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194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转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机械手,包括基台,铰接于基台的转动机构,滑动连接于转动机构的第一移动机构,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机构的第二移动机构;实际使用时,在第二移动机构上安装吸取件,转动机构可以绕基台转动进而调整吸取件相对于工件的角度,第一移动机构沿转动机构水平移动进而连带吸取件水平移动,第二移动机构沿第一移动机构上下移动进而连带吸取件上下移动,通过转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及第二移动机构的配合,使得吸取件能够抓取工件并将工件移动到预定位置,无需人工移动工件,大大提升工件转移的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机械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转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机械手。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了自动化生产组装,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产品的各个工件输送到待加工的生产工位,再将这些工件组装到一起形成所需的产品。传统的工件输送作业主要依靠人工输送,即由工作人员将产品的各个工件逐个移动到所需的位置,人工输送工件效率极其低下,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手,无需人工移动工件,大大提升工件转移的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手,包括基台,铰接于基台的转动机构,滑动连接于转动机构的第一移动机构,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机构的第二移动机构。
[0005]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铰接于基台的转动臂、装设于基台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转动臂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转动臂设有通槽,通槽贯穿转动臂,通槽朝远离基台的方向延伸而成,转动臂装设有导柱,导柱位于通槽内,第一移动机构套设于导柱。
[0007]优选地,所述导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柱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转动机构的滑块、装设于转动机构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滑块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一移动机构的第三驱动件、装设于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的伸缩臂。
[0010]优选地,所述伸缩臂包括与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滑杆、装设于滑杆的固定板,固定板还装设有导杆,导杆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机构,导杆与滑杆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机械手还包括吸取件,吸取件包括装设于第二移动机构的罩盖、装设于第二移动机构或罩盖的气管,罩盖设有凹孔,气管的一端位于凹孔内且未突伸出罩盖,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真空发生器。
[0012]优选地,所述吸取件还包括装设于第一移动机构的连接板、与连接板连接的凸柱,罩盖装设于凸柱,凹孔自罩盖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凹设而成,凸柱设有限位槽,气管装设于限位槽内。
[0013]优选地,所述机械手还包括控制箱,转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在第二移动机构上安装吸取件,转动机构可以绕基台转动进而调整吸取件相对于工件的角度,第一移动机构沿转动机构水平移动进而连带吸取件水平移动,第二移动机构沿第一移动机构上下移动进而连带吸取件上下移动,通过转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及第二移动机构的配合,进而使得吸取件能够抓取工件并将工件移动到预定位置,无需人工移动工件,大大提升工件转移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不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取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取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包括:
[0020]I 一基台 2—转动机构20—转动臂
[0021]21一通槽 22—导柱3—第一移动机构
[0022]30—滑块 4 一第二移动机构41 一滑杆
[0023]42—固定板 43—导杆5—吸取件
[0024]50—罩盖 51—气管52—凹孔
[0025]53—连接板 54—凸柱5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7]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手,包括基台I,铰接在基台I上的转动机构2,滑动连接在转动机构2上的第一移动机构3,滑动连接在第一移动机构3上的第二移动机构4。
[0028]实际使用时,在第二移动机构4上安装吸取件5,转动机构2可以绕基台I转动进而调整吸取件5相对于工件的角度,第一移动机构3沿转动机构2水平移动进而连带吸取件5水平移动,第二移动机构4沿第一移动机构3上下移动进而连带吸取件5上下移动,通过转动机构2、第一移动机构3及第二移动机构4的配合,进而使得吸取件5能够抓取工件并将工件移动到预定位置,无需人工移动工件,大大提升工件转移的效率。
[0029]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基台I大致呈长方体状,基台I可以采用金属管连接而成,转动机构2与基台I相垂直,即转动机构2水平设置,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铰接在基台I上的转动臂20、装设在基台I上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转动臂20连接并用于驱动转动臂20转动。当需要调整吸取件5相对于工件的角度时,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臂20转动,转动臂20转动时连带吸取件5转动,从而实现吸取件5与工件之间相对角度的变化。
[0030]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气缸或电缸等,当第一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时,此时可以在转动臂20上、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分别安装相互啮合的齿轮组,通过第一驱动件的转动实现转动臂20的转动。当然,也可以在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安装蜗杆,在转动臂20上安装与蜗杆啮合的涡轮;此外,还可以在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轮,在转动臂20上安装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或链条连接。
[0031]当第一驱动件为驱动气缸或电缸时,此时可以在转动臂20上安装摇杆,摇杆的一端与转动臂20连接,摇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件的活塞杆铰接,第一驱动件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时,即可带动摇杆转动,摇杆再连带与其连接的转动臂20转动。
