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00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个人用呼吸防护工具,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含有罩体、系带和鼻夹的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人们用来阻断或降低有害气体、尘埃、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的有效个人防护工具,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因此是在有害气体和尘埃弥漫环境从事作业的工作人员、医疗相关人员、传染病流行区人群个人最为常用的个人防护工具,通常是这类人员的个人必备防护工具。传统口罩对有害物质的阻断与降低是通过机械性的过滤来实现的。为了提高口罩的防护效果,一般的方法是提高罩体构层织物的密度和层数。增加织物的密度和层数在一定的程度虽然可以提高口罩的防护效果,但所带来的问题是呼吸阻力的增加,呼吸的畅通性降低,对体积很小且有活性的病菌、病毒的防护效果提高并不随密度和层数成正比的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针对传统口罩的不足,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改进型口罩。改进型口罩一般都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包括活性炭纤维织物层),如专利号为9324493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口罩,利用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增强口罩的防护效果。这种改进型口罩,相对于传统的口罩,在相同的过滤防护效果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呼吸畅通性。但这种含有活性炭纤维层的口罩,由于活性炭对病菌病毒没有杀伤和抑制作用,其吸附性会使附着在口罩上的病菌病毒累积得越来越多,如不及时清洁消毒,则会形成二次污染源,对使用者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公开号为CN1114232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的口罩。该专利根据某些味的中药对病菌病毒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在罩体内设置了一层中药保护层,以增加口罩对病菌病毒的杀伤抑制功能,进一步提高口罩的防护效果。该专利所揭示的口罩对病菌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足的是长时间使用这种口罩,口罩中所含中药特有气味会令人不适,再就是中药层中的中药失效后的配置更换,以及口罩的清洗等也是一个麻烦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这种口罩难以被市场接受而得到推广。
作为个人使用的呼吸道防护工具的口罩,其防护有效性和呼吸畅通性是评价口罩质量的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现有技术的口罩对此也比较注重。但除此之外,口罩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性能指标,即使用者带用舒适性,对于这一个性能指标,现有技术的口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凡是使用过口罩的人是都有这样的感受,即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呼出的气体所含的水分冷凝在罩体上,使罩体变得很潮湿,肤感很差,特别使在冬天,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尤为突出。带用不舒服性,也是现有技术口罩存在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口罩存在的问题,以口罩的防护有效性、呼吸畅通性和肤感舒适性为宗旨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口罩,以求解决以下问题1、对病菌、病毒的杀伤抑制作用更为有效,使用更为方便;2、对尘埃的隔断防护作用更为可行有效;3、改善提高带用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得以实现。
口罩主要由罩体、系带和将罩体贴合于面部的鼻夹构成,罩体构成层数不少于三层,且其中至少分别有一层活性炭纤维层和一层抗菌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口罩,可以独立地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也可在该方案的基础上在分别或组合或一并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罩体增设静电纤维过滤层;罩体与面部直接相贴合的一层采用聚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层;活性炭纤维层为改性活性炭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是,罩体为五层,直接贴合于面部的一层为聚丙烯超细纤维层,第二层为改性活性炭纤维层,第三层为抗菌纤维层,第四层为静电纤维过滤层,最外一层为聚丙烯超细纤维层。
上述所说地纤维层,可以是未经织造的纯纤维层,也可以是纤维织物层,而纤维织物又可以是纤维织造布,非织造布或纤维毯。
上述所说的抗菌纤维层是抗菌抗病毒纤维层的简称,是指对病菌病毒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地纤维层。抗菌纤维的种类很多,如用脱乙酰甲壳素处理后得到的纤维,用季胺盐[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处理后得到的纤维等,根据病菌病毒的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抗菌纤维。
活性炭纤维对病菌病毒有亲和性和吸附性,其吸附作用使有可能穿过纤维织物纤维间隙进入呼吸道的病菌病毒不能通过而被吸附在罩体上,但其本身对病菌病毒没有杀伤抑制作用,因而会导致罩体上聚积的病菌病毒越来越多,形成二次污染源。改性活性炭纤维则不同,不但对病菌病毒又吸附作用,还有杀伤抑制作用,因此将活性炭纤维层改为改性活性炭纤维层,病菌病毒不仅不能通过罩体,在罩体上的繁殖与积累也会被得到有效的抑制,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源。改性活性炭的种类也很多,如用AgNO3溶液处理后得到的表面含银离子的活性炭纤维,用含有CuNO3的酚醛基活性炭纤维等。
静电纤维对尘埃有很强的吸附作用,罩体设置静电纤维过滤层,可大大提高口罩对尘埃的防护效果,特别适用于在灰尘弥漫的环境从事作业的人员使用。另外,很多传染病的传染扩散,特别使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扩散,其致病细菌、病毒往往是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进行传播的,阻断尘埃进入人们的呼吸道,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提高了对病菌病毒的防护效果。
鉴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所具有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口罩,其对尘埃、病菌病毒的防护有效性得到了大大提高。又由于其防护性的提高是通过物理方法实现的,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口罩通过增大罩体织物密度和层数的机械方法提高防护有效性,因而口罩的呼吸畅通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另外,由于罩体直接与面部贴合的一层采用聚丙烯超细纤维层,有非常好的离水性,皮肤没有湿漉漉的感觉,佩带舒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冬天尤为明显。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断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在附图1和附图2中,1是罩体,2是系带,3是鼻夹,4是聚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层,5是改性活性炭纤维层,6是抗菌纤维层,7是静电纤维层,8是纱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口罩由罩体1、系带2和将罩体贴合于面部的鼻夹3构成。系带两端与罩体固定,鼻夹固置在罩体内,采用可塑性变形的金属片制作。罩体共有五层,其与使用者面部直接贴合的一层为聚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层4,依次由其向外,第二层为表面含银离子的改性活性炭纤维层5,第三层为用脱乙酰甲壳素处理后得到的抗菌纤维织造布层6,第四层为静电纤维织造布层7,第五层也就是最外一层,也是为聚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层8。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不限于实施例与附图所描述的形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最外一层不采用聚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层,而采用普通的纱布层;对于环境不是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静电纤维过滤层;第二层也可以不采用改性活性炭纤维层,仍采用一般的活性炭纤维层等。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口罩,主要由罩体、系带和将罩体贴合于面部的鼻夹构成,罩体不少于三层且至少有一层为活性炭纤维层,其特征在于罩体至少还有一层抗菌纤维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罩体中至少还设置有一层静电纤维过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罩体贴合于面部的一层为聚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层。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性炭纤维层为改性活性炭纤维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罩体为五层,贴合于面部的一层为聚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层,第二层为改性活性炭纤维层,第三层为抗菌纤维织物层,第四层为静电纤维过滤层,最外一层为聚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口罩,主要由罩体、系带和将罩体贴合于面部的鼻夹构成,罩体设置有抗菌纤维层,改性活性炭纤维层和静电纤维过滤层,其与佩带者面部直接相贴合的一层为聚丙烯超细纤维织物层。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口罩,其防护有效性、呼吸畅通性、舒适性等都有很大的提高,为在有害气体和尘埃弥漫的环境从事作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医疗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个人防护工具。
文档编号A62B9/00GK2621742SQ0323446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0日
发明者华坚, 尹华强, 刘勇军, 吴莉丽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