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7706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包括安装梁;支承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板以及多个滚轮,支撑座上设有球形轴头,支撑板内设有球形凹槽,球形轴头安装于球形凹槽内并与球形凹槽万向配合;多个滚轮与安装梁内壁滚动配合;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驱动轮,该驱动轮与安装梁的顶壁摩擦配合;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臂、连接板、螺杆以及弹性部件,连接臂固接于支撑板上,连接板枢接于支撑板上;驱动轮枢接于连接板上;弹性部件的顶端弹性连接于连接板的底端;螺杆的底端螺接于连接臂,螺杆的顶端形成一顶压部。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其提高了悬浮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驱动轮与安装梁之间能保持稳定的摩擦力。
【专利说明】
一种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悬浮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时,悬浮门被广泛地应用在企业、厂区等场合,有着外观得体的优点。然而,现有的摩擦式悬浮门,大多在结构上支承机构和驱动机构是分离的,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生产工艺、气候及温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悬浮门的底梁总是难以保证绝对的水平平行的。在实际使用中,底梁会发生其两侧末端的向下倾斜,或底梁两侧同时倾斜。而在上述情况下会导致驱动轮总是承受着变化中的压力,使其输出的摩擦力不稳定。在摩擦力不足时,将导致悬浮门平移运动的动力不足;在承受压力过大时摩擦力也相应增大,将导致驱动机构内部蜗轮蜗杆负荷增加,使驱动机构的磨损速度大增。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其支承机构与驱动机构连体设置,驱动机构能配合支承机构在安装梁内的起伏而自动调整,提高了悬浮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种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包括,
[0006]安装梁;
[0007]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安装于安装梁内;支承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板以及多个滚轮,支撑座上设有球形轴头,支撑板内设有球形凹槽,球形轴头安装于球形凹槽内并与球形凹槽万向配合;多个滚轮枢接于支撑板上并与安装梁的内壁滚动配合;
[0008]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安装梁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运动;驱动机构包括机身固接于安装梁内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同步联接的驱动轮,该驱动轮与安装梁的顶壁摩擦配合;
[0009]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臂、连接板、螺杆以及弹性部件,连接臂固接于支撑板上,连接板枢接于支撑板上;驱动轮枢接于连接板上;弹性部件的顶端弹性连接于连接板的底端;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使连接板向着靠近安装梁的顶壁方向运动、以使驱动轮与安装梁的顶壁接触的弹性应力;螺杆的底端螺接于连接臂,螺杆的顶端形成一用于顶压弹性部件底端的顶压部。
[0010]优选的,调节机构还包括一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活动的穿接于连接板的底端,弹性部件的套装于该连接柱外;连接柱的底端形成一用于受所述顶压部顶压以抵接于弹性部件底端的受压部。
[0011]优选的,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一侧轮,第一侧轮与安装梁的内壁滚动配合;第一侧轮的转轴与滚轮的转轴垂直。
[0012]优选的,连接板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二侧轮,第二侧轮与安装梁的内壁滚动配合;第二侧轮的转轴与驱动轮的转轴垂直。
[0013]优选的,支承机构设有两个。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支承机构和驱动机构采用连体设置的方式,使驱动轮能配合安装梁的起伏而自动调节,有效地避免了驱动力不足和驱动机构过载的情况,且支承机构和驱动机构能够保持在同一平行的平面上,提高了悬浮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另外,设有的调节机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驱动轮和安装梁的顶梁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驱动轮贴近安装梁的顶壁,如此驱动轮与安装梁之间能保持稳定的摩擦力;同时,弹性部件的设置也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驱动轮与安装梁的顶壁硬性接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承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的B-B向剖视图。
[0019]图中:10、安装梁;20、支承机构;21、支撑座;22、支撑板;23、滚轮;24、第一侧轮;31、驱动电机;32、驱动轮;33、第二侧轮;41、连接臂;42、连接板;43、弹性部件;44、螺杆;45、
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1]如图1-4所示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包括安装梁10、支承机构20、驱动机构以及调节机构,该支承机构安装于安装梁10内,具体支承机构20包括支撑座21、支撑板22以及多个滚轮23,支撑座21上设有球形轴头,支撑板22内设有球形凹槽,球形轴头安装于球形凹槽内并与球形凹槽万向配合,如此支承机构可以随着安装梁10的起伏而自动调节;多个滚轮23枢接于支撑板22上并与安装梁10内壁滚动配合;在具体使用时,支撑座21安装在地面,用于支撑整个安装梁10。