[0032]所述转动臂20大致为条状的平板,转动臂20设置有通槽21,通槽21沿上下方向贯穿转动臂20,通槽21朝远离基台I的方向延伸而成,转动臂20上还安装有导柱22,导柱22大致为长条状的圆柱,导柱22位于通槽21内,利用转动臂20保护导柱22,避免外界的物件碰撞到导柱22,第一移动机构3套设在导柱22上。
[0033]所述第一移动机构3包括滑动连接在导柱22上的滑块30、装设在转动臂20上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滑块30连接并驱动滑块30沿导柱22来回移动。第二驱动件可以为驱动气缸、电缸或驱动电机,当第二驱动件为驱动气缸或电缸时,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滑块30连接,通过第二驱动件的伸缩实现滑块30沿导柱22滑动。当第二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时,此时导柱22为螺纹杆,导柱22铰接在转动臂20上,滑块30上设置有与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第二驱动件驱动导柱22转动,进而实现滑块30沿导柱22移动。
[0034]所述导柱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柱22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滑块30上设置有两个穿孔,每一导柱22分别安装在一个穿孔中,通过设置两个导柱22,确保滑块30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转动。
[0035]所述第二移动机构4包括装设在滑块30上的第三驱动件、装设在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上的伸缩臂,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为驱动气缸或电缸,伸缩臂与第三驱动件的活塞杆连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实现伸缩臂的上下移动。
[0036]所述伸缩臂包括与第三驱动件的活塞杆连接的滑杆41、装设在滑杆41上的固定板42,固定板42为矩形的平板,固定板42安装在滑杆41远离滑块30的一端,固定板42上还装设有导杆43,导杆43滑动连接在滑块30上,导杆43与滑杆41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通过增设滑杆41,确保固定板42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
[0037]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机械手还包括吸取件5,吸取件5包括装设在固定板42上的罩盖50、装设在固定板42上或罩盖50上的气管51,罩盖50上设置有凹孔52,气管51的一端位于凹孔52内且未突伸出罩盖50,气管5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可以安装在基台I上,当然,也可以让真空发生器与机械手分开独立设置,只需要气管51与真空发生器连通即可。实际使用时,机械手移动吸取件5并将罩壳贴设在工件上,此时工件遮盖凹孔52,真空发生器启动并进行抽真空,进而将工件吸附在吸取件5上,机械手再移动吸取件5进而将工件移动到所需的位置。根据具体需要,还可以增设吸取件5的数量,确保吸取件5—次可以吸取多个工件。
[0038]所述吸取件5还包括装设在固定板42上的连接板53、与连接板53连接在一起的凸柱54,连接板53为矩形平板,凸柱54的主体形状为圆柱状,本实施例中,凸柱54与连接板53一体成型,当然,凸柱54与连接板53亦可分开单独成型,然后再安装固定在一起,罩盖50装设在凸柱54上,凹孔52自罩盖50远离连接板53的一端凹设而成,凸柱54上设置有限位槽55,限位槽55贯穿凸柱54,气管51装设在限位槽55内。根据实际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增加限位槽55的数量,每一限位槽55内均装设有气管51,用于增大吸取件5吸取工件时的吸附力;本实施例中,限位槽5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限位槽55在凸柱54的横截面上呈品字形排列,限位槽55自凸柱54的外表面凹设而成。
[0039]所述机械手还包括控制箱,转动机构2的第一驱动件、第一移动机构3的第二驱动件、第二移动机构4的第三驱动件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例如,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分别通过线缆与控制箱连接,利用控制箱设定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及第三驱动件的运行参数,确保机械手可以实现自动化作业。根据需要,可以将控制箱安装在基台I上,优选地,控制箱安装在基台I的内部,防止外部物件碰撞控制箱;当然,也可以将控制箱与基台I分开单独设置,例如,可以将控制箱安装在地面上,仅需将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及第三驱动件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即可。
【主权项】
1.一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铰接于基台的转动机构,滑动连接于转动机构的第一移动机构,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机构的第二移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铰接于基台的转动臂、装设于基台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转动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设有通槽,通槽贯穿转动臂,通槽朝远离基台的方向延伸而成,转动臂装设有导柱,导柱位于通槽内,第一移动机构套设于导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柱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转动机构的滑块、装设于转动机构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滑块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一移动机构的第三驱动件、装设于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的伸缩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包括与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滑杆、装设于滑杆的固定板,固定板还装设有导杆,导杆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机构,导杆与滑杆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还包括吸取件,吸取件包括装设于第二移动机构的罩盖、装设于第二移动机构或罩盖的气管,罩盖设有凹孔,气管的一端位于凹孔内且未突伸出罩盖,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真空发生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件还包括装设于第一移动机构的连接板、与连接板连接的凸柱,罩盖装设于凸柱,凹孔自罩盖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凹设而成,凸柱设有限位槽,气管装设于限位槽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还包括控制箱,转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
【文档编号】B25J9/00GK205630611SQ201620471033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3日
【发明人】李国春, 屈亚林
【申请人】东莞市嘉鲁特注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