与左卡口 2a的边沿连接为一体,且该凹槽2c的边沿平滑。防锁止摇臂2的右端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右上方的右卡口 2b,右卡口 2b优选为120-150°的钝角。棘轮3的边缘设置有与右卡口 2b相配合的第二卡凸3a。棘轮3上设置有一个U型弯槽3b。
[0019]本实用新型利用棘轮和棘爪的技术特点来构成一个汽车背门锁上锁动作中的限制机构,具体情况是棘爪I受到外力而转动到某个位置,棘爪I在该位置时可以带动其他传动机构造成汽车背门锁无法锁闭,而棘爪I又同时受到棘轮3的作用保持在使得汽车背门锁无法锁闭的状态。
[0020]在棘爪I和棘轮3之间加上防锁止摇臂2后,如图1所示,在背门锁闭合状态时,棘轮3因为U型弯槽被背门锁的锁销插住而固定,不可转动,棘爪I上的卡齿Ib与棘轮3上的齿口3c啮合。如图2所示,在背门锁开启过程中,棘轮3不受锁销限制变成可转动状态,棘轮3受到设置在棘轮3和锁体上的棘轮扭簧作用逆时针转动,棘轮3转动到棘轮3上的第二卡凸3a与防锁止摇臂2上的右卡口 2b接触,同时,棘爪I在外力的驱动下逆时针转动(实际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直到棘爪I上的第一卡凸Ia与防锁止摇臂2上的左卡口 2a卡合固定,此时棘爪I上的卡齿Ib与棘轮3上的齿口 3c呈脱离状态。棘轮3继续转动,通过第二卡凸3a压迫防锁止摇臂2上的右卡口 2b,使得防锁止摇臂2的左端撬动,此时电机驱动停止,在棘爪I和锁体上设置有棘爪扭簧,棘爪扭簧驱动棘爪I顺时针驱动,进而棘爪I上的第一卡凸Ia移动到防锁止摇臂2的凹槽2c位置,实现了第一卡凸Ia相对防锁止摇臂2的位置恢复,此时汽车背门锁处于开启状态,无法锁闭,如图3所示。在整个过程中,防锁止摇臂弹簧2d始终为防锁止摇臂2提供一个逆时针转动的力。
[0021 ]汽车背门锁未叙及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2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包括背门锁的锁体(4)、棘爪(I)和棘轮(3),所述棘爪(I)的下端铰接在锁体(4)上,所述棘轮(3)的中部铰接在锁体(4)上,在所述棘爪(I)的右边沿设置有卡齿(Ib),棘轮(3)上设有与该卡齿(Ib)相配合的单向齿口(3c),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棘爪(I)与棘轮(3)之间设置有防锁止摇臂(2),该防锁止摇臂(2)的中部铰接在所述锁体(4)上,且通过锁体(4)设置有能驱动该防锁止摇臂(2)逆时针转动的防锁止摇臂弹簧(2d),在所述防锁止摇臂(2)的左端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左下方的左卡口(2a),所述棘爪(1)的中下部设置有与左卡口(2a)相配合的第一卡凸(Ia),所述防锁止摇臂(2)的右端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右上方的右卡口(2b),所述棘轮(3)的边缘设置有与右卡口(2b)相配合的第二卡凸(3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锁止摇臂(2)的中部通过销轴(5)铰接在锁体(4)上,在销轴(5)上套装防锁止摇臂弹簧(2d),该防锁止摇臂弹簧(2d)为扭簧,防锁止摇臂弹簧(2d)的一个支脚与锁体(4)抵接,防锁止摇臂弹簧(2d)的另一个支脚搭接在防锁止摇臂(2)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锁止摇臂(2)的左下边沿设置有一个“L”形的凹槽(2c),该凹槽(2c)的边沿与所述左卡口(2a)的边沿连接为一体,且该凹槽(2c)的边沿平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3)上设置有一个U型弯槽(3b)。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背门锁的防二次上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卡口(2a)为直角,所述右卡口(2b)为120-150°的钝角。
【文档编号】E05B83/24GK205577671SQ201620391614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5月4日
【发明人】李福峰, 顾金虎, 谭娟
【申请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