[0022]另外,上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安装梁10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运动,具体包括驱动电机31以及驱动轮32,驱动电机31的机身部分固接于安装梁10内,驱动轮32与驱动电机31的转轴同步联接,驱动轮32与安装梁10的顶壁摩擦配合,启动驱动电机31,在驱动电机31的带动下驱动轮32开始转动,由于驱动轮32与安装梁10的顶壁摩擦配合,故在驱动轮32转动的过程中,安装梁10会相对驱动轮32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运动。
[0023]与此同时,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臂41、连接板42、螺杆44以及弹性部件43,连接臂41固接于支撑板22上,连接板42枢接于支撑板22上,驱动轮32枢接于连接板42上;除此之外,弹性部件43的顶端弹性连接于连接板42的底端;螺杆44的底端螺接于连接臂41,螺杆44的顶端形成一用于顶压弹性部件43底端的顶压部。
[0024]在上述结构基础上,驱动轮32与支承机构20—体连接,使驱动轮32与支承机构20均能配合安装梁10的起伏而自动调节高度,有效地避免了驱动力不足和驱动机构过载的情况,且支承机构和驱动机构能够保持在同一平行的平面上,提高了悬浮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另外,向上拧动上述螺杆44,使得上述螺杆44的顶压部向上顶压弹性部件43,弹性部件43便会被压缩,如此可提供一使上述连接板42向着远离连接臂41方向运动的弹性应力,SP是说枢接于连接板42上的驱动轮32会向着安装梁10的顶部运动并与安装梁10的顶壁接触;保持二者之间稳定的摩擦力,从而使安装梁10的运动更加平稳。且上述弹性部件43的设置也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驱动轮32与安装梁10的顶壁硬性接触的同时也能调节驱动轮32因具有一定程度的磨损时与安装梁10产生的间隙。
[0025]而由于连接板42与支撑板22是枢接的,故向上运动的连接板42会与支撑板22具有一定的活动度,在调节过程中不会造成支承机构的不平衡。当然,在非工作状态下,向下拧松螺杆44,使弹性部件43弹簧放松,即驱动轮32和安装梁10脱离,如此使用者在手动推拉悬浮门时,保证驱动轮32不受到不必要的磨损。
[0026]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还可包括一连接柱45,使得该连接柱45的顶端活动的穿接于连接板42的底端,弹性部件43套装于该连接柱45外;上述连接柱45的底端可形成一受压部,在螺杆44向上拧动时,上述顶压部会先顶压该受压部,使得连接柱45先向上运动至抵接于弹性部件43底端,如此再通过受压部对弹性部件43施力,使得弹性部件43的受力更加均匀,同时还可使上述顶压部与弹性部件43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距离。
[0027]优选的,支撑板22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一侧轮24,第一侧轮24与安装梁10的内壁滚动配合;第一侧轮24的转轴与滚轮23的转轴垂直;连接板42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二侧轮33,第二侧轮33与安装梁10的内壁滚动配合;第二侧轮33的转轴与驱动轮32的转轴垂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滚轮23和驱动轮32是与安装梁10的顶壁或是底壁接触,而上述第一侧轮24和第二侧轮33是与安装梁10的侧壁接触,以使安装梁10的运行更加顺畅。当然,为进一步提高安装梁10运行的平稳性,上述支承机构20可设有两个。
[0028]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梁; 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安装于安装梁内;支承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板以及多个滚轮,支撑座上设有球形轴头,支撑板内设有球形凹槽,球形轴头安装于球形凹槽内并与球形凹槽万向配合;多个滚轮枢接于支撑板上并与安装梁的内壁滚动配合; 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安装梁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运动;驱动机构包括机身固接于安装梁内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同步联接的驱动轮,该驱动轮与安装梁的顶壁摩擦配合; 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臂、连接板、螺杆以及弹性部件,连接臂固接于支撑板上,连接板枢接于支撑板上;驱动轮枢接于连接板上;弹性部件的顶端弹性连接于连接板的底端;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使连接板向着靠近安装梁的顶壁方向运动、以使驱动轮与安装梁的顶壁接触的弹性应力;螺杆的底端螺接于连接臂,螺杆的顶端形成一用于顶压弹性部件底端的顶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还包括一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活动的穿接于连接板的底端,弹性部件套装于该连接柱外;连接柱的底端形成一用于受所述顶压部顶压并抵接于弹性部件底端的受压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一侧轮,第一侧轮与安装梁的内壁滚动配合;第一侧轮的转轴与滚轮的转轴垂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二侧轮,第二侧轮与安装梁的内壁滚动配合;第二侧轮的转轴与驱动轮的转轴垂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悬浮门支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机构设有两个。
【文档编号】E05F15/641GK205604949SQ201620448859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6日
【发明人】霍志文, 王献开
【申请人】霍志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